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验室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化验室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动态观察
对于某些疾病,需要多次检测才 能判断病情变化,因此需要动态 观察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
对于复杂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 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
化验室检查的局限性
01
02
03
误差
化验室检查存在误差,包 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假阳性或假阴性
某些情况下,检查结果可 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个性化诊疗的推动
基因检测
针对特定疾病或个体,提 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 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药物 代谢特点,选择最适合的 药物和剂量。
远程医疗的影响
远程诊断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远 程检测和诊断,方便患者就医。
远程监控
案例三:血糖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结词
血糖检查是评估患者糖代谢状况的重 要手段,对于诊断糖尿病和糖耐量异
常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词
血糖检查结果对于制定糖尿病治疗方 案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描述
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有助于 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详细描述
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会影响肌肉代谢,可 能导致肌酐、乳酸等升高, 因此采集标本前应避免剧 烈运动。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化验 结果,采集标本前应告知 医生当前用药情况。
采集时间
有些化验项目需要在特定 时间采集,如皮质醇应在 早上8点采集。
检查结果解读注意事项
对比值和参考范围
检查结果出来后,需要与正常参 考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在正 常范围内。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意义PPT课件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意义PPT课件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临床意义
1.适用于梅毒筛查、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 检查; ▪ 2.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 3.评价、监测治疗效果,此抗体治愈后可消失。 ▪ 4.此抗体不具有特异性,全身性疾病的活动期如: 红斑狼疮,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麻 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出现。
现. ▪ 因透明不易染色,所以又称为苍白螺旋体。
梅毒流行病学统计
▪ 梅毒是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之一(梅毒、 麻风、结核)。
▪ 1999年全国报告梅毒80406例。 ▪ 2009年全国报告梅毒327433例。 ▪ 2010年全国报告梅毒385678例. ▪ 2012年全国报告梅毒448620 例. ▪ 2012年广东全省报告新发梅毒病例数为
▪ 研究调查:对99例检查TPPA为阳性的新生儿随访, 6个月内自动转阴率为18.6%,2年内转阴率为 74.4%.
区分梅毒抗体来源
▪ 那么如何区分抗体是来自母体还是婴儿自 身感染产生呢?
▪ 和所有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一样,在梅毒中 特异性lgM抗体的合成是初次感染后的体 液免疫应答,最先产生,随后才产生lgG抗 体。lgM抗体分子量大(97万道尔顿), 其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婴儿体内,lgG抗 体分子量小(15万道尔顿)能通过胎盘。
梅毒实验室检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显微镜检查法
血清学检查
阳性:确认诊断 梅毒感染
阴性:无否定价值
非梅毒螺旋体 抗原血清试验
阳性:提示有活动 性疾病
阴性:有否定价值 (早期1月内感染除外)
梅毒螺旋体 抗原血清试验
阳性:确认梅毒感染 或曾经感染
阴性:有否定价值, 可排除梅毒感染
梅毒筛查策略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课件完整
14
(二)胎儿甲状腺功能
• 第11周胎儿下丘脑、垂体产生TRH、TSH,甲状腺开始摄碘
• 第18-20周胎儿甲状腺开始分泌甲状腺激素。
• 第26周胎儿甲状腺功能完整建立。
• 出生前血清T4↑↑(妊娠第35~40周达峰),FT4↑,血清 TSH↑(妊娠第24~28周达峰),但T3维持低水平,因胎盘Ⅲ型脱 碘酶↑,T4转换为rT3。由胎儿甲状腺和外周组织产生的T3十分 有限。胎儿发育所需的T3都是依靠Ⅱ型脱碘酶在组织局部使T4转 换为T3而提供的。
三种主要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运载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70%) –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白蛋白
ppt课件完整
7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T3与20%的T4在肝内降解,和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 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内重吸收极少,绝大部分被小肠 液进一步分解,随粪便排出。 其余80%的T4在外周组织脱碘酶(5′脱碘酶或5脱碘酶) 作用下,生成T3(占45%)与rT3(占55% ,95%以上rT3 来自T4在外周的脱碘作用)。
DIT+DIT
腺泡腔
T3
TG
T4
蛋白水T3
解酶
T4
血液
摄取 活化
合成
MIT:一碘酪氨酸 DIT:二碘酪氨酸 TpGp:t课甲件状完整腺球蛋白
贮存
释放
6
甲状腺激素的转运
T4与T3释放入血之后,以两种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一种是与血浆蛋白结合(>99%) 另一种则呈游离状态 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维持动态平衡
ppt课件完整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通用课件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通用课件
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但实际并未患病,可能是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过高, 导致出现误判。
假阴性
指检查结果显示阴性,但实际患有疾病,可能是由于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不足, 导致未能准确检测出病原体。
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痰结核菌检查
直接检测结核菌,但阳性率较低 ,且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和陈旧
性结核。
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 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以被他人吸入。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症状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其症 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等。
其他器官结核症状
除了肺部,结核分枝杆菌还可以感染 其他器官,如淋巴结、脑膜、腹膜等 ,引起相应的症状。
结核病的特点
结核病通常具有长期、慢性的病 程,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 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开放性肺结核 患者,即痰中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患 者。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 某些人群的感染风险更高,如儿童、 老年人、身体虚弱或免疫系统受损的 人。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 核菌素,观察机体是否产生免疫 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的方
法。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辅助诊断 结核病,尤其适用于儿童和青少
年。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注射剂量、观察时 间等,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 中是否存在结核抗体来判断是 否感染结核菌的方法。
05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未来 展望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小板计数(PLT)
1. 白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 (1)疾病 流行感冒、麻疹、白血病、脾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特殊感染 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3)其他 放射线、化学品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 月经前、妊娠、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 新生儿及婴儿等 (2)病理性 细菌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药物中 毒、急性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
3. 临床意义
(1)稀糊状或水样便、粘液便、胨状便、脓血便 胃肠道疾病、痢疾、肠炎等 (2)米泔水样便:大量分泌水分,见于霍乱等 (3)乳凝块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常儿童 (4)鲜血便: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等) (5)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消化) (6)白陶土便:阻塞型黄疸(胆汁缺乏所致) (7)细条便:直肠狭窄所致,见于直肠癌
4.血红蛋白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
1.红细胞主要成分,承担运输气体功能 2.临床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1)增多:A.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B.创伤 大量失水、烧伤 (2)减少:A.出血 见于大出血 B.其他疾病 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
减少程度不如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
12、亚硝酸盐 阳性见于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使用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出现 假阳性,尿PH值小于6、摄入大量维生素C时可 出现假阴性。
粪便检查
.
标本留取: 新鲜粪便,尽量挑取有脓血粘液等病理部 位,一小时内完成检查
• 一.粪外观
1.特点: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 主要受粪胆素影响 2.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 (1)饮食:肉-黑褐色;绿叶菜-暗绿色 巧克力-酱色;西红柿、西瓜-红色 (2)药物(原型或代谢物): 炭、铋、铁制剂,中草药-灰黑色 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药-红色; 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 抗凝血药-红色

