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诊断方面的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
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3.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
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3.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
者。 3.1.4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
(母亲)所生的婴儿。
3.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3.2.1.1 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 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 3.2.1.2 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 可伴有低热或出现黄疸。 ◦ 3.2.1.3 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 3.2.1.4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
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 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3.1和3.2。 符合3.1和3.3.1。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 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3.3.2和3.1。 符合3.3.2和3.2。 符合3.3.2和3.3.1。
防保科医生审核、查重并录入直报系统 反馈
县区疾控中心审核、查重、订正并确认
谢 谢!
3.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3.2.2.1 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或不适等。 ◦ 3.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 肿大。 ◦ 3.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3.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 适等。 ◦ 3.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 3.2.3.3 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诊断若干问题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诊断若干问题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诊断若干问题王燕颖;朱雅琪;许斌;徐忠庆【期刊名称】《世界感染杂志》【年(卷),期】2005(5)3【摘要】根据美国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onsensus Development会议报告及美国国家保健医学会主办的丙型肝炎(Hepatitis C)会议报告纪要等加以编译。

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90万人感染了丙肝,并且有270万人已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

美国早在1974年就发现了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HCV被识别出来。

1997年在NIH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丙肝会议,5年后即2002年再次召开,对慢性丙型肝炎诊治的进展、已取得的成绩达成了共识,并指出了未来丙肝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总页数】2页(P264-265)【作者】王燕颖;朱雅琪;许斌;徐忠庆【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立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立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立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立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3【相关文献】1.预防丙肝感染,慢性肾病患者均应筛查——《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 [J], 李青2.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SVR后若干问题探讨 [J], 陈友惠; 王辉; 冯程3.预防丙肝感染,慢性肾病患者均应筛查——《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 [J], 李青4.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鞠伟5.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曹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与准确率

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与准确率

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与准确率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

它是一种慢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的确切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以及其准确率。

一、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最常用的丙型肝炎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这些抗体是人体对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产物。

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

2.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病毒的RNA或DNA。

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杂交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确定病毒是否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从而判断感染的活跃程度。

3. 肝功能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肝功能检测也是诊断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

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可以提示肝脏受损程度和炎症的活跃程度。

二、丙型肝炎诊断的准确率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准确率: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丙型肝炎诊断方法之一。

其准确率取决于检测方法和病毒感染的时间。

在感染后的早期阶段,抗体可能尚未产生,因此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此外,某些患者在感染后数年甚至数十年仍然可以检测到抗体,因此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2.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直接检测病毒的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核酸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会受到影响。

一些因素,如样本的质量和处理方法,以及实验室技术的水平,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应选择可靠的实验室和方法,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讲述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讲述

3、报告管理要求
(一)流行病学史和既往病史
丙肝流行病学史较为复杂,多数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没有进行详细询问,或者询问时病人不愿意、不能进行 确切回答。医务人员接诊中应仔细询问,特别是近六个 月的流行病学史和既往丙肝诊疗史。
(二)严格依据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有流行病学史,同时具备临床表 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流行病学史。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临床表现。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肝功能异常。
确诊丙肝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和血清HCV RNA阳性。
• 所有实验室检测遵照《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疫情报告及管理要求
1、报告原则及分类
丙肝诊断分型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 实验室诊断病例。
没有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的诊断分型。 报告疑似病例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确诊。 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丙肝,慢
性丙肝。
2、报告要求
丙肝属于法定乙类监测报告传染病。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有责任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在 24小时内规范报告发现的丙肝病例。
在同一家医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诊且已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的病人, 由门诊医生或防保科大夫确认后,在门诊日志上注明 “复诊”后,不再重复报告。
医生诊疗和网络直报过程中发现病例曾被明确诊断报 告的丙肝病例,可不再进行报告,但需在门诊日志或 传染病登记薄中分别注明“复诊”、“具体诊断时间” 或“XX医院XXXX年X月X日已报告”。
1.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2.2.1 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或不适等。 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 肿大。 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丙肝诊断试题及答案最新

