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原理
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原理讲解学习

5、接地箱6、交叉互联箱7、同轴电缆8、接地线9、直通接头
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原理
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原理
电缆线路很长时(大约在1000~1400m以上),可以采用屏蔽层交叉互联。这种方法是将线路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小段或三的倍数段,每小段之间装设绝缘接头,绝缘接头处三相屏蔽之间用同轴电缆,经交叉互联箱进行换位连接,交叉互联箱装设有一组护层保护器,线路上每两组绝缘接头夹一组直通接头。见下图:
屏蔽层接地原理

屏蔽层接地原理
屏蔽层接地是在电子设备中用来抑制电磁干扰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设备的屏蔽层与地连接,将电磁波从屏蔽层上导出,从而防止其干扰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
屏蔽层接地的原理基于电磁场的运动规律。
当设备工作时,电磁场会产生磁场和电场,这些电磁场会在设备的屏蔽层上引起感应电流。
如果不对屏蔽层进行接地处理,这些感应电流会在屏蔽层上积累,导致电磁场的反射与辐射,从而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将屏蔽层与地连接,可以使感应电流通过接地路径消散,从而有效抑制电磁波的干扰。
这是因为地是一个巨大的电荷库,可以吸收并耗散感应电流。
通过将屏蔽层的电磁波引入地,可以防止其对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屏蔽层接地的效果,需要保证接地路径的良好连接。
这包括使用良好的接地线,确保接地线的质量和连接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确保整个系统的接地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总之,屏蔽层接地是一种重要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通过将屏蔽层与地连接,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干扰,保证设备内部的正常工作。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

什么是屏蔽线?定义:导体外部有导体包裹的导线叫屏蔽线,包裹的导体叫屏蔽层,一般为编织铜网或铜泊(铝),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大地。
作用: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
结构:(普通)绝缘层+屏蔽层+导线(高级)绝缘层+屏蔽层+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导线注意:在选用屏蔽线时,屏蔽层接地导线屏蔽层接地导线的绝缘层有导电功能,可以与屏蔽层导通(有一定的电阻)屏蔽线缆的原理:屏蔽布线系统源于欧洲,它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因而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EMC)特性。
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
也就是说,要求该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又不能辐射过量的电磁波干扰周围其它设备及网络的正常工作。
U/UTP(非屏蔽)电缆的平衡特性并不只取决于部件本身的质量(如绞对),而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为U/UTP(非屏蔽)周围的金属、隐蔽的“地”、施工中的牵拉、弯曲等等情况都会破坏其平衡特性,从而降低EMC性能。
所以,要获得持久不变的平衡特性,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在所有芯线外加多一层铝箔进行接地。
铝箔为脆弱的双绞芯线增加了保护,同时为U/UTP(非屏蔽)电缆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平衡环境。
从而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屏蔽线缆。
屏蔽电缆的屏蔽原理不同于双绞的平衡抵消原理,屏蔽电缆是在四对双绞线的外面加多一层或两层铝箔,利用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原理(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面分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频率越高,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
交叉互联接地箱原理

交叉互联接地箱原理Grounding and bonding principle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in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s. Proper grounding and bonding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接地和接地原理是电气系统设计和安装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正确的接地和接地确保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电气系统的有效性。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grounding refers to the connection of an electrical system to the earth. This is typically accomplished by driving a metal rod into the ground and connecting the electrical system to it. The purpose of grounding is to provide a path for fault currents to flow safely into the earth, preventing them from causing harm to people or damage to equipment.从技术角度来看,接地是指将电气系统连接到地球。
通常通过将金属杆驱入地面并将电气系统连接到其上来实现。
接地的目的是为故障电流提供安全地流入地球的路径,防止它们对人员造成伤害或对设备造成损坏。
Bonding,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s the connection of various metallic components within an electrical system to ensure electrical continuity and to prevent the buildup of potentially dangerous voltages during fault conditions. This is achieved by creating low-impedance paths between metallic components, thereby equalizing electrical potential and minimizing the risk of electric shock.另一方面,接地涉及将电气系统内的各种金属元件连接起来,以确保电气连续性并在故障条件下防止潜在危险电压的积累。
屏蔽罩接地原理范文

