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树木学树木:为所有木本植物之总称园林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修养胜地和城市乡村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称为园林树木学。
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观赏树木:是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乔木:是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的木本植物,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栎、杨、榆、榉、槐等;灌木:一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之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为迎春、蜡梅、麻叶绣球,卫矛、十大功劳等。
木质藤本:是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和利用不同附物而生长的木本植物,为地锦、紫藤、凌霄、木香观赏树木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观赏树木的分类、形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应用地学科。
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园林植物类型和资源丰富,被各国园林界和植物界视为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1、种类繁多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为7500种,远远超过许多国家。
例如,山茶属,全球约250种,其中90%以上产于我国;杜鹃花属共约800种,其中85%以上产于中国。
2、特有科、属、种众多是不少园林树木的故乡,其中包括很多中国所独有的属,如银杏属(Ginkgo)、银杉属(Cathaya)、金钱松属(Pseudolarix)、水杉属(Metasequoia)、水松属(Glyptostrobus)、杉木属(Cunninghamia)、台湾杉属(Taiwania)、福建柏属(Fokienia)、青檀属(Pteroceleis)、棣棠属(Kerria)、结香属(Edgeworthia)、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喜树属(Camptotheea)、杜仲属(Eucommia)、猬实属(Kolkwitzia)、七于花属(Heptacodium)等。
园林树木学

1. 简述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主要内容有园林树木的种类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价值、产地分布和园林用途等。
2. 试述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集中、特色突出、独放异彩的四大特点。
3. 如何理解“谁掌握了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如何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我国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⑴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是携带各种不同种质的园林树木的总称,包括了众多的野生类型及栽培品种。
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出好的品种。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可以通过引种驯化可直接用于园林建设,又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材料,缺少这些优良资源,园林树木的育种将无法进行,可见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⑵植物资源的保护及保存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方式。
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的途径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制订严格的法规外,对栽培的种和品种一般是搜集活材料,集中栽培于适合其习性要求地区的品种圃,在植株衰老前,通过营养繁殖及时更新。
对于一、二年生草花,为防止天然异花授粉,一般实行定点、分区保护栽培,组成隔离保存优良品种原种的网点;或采用网罩等人工隔离措施,以保证原种纯正。
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多采用建立种子贮藏库贮藏种子的方式。
、建立种质库(基因库),对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织和活植株等实行长期保存。
其中茎尖组织的超低温贮藏新技术尤有发展前途。
凡搜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均需经过严格的检疫,编号登记,作出初步评价,并将有关形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方面的情况和研究结果详细记入科技档案。
⑶①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资源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资源的调查与搜集工作。
目的是查清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并收集种子及活体材料,为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②园林树木种质资源评价及性状鉴定: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必须对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性状鉴定。
园林树木学内容

园林树木学一、园林树木学定义1、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指可以用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所有的木本植物,可以在园林绿化、风景区、疗养地以及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
2、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及其贡献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具有明显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色突出我国有很多的孑遗植物,如银杏、鸽子树(珙桐)、水杉、银杉等等。
桂花品种繁多,有四季桂类和秋桂类,秋桂类又分为金桂、银桂和丹桂3个品种。