丙肝诊断试题及答案最新

丙肝诊断试题及答案最新一、单选题1.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血液传播B. 母婴传播C. 性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2. 丙型肝炎的确诊主要依赖于以下哪项检测?A. 肝功能检查B. 肝脏B超C.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D.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答案:D3.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有几种?A. 5种B. 6种C. 7种D. 8种答案:B二、多选题1.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乏力B. 黄疸C. 腹痛D. 恶心答案:A、B、C、D2. 丙型肝炎的诊断依据包括以下哪些检查?A. 肝功能检查B. 肝脏B超C.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D.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答案:A、C、D三、判断题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肝炎。

答案:错误2.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丙型肝炎的金标准。

答案:正确3.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与治疗效果无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答案: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共用针头、不洁纹身和穿耳等。

母婴传播、性传播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2. 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案:预防丙型肝炎的措施包括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不共用针头、进行安全性行为、孕妇定期检测以预防母婴传播等。

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食欲不振就诊。

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HCV RNA定量检测阳性。

请分析该患者的诊断及可能的治疗方案。

答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CV RNA检测结果,可以诊断为丙型肝炎。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并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肝功能、病毒载量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检测方法

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检测方法

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检测方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早发现和治疗丙型肝炎,科学准确的诊断与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丙型肝炎诊断与检测方法。

1. 丙型肝炎病史与体征观察在丙型肝炎的诊断中,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征是首要的步骤。

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可能长达数十年,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了解患者的暴露史、输血史、性接触史、静脉注射史等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丙型肝炎患者常出现疲劳、食欲不振、黄疸等肝功能异常的体征,这些也有助于丙型肝炎的初步判断。

2.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

(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丙型肝炎初筛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目前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IFA)等。

(2)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丙型肝炎的关键步骤。

核酸检测可以直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病毒RNA或DNA,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3.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可以提示肝脏受损程度,并辅助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监测。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丙型肝炎的诊断与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肝脏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结构等,并检测是否存在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并发症。

总结: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病史观察、体征观察、血清学检测、肝功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丙肝临床诊断病的诊断标准

丙肝临床诊断病的诊断标准

丙肝临床诊断病的诊断标准
丙肝的诊断标准主要通过丙肝抗体、丙肝抗原及丙肝病毒RNA 的方式进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

1、丙肝抗体:丙肝主要是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如果想要检查丙肝,可以查看丙肝抗体,若丙肝抗体阴性,一般证明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球蛋白。

若是丙肝抗体阳性,可能是已经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2、丙肝抗原:丙肝患者还需要查看丙肝抗原的情况,如果抗原呈阴性,通常是证明体内没有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若是抗原呈阳性,一般是意味着体内已经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

3、丙肝病毒RNA:丙肝病毒RNA检查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

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一般是证明可能之前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目前已经痊愈。

若是阳性,一般情况下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丙肝的诊断和病理报告要求修改后讲述

丙肝的诊断和病理报告要求修改后讲述

二、丙型肝炎的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1.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它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 植。
1.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 ,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1.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1.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已网络报告实验室诊断,但未做核酸或核酸阴性病例,存在错报和病例分类错误,不再列入分期准 确率统计
核查前准备
获得网络报告病例名单
➢ 按照报告地区和录入日期提前下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 系统中核查时间段辖区内报告的全部丙肝病例名单备用
按报告单位进行名单分类和统计 将现场核查单位名称,填入表4中“核查医院名称”一栏 将核查单位报告病例数填入表4中“病例报告数”一栏 下载的病例名单保留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分类、诊断分类2、报告
暴露后7~21天后血清可检测到丙肝病毒RNA 有20%感染HCV的患者,病毒能被自发清除
仅抗-HCV结果呈阳性,不能诊断为现症HCV感染,须检测HCV RNA来 确定
3.丙肝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HCV HCV RNA
阴性
阴性
无HCV感染
意义
阴性
阳性 急性HCV感染早期
阳性 阳性
阴性 既往感染,病毒已被清除 阳性 现症感染,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丙肝疫情报告率调查
报告率结果整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
丙肝抗体阳性报告率(未接受核酸检测)
根据表1数据计算出本院丙肝抗体阳性应报告人数和 已报告人数,计算丙肝抗体阳性报告率,填写表2
丙肝核酸阳性报告率(接受核酸核酸检测)
根据表1数据计算出本院丙肝核酸阳性应报告人数和 已报告人数,计算丙肝核酸阳性报告率,填写表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CV病毒载量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 的进展并无绝对相关性,但可以作为抗病毒治 疗疗效评估的观察指标(“评估”和“预测”)
•实验室诊断
HCV基因分型
➢ HCV RNA基因分型方法较多,Simmonds 等1~6型分型法使用最为广泛
➢ HCV RNA基因分型有助于判定治疗的难易 程度及制定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与抗体检测技术的互补性:
• 抗体阴性,基因阳性:未产生抗体(各自出现

