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下水动力学其它计算题
地下水动力学考试题一

模拟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给水度值的大小只与水位变动带的岩性有关。
()2.贮水系数的大小与含水层和水的弹性性质有关。
()3.水力坡度值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4.地下水运动是一维的、二维的还是三维的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有关。
()5.渗透系数大的含水层,其出水能力亦大。
()6.导水系数在三维条件下是无意义的。
()7.黄土属于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
()8.各向同性介质中,无论均质还是非均质流线和等水头线都处处交。
()9.在有垂直入渗的稳定流动中,潜水浸润曲线是随时间变化的。
()10.贯穿整个含水层的水井均称为完整井。
()11.水平等厚的承压完整井流,等水头面是一系列同心圆柱面。
()12.当河间地块两侧河水位一致时,河间地块的透水性是渐变的,则潜水分水岭的位置偏向渗透系数大的一侧。
()13.假如要修建一个水库,从考虑渗漏这个角度看,水库应修在降雨量小的地方。
()14.Dupuit公式的假设条件之一是抽水前地下水是不流动的。
()15.由于没有考虑水跃现象,按Dupuit公式算出的浸润曲线和流量都是不准确的。
()16.稳定井流中,只要给定边界水头和井中的水头,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就确定了。
()17.越流系统的稳定井流,主含水层的贮水系数越大,降深就越小。
()18.对干扰井群,当流量不变时,干扰井的降深比它单独工作是的降深要小。
()19.当涌水量Q为定值时,Theis公式中的时间与降深成正比。
()20.满足Theis条件的井流,每个断面的水头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最后等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范围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2.如图所示的水文地质条件,已知水流为稳定的二维流,问断面1和2哪个水力坡度大说明理由并示意画出水头线。
(6分)3. 如图所示水文地质模型,河渠基本平行,潜水流可视为一维流,地下水做稳定运动,请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
(6分)4. Dupuit公式的假设条件有哪些(6分)5、潜水流中的滞后现象是由于渗透系数值变小而引起的吗为什么(6分)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试绘出双层地基中的流网图,已知k1<k2(2)试画出下图所示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渗流流网图。
地下水动力学其它计算题.doc

第二章计算题1. 在厚度不等的承压含水层中,沿地下水流方向打四个钻孔(孔1、孔2、孔3、孔4),如图2—1所示,各孔所见含水层厚度分别为:M1=14.5,M2=M3=10m,M42. 图2—2所示,作侧河水已受污染,其水位用H1表示,没有受污染的右侧河水位用H2表示。
(1)已知河渠间含水层为均质、各向同性,渗透系数未知,入渗强度为0.01m/d。
当含水层中水位至少下降2m时,两侧排水渠水位都为H=6m。
试求:(1)排水渠的间距L;(2)排水渠一侧单位长度上的流量Q。
两河间距l=500m,含水层的稳定单宽流量为1.2m2/d。
在无入渗补给量的条件下,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5. 水文地质条件如图2—4所示。
已知h1=10m,H2=10m,下部含水层的平均厚度M=20m,钻孔到河边距离l=2000m,上层的渗透系数K1=2m/d,下层的渗透系A B水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细砂,A、B两处的含水层厚度分别为hA=5.19m、h=2.19m,渗透系数为3.6m/d。
下层为粗砂,平均厚度M=6.4m,渗透系数为30m/d。
B试求含水层的单宽流量。
7. 图2—5所示,某河旁水源地为中粗砂潜水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00m/d。
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0m,给水度为0.002。
以井距30m的井排进行取水,井排与8. 某水库蓄水后,使岸边潜水产生回水现象,如图2—6所示。
设计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标高H=28m。
在距水库l=5km处有一工厂,其地面标高为25m,已=8m(以含水层底版算起),渗透系数为10m/d,给水度为0.04。
设计灌渠水h位瞬时抬高1.5m后,使地下水位在一天内最小抬高0.3m。
试求灌渠的合理间距。
第四章计算题1. 在某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抽水井,其抽水量为1256 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100 m2/d,导压系数为100 m2/min。
试求:(1)抽水后10min、100min、1000min时,距抽水井10m处的水位将,以及所反映水位降深的分布规律。
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地下水动力学《邹力芝》部分试题姜太公编一、名词解释1.渗透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2.渗流不考虑骨架的存在,整个渗流区都被水充满,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水的运动状况,考虑地下水的整体运动方向,这是一个假想的水流。
3. 渗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地下水的体积。
4. 渗流速度单位通过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非稳定流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而变化。
