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ppt课件

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化营销、智能制造、数字化供应链等方面。通过数字化转 型,企业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生产等目标。
2024/3/26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注重数据驱动和用户体验,加强人才培养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 保障措施。
18
05 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
2024/3/26
19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格局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03
除了传统的视频课程,还有直播课程、互动课程等多种学习方
式供学生选择。
13
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升
2024/3/26
学习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情况, 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智能推荐学习资源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智能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提高 学习效率。
02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有 利条件。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汇聚创意,实 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和价值共创。
03
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
1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01
互联网作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供了有力支撑。互联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 产品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
2024/3/26
22
06 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
2024/3/26
23
提高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
学习信息检索技巧
掌握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等技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 性。
辨识信息真伪
了解信息来源,注意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消 息。
培养批判性思维
网络 ppt课件

电子邮件还支持多种附件格式,如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便用户传递各种 类型的信息。
电子邮件的垃圾邮件过滤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过滤掉不必要的广告和垃圾邮件,提高 邮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搜索引擎
1
搜索引擎是网络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 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2
搜索引擎通过爬取互联网上的网页和信息,建立 索引数据库,使用户能够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相 关的网页和资源。
络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 输、智能处理等特点。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
CHAPTER 05
网络伦理与法规
网络隐私保护
隐私权
PPT课件中不应包含他人 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地 址、电话号码等,以保护 个人隐私权。
匿名化处理
保持联系。
社交媒体还支持多种平台和设备 ,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等,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
系。
在线购物与电子商务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人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方便快捷, 省时省力。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提供了多种商品和服务,如服装、电子产品、家居 用品等,方便用户购买所需商品。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 便用户完成支付操作。同时,它还提供了多种优惠活动和服务,如优惠 券、积分兑换等,吸引用户进行购物。
对于一些需要公开的数据 ,应进行匿名化处理,去 除个人标识信息,以保护 个人隐私。
访问权限控制
对于一些敏感信息,应设 置访问权限,限制访问者 范围,避免信息泄露。
网络版权保护
版权声明
在PPT课件中应明确版权归属,标明版权信息,以 避免版权纠纷。
电子邮件的垃圾邮件过滤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过滤掉不必要的广告和垃圾邮件,提高 邮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搜索引擎
1
搜索引擎是网络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 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2
搜索引擎通过爬取互联网上的网页和信息,建立 索引数据库,使用户能够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相 关的网页和资源。
络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 输、智能处理等特点。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
CHAPTER 05
网络伦理与法规
网络隐私保护
隐私权
PPT课件中不应包含他人 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地 址、电话号码等,以保护 个人隐私权。
匿名化处理
保持联系。
社交媒体还支持多种平台和设备 ,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等,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
系。
