扬州的夏日阅读及答案
夏日阅读及参考答案

夏日阅读及参考答案夏日阅读及参考答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鉴赏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列两首宋诗,完成9~10题。
夏日寇准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客中初夏1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1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9.这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5分)10.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9.借景抒情。
(1分)前一首诗借深院、垂柳、夕阳等景物表现感情,后一首诗借晴好天气和葵花等景物抒情;(2分)后一首诗还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
(2分)10.前一首:孤寂的离别情绪。
(3分)后一首表现自己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谄媚。
(3分)寇准生平简介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
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
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
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
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
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
《扬州的夏日》阅读练习

《扬州的夏日》阅读练习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
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
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
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
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
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
(现代文阅读题)朱自清散文《扬州的夏日》阅读答案

朱自清散文《扬州的夏日》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扬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
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
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
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
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
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
扬州的夏日读后感

《扬州的夏日》读后感《扬州的夏日》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扬州夏日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美丽和宁静。
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后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文章中,朱自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夏日的美丽。
从护城河到平山堂,从绿树到小桥,每一处都展现出一种宁静和优美。
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将扬州夏日的美丽和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场景中。
除了描绘美景,朱自清在文章中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他强调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认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悟。
这种热爱和向往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朱自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他对扬州夏日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我也意识到了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和时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珍惜,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扬州的夏日》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句,以下是对其中一些语句的解读:“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这句话描绘了扬州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对人们对于扬州的评价和态度,展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这种描绘方式让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北方和南方的人的心目里,似乎一个太湖已没有儿分春色了;若赶到我们扬州的夏日,则有种说法:‘春脖子短。
’因为这缘故,这里的夏天便更值得留恋,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所以春天对于我们来说很短促。
”这句话通过对南北方的气候和景色的对比,突出了扬州夏日的独特之处。
作者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扬州夏日的美丽和魅力。
七年级语文作业纸十三

七年级语文作业纸(十三)班级____ 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 .言简意赅(g d )矜(j in)持B.纷至踏(t a)来龟(gu i)裂C .鳞次栉(zh 1)比恣睢(su i)D.毛骨悚(s m g)然自诩(x 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白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 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 的美誉。
C. 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
D. 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
D. 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B. 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C. 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不过还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D. 这家印刷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 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C.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1. 阅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
绿杨城郭,生态宜居。
“草树知春不久归,①”(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②”(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甲】。
文化遗产,享誉世界。
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③,④”(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
苏中古域,人杰地灵。
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⑤,⑥”(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乙】,“⑧,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⑨”(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①给加点字注音:因水而兴.______②指出画波浪线短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 ”应改为“______ ”③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______(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 填入【乙】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唇齿相依B.息息相关C.骨肉相连D.一脉相承2. 语言综合实践。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 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
你劝说道:“______ ”(2) 扬扬同意前往。
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2023年江苏扬州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试题说明:
1.本卷共4页,包括选择题(第1至25题)和非选择题(第26至28题)两部分。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写好,并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A.振奋抗战士气B.促成国共合作
C.发起淞沪会战D.谋划和平建国
7.有学者在1946年9月写到:中国共产党正在试验用不同方法将土地返还给耕者,为制订一部总的土地法做前期准备。这部土地法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18. 1921年11月,美国倡导召开国际会议,以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个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19. 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0.下表为1961年6月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确定的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条件(部分)。据此可知()
序号
条件
(一)
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
(二)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三)
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2023江苏扬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江苏扬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亲爱的同学们: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
绿杨城郭,生态宜居。
“草树知春不久归,① ”(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 ② ”(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甲】。
文化遗产,享誉世界。
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 ③, ④”(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
苏中古城,人杰地灵。
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 ⑤, ⑥”(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 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乙】,“ ⑧。
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 ⑨”(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1、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5分)(1)给加点字注音:因水而兴( )(1分)(2)指出加点短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应改为“ 。
”(2分)(3)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 。
(2分)2、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9分)3、填入【乙】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唇齿相依B.息息相关C.骨肉相连D.一脉相承4、语言综合实践(12分)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
你劝说道:“ 。
”(3分)(2)扬扬同意前往。
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分)采访提纲时间、地点 : ×月×日,××漆器厂采访对象 : 厂长采 访 目 的 :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采 访 用 具 :纸、笔、相机采 访 问 题: 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3)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的夏日阅读及答案
丽的扬州城,高楼鳞次栉比,汽车川流不息,我们感受着城市
的繁华,自然也眷恋着哺育了扬州的母亲一一古运河。
以下是的扬州
的夏日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
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
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 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
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 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
平山堂了。
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
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
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
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
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
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④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
小时候常
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
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 A 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
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
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
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
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
B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
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
⑤下河总是下午。
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
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
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白华旬刊》,有删改)
18. 【整体感知】
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开篇解题,先对扬州宁人称道,再写扬州的夏日令人怀想,层次清晰。
B. 北方发了大水,文章却说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讨厌水灾
C. 第②③段两次写到下船,第③⑤段两次写到下河,前后呼应。
D. 本文之中多出出现闲字,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19. 【清静体验】
阅读第③段,摘录原文相关词句补全下表。
(4分)景点主要特征对比衬托之物小金山 a 金山法海寺(连夜督促匠
人造成,挥汗吃(肉),倒也不坏B五亭桥c
天下之桥 d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档得轮廓,闲垒在堂上,可以
太目它处
20 【语言品味】
(1)第③段小船悠然地漂过去一句中悠然, 换成慢慢好不好? 为什么?
(2)第④段划线的两个比喻句,一俗一雅,妙趣无穷。
请选
句进行赏析。
( 4 分)
我选句。
赏析:
21. 【拓展延伸】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是在水上。
请把这别有韵味的夏日,写 100字左右的文字介
绍给你的朋友。
( 6 分)
参考答案:
五个亭子拱形最宜远看桥洞颇多 d 平山堂 、 (1) 不好悠然一次含有慢慢的意思, 还能体现出坐在船上的 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2)选B 句运用唐诗山水画来比喻当时的情景, 生动形象写出 了环境的优美, 很好的表达出扬州的夏日, 好处大半在水上这一主题
21 、略 18
、B 19
、a 在水中央,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
b 北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