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原理讲解学习
屏蔽层接地原理

屏蔽层接地原理
屏蔽层接地是在电子设备中用来抑制电磁干扰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设备的屏蔽层与地连接,将电磁波从屏蔽层上导出,从而防止其干扰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
屏蔽层接地的原理基于电磁场的运动规律。
当设备工作时,电磁场会产生磁场和电场,这些电磁场会在设备的屏蔽层上引起感应电流。
如果不对屏蔽层进行接地处理,这些感应电流会在屏蔽层上积累,导致电磁场的反射与辐射,从而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将屏蔽层与地连接,可以使感应电流通过接地路径消散,从而有效抑制电磁波的干扰。
这是因为地是一个巨大的电荷库,可以吸收并耗散感应电流。
通过将屏蔽层的电磁波引入地,可以防止其对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屏蔽层接地的效果,需要保证接地路径的良好连接。
这包括使用良好的接地线,确保接地线的质量和连接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确保整个系统的接地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总之,屏蔽层接地是一种重要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通过将屏蔽层与地连接,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干扰,保证设备内部的正常工作。
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和屏蔽

应和电缆屏蔽层或排忧线接地端在同一侧。 导线的屏蔽层、排忧线一般应在控制室侧接地。
同一屏蔽层或同一排忧线应严格做到单端接地。
2020/8/26
10
屏蔽接地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电缆屏蔽层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除了要保证电缆屏蔽层有一接地电阻较小的 接地极外,还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避免屏蔽接地与电气接地合用,以防电气
2020/8/26
22
现场仪表设备接地连接方法
对于现场36V以上供电的仪表外壳 及现场仪表电缆槽,仪表电缆保护 管每隔30m用接地连接线与就近的 金属构件相连,并应保证其接地的 可靠性及电气连续性。现场仪表的 工作接地一般应在控制室实施,见 图1。若被要求或必须在现场接地 的则在现场接地,见图2。若被要 求或必须在现场接地,同时也要将 控制室接收仪表接地的,应将两个 接地点作电气隔离,见图3。
当然,绝对的等电位是不可能的,只能实现近似的等电位, 等电位近似的程度以及接地的效果与实施接地过程的各个 环节有关。
IEC标准明确规定信息技术装置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通过 等电位连接和用接地。我国国家标准GB50174-93也规定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用单点接地并且采用等电位方 式。
综上所述,等电位接地对于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抵抗干 扰有明显的优越性,仪表和控制系统接地宜采用等电位方 式。
2020/8/26
28
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保护接地的接地线时,
应注意:
不能利用输送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气体的金属管 道及金属支架作接地线。
应保证其全长具有良好的电气通途。串接的金属 构件、金属管道之间应通过可靠焊接的跨接线, 仪表箱的门与箱体之间应通过螺钉连接的可靠的 跨接线。
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的探讨

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的探讨随着电力产业的发展,大量的电力电缆的运行带来了电缆金属屏蔽层电流过大等问题,导致电缆效率降低,缩短使用寿命,也增加了电力运行的风险。
金属屏蔽层通过正确的接地方式,可以有效抑制暂态过电压及消除环流,降低工程造价。
标签: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1 金属屏蔽层的作用GB/T12706-2008规定1kv到35kv所有电缆的绝缘线芯上应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主要有以下作用:1.1 电缆正常通电时金属屏蔽层通过电容电流。
1.2 将电缆通电时引起的电磁场屏蔽在绝缘线芯内,以减少对外界产生的电磁干扰,同时也起到限制外界电磁场对内部产生的影响。
当电缆单芯运行或三芯电缆不平衡运行时,电缆长期处于由电动力所造成的机械力的作用下,导致电缆绝缘受损,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
1.3 电站保护系统要求外金属屏蔽具有较好的防雷特性。
当发生雷击事故时,金属屏蔽层可将故障电流引入接地系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1.4 在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承受一部分短路电流,避免绝缘在过高的电流影响下产生热击穿。
2 金属屏蔽层感应电压的来源三芯电力电缆的在正常运行中的理论值的向量和为0,此时伴随电流产生的磁场也为零。
但是实际运行中,三相电流不可能完全平衡导致整根电缆将会出现零序电流,或者内部三芯导线因为实际敷设中导致相对位置不平衡(不是正品字),产生的磁场不能完全抵消,这样金属屏蔽层两端仍可能产生感应电压。
由单芯电缆构成的交流传输系统中,电缆导体和金属护套的关系可以看做一个空心变压器。
电缆导体相当于一次绕组,而金属护套相当于二次绕组。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处于导体电流的交变磁场中,因而在金属护套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压。
在一般情况下,电缆导体中通过的只是载流量安全范围内的工作电流,这时电缆金属护套每厘米产生的感应电压虽然数值不大,但由于电缆可能很长,每厘米长度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也可能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
3 金属屏蔽层的接地方式GB50217-2007规定,电力电缆金属层必须直接接地。
10kV单芯XLPE绝缘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解说

