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第1章园林植物的应用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2章园林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和命名园林植物经常使用的分类依据及分类检索常见园林植物的要紧形态特点第3章木本园林植物针叶树阔叶树竹类植物第4章草本园林植物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第5章其他园林植物水生园林植物蕨类园林植物肉质多浆园林植物草坪与地被植物为配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园林植物》的学习和应用,在此编写了各章相应的教学指导,供广大师生选用本教材时参考。

第1章园林植物的应用本章学习目标: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都是园林植物重要的组成部份,了解把握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在园林植物的应用,是学习本课程的要紧目的。

要应用好园林植物,使其在园林绿化中达到最好的成效,就要识别园林植物,了解园林植物。

本章将学习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在园林植物的应用方面的知识,了解学习一些园林植物应用的大体原那么和配植方式,为后续各类园林植物识别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要紧教学内容是:了解把握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等园林植物的选择原那么和配植方式;为在园林建设中较好地应用各类园林植物打下基础。

本章分3节11个知识点。

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本节学习要点:学习把握树木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有关知识。

要紧有以下2个知识点。

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那么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必需把握以下2个原那么:(一)美观、有效与经济相结合的原那么(二)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那么,既考虑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还要考虑生态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总的原那么是以树种本身特性及其生态条件作为树种选择的大体因素来考虑。

本知识点应把握的大体概念:树木生物学特性、树木生态学特性。

二、园林树木的配植形式大体概念:配植方式是指园林树木搭配的形式。

应把握的知识要点:园林树木的配植可分为规那么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根的初生木质部的这种由外向内分化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这是根初生木质部的重要特征。其意义是:最先成熟的导管接近中柱鞘及内皮层,缩短了输导距离;而后期形成的导管口径大,提高了输导效率,满足植物不断生长的需求。
原生木质部辐射状的棱角叫木质部束(角),同种植物木质部束相对稳定,两束叫二原型,如烟草、油菜、萝卜、甜菜、马铃薯的主根;三束叫三原型,如豌豆、紫云英;花生、棉花为四原型。
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之间,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组织构成。分原生韧皮部(外方,筛管)和后生韧皮部(内方,筛管、伴胞),是外始式。
薄壁细胞: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常有几列薄壁细胞,在次生生长开始时,其中一层由原形成层保留的细胞能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少数植物根的中央有髓。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方,长1~2mm,由分生组织细胞构成,是分生新细胞的区域,又称生长点。细胞排列紧密,核大质浓,分裂力强。最前端为原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分裂活动具有分层特性,形成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及原形成层,是初生分生组织。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方,长2~5mm,细胞分裂减弱,逐渐分化并纵向显著伸长,细胞的伸长使根尖深入土层。
维管形成层形成后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细胞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在根增粗过程中,初生韧皮部常被挤毁成韧皮纤维,但初生木质部仍保留在根的中央。中柱鞘发生的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射线,分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总称维管射线。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由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使根的直径不断扩大,使表皮及皮层组织破裂、剥落。这时,在维管形成层进行次生生长时,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进行径向、切向分裂,形成木栓形成层。
4.归纳பைடு நூலகம்结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大纲执笔人: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

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36学时)绪论 (2学时)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树干横切面上,边缘靠近树皮部分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浅,导管具输导功能,具有活的木薄壁组织,担负贮藏功能——边材;
靠近中央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丧失了功能,细胞色深,细胞已经死亡——心材。
(一)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在木本植物茎中,由于次生生长活跃,增粗显著,表皮不能适应以致死亡脱落,由表皮(苹果、梨)、近表皮的薄壁细胞(马铃薯、桃)、厚角组织(花生、大豆)、皮层薄壁组织(棉花)或韧皮薄壁细胞(茶属)产生木栓形成层,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木栓形成层切向分裂,向外产生不透气、不透水的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由这三层组成周皮。
新周皮的每次形成,它外方的所有的活组织,由于水分和营养供应的终止,而相继全部死亡,人们常把这些外层称为树皮。
树皮:维管形成层或木质部外方的全部组织,统称树皮。
周皮形成过程中,枝条的外表会产生皮孔。皮孔在气孔器处产生,当木栓形成层活动时,在气孔处形成许多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叫补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而将表皮或木栓层胀破,形成皮孔。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原形成层保留成束中形成层,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形成束间形成层,束中与束间形成层相连成圆环状,组成了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活动。其细胞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添在初生木质部外方,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添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同时细胞也径向分裂,扩大周径。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2018年5月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
2018级
风景园林
考核方式
考试
第五章 茎
§ 5—3 茎尖分区
§ 5—4 茎初生结构及初生生长
§ 5—5 茎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教案

教学课时安排表(参考)教学内容:绪论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

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如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水生植物等.二、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功能.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约8 000 种,在世界园林树木种类中占很大比例。

四、“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一)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二、配植形式(一)规则式配植(二)自然式配植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花坛(一)花坛的类型(二)花坛的设计二、花境(一)花境的类型(二)花境的设计三、花台四、花丛五、花池六、花钵七、篱垣及棚架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水生植物的类型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教学: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一) 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第二节植物分类检索表(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三) 使用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

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 9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 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 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结合实际进行实验及现场教学: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 (一) 蕨类植物门 (二) 种子植物门 1.裸子植物亚门 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 (一) 裸子植物 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 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 园林植物课程类型 实验 教学进程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 时2(总学时4)使用教材《园林植物》方彦、何国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及现场教学观察,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习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教学重点 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植物分类检索表教法建议本次课程主要以学生实验观察为主。

《园林植物》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园林植物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限定性选修课程。

