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基础讲述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学_简述如何利用植物营造秋季景观,举例说明

园林植物学_简述如何利用植物营造秋季景观,举例说明

简述如何利用植物营造秋季景观,举例说明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和主题,是园林中有生命的题材。

如果我们仅注重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点景和建造的功能,而忽视园林植物的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园林将变得单调、呆板而缺少活力,充分发挥木本植物的宏观造景作用,使植物在形体、色彩、韵律和季相变化等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其固有的美的特征,是园林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其中植物的季相变化是造景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秋季最为显著。

在园林植物里,主要是利用秋色叶植物来营造秋季景观。

除此之外,秋果和秋花的植物也可以用来营造秋季景观。

1 秋色叶植物营造季相景观园林植物既要有优美的形态,又要有明艳的色彩向游人呈现视觉的美感,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其美丽的色彩,叶色与花色和果色一样,也是重要的观赏要素。

园林艺术展现的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园林是随着时间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变化方面。

春季梢头嫩绿、花坛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影覆地,秋季嘉果累累、色香具备,冬季则白雪挂枝、银装素裹,意念之中,四季各有不同的风姿与妙趣。

其中尤其以秋季最为显著,各种秋色叶树种或“万片作霞延日丽”,或“斑斑红叶欲辞枝”(如图1、图2)。

因此,无论是城市园林还是风景区,秋色叶树种都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的季相色彩,形成壮观的秋景。

1.1 秋季景观树木叶的观赏性叶的观赏性一般主要从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几个方面来考虑,针对秋季,我们主要从形状、大小及颜色方面来分析一下。

1.1.1 叶子的形状大小方面的观赏性单叶方面,如:银杏(如图3)、山楂等,其叶形独特,秀雅美丽,而如蒙古栎叶子较大,先端宽,基部窄,形状也颇为美观。

复叶方面,常见的复叶有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例如: 白蜡、胡图3(银杏落叶 摄于长沙市一中) 图1(摄于岳麓山) 图2(摄于岳麓山)桃等都为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给人以洒脱的感觉。

掌状复叶如五叶地锦,五个小叶聚集一起,美观大方。

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唐岱(教授)绪论•植物识别方法:•、植物学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实践经验(看、摸、嗅、尝、比)。

•需掌握的植物学知识一一植物外部形态学知识。

•主要参考书:•1、植物学(形态学部分);・2、园林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分类学部分)一、植物的种和品种1.种的概念与特征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群(种群)。

同种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性状,都能彼此传粉交配产生后代。

不同的种个体则一般不能传粉交配产生种子,即杂交产生后代(在植物中人工和自然杂交,特别人工杂交常有发生)。

2.品种品种(Cultivar,缩写成cv.)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

(1)品种概念品种是人工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取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

园艺栽培的往往是品种而不是种。

(2)品种的一般属性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人们通过人工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栽培植物的性状一致的经济植物类型。

作为生产资料,凡栽培越久,分布越广,经济价值越高的植物,品种就越多。

例如现代月季、菊花理论上有上万个品种。

二、园林植物分类方法1.分类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⑴必要性:•••从研究和认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林、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

研究、识别、繁育、应用植物的基础。

统一概念,避免植物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

便于国际交流和行业内交流(2)植物分类基本方法:总体上,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基本体系。

一是植物学分类法,二是实用分类法。

2、植物学分类法⑴植物分类法与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与特征植物学分类法:又称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组成的植物分类系统。

(2)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学家以种作为分类基本单位和分类的起点,根据相似程度大小和亲缘关系远近。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一、引言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环境中栽培、保存和利用的植物,其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园林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对于提高园林植物的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园林植物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基因的传递、园林植物人工选择和遗传改良等内容。

二、园林植物遗传基因的传递
园林植物的遗传基因来自于亲本植物,遗传基因的传递是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
繁殖来实现的。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从而传递亲本的遗传信息;而无性繁殖则是指通过分株、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相对简单,能够快速复制亲本植物的遗传特征。

三、园林植物的人工选择
为了培育出更具美观、抗逆性强、适应性高的园林植物品种,人们通过人工选
择的方式对植物进行育种。

人工选择主要包括选择适应性好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进行物种的改良和优化等措施。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获得更符合园林植物美学和实用需求的优质品种。

四、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
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是通过选育、转基因等手段对园林植物进行遗传学改造,
以达到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等目的。

在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环境适应性、对害虫病害的抵抗力等因素,保证遗传改良的品种能够在园林环境中良好生长。

五、结语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知识对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基因传递、人工选择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培育出适应园林环境的优质园林植物品种,为园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第一章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第一章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种子及种子萌发时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萌发以前的时期。