10kV单芯XLPE绝缘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解说10kV电缆金属屏蔽层通常采用两端直接接地的方式。
这是由于10千伏电缆多数是三芯电缆的缘故。
八十年代中期前,10kV电缆均采用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
结构多为统包型,少量为分相屏蔽型。
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大量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分相屏蔽三芯电缆,逐步淘汰了油纸电缆。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大连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负荷密度增大,环网开关柜等小型设备的应用,市区变电所出线和电缆网供电主干线电缆开始采用较大截面单芯电缆。
单芯电缆的使用提高了单回电缆的输送能力,减少了接头,短段电缆可以使用,方便了电缆敷设和附件安装。
也由此带来了金属屏蔽接地方式的问题。
一、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工频感应电压计算单芯电缆芯线通过电流时,在交变电场作用下,金属屏蔽层必然感应一定的电动势。
三芯电缆带平衡负荷时,三相电流向量和为零金属屏蔽上的感应电势叠加为零,所以可两端接地。
单芯电缆每相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应电势不能抵消。
金属屏蔽层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长度和线芯负荷电流成正比,还与电缆排列的中心距离、金属屏蔽层的平均直径有关。
1、电缆正三角形排列时,金属屏蔽单位长度的感应电压可按下面公式计算:公式1I---负荷电流,S---电缆中心距离,D--电缆金属屏蔽层平均直径以YJSY-8.7/15kV-1×300mm,2单芯电缆为例,电缆屏蔽层平均直径40mm,PVC护套厚度3.6mm,当电缆“品”字形紧贴排列,负荷电流为200A时,算得电缆护层的感应电压为每公里10.7伏。
2、电缆三相水平排列时,设电缆间距相等,金属屏蔽单位长度的感应电压可按下式计算:公式2、3 、4当三相电缆紧贴水平排列,其它条件与1相同时,算得边相的感应电压为每公里16.9伏,中相的感应电压为每公里10.7伏;当电缆间距200mm时,算得边相的感应电压为每公里36.1伏,中相的感应电压为每公里31伏。
边相感应电压高于中相感应电压。
屏蔽层接地专业解析