松树有2针:油松,樟子松,黑松,赤松,马尾松,黄山松,3针:白皮松,云南松,火炬松5针:华山松,乔松,红松,日本五针松先叶开花的植物:梅花贴梗海棠海棠花李桃苹果(蔷薇科)、迎春(木犀科)、蜡梅(蜡梅科)、玉兰天目木兰白玉兰紫玉兰(木兰科)等花卉都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它们的花芽分化是在前一年夏季进行的,形成后花芽进入休眠,第二年春季就能开花了;同时由于这些花木花芽生长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需要的气温要低,因此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花芽先进行生长而开放,等气温升高后,叶芽才开始萌发而展开,就形成了先花后叶的现象。
针叶树和阔叶树树形的不同:阔叶林长得比较高大,针叶林相对要瘦小,纬度越低,树木可以长得越高.阔叶树一般指双子叶植物类的树木,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叶脉成网状,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落叶类:银杏、柏杨、垂柳、榆树,常绿类:小叶榕、山玉兰、广玉兰、白兰花.针叶树是树叶细长如针,叶子大多为针形、鳞形或刺状,多为常绿树,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树脂,故又称软材,如: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铁杉、杉木、柏本、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及其它针叶树种。
杉科植物中适宜于水中的植物:秃杉水杉耐水湿植物:如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腊、丝棉木、花叶芦竹垂直绿化类植物的攀援基质: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园林树木学

绪论一、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凡是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二、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应用的学科。
三、树木作用:美化环境、改善环境、生产[造景 + 生态 + 实用]。
四、中国树木资源特点:1、种类繁多——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种子植物约25000种,在欧美园林中非常重要;木本植物约8000种,占种子植物的1/3;其中乔灌木约7000种(others: climbers)——多于欧美。
2、分布集中——许多重要的园林树种以我国为分布中心。
3、丰富多彩——类型和品种多样;杜鹃:大树杜鹃—云锦杜鹃—映山红—牛皮杜鹃;牡丹特产中国,约1000品种,各种花色、花型;桂花约150品种,分四季桂、银桂、金桂、丹桂;梅花200品种,典型梅(直-垂-曲)、杏梅、樱李梅、桃梅;山茶现约2万/月季约2-3万品种——大多为中国种质。
4 特点突出——特有科、属、种类丰富。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1、按照树木生长习性分(1)乔木:高5(6)米以上,主干明显。
(2)灌木:高5(6)米以下,主干甚短或不明显,分枝点低。
(3)藤本:不能直立生长。
(4)竹类:特性和习性特别,单列。
2、按观赏特性分类(1) 花木类(观花树种):花朵秀美,以观花为主要目地。
(2) 果木类(观果树种):果实色泽鲜艳或果形奇特而且挂果期长。
(3) 叶木类(观叶树种):叶形、叶色美丽者。
如叶形:龟甲冬青、变叶木、龙舌兰、马褂木、羊蹄甲。
叶色:春色叶——石楠;秋色叶——槭树;常色叶——紫叶李(4) 干枝类:干枝形态、色彩奇特,供观赏。
(5) 形木类:树形优美、特别者。
3、按园林用途分类:遮荫树,行道树,独赏树,绿篱树,花灌木,垂直绿化树种,木本地被植物,防护树类,盆景及造型类,室内装饰类。
4、其他分类方法(1)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热量因子: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树种。
园林树木学资料

园林树木学资料[重点知识锦集]一、名词解释:1、庭荫树:主要用以形成绿荫供游人纳闵避免日光曝晒,也能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
2、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
3、古树:凡达100年树龄者即可成为古树4、名木:是指既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4、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5、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6、拉丁学名: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
7、园林树木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
8、树木物侯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9、树木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10、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11、叶幕: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12、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芽的异质性”。
13、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生最强的新梢,而侧芽所抽生的枝,其生长势多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不萌发。
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
14、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15、自然休眠:亦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特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
未通过时,即使给予适合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16、叶簇期:新梢开始生长缓慢,节间较短,所长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育而成,故称“叶簇期”17、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
园林树木学名词解释

园林树木学名词解释
园林树木学名词解释: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在进行园林(包括风景区)规划设计、绿化工程、园林建筑、城市园林的管理和养护等诸方面的工作中,都要具备园林树木学的知识。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生态、繁殖、栽培和景观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园林树木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1、园林树木:指那些在园林中应用的树木,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2、乔木:高大直立,有明显的主干,树高一般在5米以上,分枝点较高,能形成树冠的树木。
