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茂名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

茂名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

茂名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子和孟子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B . 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C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用一饭千金的方式去挥霍浪费。

D . 我头上树木的宏伟、四周灌木的纤丽、脚下花草的纷繁使我目不转睛,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

2. (2分)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石榴被称为“生命之果”。

最近,在日本健康饮料的推介会上,石榴得到备受瞩目。

B . 《西游记》即使后来被多次改编,不仅有戏说版、电影版,甚至于日本版和西洋版,还是没能超越六小龄童的“经典”地位。

C . 电影《冬天》投资仅300万,而票房收入达到1400万元,这样的成绩显示了过人的“性价比”。

D . 5个月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多发频发的势头。

3. (2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 . 他采访某知名作家时说:“您的这张玉照的背景是东吴大学,想必那里是您文学创作的源泉之地吧?”B . 前天从挚友那里获悉您于上周在百忙之中已惠书一封,今虽未收到,但鄙人已深感足下之款款深情。

C . 假期结束,李馽把与驴友一周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制成影集,每人赠送一册,并写道“李馽敬赠”。

D . 您在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中的一得之见,于我这些后生晚辈而言都是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4. (6分) (2018高三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3茂名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3茂名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蚍.蜉窥伺./窥视.假.释/假.日B.讪.笑/缠.绕河畔./绊.倒唱和./平和.C.讣.告/卜.卦窠.白/瞌.睡积攒./攒.动D.角隅./丰腴.戕.害/怅.恨圈.套/圈.养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专家指出,风驰电掣般地“飞翔”的高铁,给沿途的许多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

但由于沿线车站选址大多离原来的市区较远,围绕高铁沿线打造新城区,既可以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又可缩小城市各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成了许多地方的当然选择。

未来的高铁新城,目前虽仍只是“纸上谈兵”,但规划中的一座座“高铁新城”正一触即发,我们从中可以一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A.风驰电掣B.差异C.纸上谈兵D.一触即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C.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因为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1. (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 . 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 . 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 . 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 . 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 . 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 .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 . 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 . 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 . 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4)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茂名一模)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茂名一模)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茂名一模): 试题传真: 2013-01-23 23:35: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蚍.蜉窥伺./窥视.假.释/假.日B.讪.笑/缠.绕河畔./绊.倒唱和./平和.C.讣.告/卜.卦窠.臼/瞌.睡积攒./攒.动D.角隅./丰腴.戕.害/怅.恨圈.套/圈.养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专家指出,风驰电掣般地“飞翔”的高铁,给沿途的许多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

但由于沿线车站选址大多离原来的市区较远,围绕高铁沿线打造新城区,既可以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又可缩小城市各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成了许多地方的当然选择。

未来的高铁新城,目前虽仍只是“纸上谈兵”,但规划中的一座座“高铁新城”正一触即发,我们从中可以一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A.风驰电掣 B.差异 C.纸上谈兵 D.一触即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分值答案说明1 3 C A.léi/lèi,shè/niè,jī/jī;B.chù/chù,qiú/qiú,fāng/fáng;C.xiàng/hàng,zhé/zhì,xiè/jiě;D.qiǎn/qiǎn,zhēng/zhèng,jiān/qiān。

2 3 B 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贬义。

3 3 B A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在“响起”后面加“的”;C关联词使用不当,把“而且”改为“但”;D“防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误,把“防止”改为“确保”。

4 3 D 第一步,确定首句。

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⑥。

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

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谈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联;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5 3 A 滋:滋生、蔓延。

6 3 C A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B焉:兼词,于此/疑问代词,什么;C均表修饰关系;D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7 3 A ①“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虽然是“或醉且劳”者之乐,但是也是欧阳公之乐;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③④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⑤是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8 3 C “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错。

原文已经说明,欧阳公的“乐”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君无为不治,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各显其能,万物自然生长。

广东省茂名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前临门一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前临门一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3届茂名市某重点中学临门一脚模拟考试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的一项是()A、倒.退/倒.影单薄./刻薄.渣滓./恣.意狼藉./蕴藉.B、分.明/分.外模.具/模.样绮.丽/涟漪.粗犷./旷.达C、畸.形/旖.旎咆.哮/苞.米放肆./嗜.好瞠.目/瞋.目D、刀把./把.柄沉疴./百舸.奴.隶/驽.钝炽.热/整饬.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

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

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B.扑朔迷离C.莫衷一是D.呼之欲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在近期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已予以确认。

B.专家提醒,人感染H7N9禽流感起病的48小时内可以服用达菲进行治疗是有效的,而以为服用板蓝根能预防禽流感的观点存在误区.C.3月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苹果公司售后服务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这让苹果公司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D.食品安全、国五条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它们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两会的意义在于解决民生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②③①⑤④B.③④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⑤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省茂名市最新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最新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学又称美学,为研究知觉即感性认识的科学。