1控制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的探讨各电建公司的电气专业一直为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是在一端一点接地,还是在两端两点接地的问题争论不休,而争论的结果是有的电建公司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而有的电建公司采用两点接地的方式进行施工。
其实根据《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国网公司十八条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以及《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规范》要求,电气控制电缆屏蔽线必须两端接地。
上述国家规程、规范及反措要求电气控制电缆屏蔽线必须两端接地。
但是所有电气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不分场合的全部两端接地,这样的要求是否正确,是值得做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经过多台机组的安装实践可以确定:从主控或网控到升压站的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两端接地;但在主厂房内敷设的控制电缆屏蔽层最好是单端接地。
其理由如下:从防止暂态过电压看,屏蔽层采用两点接地为好,两点接地使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一个感应纵向电流,该电流产生一个与主干扰相反的二次场,抵消主干扰场的作用,使干扰电压降低。
从主控到升压站的控制电缆,由于其输入和输出均有一端在开关场的高压或超高压环境中,电磁感应干扰是主要矛盾,且电缆芯所在回路为强电回路因而屏蔽层电流产生的干扰信号影响较小,所以必须采用两点接地的方式。
但是,两点接地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当接地网上出现短路电流或雷击电流时,由于电缆屏蔽层两点的电位不同,使屏蔽层内流过电流可能烧毁屏蔽层.其二,当屏蔽层内流过电流时,对每个芯线将产生干扰信号.所以对敷设在主厂房内的电气电缆, 电磁感应干扰比较而言矛盾不突出,而两点接地产生的屏蔽层电流对芯线产生干扰有可能使装置误动,故宜采用一点接地。
而热工自动化专业规定,热工控制电缆的屏蔽层要求一点接地,其道理也如同上所述。
另外,电气专业要求控制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而热工自动化专业规定屏蔽层一点接地,当电气量进入DCS 时,两种规定发生冲突,目前国家规程和规范没有明确要求这种情况下是采用单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根据电缆接线的工程实践,最好是采用单端接地,接地点的选择按取用原则来处理。
高压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及接地问题探究

高压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及接地问题探究摘要:按照现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电力电缆屏蔽短路试验由制造厂与用户考虑电网实际短路条件确定;中压电力电缆标准缺少关于金属屏蔽截面积的规定,制造厂一般都没有对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进行短路热稳定试验;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往往缺少对电力电缆金属屏蔽的截面积的明确规定,虽然单芯电缆的使用提高了单回电缆的输送能力,减少了接头,方便了电缆敷设和附件安装,但高压单芯电力电缆在敷设安装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压电力;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问题;探究 1 引言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线路金属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上感应电势的幅值,与线路的长度和电流大小成正比关系。
当电缆越长或电流越大时,感应电势叠加起来就越大,会危及人身安全和电缆绝缘安全;当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雷电冲击或操作过电压时,该感应电势很高,有可能击穿金属屏蔽层绝缘。
2 高压单芯电力电缆与统包电力电缆接地方式差异性分析高压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对于高压电力电缆的检测工作越来越重视。
为了能使电缆更好地运行、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掌握高压电力电缆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并能够做出正确处理,同时运用正确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在统包电力电缆中,涉及到三芯或者四芯电缆,电力电缆内的芯线分布方式就是“品字形”,而且具有对称性特点。
如果在三相负荷平衡的状态中,就会得到相等大小的流经各芯线电流,以及三相电流矢量和是零。
因此,感应电压并不会发生于金属护套或金属屏蔽层中。
但是在单芯电力电缆中,如果芯线内出现流经交流电流的情况,则金属屏蔽层或者金属护套上,高压单芯电力电缆能够形成磁链现象。
这时,在单芯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仅予以一端接地的情况下,如果电压等流经单芯电力电缆线芯就会于形成高冲击电压。
而且在出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期间,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容易产生高工频感应电势,一旦不能对此电压产生承受,则势必会大大损伤到电缆金属屏蔽层绝缘,另外高压单芯电力电缆也会形成多点接地现象产生环流问题。
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你知道吗?

