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同步一课一练【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运动与力》一课一练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一、填空题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________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________的压力。
物体都受到一个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___。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________的作用。
3.苹果成熟后会掉下来是受到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
5.在做小车实验中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 ________ 。
6.在小车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二、判断7.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8.小缆车实验中只要挂上一个小垫圈,小缆车就会动起来。
()9.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因为重力的作用,也会使一些物体运动起来。
()11.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12.工人利用吊锤来检查门窗、墙壁等是否竖直,就是应用了重力的原理。
()13.因为鸟会飞,所以它不受重力的作用。
()14.在小车实验中,绳子起到传递力的作用。
()1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6.小车实验中,垫圈起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我们是用垫圈的重力使小车运动的。
()三、选择17.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18.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慢B.变快C.无法判断19.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车身B.缆绳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20.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B.小车的体积较小C.斜坡的坡度较小21.( )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22.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用更大的力C.不用力23.重力的方向总是()。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鳍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2.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3■因为有了(%),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健康生活》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第4单元健康生活【教材简析】本单元在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各器官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
单元教学内容从学生检测与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开始,到学生为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终止,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认知,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本单元共7课,编排逻辑如下。
第1~5课指向“我们的身体”侧重于学习人体运动活习惯。
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认识身体各系统器官及其功能,理解保护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健康的意义;第 6~7 课指向“管理自己”,侧重于引导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我们的身体”组织学生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为依据,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第2课“身体的运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上肢各部分的变化,认识骨、关节和肌肉,构建骨、关节和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肢体运动模型,了解保护运动器官的重要性,知道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第3课“心脏和血液”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通过比较不同学生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需要的时间,感悟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通过阅读资料、研讨交流,提升关注心脏健康的意识。
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引导学生学习脑的结构特点,通过日常活动和游戏体验了解脑的功能,并在研讨交流中进一步增强科学用脑、爱护脑、保护脑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 5课“身体的“联络员,”在第 4 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扔、接乒乓球的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体会人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从而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和能力。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每课重点知识点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叫(重力)。
2.使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垫圈的重力);需要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挂的垫圈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3.我们通过(增加垫圈数量)的方法,来增加小车受到的拉力。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1.像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它们恢复原来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4.在做橡皮筋动力小车时,小车不前进可能是因为(小车太轻,轮胎打滑)。
5.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2)选择的数据我们用(平均数)(3)我们的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6、生活中运用弹力的物体有(弓箭、松紧带、拉力器等)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地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3.举例:靠反冲力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乌贼)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被叫做(弹簧秤)。
2、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力。
3、弹簧测力计主要利用弹簧(受力大,伸得长)的特征工作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按教材的要求要在课堂中制作各个消
“运动与健康”这方面的内容有:运动与健康、 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单元的首页是一个序言,引起孩子们对健康的 话题,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最后一课的 “珍惜健康,珍爱生命”是本单元学习的小结及拓 展延伸。
这个单元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提 高对健康生活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 们用健康生活的新观念,指导他们的生活。
2.自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 饮食卫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 识。
3.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积 极参加锻炼,并能长期坚持锻炼。
课时安排
1.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2.饮食和健康 3.选择健康食品 4.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5.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6.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7.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8.运动与健康 9.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 10.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化器官生病的经历,是什么原因?
相互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反思
认识我们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在我们人体内的
消化过程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 由于消化器官的不可见性,学生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体验只能是一些比较零碎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的学 习中,将以探究为中心,通过运用多种探究手段让 学生亲身经历认识食物消化器官这一探究过程。如 让学生品尝馒头,体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通过了哪 些消化器官,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找出消化器官,让 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消化道模型;让学生通过猜测、 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认识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等。 以达到课程标准上制定的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功 能及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学会假设和收集证据的探 究方法,促使学生自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 饮食卫生,实现科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4课(教科版)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五、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教案(共7课)(2021新版)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1.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1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的主要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构建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第二部分——探索,包括2个活动。
活动一是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活动二是探寻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
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拓展,不良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做个保护环境、维护身体健康的宣传海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健康除了肌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学生分析】本课为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比较关注,并且之前已经学过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具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
2.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
3.噪音、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
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与人沟通,并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精简版第一单元光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 的力,大约就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拉力大约是700N,女子 大约是390N,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约是 560N,左手的大约是430N.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器材: 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步骤:
1.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2.用手拉秤钩,使指针指到1N、5N,感受一下1N、5N的力 有多大.
3.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 读出拉力的大小.
4.在倾斜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上升, 读出拉力的大小. 5.把一根头发栓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 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 时候,首先要看清它 的量程,也就是它的 测量范围.加在弹簧 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 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 力计.
认识测力计
认识测力计
测量测力计
握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弹簧秤的构造
提环
弹簧 指针
刻度板
铁杆
挂钩
弹簧秤的构造
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牛顿, 简称牛,符号N.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 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我国也用 牛顿作为力的单位. 1牛≈100克力
调零
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
________N
0.5
________N
1
________N
1.5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把 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 做有什么好处? 2.如果你用的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 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你该怎么 办?
四、实验填表。 1、橡皮筋的根数与测力器性能关系的比较实验
1根橡皮筋测力计 橡皮筋的弹力 最大测量值 刻度 精确度 2根橡皮筋测力计
比较小 比较小 同样大的力刻度大些 较高
估计重力的大小
比较大 比较大 同样大的力刻度小些 较低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
物体名称 一个钩码 三个钩码 一本书 一个文具盒 实测重力的大小
60N 160N 240N 480N
50N 150N 220N 450N
10N 10N 20N 30N
五、简答。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
答: ① 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0”位置; ②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