6. 均匀流非均匀流渗流速度不随空间而变化。
非均匀流分为缓变流和急变流缓变流:过水断面近似平面满足静水压强方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大,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水断面不能近似平面。
7.渗透系数表征含水量的能力的参数。
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的流速的大小8.导水系数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水理论含水层骨架压密和水的膨胀释放出来的地下水的现象为弹性释水现象,反之为含水层的贮水现象。
10.贮水系数《率》当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体积》的含水层贮体积中,由于水体积的膨胀(压缩)和含水层骨架压密(回弹)所释放(贮存)的地下水的体积。
11.重力给水度在潜水含水层中,当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的含水层贮体中,由于重力疏干而释放地下水的体积。
二、填空题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含水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
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假想水流的密度、粘滞性、运动时在含水层的中所受阻力以及流量和水头都与真实的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整个含水层的空间。
4.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水头,不同的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低的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梯度。
(完整版)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完整版)地下⽔动⼒学试题地下⽔动⼒学《邹⼒芝》部分试题姜太公编⼀、名词解释1.渗透重⼒地下⽔在岩⽯空隙中的运动2.渗流不考虑⾻架的存在,整个渗流区都被⽔充满,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的运动状况,考虑地下⽔的整体运动⽅向,这是⼀个假想的⽔流。
3. 渗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断⾯(空隙、⾻架)的地下⽔的体积。
4. 渗流速度单位通过过⽔断⾯(空隙、⾻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稳定流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变化。
6. 均匀流⾮均匀流渗流速度不随空间⽽变化。
⾮均匀流分为缓变流和急变流缓变流:过⽔断⾯近似平⾯满⾜静⽔压强⽅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断⾯不能近似平⾯。
7.渗透系数表征含⽔量的能⼒的参数。
数值上等于⽔⼒梯度为1的流速的⼤⼩8.导⽔系数⽔⼒梯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理论含⽔层⾻架压密和⽔的膨胀释放出来的地下⽔的现象为弹性释⽔现象,反之为含⽔层的贮⽔现象。
10.贮⽔系数《率》当承压含⽔层⽔头下降(上升)⼀个单位时,从单位⽔平⾯积《体积》的含⽔层贮体积中,由于⽔体积的膨胀(压缩)和含⽔层⾻架压密(回弹)所释放(贮存)的地下⽔的体积。
11.重⼒给⽔度在潜⽔含⽔层中,当⽔位下降⼀个单位时,从单位⽔平⾯积的含⽔层贮体中,由于重⼒疏⼲⽽释放地下⽔的体积。
⼆、填空题1.地下⽔动⼒学是研究地下⽔在孔隙岩⽯、裂隙岩⽯、和岩溶岩⽯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含⽔岩⽯称为多孔介质,⽽其中的岩⽯颗粒称为⾻架。
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薄膜⽔、⽑管⽔和重⼒⽔,⽽地下⽔动⼒学主要研究重⼒⽔的运动规律。
3.假想⽔流的密度、粘滞性、运动时在含⽔层的中所受阻⼒以及流量和⽔头都与真实的⽔流相同,假想⽔流充满整个含⽔层的空间。
4.在渗流中,⽔头⼀般是指测压⽔头,不同的数值的等⽔头⾯(线)永远不会相交。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哪几类?A. 潜水、自流水、承压水B. 潜水、半承压水、承压水C. 潜水、自流水、裂隙水D. 潜水、承压水、溶隙水2. 下列哪种地下水类型不属于孔隙水?A. 潜水B. 承压水C. 裂隙水D. 溶隙水A. 地形B. 气候C. 水文地质条件D. 人类活动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地下水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动态采样D. 静态采样5. 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化学指标?A. 溶解氧B. 总硬度C. 浊度D. 温度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 地下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______和______。
3. 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2. 地下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和蒸腾作用是地下水损失的主要途径。
()3. 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于地表水污染治理。
()4. 地下水质量标准越高,水质越好。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2. 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5. 请列举三种地下水采样方法。