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你知道吗?什么是信号地信号地(SG)是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信号源零电位以及电路中信号的公共基准地线(相对零电位)。
此处信号一般指模拟信号或者能量较弱的数字信号,易受电源波动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的信噪比(SNR)下降。
特别是模拟信号,信号地的漂移,会导致信噪比下降;信号的测量值产生误差或者错误,可能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
因此对信号地的要求较高,也需要在系统中特殊处理,避免和大功率的电源地、数字地以及易产生干扰地线直接连接。
尤其是微小信号的测量,信号地通常需要采取隔离技术。
信号电路接地和电源接地的主要目的电源(电气装置)接地,主要目的:1、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电气装置绝缘损坏时外壳可能带电,人触及会有电击危险;2、系统运行需要,如交流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直流系统中的电源正极或中点接地。
信号电路接地的目的: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
为使电子设备工作时有一个统一的参考电位,避免有害电磁场的干扰,使电子设备稳定可靠的工作,电子设备中的信号电路应接地,简称为信号地。
信号接地与电源接地有什么区别?电源地主要是针对电源回路电流所走的路径而言的,一般来说电源地流过的电流较大,而信号地主要是针对两块芯片或者模块之间的通信信号的回流所流过的路径,一般来说信号地流过的电流很小,其实两者都是GND,之所以分开来说,是想让大家明白在布PCB板时要清楚地了解电源及信号回流各自所流过的路径,然后在布板时考虑如何避免电源及信号共用回流路径,如果共用的话,有可能会导致电源地上大的电流会在信号地上产生一个电压差(可以解释为:导线是有阻抗的,只是很小的阻值,但如果所流过的电流较大时,也会在此导线上产生电位差,这也叫共阻抗干扰),使信号地的真实电位高于0V,如果信号地的电位较大时,有可能会使信号本来是高电平的,但却误判为低电平。
当然电源地本来就很不干净,这样做也避免由于干扰使信号误判。
所以将两者地在布线时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
信号线屏蔽层如何接地?电缆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

信号线屏蔽层如何接地?电缆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信号地(SG)是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信号源零电位以及电路中信号的公共基准地线(相对零电位)。
此处信号一般指模拟信号或者能量较弱的数字信号,易受电源波动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的信噪比(SNR)下降。
特殊是模拟信号,信号地的漂移,会导致信噪比下降;信号的测量值产生误差或者错误,可能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
因此对信号地的要求较高,也需要在系统中特别处理,避开和大功率的电源地、数字地以及易产生干扰地线直接连接。
尤其是微小信号的测量,信号地通常需要实行隔离技术。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主要由铜、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远小于使用频率上金属材料的集肤深度,屏蔽层的效果主要不是由于金属体本身对电场、磁场的反射、汲取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屏蔽层的接地产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屏蔽效果。
对于电场、磁场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不同。
可采纳不接地、单端接地或双端接地总结:单端接地:1) 屏蔽电缆的单端接地对于避开低频电场的干扰是有关心的。
或者说它能够避开波长λ 远远大于电缆长度L 的频率干扰。
Lλ /202) 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能够避开屏蔽层上的低频电流噪声。
这种电流在内部导致共模干扰电压并且有可能干扰模拟量设备。
3) 屏蔽层的单端接地对于那些对低频干扰敏感的电路(模拟量电路)来说是可取的。
4) 连续测量值的上下波动和永久偏差表示有低频干扰。
双端接地:1) 确保到电控柜或者插头(圆形接触)的连接经过一个大的导电区域(低感应系数)。
选择金属在金属上比非金属在非金属上要好。
2) 由于有些模拟量模块使用了脉冲技术(例如:处理器和A/D 转换器集成在同一模块中),建议将模拟量信号彼此间屏蔽,确保正确的等电位连接,只有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双端接地。
3) 通常金属箔屏蔽层的传输阻抗远远大于铜编织线的屏蔽层,其效果相差5-10 倍,不能用作数字信号电缆。
4) 间或的功能失灵表明有高频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接地箱6、交叉互联箱7、同轴电缆8、接地线9、直通接头
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原理
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系统原理
电缆线路很长时(大约在1000~1400m以上),可以采用屏蔽层交叉互联。这种方法是将线路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小段或三的倍数段,每小段之间装设绝缘接头,绝缘接头处三相屏蔽之间用同轴电缆,经交叉互联箱进行换位连接,交叉互联箱装设有一组护层保护器,线路上每两组绝缘接头夹一组直通接头。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