在线购物与电子商务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人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方便快捷, 省时省力。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提供了多种商品和服务,如服装、电子产品、家居 用品等,方便用户购买所需商品。
在线购物和电子商务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 便用户完成支付操作。同时,它还提供了多种优惠活动和服务,如优惠 券、积分兑换等,吸引用户进行购物。
对于一些需要公开的数据 ,应进行匿名化处理,去 除个人标识信息,以保护 个人隐私。
访问权限控制
对于一些敏感信息,应设 置访问权限,限制访问者 范围,避免信息泄露。
网络版权保护
版权声明
在PPT课件中应明确版权归属,标明版权信息,以 避免版权纠纷。
互联网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1.1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 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
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
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 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 作、共同娱乐。
1.2 互联网专家看互联网
互联网的本质——信息的加工聚合,
最终实现公众对于事件无限接近真实 的了解。
1983年, ARPANET宣布将 “NCP”协议向 “TCP/IP”协议 过渡,Internet取 代阿帕网;
1991年,科学家提 姆•伯纳斯李开发出 了万维网及简单的 浏览器,互联网开 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小知识
1
阿帕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ARPANET是互联网的始祖,由美国国
AR防PA部N高ET级是研互联究网计的划始署祖设,计由开美发国国,防由部4所
2.2 互联网与用户交互方式的转变
广播+接收
大家都是贡献者
智能+个性
2.3 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三大特征
带宽不断提高
多种接入方式 并存
手机逐渐取代PC成 为互联网主力军
拨号上网 光纤
PC 手机,pad
手机用户的增长速 度已经超过PC
公交,地铁,饭桌 无处不在使用手机
公共Wifi覆盖越来 越广
高大级学研究的计4台划署大设型计计开算发机,采由用4所分大组学交的换4 技
台术大相型计互算连机接采。用起分初组是交换为技了术便相于互这连些接学。
起校初之是为间了互便相于共这享些资学源校之而间开互发相,共7享0资年源代,
而协开议发,成7功0年的代扩,大协了议数成据功的包扩的大体了积数,据进
包而的组体积成,了进互而联组网成。了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 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
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
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 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 作、共同娱乐。
1.2 互联网专家看互联网
互联网的本质——信息的加工聚合,
最终实现公众对于事件无限接近真实 的了解。
1983年, ARPANET宣布将 “NCP”协议向 “TCP/IP”协议 过渡,Internet取 代阿帕网;
1991年,科学家提 姆•伯纳斯李开发出 了万维网及简单的 浏览器,互联网开 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小知识
1
阿帕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ARPANET是互联网的始祖,由美国国
AR防PA部N高ET级是研互联究网计的划始署祖设,计由开美发国国,防由部4所
2.2 互联网与用户交互方式的转变
广播+接收
大家都是贡献者
智能+个性
2.3 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三大特征
带宽不断提高
多种接入方式 并存
手机逐渐取代PC成 为互联网主力军
拨号上网 光纤
PC 手机,pad
手机用户的增长速 度已经超过PC
公交,地铁,饭桌 无处不在使用手机
公共Wifi覆盖越来 越广
高大级学研究的计4台划署大设型计计开算发机,采由用4所分大组学交的换4 技
台术大相型计互算连机接采。用起分初组是交换为技了术便相于互这连些接学。
起校初之是为间了互便相于共这享些资学源校之而间开互发相,共7享0资年源代,
而协开议发,成7功0年的代扩,大协了议数成据功的包扩的大体了积数,据进
包而的组体积成,了进互而联组网成。了互联网。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司(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着手建立新的主干网络。
1992年: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立了新的高级网络服务网
(ANSNET),取代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国Internet的主干网。
1994:NSF骨干网解体,出现多个商用骨干网。
地球村?
5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及
1983年:ARPAnet宣布旧通信协议NCP向TCP/IP过渡 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 ,
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
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
恩如今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1983年,将国防用途和学术用途的网络分离
4
二、从NSFNet到Internet
9
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1994 年)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 使该单位的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
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 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
2
•
冷战 —— 避免只要一颗炸弹就可能毁掉整个国家的计 算能力 数台计算机,在地理位置上可能相隔很远, 但是经由 网络将它们联机在一起
•
•
计划——一旦某台计算机遭受攻击,其他计 算机仍然
可以透过其他不同的路径传递信息
通信协议为NCP(网络控制协议)
3
1971年: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
不能让社会主义国 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
