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3、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4、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5、外地种质资源: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各种新类型、各种突变体或中间材料。

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断)。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金粟兰)和(腊梅)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 354 )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就地种植保存)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金花茶)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三、判断题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园林植物与应用考试大纲

园林植物与应用考试大纲

园林植物与应用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园林植物与应用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对园林植物学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理解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和描述常见的园林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态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价值。

同时,考试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植物分类和养护技能,能够参与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和养护工作。

二、考试内容1.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1.1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体系,包括科、属、种的划分和命名规则。

1.2 植物形态学:掌握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的特征和功能。

1.3 植物生长发育: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规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营养和光合作用等。

1.4 植物生态学:了解植物的生态适应特征,如耐荫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等。

2. 园林植物的应用2.1 植物园艺学:了解园林植物的栽培和繁殖技术,包括育苗、播种、插条、扦插等方法。

2.2 园林植物的选用:掌握不同园林场所对植物的要求,如公园、庭院、街头等,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2.3 园林植物养护:了解园林植物的养护方法,包括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2.4 园林植物的美化和功能:理解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如营造景观风格、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3. 实践操作和技能考核3.1 植物识别和描述:能够辨识和描述常见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需求。

3.2 植物繁殖和养护:具备基本的植物繁殖和养护技能,如播种、修剪等操作。

3.3 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能够参与园林植物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出合理的选植方案。

三、考试形式园林植物与应用考试既包括理论考试,也包括实践操作和技能考核。

1.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和应用的理解能力。

2. 实践操作和技能考核:采用开卷形式,学生需要进行植物识别和描述、植物繁殖和养护等实际操作和技能考核。

四、考试要求1.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应用中。

园艺学总论考试大纲

园艺学总论考试大纲

园艺学总论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和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明确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园艺植物栽培学约50分园艺植物育种学约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论述题:4个题目任选2个,共30分。

三、考查范围(一)《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部分第一章绪论重点:什么是园艺植物;园艺植物的内涵及生产特点;园艺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什么是绿色食品;现代园艺植物生产及发展方向;如何学好园艺植物栽培学?了解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内涵、园艺植物栽培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及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状况。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重点:园艺植物的主要种类及植物学分类;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起源与分布了解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园艺植物的植物学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等分类方法,通过对主要园艺植物的起源与分布的认识,了解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原产地的关系,重点掌握常见园艺植物的分类、起源及分布,为加深印象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市场调查、资料查阅巩固知识。

第三章园艺植物栽培的生物学原理重点: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园艺植物器官生长相关性;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周期了解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理论,掌握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生命各周期的特性特点,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达到优质、高产栽培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与育苗重点: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营养繁殖);园艺植物的育苗了解园艺植物的繁殖方法及其特性,通过对种子繁殖植物的学习,掌握种子生产、采集、贮藏、检验及播种育苗等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园艺作物无性繁殖方法和理论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组织培养等相关理论和技术;通过园艺植物繁殖方法的学习,重点掌握不同园艺作物培育壮苗的理论和关键技术。

园林树木学考试大纲-安农大

园林树木学考试大纲-安农大

04级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教学指南一、什么是树木、观赏树木、园林树木?二、园林树木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3、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种”,亚种和变种有什么区别?五、植物系统分类上常常利用的品级是什么?大体单位是什么?六、为何每一种植物必需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拉丁学名?7、园林树木按树木的观赏特征可以分为哪六大类?八、园林树木按树木在园林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哪几大类?九、园林树木按树木的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大类?10、园林树木有哪三大作用?1一、园林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有哪些作用?1二、园林树木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作用?13、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主要表此刻哪三个方面?14、园林树木配植应坚持哪些原则?1五、园林树木配植的形式主要有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1六、什么是城市园林树种计划?17、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选择时应注意什么?1八、树种计划应坚持哪些原则?1九、城市园林树种调查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20、画出完全花、园林树木各类花序简图,并解释相关概念,如完全花、单被花、穗状花序、隐头花序等。

2一、解释各类果实的概念,如:浆果、核果、聚花果等。

2二、什么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3、解释裸子植物的一些大体概念,如套被、大孢子叶、球果、种鳞等。

24、熟记下列树种拉丁学名并谈谈它们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的用途:苏铁、银杏、南洋杉、日本冷杉、金钱松、雪松、日本五针松、白皮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火炬松、湿地松、杉木、柳杉、池杉、落羽杉、水杉、侧柏、日本花柏、柏木、圆柏、刺柏、罗汉松、香榧。

2五、区别下列树种:苏铁与华南苏铁,冷杉与云杉,铁杉与黄杉,雪松与松树;日本五针松与白皮松,马尾松、黄山松与黑松,火炬松与湿地松,柳杉与日本柳杉,落羽杉与水杉,侧柏与柏木,日本花柏与日本扁柏,圆柏与刺柏,刺柏与杜松。

2六、松科、杉科活着界上共有多少属?我国有多少属?别离编写分属检索表。

27、编写日本五针松、白皮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火炬松与湿地松的分种检索表。

园林植物识别考试

园林植物识别考试

园林植物识别考试是一个需要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考试。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准备园林植物识别考试:一、了解植物基础知识在开始识别园林植物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如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