屏蔽罩接地原理范文屏蔽罩接地原理是指将屏蔽罩与地连接,以实现对电磁波的屏蔽和排除,保护电子设备和电路不受外部干扰的一种方法。
接地是将设备接地和保持与地的良好导电连接,以实现电流和能量的流动。
接地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接地可以排除设备中可能积累的静电,防止触及电极产生的电击风险。
同时,接地可以减轻设备受到雷击等自然灾害的损害,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抗干扰性:对于电子设备和电路来说,外界的电磁辐射或电磁波会引起信号的干扰,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通过将屏蔽罩与地连接,可以形成一个具有较低电阻的导电路径,将电磁辐射的能量排除到大地中从而消除或减少对设备的干扰。
3.等电位平衡:设备的大多数电路都是通过参考地电位来工作的,而参考地电位是指设备中各个模块的接地点之间没有电位差,处于同一电位。
通过将屏蔽罩与地连接,可以实现整个设备的等电位平衡,减少设备内部不同模块之间的电位差,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4.防静电:静电是指由于事物的摩擦或电荷的聚集等原因产生的电荷,静电的积累会对电子设备和电路造成损害。
通过将屏蔽罩接地,可以将静电引导到地,避免静电对设备的损坏。
5.排雷功能:屏蔽罩接地还可以起到排雷的作用。
当外界雷电活动发生时,通过将屏蔽罩与地连接,可以将雷电等大电流引导到地,减少设备被雷击的风险。
1.单点接地:将屏蔽罩的一个点与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接地点,其他部分与地没有直接的接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屏蔽罩,可以提供良好的地接地性能。
2.多点接地:将屏蔽罩的多个点与地分别连接起来,形成多个接地点,使整个屏蔽罩都与地有良好的接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屏蔽罩,可以提供更好的地接地性能。
3.等电位接地:在设备内,通过将各个模块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等电位的接地系统,使整个设备的地电位保持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设备内部电路较为复杂的情况,可以提供良好的等电位平衡。
总之,屏蔽罩接地原理的核心是通过将屏蔽罩与地连接,实现对电磁波的屏蔽和排除,保护设备免受干扰和损害。
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
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继电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设备和电路中。
屏蔽线缆作为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屏蔽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等功效。
而屏蔽线缆两端的接地原理则是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将介绍屏蔽线缆的作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然后,将重点讨论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通过系统地阐述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的原理、实践经验和应用案例,旨在提高读者对这一重要保护措施的理解和认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正确地实施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
通过讨论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这一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最后,本文将总结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进行概述,阐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可以介绍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屏蔽线缆作为继电保护装置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引言部分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他们对屏蔽线缆两端接地原理的研究产生兴趣。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屏蔽线缆的作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在屏蔽线缆的作用中,可以介绍屏蔽线缆的定义、结构和原理,以及其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具体作用。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中,可以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功能和工作原理。
【IBE】结合工程实例讲讲电缆的屏蔽与接地

【IBE】结合工程实例讲讲电缆的屏蔽与接地0 引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主要由铜、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远小于使用频率上金属材料的集肤深度,屏蔽层的效果主要不是由于金属体本身对电场、磁场的反射、吸收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屏蔽层的接地产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屏蔽效果。
1 屏蔽屏蔽和接地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将屏蔽有效接地,才能使屏蔽体上的电荷被“导出”,使屏蔽体内的电流不受到电场和磁场的干扰。
屏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屏蔽原理分为电场和磁场两种。
而在细分过程中电场屏蔽又分为静电场屏蔽和交变电场屏蔽。
磁场屏蔽分为高频磁场屏蔽和低频磁场屏蔽两种。
1.1 电场屏蔽静电场屏蔽的性质:导体中内部磁场强度为零。
在导体上电场的强度和表面相互垂直,并且在导体的表面形成等势面。
电荷分布在导体的表面,电场来源于正电荷,并在负电荷终止。
静电屏蔽就是在电场线上形成屏蔽体,起到抑制静电场的作用。
交变电场屏蔽的性质:交变电场由于电路对耦合性的干扰,必须进行控制。
干扰源和敏感电路之间必须设置良好的导电性,金属屏蔽处于接地状态,交变电场在敏感电路中需要通过耦合来决定交变电压。
所以耦合电容和金属屏蔽之间必须根据金属屏蔽进行良好的接地,变电场在敏感电路的耦合中必须控制干扰电压,电压的反射要通过材料厚度来控制,并且以结构强度作为主要因素。
1.2 磁场屏蔽低频磁场屏蔽的性质:低频磁场的很多屏蔽机理都是根据材料的高导磁材料的特性所使用的,材料具备高导磁性的同时,还具备低磁阻特性。
这样就能够防止磁阻特性不进行空间扩散,使磁场的屏蔽发生改变。
形成磁屏蔽材料和阻碍导磁反比的情况,磁导率越大,磁阻会相对减小,常用的材料以铁磁材料为主。
高频磁场屏蔽的性质:高频磁场屏蔽和低频磁场屏蔽在形式上十分相同,都是利用导体中的感应电流和磁场相互抵消,形成磁场变化。
屏蔽只有在一个封闭区域内才能够实现,可以说屏蔽是将电流进行集中,而接地则是将电流导出,降低电流对设备、缆线的影响。
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法

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法摘要:单芯电力电缆在运行中金属和铠装层两端接地,会在金属屏蔽和铠装层中形成环流,引起电缆发热,影响电缆载流量;但如果一端接地,则另一端就会出现感应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针对这两种情况,介绍了实际运行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深入,大量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
电力电缆跟架空线不同,它被埋在地下,运行维护较困难,正确使用电缆,是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条件。
在城市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是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与单芯电缆。
通常三芯电缆都采用两端直接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
而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
当电缆长度与工作电流较大的情况下,感应电压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
电缆以紧贴三角形布置时,感应电压最小。
当电缆相间距离增加,相对位置改变时,感应电压都会相应地改变。
另外,多回电缆同路径敷设,也会对感应电压产生影响。
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
但当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