3、灌木:矮小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或主干低矮,一般在5米以下的树木。
4、藤本植物:不能直立生长,需要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的植物,包括各种瓜果、花卉等。
5、常绿树:四季常绿,终年保持绿叶的树木,如松树、柏树等。
6、落叶树:在秋季会落叶的树木,如杨树、柳树等。
7、生态习性:指树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8、观赏特性:指园林树木的形态、色彩、芳香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
9、土壤质地:指土壤中沙、粘土、粉砂的比例以及土壤的结构状况等。
10、病虫害防治:指对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11、整形修剪:指根据园林美学的要求,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整形,以达到特定的景观效果。
12、古树名木:指那些树龄较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或生态价值的树木,是园林中的重要景观资源。
13、耐阴性:指树木在阴暗环境下生长的能力。
14、适应性:指树木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能力。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树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第一节树木的生长发育一、根系的生长发育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三、叶和叶幕的形成四、花的形成和开花五、果实的生长发育六、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一、根系的生长发育(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2、年生长有高低峰(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2)根系出现高低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3)夜间快于白天(二)根的生命周期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一般要超过地上部分,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部分的生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是指须根随着前端的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的有限性和向心更新4、根的寿命长于地上部分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一)芽的特性1、芽的异质性(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芽的异质性的变化①顶芽比侧芽饱满如云杉、油松、杨树。
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和隐芽如丁香,果树。
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和多数阔叶树(3)应用利于剪口芽的强弱增强或缓解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
所以要抑制树势或促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的,枝条中部的芽常抽生粗壮的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加花果产量。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1)晚熟性芽需过冬才萌发的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的树木。
(2)早熟性芽当年能萌发的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成枝力:母枝上的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的枝)的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一般只能长1-2条长枝的成枝力弱。
园林树木学的定义

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园林树木学是研究园林中树木的学科,它关注树木的种类、特性、栽培和管理等方面。
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对于园林设计和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树木的分类、特性、栽培和管理等方面来介绍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和内容。
一、树木的分类树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它们通常有坚硬的茎和分枝,可以长时间地生长和存在。
树木可以按照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叶子的形状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按照树干的特征分为乔木和灌木;按照树木的用途分为经济树和观赏树等。
二、树木的特性树木具有多种特性,包括生长习性、形态特征、木材性质等。
树木的生长习性包括喜阳性、喜阴性、耐寒性、耐旱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树木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树木的形态特征包括树干的高度、树冠的形状、叶子的大小和形状等,这些特征对于园林设计和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树木的木材性质也是园林树木学关注的内容之一,木材的硬度、耐久性和纹理等特性对于木质建筑和家具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木的栽培树木的栽培是指将树木从种子或幼苗开始,通过适当的土壤、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园林树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树木的栽培技术。
树木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移植、修剪、施肥等方面。
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园林环境。
四、树木的管理树木的管理是指对树木进行养护、保养和修剪等活动,以保持其健康和美观。
园林树木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树木的管理方法。
树木的管理包括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修剪和整形、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等方面。