的时间:抗体:平均8周,基因:1-2周

• 抗体阳性,基因阴性:水平低、病毒清除
• 基因定量检测可以作为预测疗效和疗效观察的
• 手段,抗体检测不能
• 可以通过基因分型,预测抗病毒疗效
•关于抗病毒疗效的几个概念
•❖EVR: early virologic response • 抗病毒治疗开始后12周的病毒学应答反应 •❖ETR: end of treatment resonse
• 结束时的病毒血应答情况(时间?)
•❖SVR: sustaind virologic response
• 治疗结束后24周的病毒血检测结果
• 上述定义和评判根据均源自HCV 基因检测结果
•www.medinfect.co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测题的地位
•丙型肝炎的肝损害不具备典型的病理特征,不用 于 • 特异诊断急、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病 理 • 损害一般较轻,这也是病程较长的原因之一 •不同于慢性乙型肝炎,无法进行免疫组化试验: 肝 • 脏内病毒抗原含量低 •用于炎症分期分级、纤维化程度、硬化程度、癌 变
•实验室诊断
HCV RNA定量检测
➢ 分枝链DNA(b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 检测HCV RNA病毒载量。
➢ 不同HCV RNA定量检测法有两种表示方法:拷 贝/ml和IU/ml ,两者之间进行换算时,应采用 不同检测方法的换算公式(如罗氏公司Cobas V2.0 的IU/ml与美国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SuperQuant 的拷贝数/ml换算公式是:IU/ml=0.854拷贝数 /ml + 0.538 )
• 常见界面性炎症
•病理学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特征 • 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 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 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枯否氏细胞或淋 巴细胞聚集,这些较为特征性的组织学表 现,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这些不具备特异性,使用“对 肝损害程度的判断有意义”比较确切)
•为什么是《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而不是《丙型肝炎诊治指南》?
•预防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诊断
• HCV最常经血液传播:输血、注射、针刺感 • 染难以避免,没有事后预防手段 • 吸毒、性乱:国际性的社会问题日趋恶化, 诊 • 断容易治疗难 • 易于硬化和癌变:诊断不难,预防难 • 预防性疫苗:目前没有,将来也很困难 • 肝移植术后复发:几乎没有有效预防手段
➢ 凝血酶原时间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状况 的监测指标。但尚无可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期的血清学 标志。
•实验室诊断
抗-HCV抗体检测
➢ 酶免疫法(EIA)检测抗-HCV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 ,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筛,
➢ 抗-HCV是否阴转不能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考核 指标
➢ 一些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 疾病患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对于这些患者, HCV RNA的检测有助于确诊。
•病变程度判定
• 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分级、分期的诊断 标准。
•慢性丙肝的临床诊 断
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干燥性结膜角膜炎 ✓ 扁平苔藓 ✓ 肾小球肾炎 ✓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 B细胞淋巴瘤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 应注意HCV RNA检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实验室诊断
HCV RNA定性检测
➢ 对抗-HCV阳性的HCV持续感染者需要通过HCV RNA定性试验确证
➢ HCV RNA定性检测的特异度在98%以上,只要 一次病毒定性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证HCV感染( 与前述“确诊标准”有矛盾之处)
➢ 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应重复 检查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肝脏影像学检查的题意