五、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米,孔隙度为0.3,地下水平均流速为0.5米/天,计算该地区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2. 某地下水监测井的数据显示,井中水位在一年内从50米下降到45米,假设含水层面积为100平方公里,计算该地区地下水的年开采量。
3. 如果一个含水层体积为1,000,000立方米,孔隙度为0.25,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计算该含水层中储存的地下水的总质量。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

习 题 1-1一、填空题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 、 、和 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 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 。
多孔介质的特点是 、 、 和 。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 、 、 和 ,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 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 ,但对贮水来说却是 。
4.假想水流的 、 、 以及 都与真实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 。
5.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 和 所占据的面积。
渗透速度是 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 的平均速度。
6.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 ,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 。
7.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 ,方向沿着 的法线,并指向水头 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 、 和 。
8.渗流运动要素包括 、 、 和 等。
9.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 与 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二、判断选择题10.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运动,因此可以说多孔介质就是含水层。
( )11.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排水(贮水)时的有效孔隙度。
( )12.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
( )13.贮水率)(βαρμn g s +=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
( N )14.贮水率只适用于三维流微分方程。
( N )15.贮水系数既适用承压含水层,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
( )16.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
( )17.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
( )18.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
在补给期时,给水度μ大,水位上升大,μ小,水位上升小;在蒸发期时,μ大,水位下降大,μ小,水位下降小。
( )19.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 )。
(1)压力的大小;(2)位置高低;(3)水头的大小。
20.地下水可以从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以从低压处流向高压处。
( )21.具有渗流速度的水流是连续充满整个含水层空间的一种实际水流。
(整理)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整理)地下⽔动⼒学习题及答案习题⼆裘布依微分⽅程的应⽤1.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岩层中,地下⽔为稳定的⼆维流动,且⽆⼊渗、⽆蒸发(W=0)。
试判断下列两图(习题6—1图a 、b)的⽔头线形状是否正确?并⽤裘布依微分⽅程()dH dH q Kh Q KA dS dS =-=-或证明。
2.以下各图(习题6—2图)所⽰的含⽔层均为⽆⼊渗、⽆蒸发(W=0)的⼆维稳定流动。
岩层为均质各向同性。
试根据裘布依微分⽅程和⽔流连续性原理证明两钻孔间的⽔头线形状.并诈确地绘在图⼘(标明是凹形、凸形或直线)。
3.如习题6—3图a 、b 所⽰为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层,厚度沿流向变化(见习题6—3图a 中的l 、3、5段分别为等厚含⽔层,且1、5段的厚度相等),地下⽔为稳定的⼆维流动。
试应⽤习题6—2相同的原理,正确地画出承压含⽔层的⽔头线,并标明形状(凹形、凸形或直线)。
习题三均匀稳定⼊渗的潜⽔⼆维流动1.某⽔库区经过⽔⽂地质⼯作后,得到如习题7—1图所⽰的⽔⽂地质剖⾯图(均质、稳定的⼆维流),已知河l ⽔位H 1=40m,河2⽔位H 2=35 m ,⽔平隔⽔底板的标⾼Z=20m ,孔3的⽔位H 3=41.28m 。
河间地段长度l=1 000m ,孔3⾄河l 距离l 1=l00m 。
(1)如在河1修建⽔库并蓄⽔⾄库⽔位H ,1=5000 m ,该⽔库是否会向邻⾕渗漏?(渗透系数K 值和⼊渗强度W 未知,假定⼤⽓降⽔⼊渗强度是均匀和稳定的)(2)若K=10 m /d ,问⽔库与地下⽔问的补给量为多少?(3)若⼊渗停⽌,⽔库是否会渗漏?若渗漏,求其渗漏量。