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延长树木的寿命,保持园林的景观效果。
园林树木学作为一个学科,对于园林设计和园林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树木的分类、特性、栽培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合理布局树木的位置,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同时,园林树木学的研究也可以为树木的繁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园林树木学: 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养胜地和城乡各种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植物群落:是由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组成。
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外貌,它是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
在环境因子不同的地区、植物群体的组成成分,结构关系。
外貌及演变的发展过程就都不同。
简答题;园林树木景观配置的方式:1.答:园林树木按照配植的景观可以分为如下方式:(1)独植(孤植、单植):为突出显示树木的个体美,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通常均为体形高大雄伟或姿态奇异的树种,或花果观赏效果显著的树种。
(2)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为紧密地种植在一起,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外轮廓线,主要在于发挥集体的作用。
(3)聚植(集植或组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可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
(4)群植(树群):由二、三十株以上至数百株左右的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由于株数较多,占地较大,在园林中可作背景、伴景用。
(5)林植: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一般工矿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均采用。
(6)散点植: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散点种植,有时也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
2.树木开花的类型。
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先花后叶类:此类树木在春季萌动前已经完成花芽分化,花芽萌动不久即开花,先开花后长叶,如:梅、杏、金钟花、紫荆、白玉兰等;(2)花、叶同放类:花器在萌芽前完成分化,开花和展叶几乎同时,如苹果、海棠、山樱花、核桃等;(3)先叶后花类:花器在当年生长的新稍上形成并分化,一般于夏秋开花,如紫薇、木槿、凌霄、枇杷、山茶、桂花、珍珠梅等3.影响树木根系生长的因素。
答:1)土壤温度:树种不同,开始发根需要的温度不同;2)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最适宜根系生长;3)土壤通气性:良好处根系发育也好;4)土壤营养:一般不会成为限制因素,但会影响根系质量;5)树体有机养分:根的生长与执行其功能依赖于地上部分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此外,土壤类型、厚度、母岩分化状况及地下水位高低对根系生长与分布都有密切关4.云实科和蝶形花科的区别。
答:云实科花大,略左右对称,花瓣5,最上方一枚位于最内方,蝶形花科花为蝶形,左右对称,花瓣5,极不相似,最上方一枚位于最外方;蝶形花科10枚雄蕊常联合为2体或单体(1分)。
5.木兰属和含笑属的区别。
答:木兰属树种花顶生且雌蕊群无柄),含笑属花腋生且雌蕊群具柄;木兰属代表树种有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厚朴等,含笑属代表树种有含笑、黄兰花、白兰花、深山含笑等(1分)。
6.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答: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种类繁多:中国原产木本植物种类为75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大。
2)分布集中:很多著名观赏树木的科、属以中国为世界中心,在相对较小的地区内,集中原产着众多的种类,如杜鹃、山茶、丁香等世界著名观赏树种。
(3)丰富多彩: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变化多,所以经过长期影响形成许多变异种类。
)(4)特点突出:中国有许多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特产植物,如银杏、金钱松、银杉、珙桐、杜仲等。
尚有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的独具特色的品种和类型,如黄香梅、龙游梅、红花继木等);此外,若干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具备特殊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如榆树、板栗等。
7.中国十大名花中的木本植物。
答:中国十大名花中有六种木本植物,分别是:牡丹,毛茛科);梅花,蔷薇科;月季,蔷薇科;杜鹃,杜鹃花科;山茶,山茶科);桂花,木犀科。
8.树木耐荫性的形态判断法。
答:有经验的园林工作者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常可以大致推断其耐荫性,方法简便迅速,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树冠呈伞形者多为阳性树,树冠呈圆锥形而枝条紧密者多为耐荫树种;(2)树干下部侧枝早行枯落者多为阳性树,而下枝不易枯落且繁茂者多为耐荫树种(3)树冠的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较淡而质薄,如果是常绿树,其叶片寿命较短者为阳性树。
叶幕区较密,叶色色浓而深且质厚者,如果是常绿树,则其叶在树上可以存活多年者为耐荫树。
(4)常绿性针叶树的叶呈针状者多为阳性树,叶呈扁平或呈鳞片状而表背区别明显者为耐荫树。
(5)阔叶树中的常绿树多为耐荫树,而落叶树多为阳性或中性树。
9.古树衰老的原因。
答:古树衰老除了自然规律方面的自然原因以外,常与下列因素有关:(1)土壤密实度过高。
城市公园里游人密集,地面受到大量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机械阻抗增加,对树木生长十分不利。
(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有些地方用水泥砖或其他材料铺装,仅留很小的树池,影响了地下与地上部分气体交换,使古树根系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之中。
(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由于各种活动使得有些公园中土壤密度增高与含盐量增加,对古树生长非常有害。