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 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 专线仍是我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 第一根专线。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ppt课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11050302017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无限)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88年,X.25协议实现了国际远程联网和欧洲 北美的 电子通信。
• 1989年11月,NCFC正式启动,联合北大清华 共同实施。
• 1992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建成使用。 • 1993年3月2 日,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预测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企业信息化:企业网站41万个,大型企业 92.5%建立企业内部网,CIO群体崛起。
•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推出 GPRS业务。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
• 2000年7月7日,“企业上网工程”启动。 • 2001年12月20日,“家庭上网工程”启动。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展
社交
信息
交易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流通,使 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马云: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 • 李彦宏:人和人之间需要更高效快速的信息沟
通方式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资源共享(同享) 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实时交互性(随时) 个性化(展示自己) 人性化(人性化标准) 公平性(机会平等)
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重申中国连入
internet 的要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90年11月,NCFC 立项,1993年11月NCFC 主干网络运行。
• 1994年4月,NCFC 与美国intrenet 互联成功, 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1050302017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无限)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88年,X.25协议实现了国际远程联网和欧洲 北美的 电子通信。
• 1989年11月,NCFC正式启动,联合北大清华 共同实施。
• 1992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建成使用。 • 1993年3月2 日,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预测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企业信息化:企业网站41万个,大型企业 92.5%建立企业内部网,CIO群体崛起。
•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推出 GPRS业务。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
• 2000年7月7日,“企业上网工程”启动。 • 2001年12月20日,“家庭上网工程”启动。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展
社交
信息
交易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流通,使 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马云: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 • 李彦宏:人和人之间需要更高效快速的信息沟
通方式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资源共享(同享) 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实时交互性(随时) 个性化(展示自己) 人性化(人性化标准) 公平性(机会平等)
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重申中国连入
internet 的要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90年11月,NCFC 立项,1993年11月NCFC 主干网络运行。
• 1994年4月,NCFC 与美国intrenet 互联成功, 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互联网发展及业务介绍PPT课件(非常全面)

优势:中国机械产业 的高速增 长,有世界上最完整 的供应链
战略:参考借鉴德国工业4.0, 研究适合中国 的工业4.0,让制 造业紧跟时代趋势,提前迈向智 能化,以适应未来 的国际竞争
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 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 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 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 的智能生产系统。
本质:对传统行业 进行智能化,数据 化,信息化 的革新, 培养新业态
动力:新信息基础设 施 的建设(云+网+ 端),新生产要素 的普及(大数据), 新 分工网络 的出现 (大规模,社会化分 工形态)
意义:志在促进网络 与各产业 的融合创 新,在技术,标准, 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 的充分对接
2002-2009年
2009-2016年
2016-2024年
互联网+追溯
2012年11月14 日,于扬在 2012易观第五 届移动博览会上 发表《 互联网+》 为题 的演讲, 首次提出了 互联 网+理念。
①
未来 的生活是希 望在多屏 的环境 中随时随地用到, 而这样 的服务会 以一个 互联网+ 的 公式存在,从而重 新改造和创造我们 今天所有 的产品, 才能真正 的转型, 创造新 的局面。
互联网业务介绍
主题1
1
2 3
互联网背景与环境 互联网业务定义与类型 互联网业务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趋势
互联网 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发展阶段
消费 互联网 学术研究
ARPANRT
提出Internet 最初概念
产业 互联网 生产服务
互联网PPT课件

专线接入因特网
DDN
路
光缆
由
器
通常是位于某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无线微波
必要的准备
• 硬件与软件 • 向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申请线路
四 走进因特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因特网,亲身去体会它带给我们的喜悦 吧!