美学这门学科的译名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认识这门学科的对象.有的人根据学科的历史发展及其对美的本质认识,把它看成是关于艺术的哲学,认为艺术才是真正的美,或者认为艺术是最高级的美。

有的学者则根据西方现代美学的状况,认为美学是以研究美感经验为中心,来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和科学的学科。

又有许多的研究者根据审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和人类审美生活的实际,认为以上的两种看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未能从总体上概括审美学的对象,不利于审美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 一般我们所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把美、艺术和审美经验都包括在内的审美活动。

人作为主体,在同周围世界审美信息的感应中,感性的肯定自身的全面本质,获得审美的享受,并创造了生活和人自身的美。

这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特殊领域,从中体现了人同世界之间的一种特殊精神关系,即审美关系。

审美学把审美活动或审美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更科学的理论框架。

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和物态化的表现,在艺术美上凝聚着人的审美经验,因而成为人类审美活动最生动最丰富的历史记录,艺术活动也就成了审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材料。

 对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称为普通审美学。

它主要从整体上对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系统构成、活动方式、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作最概括的理论研究。

审美学的性质还表现在它的特殊功能上,通过对审美活动性质和规律的揭示,可以帮助人们从理性上提高和加深对审美基本理论的认识,自觉的掌握美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无论是人本身还是艺术,以及自然事物,往往都以肯定地表现了人的本质及其生成过程中的进步和创新而显得美。

美的形态是按其在世界上存在的领域和方式来划分的,具体的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就不同。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蓓蕾/擂主甄审/箴言空地/空洞
B.呵责/沉疴泥滓/姊妹勾搭/勾当
C.诡谲/橘红储蓄/贮备 博闻强识/识文断字
D.饯别/客栈乳臭/星宿泥牛人海/泥古不化
详细信息
2.难度:中等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王叔文派遣范希朝镇守奉天,只不过是想掩人耳,便于让身为副使的韩泰乘机取代他。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有张光晟,苦我久矣,今闻是乃更姓名而来。(4分)
②顺宗时,王叔文党用事,将授韩泰以兵柄。(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范希朝治理有方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D.非所以防凯觎安反侧也所至有功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B.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C.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D.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C.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
D.“宫殿式”建筑是表现中国建筑精神的途径之一。
3.作者认为“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其理由是什么?(4分)
4.现在中国城市建筑,要么到处是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要么整街是整齐划一高楼大厦,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样的城市建筑的看法。(4分)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验,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蚍.蜉窥伺./窥视.假.释/假.日B.讪.笑/缠.绕河畔./绊.倒唱和./平和.C.讣.告/卜.卦窠.白/瞌.睡积攒./攒.动D.角隅./丰腴.戕.害/怅.恨圈.套/圈.养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专家指出,风驰电掣般地“飞翔”的高铁,给沿途的许多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

但由于沿线车站选址大多离原来的市区较远,围绕高铁沿线打造新城区,既可以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又可缩小城市各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成了许多地方的当然选择。

未来的高铁新城,目前虽仍只是“纸上谈兵”,但规划中的一座座“高铁新城”正一触即发,我们从中可以一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A.风驰电掣B.差异C.纸上谈兵D.一触即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C.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因为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D.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⑤④⑥①③C.①②⑤⑥④③D.①③②⑤④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

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

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

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

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之,减其军半。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抵县,即登城,树臶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

由是诸将疾.普功。

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

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

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

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

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

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

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

”普叱曰:“死贼奴 我即石都事 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

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石普》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B.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C.一普自将.,攻北门将:将领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勒:招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3分)A.普以.将略称以.普从行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而.援军望之,按不进C.为.天下忠义倡遂为.贼所蹂践D.遇贼与.战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3分)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A.④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①②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9.翻译。

(10分)(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4分)(2)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3分)(3) 死贼奴 我即石都事 何云头目!(3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溪村即事元·周权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1)古人曾赞“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用得好,你认为呢?(3分)(2)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美与自然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赞一美人,你说她像鲜花,似轻燕,你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者像癞虾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是美的,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了许多心力去探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

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

但是美的估定却没有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那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嫁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却正好相反,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现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

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

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得数一样。

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所说的。

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

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

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

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

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于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再拿欣赏古松来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

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

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

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虾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

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美是物所固有,特此观点的人不止于一般人,而且还有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可见此观点的正确性。

B.对于“美是心的产品”的问题上,康德、黑格尔、托尔斯泰的说法都不一致,这些说法不可能都错误,但可能都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