•CT等昂贵的影像学检查频繁用于慢性丙型肝
• 炎监测是不合适的
•对肝硬化的检测和肝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
• 重要意义
•超声波检查可以定期安排,尤其是对高危肝
• 癌患者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关于丙型肝炎过度题辅助诊断的问
题•在重视这个问题的同时必须正确对待
•病理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丙型肝炎的诊断、衡量炎

• 和纤维化程度、评估药物疗效以及预后判断

• 方面至关重要
•急性丙型肝炎可有与甲型和乙型肝炎相似的

• 叶内炎症及汇管区各种病变,还有一些特征性
•(???)病变
• 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
• •
肝胆细管胞损大伤伴泡汇性脂管区肪大变量性•。淋巴细胞浸润
• 1987年以前,不作血浆病毒灭活,血友病 患者因输注血浆而感染HCV比较常见。
•第一代试剂盒:

C100-3抗原,敏感度70%~80%,不能用于
• 早期诊断
第二代试剂盒:
抗原为C22-3、C33C、5-1-1和 C100-3,检

时间提早了30~90天,灵敏度提高了25%

30%
第三代试剂盒: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题正确认识
•ALT水平检测的意义 • 敏感度 • 正常、轻度升高 • 多在正常值两倍以下:不必抗病毒治疗? • 与肝组织学损害的相关性 • 代表肝功能? • 使用PEG干扰素后可以出现一过性升高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题正确认识
•肝脏功能试验: • 直接反映肝功能指标: • 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 • 球蛋白异常升高的意义 • 可能反映肝脏纤维化的指标 • 肝硬化指标? • 间接反映肝功能的指标: • 外周血计数:反映脾脏功能
丙型肝炎诊断方面的若 干问题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诊断部分解读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 •病理学诊断
•急性丙肝的临床诊 断
•1. 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
• 明确的HCV暴露史。(时间?)
•2. 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
• 区疼痛等,其他可有低热,轻度肝肿大,脾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题正确认识
•肝脏功能试验: • 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 • 致炎因子检测意义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为什么1992年被认题为是诊断丙型肝炎的里
• 程碑?为什么1987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
• 节点?
• 这与抗体检测试验的灵敏度有关。1992年 以后开始使用第三代丙型肝炎抗体诊断试剂盒 。其覆盖面广,敏感度大大提高,阳性诊断率 提高到99%!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题的意义
•丙型肝炎病人的所谓肝外表现大多与自身免疫 • 有关 •与慢性乙型肝炎相比球蛋白升高水平水平给我 • 们的提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大多数伴有高球蛋白血症 •不明原因肝损害患者必须认真排查丙型肝炎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
•基因检测的地位 题
•基因检测技术和方法: • 目的及意义:定性、定量、基因分型及其意义 • 技术方法:扩增法(PCR、NASBA )、杂交法 (bDNA技术)、基因一级结构分析
•生化检查是常规检验,尤其是ALT等,AFP的 作 • 用有限 •易于合并其他病毒(HAV、HBV、HIV等)感 • 染,每一例病人必须作排除性检查,不为过度 •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重复抗体检测是不恰当的 •治疗前基因定量检测和治疗后动态观察,以及 • 治疗前的基因分型是必须的,亦不为过 •影像学检查要慎重考虑频次和手段 •提倡肝穿刺病理活检,但应掌握适应证
•实验室诊断
血清生化学检测
➢ ALT、AST水平变化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与肝组织 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平行。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 酶活性降低较少;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明显 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 ALT水平下降是抗病毒治疗中出现应答的重要指标。大约 3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正常,且约40%慢性丙 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
•慢性丙肝的临床诊 •肝硬化与H断CC:
• 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 • 硬化和HCC
•混合感染: • 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 • 国HCV与HB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HIV混合感染的趋势?)
•肝脏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 • 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与移植时HCV RNA水平及移植 • 后免疫抑制程度有关 • 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病程进展速度明显快于 免 • 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 • 一旦移植的肝脏发生肝硬化,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将 高 • 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
• 肿大,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3. 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
•• 抗-HCV和HCV RNA阳性。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问:1+3能否确诊?单项3能否确诊?
•慢性丙肝的临床诊 •诊断依据断
•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பைடு நூலகம்不明,虽 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亦可作出诊断。(有点含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