2.习题7⼀l图所⽰的河间地块,河l蓄⽔后H,1远⼤于河2⽔位H2.有⼈说:该河问地块若⽆⼈渗补给,⽔库⼀定向河2渗漏;但若有⼊渗补给,则⽔库就不会向河2渗漏,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3.习题7—1图条件下,若存在分⽔岭,试说明分⽔岭处断⾯的⽔⼒特征(⽔⼒梯度,通过该断⾯的流量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下水动力学试题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下水动力学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渗透即为地下水受重力作用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
( )2.渗透流速是真实流速。
( )3.地下水总是从位置高处向位置低处流动。
( )4.潜水面某点的水头等于该点的位置高度。
( )5.有效孔隙度是指孔隙体积与多孔介质总体积之比。
( )6.地下水运动所指的有效空隙度一般不大于给水度。
( )7. 贮水系数的大小与水的容重有关。
( )8.水力坡度值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 )9.地下水运动是一维的、二维的还是三维的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有关。
( )10.层流可以是稳定流。
( )11.达西定律实质上就是渗流的能量守恒或转换定律。
( )12. 含水层中各点的渗透系数不同,即为各向异性。
( ) 13.巨厚粗砂层中夹有粘土透镜体属于均质各向同性。
( ) 14. 上、下两层含水介质的K值相差愈大,则水流斜向通过界面时,流线偏移的程度也愈大。
( )15. 在非稳定流情况下作出的流网只能反映某一时刻的流动图景。
( )16.在无垂直入渗的稳定流动中,潜水浸润曲线是一条流线。
( )17.隔水边界属于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8.河渠间分水岭的位置总是远离高水位一边的。
( ) 19.若无其他补给来源,潜水井抽出的水量等于降落漏斗的体积乘上给水度μ。
( )20.井中降深愈大,井的涌水量就愈大。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给水度μ与贮水系数μ*有何异同点?(5分)2.如图所示水文地质模型,河渠基本平行,潜水流可视为一维流,地下水做稳定运动,请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
(5分)3.Dupuit公式的假设条件有哪些?(5分)4.简述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用配线法求参数的主要步骤。
(5分)5. 潜水流中的滞后现象是由于渗透系数值变小而引起的吗?为什么?(5分)6. 以承压水井为例,说明完整井流和不完整井流有什么不同特征。
(5分)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四、计算题(共25分)1.如图所示河间地块,底板标高10m,K=sm/⨯,W=3.8s⨯,其它条件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动力学其它计
算题
第二章计算题
1. 在厚度不等的承压含水层中,沿地下水流方向打四个钻孔(孔1、孔2、孔3、孔4),如图2—1所示,各孔所见含水层厚度分别为:M 1=14.5,M 2=M
2. 图2—2所示,作侧河水已受污染,其水位用H 1表示,没有受污染的右侧河水位用H 2表示。
(1)已知河渠间含水层为均质、各向同性,渗透系数未
图2—2
3. 为降低某均质、各向同性潜水含水层中的底下水位,现采用平行渠道进行稳定排水,如图2—3所示。
已知含水层平均厚度H 0=12m ,渗透系数为16m/d ,入渗强度为0.01m/d 。
当含水层中水位至少下降2m 时,两侧排水渠水位都为H=6m 。
试求:(1)排水渠的间距L ;(2)排水渠一侧单位长度上的流量Q 。
H 2=5m ,两河间距l=500m ,含水层的稳定单宽流量为1.2m 2/d 。
在无入渗补给量的条件下,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5. 水文地质条件如图2—4所示。
已知h 1=10m ,H 2=10m ,下部含水层的平均1=2m/d ,下层的渗透
图2—4
6. 在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中,沿流向打两个钻孔(A和B),孔间距
l=577m,已知其水位标高H
A =118.16m,H
B
=115.16m,含水层底版标高为
106.57m。
整个含水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细砂,A、B两处的含水层厚度分别为h A=5.19m、h B=2.19m,渗透系数为3.6m/d。
下层为粗砂,平均厚度
M=6.4m,渗透系数为30m/d。
试求含水层的单宽流量。
7. 图2—5所示,某河旁水源地为中粗砂潜水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
100m/d。
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0m,给水度为0.002。
以井距30m的井排进行取水,井排与河水之距离l=400m。
已知枯水期河平均水位H1=25m,井中平均水位
H
W
=15m。
雨季河水位瞬时上升2m,试求合水位不变情况下引渗1d后井排的单宽
图2—5
8. 某水库蓄水后,使岸边潜水产生回水现象,如图2—6所示。
设计水库
H
9. 某农田拟用灌渠进行引渠,已知引灌前渠水位与潜水位相同,其平均水位=8m(以含水层底版算起),渗透系数为10m/d,给水度为0.04。
设计灌渠水
h
位瞬时抬高1.5m后,使地下水位在一天内最小抬高0.3m。
试求灌渠的合理间距。
第四章计算题
1. 在某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抽水井,其抽水量为1256 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100 m2/d,导压系数为100 m2/min。
试求:(1)抽水后10min、100min、1000min时,距抽水井10m处的水位将,以及所反映水位降深的分布规律。
2. 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抽水井,抽水2h后,在距抽水井50m处的观测孔中水位降深为0.5m。
试求何时在距抽水井150m处的观测孔中也出现同样的降深?