常用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

2.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 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发病后2小 时内Mb开始升高,3~ 15小时达峰值, 18 ~ 30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特异性 较差。(2)其他疾病:挤压综合征、肾衰 竭、心力衰竭和某些肌病。
四、血清脂类测定(一Fra bibliotek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总胆固醇( TC )包括其中30%的游离胆 固醇( FC )和70%的胆固醇酯( CE ),主要 结合场所是肝脏。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及维生素等生理 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 主要成分。
3. 参考值 血糖浓度:空腹<6.1 mmol/L;服糖后:0.5 ~ 1小时为7.8 ~ 9.0 mmol/L(应<11.1 mmol/L),2小时为 ≤7.8 mmol/L,3小时时应恢复至空腹血糖 水平。各时间尿糖测定结果均为阴性。
4. 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 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 ≥11.1 mmol/L。
2. 参考值 ELISA法:cTnT为0.02 ~ 0.13μg/L,诊断临界值为﹥0.2μg/L;cTnI 为﹤0.02μg/L,诊断临界值为﹥1.5μg/L。
3. 临床意义 cTnT、cTnI增高和变化,对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 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 察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用于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均 高。见表6-3-1。
参考值 3.5 ~ 5.5 mmol/L
3. 临床意义
(1)低血钾见于 ①摄入不足:营养不 良、胃肠功能紊乱、长期无钾饮食;②丢 失过多:频繁呕吐、长期腹泻、瘘管引流, 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大量钾随尿丢失,长 期使用强利尿剂使钾大量排出,肾上腺皮 质功能亢进促进钾的排泄;③葡萄糖与胰 岛素同时使用、碱中毒等,使钾过多转入 细胞内。