上网规则
• 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 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 • 过滤不健康的内容 • 不要在网上太多的时间
认识因特网
第一节 认识因特网
主要内容
• 什么是因特网 • 上因特网能做什么 • 如何连接因特网 • 走进因特网
一 什么是因特网
1. 计算机网络 2. 因特网的诞生与发展 3.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
1. 计算机网络
• 使用通信线路将若干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它们之 间能够互相通信,并且共享软硬件资源,就构成了 计算机网络。
• 清华大学BBS站----水木清华
•
三 如何连接因特网
• 电话拨号接入因特网 • 专线接入因特网
电话拨号接入因特网
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 一个调制解调器,一个ISP帐号
您的计算机
调制解调器
市内电话网
ISP 公司的 调制解调器 ISP 的服务器
因特网
调制解调器
• 制定了TCP/IP网络协议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我国叫它“因特 网”
IP地址
IP地址由四个数字,中间用一个点隔开, 四个数字在0~255之间
域名
为 了 使 用 和 记 忆 方 便 , 因 特 网 还 采 用 了 域 名 管 理 系 统 , 简 称 DNS (Domain Name System),在IP地址之外,网上的计算机还有另一种 表示法:域名,它是由代表一定意义的英文单词的缩写构成,如: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应用将促进各行业之 间的融合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 级。
物联网的应用将改善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 务能力,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平。
人工智能的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继 续在医疗、金融、制造、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2
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中国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 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人工智能技术将加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力,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目 录
• 互联网的起步阶段(1994-1998)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8) • 移动互联网时代(2009-至今) •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01
互联网的起步阶段 (1994-1998)
互联网的引入
01
1994年,中国首次全功能接入国 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 庭中的第77个成员。
04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5G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5G技术将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 网络连接,为各类互联网应用提
供更好的支持。
5G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物联网的 发展,使得更多的设备能够接入 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5G技术将促进远程医疗、在线 教育、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发 展,提升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继续在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发挥重 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为经济发展提供 新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网格的研究主要在美国和欧洲。英 国政府已投资1亿英镑,用来研制“英国 国家网格”(UK National Grid)。美国 政府用于网格技术基础研究经费则已达5 亿美元。美国军方正规划实施一个宏大的 网格计划,叫做“全球信息网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预计在2020年完 成。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和 海军陆战队已启动了一个耗资160亿美元 历时8年的项目,包括系统的研制、建设、 维护和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语义网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 中解放出来。因为网中的计算机能利用自己 的智能软件,在搜索数以万计的网页时,通 过“智能代理”从中筛选出相关的有用信息。 而不像现在的万维网,只能罗列出数以万计 的无用搜索结果。
语义网的实现是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语言和RDF(资源描述框架)来完成的。当 然,要实现语义网并非仅有XML和RDF就行 了。更主要的技术难题还在于要让电脑可以 进行过多的“思考”和“推断”,这里面的 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有赖于人工 智能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有专家认为,网络技术正呈现出四方面的 变化趋势:
从静态网到动态网 从被动方式到主动方式 从呈现信息和浏览的窗口到智能生成的平台 从HTML到XML。
互动性和可编程性成为崭新的动态网的主 要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变化,看上去是在 技术领域发生的,但是,它们对于新 闻传播未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 们可能影响到未来网络新闻的样式与 形态,甚至也可能对未来新闻传播业 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格技术将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 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 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当 然,也可以利用它构造地区性的网格、企事业内 部网格、局域网网格、甚至家庭网格和个人网格。 网格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 共享,即对资源孤岛的消除。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1989年,在Tim BernersLee汲取Nelson的思想,提 出了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 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1991年Internet成立CIX (商业互联网交换协会),开始推动Internet的商业服 务。WWW首次在Internet上露面,立即引起轰动并大 获成功。同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 Berners Lee编写发表了第一个Web服务器程序和文 本浏览器,这个成果能够通过Internet将位于日内瓦的 CERN与美国依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 (NCSA)连接起来,这就使得网络向全球化扩展的 连接成为可能。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三、互联网的未来 目标: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 网络计算与应用技术