●受精以后●受精卵→胚胎●胚珠→种子→(经过休眠后)(适宜的环境:水分、温度、氧气等)→萌发成幼苗●※休眠的长短与萌发的具体外界条件各不相同●营养生长——从幼苗生长开始到花芽分化以前的时期。

●种子萌芽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

●初期——生长量小、速度快、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绝对量不多,但要求严格。

●中后期——进入根茎叶的旺盛生长期。

●生殖生长——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形成的时期。

●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内部因素(激素)+外界环境(温度、光照)的诱导→植物体茎间的分生组织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新一代种子●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生长特点——慢-快-慢“S”形曲线规律变化●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生长期和休眠期●一年生花卉:春天萌发后,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进入休眠●园林树木:多以冬芽休眠。

●三、园林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依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下部分依赖于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地上部分依赖于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及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等●制约——旱长根、水长苗●缺水——地下部分照常生长;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分旺盛●2、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依赖——互为基础●制约——营养物质的争夺●3、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一般来说,植物的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的生长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根和侧根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关:松杉柏等裸子植物强,形成宝塔形。

●调节植物株型●松杉柏:保持顶端优势。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园林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生长、应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作为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掌握一些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是园林植物学的基础,它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特征以及进化关系。

在园林植物学中,常见的植物分类学知识点有:植物的命名规则、植物的分类级别、植物的形态特征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园林植物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指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适应能力。

学生们需要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要求。

例如,部分园林植物对阳光辐射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而有些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相对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下才能良好生长。

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进行园艺规划和植物配置的基础。

三、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种类繁多,掌握各种繁殖方式对于培育优良植物品种和进行植物繁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园林植物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

了解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适用场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培育工作。

四、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在园艺专业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花期、花色、观赏价值等信息,以便能够进行园林设计和配置。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园林应用,包括景观绿化、城市森林、屋顶花园等方面。

同时,学生们还要熟悉各类园林植物的管理和养护方法,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园艺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类型、症状和防治方法。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种病虫害对植物的损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

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

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

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2。

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

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

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

7。

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

8。

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

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9.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一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6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目录: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的作用三、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四、园林植物的其它分类(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二)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三)依园林用途分类(四)依自然分布分类(五)依栽培方式分类五、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内容: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由人工裁培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者称为园林树木,草本者称为园林花卉。

园林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小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乔木、小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柏、杨、栎、榆、榉、槐等;灌木则-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紫荆、木绣球等;木质藤本的基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依附它物而生长,如络石、薛荔、紫藤、凌霄、爬山虎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等。

园林花卉泛指切可供观赏的开花的和观叶的草本植物,包括-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其中大部分冬季落叶,少部分为四季常绿(如麦冬草、吉祥草、葱兰等)。

园林植物学是大中专院校园林、园艺、生物、旅游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园林植物学与普通植物学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普通植物学主要为造林和木材利用服务,而园林植物学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分布、生态、用途,并且还要研究其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体量大小差异悬殊,叶色四季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也可衬托其它造园元素:既具有观赏的特性,又具有生态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等;此外,园林植物亦有一定的生产作用,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基础
植物分类 叶的形态 常用植物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分类
1.自然系统分类法 2.人为分类法
1.自然系统分类法
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悬铃木科
Firmiana platanifolia 梧桐科
2.人为分类法
按生物学特性 按观赏部位 按园林用途 按栽培方式
木本 草本 水生 多肉 竹类
滨水植物
滨水植物的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 可忍耐被水淹没。
千屈菜
多浆多肉
竹类
按生物学特性 按观赏部位 按园林用途 按栽培方式
观花 观叶 观果 观芽 观姿
观花植物
观叶植物
观果植物
观芽植物
观姿植物
按生物学特性 按观赏部位 按园林用途 按栽培方式
行道树 庭荫树 花灌木 垂直绿化 绿篱 造型、树桩盆景 草坪、地被 花坛 林带与片林类 室内装饰
牡丹
毛茛科 芍药属 落叶小灌木 花期4月
互生
对生
叶序 轮生