54.已知某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5000 m2/d,贮水系数为3×10-5,现有一完整井以250 m3/h定流量抽水,抽水7d后停泵。
试求停泵后1h和1d后距抽水井100m处观测孔中的剩余降深。
3. 某承压含水层厚度为35m,初始水头为200m,渗透系数为20m/d,贮水系数为0.035。
现有一半径为0.1m的生产井,供某厂用水。
一年中井的开采量为:3—6月为2000 m3/d,7—8月为雨季,工厂取用地表水,同时还以200
m3/d的回灌量进行回灌,9—第二年2月开采量为1000 m3/d。
试预报第二年3月1日井中的水位。
4. 已知某承压含水层通过抽水试验求得的导水系数T为56.4 m2/d,导压系数a为9.18×105 m2/d。
距抽水井1450m处的观测孔在抽水8445min时,测得的水位降深为2.87m。
试利用水位恢复资料验证所求参数的可靠程度。
已知井抽水量为71.45 m2/h,停泵时间为6210min(误差≤5%)。
5. 某矿区进行定降深排水,设计的定降深为10m,已知承压含水层的导压系数为107m2/d,贮水系数为5×10-5,井半径为0.1m。
试问当排水量达2301m3/d 时,需多长时间?
6. 某半承压含水层的下部与隔水层相邻,而上部与2m厚的砂质粘土相联,砂质粘土的上部是一潜水层。
已知砂质粘土层有弱透水的性质,其渗透系
数为0.002m/d,抽水层的导水系数为40m2/d,贮水系数为0.004,现打一钻孔,以502.4m3/d的涌水量进行抽水。
试求:(1)抽水后10、100、1000min距抽水井10m处的水位降深,并分析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2)抽水2d后距抽水井10m、100、500m处的水位降深,并分析水位变化的分布规律。
第五章计算题
1. 被两条近于平行、间距为280m的河流切割的条形潜水含水层,其平均厚度为13m,渗透系数为4
2.5m/d。
在距左河100m处有一抽水井,井半径为0.2m。
试求:(1)当井中水位降深为4m时的井涌水量;(2)如果将井移至条形含水层中部,在(1)的条件下,井涌水量又为多少?
2. 已知半无限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800m2/d,在距直线隔水边界100m 处有一完整抽水井,井的直径为0.3m。
现以1300m3/d定流量进行抽水,已知引用影响半径为1200m。
试求井中的水位降深。
3. 有一承压含水层,厚度为14m,含水层一侧为补给边界,在距边界100m 处布有一完整抽水井,井半径为0.20m,另有一观测孔,该孔位于抽水井与边界之间,并距抽水井40m处。
当以3400m3/d流量抽水时,井中降深为5m,试求:(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2)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
4. 被一隔水断层所截的半无限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800m2/d,贮水系数为4×10-3。
在边界附近有一抽水井,以1000m3/d的涌水量进行抽水试验,抽水100min后距抽水井90m处的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为0.186m。
试计算观测孔至虚井的距离。
第六章计算题
1. 在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不完整井,井半径为0.10m,过滤器长8m且紧靠隔水顶板。
含水层厚40m,渗透系数为24m/d。
试求水位降深1m时的抽水井流量。
2. 在厚度为7.60m的承压含水层中做抽水试验。
当从半径为0.084m,水位降深为1.50m的井中抽水时,求得流量为45.40m3/d。
已知影响半径为47m,过滤器长5m,且紧靠隔水顶板。
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3. 在半径为0.076m的不完整抽水井中做抽水试验。
承压含水层厚5.50m,过滤器长3m,上端距隔水顶板1.50m,当水位降深为0.77m时,求得水井流量为2.92m3/h,影响半径为100m。
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