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施工工法
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陈凤翔#谢文雅#董兵海#王世敏#赵#丽#许祖勋#万#丽 (99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度 DM/型分子筛 周慧云#徐婷婷#陈彦广#解骢浩#宋#华(%" 核桃壳骨架构建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董凌霄#丁绍兰#谢林花#蔡#丽#杨慧佳(%9 巢湖蓝藻酸提取液提高玉米秸秆的酶解效率 吴玉杰#王#进#崔康平#洪天求#岳正波(+" 稻壳基高比表面积介孔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薛广钊#侯贵华#乔仁静#董鹏玉#张勤芳(+9 改性油菜秸秆对 0J 的吸附 汪#洋#吴#缨(+< 化工污泥基轻质填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俞敏洁#胡#俊#孙#婧#李#溪#徐炎华(49 不同碱剂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的影响 郑育毅#林#鸿#林志龙#罗鸿信#刘常青(<( 废弃 N03面板金属铟的超声协同浸出 庄绪宁#李英顺#杨义晨#胡冰倩#赵颖(<< 脉冲电场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姜俊杰#梁美生#李#伟#裴旭倩*"9
环境工程学报
第 !" 卷#第 ! 期
!"#$%&$' '($')!*$' +"*,#(
$"!% 年 ! 月
油茶果壳炭对油烟的吸附性能 刘#超#廖#雷#覃爱苗#周江喜#彭#娟$%+ 防止中小型锅炉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中引风机积灰振动的研究 吕#太#贺培叶$+$ 程序升温脱附法测定活性炭上酯类有机物的脱附活化能 任爱玲#孟少左#田淼#张丁超#韩梦非$++ 大风量低浓度 L)0:气体二次吸附浓缩净化技术开发
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

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一、前言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是一种集环保、经济、实用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法。
它不仅能够清理底泥,提升水体水质,还能够修建生态驳岸,增强防汛能力,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全面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环保、经济、可持续。
该工法通过疏浚底泥,改善水体水质,同时利用底泥修建生态驳岸,提升防汛能力,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投资,达到了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以河道、湖泊、港口等水体为主的水利工程,尤其适合于河岸泥沙淤积严重、防汛能力薄弱的地区。
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治理、湖泊环境整治、港口进港航道疏浚等工程项目中。
四、工艺原理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疏浚技术、生态驳岸修建技术、土工材料利用技术等。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将疏浚底泥与生态驳岸修建有机结合,达到改善水质、增强防汛能力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综合效果。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规划设计、底泥疏浚、生态驳岸修建等多个阶段。
这些阶段的施工包括了底泥疏浚的深度、范围确定、疏浚作业的组织、生态驳岸的修建、植被覆盖等细节。
六、劳动组织在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中,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包括工地人员配备、工作岗位划分、工作计划安排、工作时间安排等。
劳动组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保证施工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抽泥船、运输车辆、生态驳岸施工机械等。
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不同的机具设备,这些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施工结果和效率。
八、质量控制在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测、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的监测等。
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2)

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一、前言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湖泊淤泥的方法。
通过将湖底淤泥脱水固结并与环境融为一体,既可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又可以利用固化后的淤泥进行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工法特点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无需清淤:该工法能够在湖底进行施工,无需将淤泥提取到地面,避免了清淤工作的大量人力、机械和时间成本;2. 综合利用:固化后的淤泥可以用于土地改良、砖块制造等方面,实现了淤泥资源的循环利用;3. 环保安全:采用环保材料对淤泥进行脱水固结,无毒无害,不会对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4. 减少土地占用:湖底施工不需要占用地面,节约了土地资源。
三、适应范围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适用于淤泥比较稳定的湖泊,特别是城市湖泊、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污泥池等淤泥蓄积较为严重的场所。
四、工艺原理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基于以下技术措施:1. 材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固化材料,使淤泥在水中形成块状物,实现固化效果;2. 淤泥底部处理:通过加装过滤层材料,阻止淤泥底部的液态成分渗漏;3. 脱水处理:利用脱水机械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4. 固结材料施加:将固化材料均匀撒布在淤泥表面,使之固结成块。
五、施工工艺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区域,搭建临时设施;2. 淤泥处理:利用脱水机械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3. 固结材料施加:将固化材料均匀撒布在淤泥表面,形成块状;4. 固化过程:待固结材料充分固化后,形成坚固的固结层;5. 清理工作:清理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恢复。
六、劳动组织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按照工期和施工流程,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结构,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需要以下机具设备:1. 脱水机械:用于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含量减少;2. 撒布机:用于将固化材料均匀撒布在淤泥表面;3. 运输设备:用于从施工区域将固化材料和废弃物运输出去;4. 清理设备:用于清理施工现场。
高效环保清淤疏浚及底泥处理处置技术