簇生

基生
叶形

叶尖

叶片的形态特征 叶基
特 征
叶缘Βιβλιοθήκη 脉序叶的类型1. 叶序
叶序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基生
互生:茎或枝条的每个节上只着生一枚叶
叶序
叶序
对生:茎或枝条的每个节上相对着生两枚叶
叶序
轮生:茎或枝条在同一个节上有三枚或三枚以上的叶着生
叶序
簇生:
多枚叶以互生叶序密集着生于枝条顶端,或多枚叶以 互生叶序着生于极度缩短的枝上。
叶的形态实训内容
1.观察校园内植物的叶的形态特征 2.重点观察并绘制五种植物的叶片特征并写附上文字说明
例: 银杏:叶形—扇形
叶尖—XX 叶基—XX 叶缘—XX 脉序—XX
3.要求选择的五种需包含单叶、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
第三节 常用植物
科: 苏铁科 属: 苏铁属 常绿乔木 花期6—8月,果期10月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着生一枚叶片,且在叶片与叶柄之间没有关节 复叶:一个分枝或不分枝的叶轴上着生一至多枚具关节的小叶所
有小叶与叶轴交界处有清晰的关节,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落 叶时,小叶先脱落,最后叶轴脱落。
单身复叶:只有一枚小叶
复 掌状复叶:小叶着生叶轴顶端 叶
羽状复叶: 小叶着生叶轴两侧,又根据顶端是 否着生小叶,分为奇数羽状复叶和 偶数羽状复叶
叶序
基生:
多枚叶以互生或对生叶序密集着生于茎基部或近地表的短 茎上,具鳞茎的植物大多数为基生叶序
互生模式图 簇生模式图
轮生模式图 基生(水仙)
2. 叶片的形态特征
叶片的形态特征
叶形
叶尖 叶基 叶缘 脉序
叶形:
指叶片的形状, 由叶片的长宽比和叶片 的最宽处的位置决定
叶尖:有尾尖、渐尖、急尖、钝等特性
浮叶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 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
沉水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 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苦草
伊乐藻
轮叶黑藻
漂浮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种类较少,这类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株 体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多数以观叶为 主,为池水提供装饰和绿荫。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 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 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 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车轴草
红花酢浆草
花坛植物
在园林绿化中作为覆盖地面的低矮灌木或木质化程度 较低的藤本,如红花继木、茶梅、金丝桃、南天竺、常春 藤等。
林带、片林
室内装饰植物
按生物学特性
按观赏部位
按园林用途 按栽培方式
露地 温室
露地植物:
其栽培与繁殖均在露地进行。如雪松、刺柏、 连翘、萱草等。
温室植物:
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和长江以南温带地区的植物,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不能在室外越冬,则必须保护于 温室中的一类植物。如苏铁,大岩桐,扶桑。
第二节 叶的形态
叶基: 绝大多数左右对称,但有少数植物叶基歪斜。有些植物无叶柄, 叶基向前延伸抱茎,左右愈合,形成穿茎的叶基;还有些植物 叶具柄,叶基在叶柄上端扩展愈合,形成伞状结构,称作盾状 着生。
叶缘:叶片的边缘,从叶片基部直达叶尖。
脉序:叶脉在叶片上的分布式样
3. 叶的类型
叶的类型:根据叶柄的上端与叶片之间是否有关节存在,将叶片分为 单叶和复叶
橡皮树
科: 桑科 属:榕属 常绿乔木
樟树
科: 樟科 属: 樟属 常绿乔木 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天竺桂
科: 樟科 属: 樟属 常绿乔木 花期4—5月,果期7—9月
楠木
樟科 楠属 常绿乔木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紫茉莉
紫茉莉科 紫茉莉属 多年生草本 花期6-10月
叶子花
紫茉莉科 叶子花属 木质藤本
苏铁
科: 银杏科 属:银杏属 落叶乔木 花期4月,果期10月
银杏
科: 南洋科 属:南洋杉属 常绿乔木
南洋杉
雪松
科: 松科 属:雪松属 常绿乔木
金钱松
科: 松科 属:金钱松属 落叶乔木
柳杉
科: 杉科 属:柳杉属 常绿乔木
水杉
科: 杉科 属:水杉属 落叶乔木
侧柏
科: 柏科 属:侧柏属 常绿乔木
行道树
是指栽植于道路系统两侧树木的总称。
庭荫树
为了避免烈日灼晒,在庭院、公园、广场、 林荫道栽植具有茂密树叶、高大树冠的树木,称 为庭荫树。
花灌木
垂直绿化植物
利用攀援植物来绿化建筑、亭廊、棚架、围墙及其他 附属建筑物叫垂直绿化。
绿篱
栽植在城市中,起分割空间、屏障视线、衬托景物、防护 作用的灌木或小乔木,如珊瑚树、小叶女贞、红叶石楠等。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一年生(春播)
二年生(秋播)
草本植物
多年生(宿根)
多年生(球根)
水生植物: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 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 植物、滨水植物。
挺水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 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 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龙柏
科: 柏科 属:园柏属 常绿乔木
罗汉松
科: 罗汉松科 属:罗汉松属 常绿乔木 花期4-5月,果期8-9月
大叶杨
科: 杨柳科 属:杨属 落叶乔木
垂柳
科: 杨柳科 属:柳属 落叶乔木
榆树
科: 榆科 属:榆属 落叶乔木 花期3-4月
中华金叶榆
科: 榆科 属:榆属 落叶乔木
大叶榕
科: 桑科 属:榕属 落叶乔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