本课程包括:总论和各论二部分。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分类的发展、任务、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等基础知识。

各论部分主要介绍华南地区常见常用的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及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 、课程性质:《园林植物》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限定课。

2 、课程目的与任务:园林绿化的主体是园林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骨架组成。

我国是植物资源大国,不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都非常重视植物材料的应用,尤其在推崇生态设计理念的今天,植物造景更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本课程通过讲授园林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城市园林树种选择及其配植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常见常用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应用。

在此基础上,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并学会利用文献资料和工具书鉴定植物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园林植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丰富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主要内容园林植物学的概念,园林植物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园林植物学的学习任务与方法。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与认知第二节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分类学的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与认知。

第三节.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1. 主要内容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利用概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特点;我国乡土园林植物的驯化利用。

《园林植物》说课稿

《园林植物》说课稿

《园林植物》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2、教学目标3、重点与难点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小节4、说反馈与评价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园林植物》是园林花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由于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选择的只是参考教材,为07届园林花卉专业订购的是《园林植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有《园林植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

本节内容(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是《园林植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通过繁殖,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扩大和进化。

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花的形态构造是植物识别的重要依据,花是花卉学培育的主要对象,插花技艺的主要素材,雌蕊雄蕊的发育构造、开花传粉和受精的规律,是农林生产实践及园林植物培育的理论基础。

也是各种考试的重点部分。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1)了解花药及胚珠发育过程,要求学生会画花药及胚珠发育过程简图。

(2)了解花期,掌握传粉类型及意义,要求学生能收集到花粉粒,能准确区分风媒、虫媒植物。

(3)掌握花粉粒及胚囊的发育及构造,要求学生能准确说出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及构造,会画雌雄配子体结构简图。

(4)掌握双受精及意义,要求学生能说清楚为什么说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高级最进化的形式。

3、重点与难点重点:花粉粒及胚囊的发育与构造,在人工授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粉与受精的结果是产生植物后代,传粉与受精的规律也是农林生产实践及遗传育种的理论基础。

所以确定花粉粒及胚囊的发育与构造,传粉、双受精为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花粉粒及胚囊的发育过程为细胞水平,用肉眼无法观察到,而且过程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确定为难点。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我国有4属130种。东北有1属39种。
蓳菜属(Viola)
1.鸡腿蓳菜(V.acuminataLed.) 有地上茎,托叶羽状深绿,叶广卵形,花淡紫色,近白色。多生于林下。
2.早开蓳菜(V.prionathaBunge.) 叶片长圆状卵形,叶基部钝圆,叶柄有明显的稍宽翼;花紫堇色,萼片附属物较长,不整齐。
菊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根据头状花序中,花冠类型的不同及植物体是否含有乳汁,可分为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一).管状花亚科:整个花序全为管状花组成,或盘花为管状花而边花为舌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
1.向日葵(Heliathus annuusL.) 一年生高大草本,边花舌状,黄色,中性;盘花管状,5裂,黄色,两性,聚药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上。
药用植物当归、白芷、防风、柴胡、蛇床等;
(十一)五加科(Araliaceae)
形态特征:
木本,稀多年生草本。常有刺。叶互生,有托叶,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少为单叶。花两性,集成伞形或头状花序,又再组成圆锥花序;萼齿和花瓣、雄蕊常5数;花瓣分离,雄蕊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心皮1-15常合生,子房下位,每室有一个悬垂的倒生胚珠。浆果或浆果状核果。
采集野生山参“手持木棍,拨草徐形”。
本科还有地锦、白蔹等。
(十二)藜科(Chenopodi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株常具泡状毛。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花小,单被,单生或数朵集生于叶腋;花萼3-5裂,宿存或花后膨大,无花瓣。雄蕊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心皮2-3,1室,具1枚胚珠。花柱2-3,胞果。
代表植物:
益母草属(Leonurus)
益母草(L.japonicusHou) 茎直立,四棱形。基生叶近圆形,5-9浅裂,轮生花序腋生,花粉红色,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四个小坚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营养器官变态的主要类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课程导入
2.内容讲授
3.巩固练习
4.归纳小结
5.作业布置
五、相关资源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2)气生根:支持根:玉米、高粱、甘蔗。
攀缘根:长春藤、五叶地锦。
呼吸根:红树
(3)寄生根:菟丝子
2、茎的变态:
(1)地下茎变态:根状茎:竹、芦苇、莲
块茎:马铃薯
鳞茎:洋葱、百合
球茎:荸荠、慈菇、球茎甘蓝
(2)地上茎的变态:茎刺:皂荚、山楂
茎卷须:葡萄、南瓜
叶状茎:竹节蓼、文竹、假叶树
肉质茎:莴苣、仙人掌类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2018年6月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
2018级
风景园林
考核方式
考试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及变态
§ 7—1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
§ 7—2 营养器官的变态
章节标题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及变态
1、教学内容
第7章营养器官的变态
§ 7—1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
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长期应某种特殊的环境,行使特殊的生理机能,其形态结构相应发生变异,经历若干代选择后,适应环境的变异保存下来,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这种现象叫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 7—2 营养器官的变态
1、根的变态:
(1)贮藏根: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成。萝卜、胡萝卜、甜菜。
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膨大而成。甘薯、木薯。
3、叶的变态
叶卷须:豌豆、山黧豆
叶刺:刺槐、小檗、仙人掌
鳞叶:洋葱、百合、蒜、水仙
捕虫叶:猪笼草、茅膏菜、狸藻
4、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营养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形态学上来源相同,外形及功能上有差别的营养器官叫同源器官。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营养器官变态的主要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