这些基础知识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形态和特征。

二、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熟悉常见的园林植物是识别植物的关键。

你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各种植物的名称、特征、生长环境和用途等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三、观察植物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特征是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叶子、花朵、果实等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你可以大致确定植物的种类。

例如,观察植物的叶子形状、叶脉分布、叶色等;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花期等;观察果实的形状、颜色、果期等。

四、结合实践进行识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识别植物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判断。

你可以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寻找植物,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特征,逐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同时,可以向专业人士请教,获得更准确的识别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及其特征,供你参考:1. 银杏:叶子扇形,秋季变成金黄色,是常见的行道树之一。

2. 梅花:花朵小而密集,花瓣多为五片,有淡淡的香气。

3. 玉兰:花朵大而芳香,花瓣多为白色或粉色。

4. 梧桐:叶子大而宽,树皮光滑,夏季开黄色花朵。

5. 樱花:花朵粉红色,花瓣多而柔软,花期较短。

6. 丁香:花朵小而密集,多为紫色或淡紫色,有浓郁的香气。

7. 桂花:花朵小而密集,花香浓郁,常见于秋季。

8. 松树:树皮光滑,针形叶子常绿,是常见的观赏树种之一。

9. 竹子:叶子狭长,竹竿高大,是常见的庭院绿化植物。

10. 芭蕉:叶子大而宽,花朵小而黄,果实可食用。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园林植物识别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植物的变种、杂交品种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增加识别的难度。

考研《园林植物》考试大纲

考研《园林植物》考试大纲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园林植物代码:971一、考纲性质《园林植物》是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必考专业课。

考试内容包括园林植物基础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是服务于园林行业建设实践需要掌握的园林植物种类、分类、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园林植物选择及配植应用相关基本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包括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园林树木学》(题量占45%)、《园林花卉学》(题量占35%)和《植物生态学》(题量占20%)三门课程中的部分章节内容。

(一)《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 园林树木的含义;2. 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3. 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在世界园艺事业中的贡献。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1. 植物分类等级(种及种下等级的概念,品种概念);命名(双名法,拉丁名组成,见附录1);检索表2. 按植物分类学分类(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按树木的性状分类(乔木、灌木、藤木、竹类);3. 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姿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干类、观根类);4. 按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果树、绿篱树、垂直绿化树、木本地被树、工矿绿化树、风景林树)。

第三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1. 城市环境与园林树木;2. 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改善环境、保护环境);3.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色彩美、园林树木芳香美、园林树木姿态美、园林树木风韵美);4. 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1. 树木与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2. 创造小环境,满足树木的生态习性;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第六章园林树木各论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形态术语:重点:大孢子叶、小孢子叶、球果、雄球花、雌球花、种鳞、苞鳞、珠座;叶序、花序、叶序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花被、单被花、无被花、同被花、单性花、两性花、杂性花等。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内容(范围)(含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作物品种的概念,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品种、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概念。

(2)领会: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植物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品种类型。

(2)领会: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种质资源(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种质资源在植物育种上的重要性,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范畴;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2)领会: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第四章育种目标(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制定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掌握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考核知识点(1)识记: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领会: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高产育种策略等。

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作物引种的意义和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领会引种的基本原理和引种的基本步骤;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引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2)领会:植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及不同作物引种后的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自然变异的原因。

(3)综合应用:根据作物引种规律及其发育特性开展主要园艺作物引种。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学术型硕士考试的植物学(615),总分 150分Ⅰ.考试性质《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作物学、园艺、植保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了解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学习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目标植物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等部分。

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2.熟练掌握细胞器的功能和种类。

3.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掌握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种子和幼苗1.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

3.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

4.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三)植物组织1.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分类。

2.了解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四)营养器官——根1.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

2.掌握根尖的分区与生长动态。

3.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

4.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五)营养器官——茎1.了解茎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分枝方式)。

2.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

3.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结构。

5.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六)营养器官——叶1.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的概念。

2.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3.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的特点。

(七)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1.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2.灵活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及生长环境的适应。

3.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了解其结构与功能。

(八)生殖器官——花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并能熟练应用花程式;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编制而成。

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花卉学
绪论
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国内外花卉事业(科研、生产等)发展概况。

第一篇
第一章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
第五章花卉栽培的设备
第六章花卉的繁殖
第七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八章花卉的应用
第九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第二篇
第一章露地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
水生花卉学名;形态特征;产地与分布;习性;繁殖;栽培;园
林用途
第二章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
主要草坪植物;主要地被植物
第三章温室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第四章盆景艺术
盆景概念及简史;盆景分类及艺术流派
(二)园林树木学
绪论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
科学遗产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植物分类学方法;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的年周期;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树
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光照因子;空气因子;土壤因子;地
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城市环
境概述
第一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第十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第十一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二篇各论
国产习见园林树种以及国外产著名种类
包括:学名;形态;分布;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概念、植物资源及分布、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和环境间
的相互关系;常见和主要种类的所在科属及学名、栽培繁殖方法及其在
园林中的应用。

四.试卷结构
1.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分)
2.名词解释(40分)
3.填空题(30分)
4.综合性答题(6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六.主要考试书
1.《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王莲英
2.《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有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