行业标准要求及解读
清淤疏浚技术标准
规定清淤疏浚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确 保工程质量。
底泥处理处置技术标准
明确底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处理效果评价标准等,为底泥资源 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环保验收规范
针对清淤疏浚及底泥处理处置工程的环保验收提出具体要求,保障 工程环保达标。
企业合规性管理体系建设
06 创新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在清淤疏浚中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
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可用于制造高效、耐用的清淤设 备。
纳米材料
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清淤疏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 纳米吸附剂可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
复合材料
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高清淤疏浚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
1 2
固化技术
利用固化剂将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固定在固化体内, 降低其迁移性和毒性。
稳定化技术
通过添加稳定剂改变底泥中有害物质的化学形态, 使其变得更加稳定,降低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
3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估
通过浸出试验、毒性浸出程序等方法评估固化/ 稳定化效果。
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农业利用
泥浆减量化处理技术
泥浆脱水技术
采用泥浆脱水设备,如压滤机、 离心机等,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
减少泥浆体积和重量。
固化处理技术
利用固化剂对泥浆进行固化处理, 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
的固体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技术
将处理后的泥浆进行资源化利用, 如制砖、路基材料等,实现废弃
物的再利用。
现场作业安全与环保措施
目的
旨在恢复或提高水体的蓄水、通 航、灌溉、防洪等功能,同时改 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浅谈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及利用

浅谈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及利用摘要:环保疏浚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污染底泥产生,如果按照传统的底泥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就必须寻找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堆置,然后再利用自然干化的方法进行固结利用,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势必会成为影响环保疏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增加了工程投资,所以如何能使疏浚底泥快速干化,并且资源化利用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污染底泥疏浚干化资源化1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湖泊、河流等水体,导致我国许多湖泊、河流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大量积聚在湖泊底泥中,对水体而言,底泥成为了入湖物质如有机物、污染物、营养盐等的蓄积库,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湖泊底泥中的营养盐、重金属、有毒化合物等通常是上覆水体的数倍,且污染程度仍有继续加剧的趋势[1]。
根据近期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环境公报,目前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湖泊污染底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构成了威胁。
2 疏浚底泥的脱水处理2.1自然干化脱水通常在疏浚底泥堆场内堆存实现,底泥干化过程中,底泥一般简单地放置在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在干化的第一天,底泥中的水分大部分得到分离,浮泥下的水层通过渗流排入砂层,底泥依靠蒸发继续进行干化,直至其含水率达到处理要求。
为防止散发臭气,孳生蚊蝇,底泥在干化前需进行稳定化处理,自然干化脱水是最简单但是耗时长,需要大量土地的一种底泥处理方法。
2.2机械脱水借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机械脱水技术,目前已有部分实例应用于疏浚底泥的工程实践中。
在借鉴污水厂污泥脱水技术应用于疏浚底泥脱水时,应考虑疏浚底泥和污水厂污泥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其中:①疏浚底泥相对于污水厂污泥,其可压缩性、比阻和有机质含量都很低,因此比污水厂污泥易于脱水;②污水厂污泥脱水前含固率一般为3%~6%,而疏浚底泥含固率一般为5%~10%;③疏浚底泥中含有石块、渔网等大件垃圾,必须在脱水前进行筛选予以去除,否则妨碍和破坏脱水机械的正常运转;④污水厂污泥的产生相对是连续的、均匀的和长期的,而疏浚底泥的产生一般是间歇的、不均匀的和短期的;⑤污水厂污泥的排放尾水可以较为方便的回流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而疏浚底泥脱水尾水一般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必须进行单独处理,达标后可回注水体。
环保疏浚实施方案

环保疏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水体淤泥、垃圾等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的突出难题。
为了改善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环保疏浚实施方案。
二、疏浚目标。
1. 清理水体淤泥、垃圾,恢复水体生态平衡;2. 提高水域水质,净化城市水系;3. 改善水域景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4.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疏浚内容。
1. 淤泥清理。
采用机械疏浚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水体淤泥进行清理,恢复水体通畅。
2. 垃圾清理。
利用专业设备和人力资源,对水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3. 植被修复。
在疏浚后的水域内进行植被修复,增加水生植物种植,提高水体的生态功能。
4. 水质监测。
对疏浚后的水域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达标,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四、疏浚方法。
1. 机械疏浚。
使用挖掘机、吸泥船等专业设备进行水域淤泥的清理,提高疏浚效率。
2. 人工清理。
利用人工进行水域淤泥、垃圾的清理,保证清洁彻底。
3. 生态修复。
结合生态学原理,采用植被修复、水质调理等手段,恢复水域生态平衡。
五、疏浚效果。
经过环保疏浚实施方案的实施,水域淤泥、垃圾得到了有效清理,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水域景观也变得更加优美。
六、总结。
环保疏浚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城市水域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加大环保疏浚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疏浚技术和方法,为城市水域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奋斗。
疏浚污泥生态固化综合利用项目1