肠道腺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肠道腺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18
❖ 阻止MHC-I类分子在病毒感染细胞上表达 以阻止CTL的攻击。
❖ 腺病毒合成RID蛋白结合病毒感染细胞的 死亡受体以逃避天然杀伤细胞的攻击。
❖ 病毒利用自身的聚合酶进行基因组复制, 增加了抗原漂移的机会。
19
❖ 腺病毒对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 眼、肝脏等均可感染,人腺病毒约1/3 的已知血清型通常与人类疾病相关,但 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患;相 反,不同血清型也可引起同一种疾患。
6
➢流行性
腺病毒胃肠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小儿,发病 情况仅次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小发病年龄为1月, 绝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Ad-40主要感染 1岁左右婴儿,Ad-41则感染稍大的幼儿,全年均可 发病,但腺病毒性胃肠炎一般呈散发性。
7
➢ 流行性
❖ 肠道腺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原 因是因为树突状细胞缺乏腺病毒受体, 不能感染附近淋巴结。
微生物学检查法
血清学诊断
采取患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做CF试验、HI 试验及NT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早期 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中CF试验最为常 用。
28
ELISA方法
检测ADV抗原、抗体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有助于临床 对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结果判定用简单的分光光度计,客 观准确,3 ~ 4h即可出结果,可大批检测,阳性率远优于 病毒分离,亦优于血清学技术,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IgM 产生早于IgG,有利于早期诊断,IgG产生稍晚,虽不能早期 诊断,但相当一部分在7一14天内检测单份血IgG阳性再结合 临床也可诊断。
❖ 优点: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简单快 速
31
浙江萧山医院目前检测方法
❖ 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阳性率 3.7% (12/322)平均年龄:8月龄,最大15 月龄,最小4月龄。北京万泰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

过度解读实验室检查 结果
与忽略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相 反,有些医生可能过度解读检查结果 ,将一些边缘值或稍微异常的数值作 为诊断依据,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 例如,轻度贫血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 响,如营养不良、失血等,不能简单 地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
缺乏对实验室检查结 果的综合分析
实验室检查结果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 重要依据之一,但并非唯一依据。医 生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影像学 和病理学等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发热患者,单纯血常规 检查无法确定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 查结果如血培养、痰培养等,以确定 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 临床意义讲课幻灯
2023-11-12
目录
•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 •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 ICU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与病情监

目录
•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实验室检 查结果的关系
•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的误区与正 确认识
01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总结词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反映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状态,如钾、钠、钙、 pH等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05
凝血酶原时间(PT): 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功 能;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反映内源性凝 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FG):共 同凝血途径的重要成分 ;
D-二聚体(D-Dimer) :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纤 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 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包括D-二 聚体、FDP,故D-二聚 体测定、血浆FDP可反 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 ;
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反映机体携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 单核
增多:新生儿、高海拔地区居民
细胞
减少:妊娠中后期,某些老人
血小板计数
.
7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病般理检性查变化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原发性 继发性:先心病等 相对性:呕吐等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液病 减少: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伤寒
.
13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较少见 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
20~40 3~8
0.8~4 0.12~0.8
.
10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生理性:如小婴儿、剧烈运动等 反应性:感染等 肿瘤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急性白血病 放射病
DIC
.
18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二、尿液的一般检查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二、尿液的一般参检考值查
24h尿量:1L-2L,平均1.5L
管型 结晶
.
20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成年 (4~10)
×109/L
6个月-2岁
(11~12) ×109/L
新生儿
(15~ 20) ×109/L
.
9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般检细查胞类型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中性粒细胞(N)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临床疾病概要(第2版)
.
1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第四章 实验(室第一及篇辅诊助断学检基查础)
.
2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减少:急慢性失血:钩虫病等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RBC寿命短:溶血性贫血等 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再障
临床意义
.
8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WBC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
16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般参检考值查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100~300)×109/L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
14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生理性:见于儿童 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急性失血或溶血 白血病等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减少:某些感染、再障、慢性理化损伤 脾功亢进、免疫性疾病
.
12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目录
管型 结晶
二、尿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RBC (4.0~5.5) ×1012/L
(3.5~5.0) ×1012/L
(6.0 ~ 7.0) ×1012/L
HGB (120 ~160)g/L (110 ~150) g/L (170~200) g/L
血小板计数
.
6
性粒细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 录胞
一、淋血巴液的一生般理检性查变化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
17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增多:生理性:运动、饱餐、妊娠中晚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脾切除术后,恶性肿瘤等 减少:引起出血
减少:病毒性感染、伤寒等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
11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C和DC测定
增多:生理性:如小婴儿、剧烈运动等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急性感染、中毒 严重外伤、烧伤、心梗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移植排斥反应 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
15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录
RBC和HGB测定
参一考值、血液的一临般床检意查义
临床意义
WB细胞
增多:生理性: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某些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等 某些血液病
百分率(%) 绝对值(×109/L)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l~3
0.04~0.5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2~7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B)
0~l
0~1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本节重点
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 尿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的化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人民卫生出版社
.
4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性粒细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 录胞
一、淋血巴液的一般检查
细胞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单核 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