计算技术: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技术正在被全 球相关技术人员所关注,相关的技术与产品的 开发也在迅速的发展中。
应用技术:语义网。语义网是另一个倍受IT界 关注的事情,属于网络应用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3、Internet能够提供、使用或者访问公众或私人 的高级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服务是建构在上述 通讯协议和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到2002年2月世界因特网用户数 地区分布数
地区数
因特网用户数
非洲
0.0415亿
亚太地区
1.5749亿
欧洲
1.7135亿
中东地区
0.0465亿
加拿大和美国(北美) 1.8123亿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1993年,NCSA则编写出第一个能够支持图形的Web 浏览器Mosaic,它又被称为NCSA Mosaic。NCSA Mosaic是第一个使用视窗的万维网浏览器,它的诞生 标志着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发展的新阶段,它具有超平 台开放式结构(plateform independent),囊括了 Internet所提供的诸多服务项目,包括电子邮件,文档 传输(FTP),Gopher,广域网数据库信息查询 (WAIS),和用户网新闻组(Usenet)。Mosaic所 具有的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特点使得网页的浏览不仅快 捷方便,而且容量巨大、妙趣无穷,这成为了万维网 此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的产生 :阿帕网(1969年)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 使用BBN公司开发 配有12K存储器的Honeywell DDP-516小型计 算机;AT&T公司提供速率为50kpbs的通信线路。 节点1:加利福尼亚大学洛衫矶分校 UCLA(8月30日,9月2日接入) 功能:网络测量中心 主机、操作系统:SDS SIGMA 7、SEX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语义网(Semantic Web)
通俗地说,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 网络。也可以说语义网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 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 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 流一样轻松。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万维网,实际上是一个存储和 共享图象、文本等信息的媒介,电脑对自己所存 贮的文字或图像信息的含义是一无所知的,网页 仅仅显示内容,超链接只负责将一个网页链接到 另一个网页,网络不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搜寻 和检索网页,直至找到所需要的内容。而语义网 则是希望计算机能“看懂”网页的内容,使计算 机成为“智能”的导航工具。当然语义网还并不 仅仅能完成这个功能,它比这还要“聪明”得多。
思考:您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需求 是什么?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下一代网络将具有:
开放性 高效率 提供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多种业务 多媒体性能优越 资源高度共享 成本低廉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
1、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 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 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拉丁美洲
0.2533亿
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 5.442亿
互联网定律与价值方程
摩尔定律(Moore's Law)
梅特卡夫法则 (Metcalfe' Law)
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
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因为有探索与创新, 所以消费产生粘性, 粘性导致普及,普及 导致边际成本的无限 下降,从而会在最终 意义上互联网的自由 与共享的精神得以实 现。——“互联网价 值方程”
互联网发展历程
班级:124-2
宿舍:517
姓名:王聪,赵璐,郭鹏
钟肖徽,孙磊
绪论 信息时代与网络传播
信息时代的来临 托夫勒(A.Toffler)于1980年3月出版的
《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人类的历史可 以分成三个阶段(“三次浪潮”):第一次浪 潮是由“农业革命”开始的“农业文明浪潮”, 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是由“工业革命”开始的 “工业文明浪潮”,历时不过300年。目前人 类正面临着第三次浪潮,即现今正在进行着的 新文明浪潮,预计几十年即可完成,它以电子 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主要特点 是多样化、小型化和个人化。
2、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当时尚未正 式成立INTERNIC,而是由美国国防部ARPANET网 络中心DDN-NIC负责全球互联网络域名和IP地址 的分配)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 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 务。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 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节点2:斯坦福研究院(SRI)(10月1日) 功能:网络信息中心(NIC) 主机、操作系统:SDS940、Genie 节点3: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1月1日) 功能:Culler-Fried交互式数学 主机、操作系统:IBM 360/75、OS/MVT 节点4:Utah大学(12月) 功能:图形处理 主机、操作系统:DEC PDP-10、Tenex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80年代中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主机资 源,利用ARPANET的TCP/IP协议,建立了NSFNET广域网并 鼓励各界把自己的局域网与NSFNET相连接。一个互联网的雏 形逐步形成。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 (56Kbps),Internet完全取代了ARPANET。到1991年并 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子网已增加到了3000多个,平均年增长速 度100%,从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此时互联网还仅限于