(4)根部营养不足。
有些古树栽在殿基土上,植树时只在树坑中换了好土,树木长大后,根系很难向坚土中生长,由于根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营养缺乏,致使树木衰老。
(5)人为损害。
由于各种原因,过度地修剪及其他伤害如在树下乱堆建筑材料以及在树体上乱刻乱画、钉钉子等使树体受到严重破坏。
(6)自然灾害。
雷击雹打,雨涝风折,都会大大削弱树势。
10.山梅花属和溲疏属的区别。
答:山梅花属萼片、花瓣均为4枚,,溲疏属为5枚;山梅花属雄蕊多数,溲疏属雄蕊10枚;山梅花属小枝具白色髓心,溲疏属小枝中空。
11.花相理论以及常见花相。
答: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称为花相。
从树木开花时有无叶簇存在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纯式与衬式。
园林树木的常见花相有:(1)独生花相:较少,形态奇特,如苏铁;(2)星散花相: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布于树冠各部,如珍珠梅等;覆被花相:花或花序着生于树冠表层,形成覆伞状,如泡桐等;(4)密满花相: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花感最为强烈,如榆叶梅等;(5)干生花相:花着生于茎干上,种类不多,大多均产于热带湿润地区,如木菠萝等;12.园林树木果实颜色的观赏特性。
答:(1)果实呈红色:桃叶珊瑚,小檗,栒子类,冬青等;(2)果实黄色:银杏,枇杷,佛手,梅等;(3)果实蓝紫色:紫珠,葡萄,十大功劳,白檀等;(4)果实黑色:女贞类,五加,鼠李,君迁子等;(5)果实白色:红瑞木,芫花,雪果,湖北花楸等;在选用观果树种时,最好选择果实不易脱落而浆汁较少的,以便长期观赏。
13.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
答: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在进行园林树木配植时,必须以树木自身特性及其生态关系作为基础。
第二,有创造性,在重视树木习性的基础上不完全绝对化的受其限制。
第三,园林树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配植时应明确该树木所应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园林绿化的目的要明确,着重考虑满足主要目的的要求。
第四,在满足上述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应考虑如何配植才能取得较长期稳定的效果。
)第五,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第六,应考虑到配植效果的发展性和动态性,以及在变动过程中的措施。
14.雪松属和金钱松属的形态区别。
答:雪松属为常绿松科植物,云实科雄蕊10枚通常全部离生,金钱松属则为落叶的松科植物;云实科雄蕊10枚通常全部离生金钱松属叶为条形,柔软;云实科雄蕊10枚通常全部离生,金钱松属球果当年成熟。
15.简述如何划分园林树木的花芽分化期。
答: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可以将花芽分化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不同树种花芽分化过程以及形态指标各异。
(1)生理分化期:芽的生长点内转向分化花芽发生生理代谢变化的时期,该时期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所以也称为“花芽分化临界期”。
(2)形态分化期: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器原始体的发育过程。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
(3)性细胞形成期:不同树种之间时间长短存在差别。
7.园林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
答: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丰富感:配植可以丰富与优美简单枯燥的建筑立面。
(2)平衡感:分为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种,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3)稳定感:由于配植了植物才使得一些设施产生了稳定感。
(4)严肃与轻快:常绿针叶树尤其是尖塔形的树种常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一些线条圆缓流畅的树冠尤其是垂枝性的树种常形成柔和轻快的气氛。
(5)强调:运用树木的体形、色彩特点加强某个景物,使其突出显现的配植方法。
(6)缓解:对于过分突出的景物,用配植的手段使之从“强烈”变为“柔和”。
景物经缓解后可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而且可以增加艺术感受的层次感。
(7)韵味:这是配植中比较高的境界,一般不易达到。
18.银杏雌株与雄株的区分。
答:1)雄株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小,树冠稍瘦,且形成较迟,雌株主枝与主干间夹角大,树冠宽大,顶端较平,形成较早;1. 雄株叶裂刻较深,常超过叶的中部,雌株叶裂刻较浅,未达叶的中部2. 雄株秋叶变色期较晚,落叶期较迟,雌株秋叶变色期及脱落期均较早;3.雄株着生雄花的短枝较长,雌株着生雌花的短枝较短。
19.树木树体保护和修补的措施。
答: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树干伤口的治疗。
对于枝干上因病、虫、冻、日灼或修剪等造成的伤口,应该用药剂及时消毒处理。
2. 补树洞。
可以采用开放法、封闭法或填充法等三种方法对树洞进行处理。
3. 吊枝和顶枝。
吊枝在果园中多采用,顶枝在园林中应用较多。
4. 树干涂白。
目的是防治病虫害和延迟树木萌芽,避免日灼危害。
20.园林树木整形的形式。
答:园林树木的整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自然式整形:按照树种本身的自然生长特性,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整形,;(2)人工式整形:由于园林绿化中的特殊目的,将树木修剪成规则的几何形体或其他鸟兽、城堡等形状;(3)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由于园林绿化上的要求,对自然树形加以或多或少的人工改造而形成的。
21.园林树木平面配植的方式答: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规则式:植株的株行距和角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种植,可分为左右对称以及辐射对称两大类;(2)不规则式:也称为自然式,有不等边三角形式和镶嵌式两种;(3)混合式:在一定单元面积上采用规则式与不规则式相结合的配植方式称为混合式。
22.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答:理想的行道树需具备如下条件:对城市街道的种种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花果不污染街道环境,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强光暴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