疏浚污泥生态固化综合利用项目技术方案王新琦二零一五年六月十八日目录一、项目前言二、生态固化处理技术三、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四、底泥综合利用实施五、项目结论、项目前言根据阿哈水库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库区疏浚工程目标,通过环保疏浚实验、余水、底泥处置,从底泥资源化利用、疏浚成效方面对亚高原卡斯特地貌深水湖泊底泥疏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探索性经济分析和研究,为阿哈水库全库区底泥疏浚的可行性、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本次阿哈水库底泥疏浚实验项目,计划清淤为水下方10万m3底泥,疏浚上岸后污泥含水率在95-98%之间,经自然干化和原位压滤脱水处理底泥的含水率可达到70%。
但处理后的疏浚底泥还需外运堆积处理。
虽然底泥堆放、填埋操作管理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然而,湖底底泥力学强度难以达到堆放、填埋要求,易被雨水冲刷,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雨水浸泡过程中易浸出,故其堆放、填埋的环保安全性也难以保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考虑选用国内先进的污泥固化技术对阿哈水库疏浚底泥进行固化处理,处理后转化成类似胶结强度很大的固体,形成生态性有机土壤。
可用以库区边坡固化、生态护坡处理、湿地绿化、小区绿化等资源化利用。
该污泥固体化、稳定化综合工艺其优点;1、技术可靠、操作简单、工艺成熟。
2、方案建设周期短,方案实施投资费用低。
3、有效的处理了疏浚底泥,解决了外运堆放、填埋问题。
4、底泥固化处理后,底泥本身土壤强度、水稳定性都得到提高,可形成生态性有机土壤。
二、生态固化处理技术底泥固化稳定技术是针对本项目疏浚底泥经自然干化和原位压滤脱水(含水率65〜70%)后,通过添加特有的NTMC 4固化、稳定化材料对底泥进行改良。
NTMC4固化剂对底泥固化、稳定化过程包含四个部分:(1)速凝固化剂,可以使含水率80%左右的底泥在很短时间内(2〜3d)底泥凝固脱水至50%左右;(2)碱度低,对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底泥有非常快速的脱水效果;(3)成本较低,添加量少,仅为底泥量的6%〜10%,湖底淤泥、河底淤泥添加量减半;(4)绿色的污泥固化剂,具有一定的碱度,可以杀死污泥中的病原菌、细菌等,进一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少污泥臭气污染。
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

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湖泊综合治理工法,通过将淤泥进行脱水固结,实现湖泊底部的固化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湖泊水质和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各个要素。
一、前言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湖泊底部治理方法,可以使湖泊底部淤泥脱水固结,从而改善湖泊水质和环境。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该工法具有高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治理大面积的湖底淤泥;二是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三是治理后的湖底更加稳定,能够防止淤泥再次沉淀,保持湖泊的清澈和透明。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湖泊,包括城市湖泊、污水处理池等。
无论湖泊面积大小,都可以采用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进行治理。
四、工艺原理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品和控制湖泊水位,将湖底淤泥进行脱水和固结。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搅拌车将化学品和淤泥混合均匀,并采用文丘里脱水机将混合物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形成固化的湖底。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分为预处理、固结处理、脱水处理和后处理四个阶段。
首先,对湖泊进行清淤和净化处理,然后添加固结剂和搅拌均匀,再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对湖底进行后处理,使得固结坚实并达到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中,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操作,包括搅拌车操作工、文丘里脱水机操作工等。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搅拌车、文丘里脱水机、环保护坡等。
这些设备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满足湖底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工法的要求。
八、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固结剂的控制和脱水效果的监测。
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湖底的固化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搅拌车操作时的安全、文丘里脱水机操作时的安全以及施工区域的安全。
特别是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
用一体化施工工法
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施工工法
一、前言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施工工法是一种将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和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施工工法。
该工法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出发点,通过采取特定的技术措施和工艺原理,实现了对底泥的固化改性和有效利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工法特点1. 环保性:该工法采用了环保的固化改性
技术,减少了底泥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 综合利用:通过将底泥固化改性后,可以用于建筑材料、
土壤改良等领域,实现了对底泥的综合利用。
3. 一体化施工:将固化改性和资源化利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施工,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4. 节约成本:由于采用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降低底泥处理的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疏浚工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包括河道清淤、港口疏浚、湖泊治理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分析,采用一系列的固化改性技术进行底泥处理。
首先,根据底泥的性质确定合适的固化改性剂,并进行配比。
然后,采用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将固化改性剂与底泥进行充分混合,使其
成为块状物质。
最后,对固化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备建筑材料、土壤改良等。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底泥处理、固化改性、
资源化利用等阶段。
首先,对底泥进行混合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然后,根据底泥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固化改性剂进行加入,并进行充分混合。
最后,对固化改性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合理的劳动力,包括
底泥处理人员、固化改性人员等,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混合机、
固化设备、资源化利用设备等。
混合机用于混合底泥和固化改性剂,固化设备用于固化改性后的底泥,资源化利用设备用于将固化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包括底泥的质量控制、固化改性剂的配比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主要包括固
化改性剂的操作安全、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等。
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也需要严格执行,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十、经济技术分析经济技术分析主要涉及施工周期、施
工成本和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机具设备的选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措施,可以降低施工周期和成本。
同时,固化改性后的底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十一、工程实例以某疏浚工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该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过程和效果,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环保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施工工法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这种工法的实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