通讯工具,经济发展与时代划 分的关系
互联网的概念
Internet指的是全球信息系统,它包含三方面 的含义:
1、Internet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逻辑地连结起来。 这个唯一的地址空间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 或其后续的扩展协议工作的。
2、Internet能够通过协议进行通讯。这个协议是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及其后 续的扩展协议。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万维网的概念可能要追溯到1940年。 Vanevar Bush讨论了memex,memex为一种可存 储大量信息和线索(trails)的巨型机,使线 索通过信息提供相应的链接。在理论上,用户 可以存储trails并允许其它人访问以便共享研 究兴趣和思路。1965年,Ted Nelson创造了术 语“超文本”(hypertext)。
共享NSF巨型计算机和科技界相互交流和通信的范围。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
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工商企业相继与互 联网相连接,使互联网实现了第二次飞跃。1995年4 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操作,由美国政府指 定三家私营企业来经营互联网。1998年6月5日美国政 府发表白皮书,成立非赢利公司,互联网域名地址分 配公司(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负责对互联网进行技术管理。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语义网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 中解放出来。因为网中的计算机能利用自己 的智能软件,在搜索数以万计的网页时,通 过“智能代理”从中筛选出相关的有用信息。 而不像现在的万维网,只能罗列出数以万计 的无用搜索结果。
语义网的实现是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语言和RDF(资源描述框架)来完成的。当 然,要实现语义网并非仅有XML和RDF就行 了。更主要的技术难题还在于要让电脑可以 进行过多的“思考”和“推断”,这里面的 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有赖于人工 智能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有专家认为,网络技术正呈现出四方面的 变化趋势:
从静态网到动态网 从被动方式到主动方式 从呈现信息和浏览的窗口到智能生成的平台 从HTML到XML。
互动性和可编程性成为崭新的动态网的主 要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变化,看上去是在 技术领域发生的,但是,它们对于新 闻传播未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 们可能影响到未来网络新闻的样式与 形态,甚至也可能对未来新闻传播业 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格技术将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 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 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当 然,也可以利用它构造地区性的网格、企事业内 部网格、局域网网格、甚至家庭网格和个人网格。 网格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 共享,即对资源孤岛的消除。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1989年,在Tim BernersLee汲取Nelson的思想,提 出了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 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1991年Internet成立CIX (商业互联网交换协会),开始推动Internet的商业服 务。WWW首次在Internet上露面,立即引起轰动并大 获成功。同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 Berners Lee编写发表了第一个Web服务器程序和文 本浏览器,这个成果能够通过Internet将位于日内瓦的 CERN与美国依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 (NCSA)连接起来,这就使得网络向全球化扩展的 连接成为可能。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三、互联网的未来 目标: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 网络计算与应用技术
计算技术: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技术正在被全 球相关技术人员所关注,相关的技术与产品的 开发也在迅速的发展中。
应用技术:语义网。语义网是另一个倍受IT界 关注的事情,属于网络应用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3、Internet能够提供、使用或者访问公众或私人 的高级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服务是建构在上述 通讯协议和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到2002年2月世界因特网用户数 地区分布数
地区数
因特网用户数
非洲
0.0415亿
亚太地区
1.5749亿
欧洲
1.7135亿
中东地区
0.0465亿
加拿大和美国(北美) 1.8123亿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1993年,NCSA则编写出第一个能够支持图形的Web 浏览器Mosaic,它又被称为NCSA Mosaic。NCSA Mosaic是第一个使用视窗的万维网浏览器,它的诞生 标志着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发展的新阶段,它具有超平 台开放式结构(plateform independent),囊括了 Internet所提供的诸多服务项目,包括电子邮件,文档 传输(FTP),Gopher,广域网数据库信息查询 (WAIS),和用户网新闻组(Usenet)。Mosaic所 具有的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特点使得网页的浏览不仅快 捷方便,而且容量巨大、妙趣无穷,这成为了万维网 此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的产生 :阿帕网(1969年)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 使用BBN公司开发 配有12K存储器的Honeywell DDP-516小型计 算机;AT&T公司提供速率为50kpbs的通信线路。 节点1:加利福尼亚大学洛衫矶分校 UCLA(8月30日,9月2日接入) 功能:网络测量中心 主机、操作系统:SDS SIGMA 7、SEX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语义网(Semantic Web)
通俗地说,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 网络。也可以说语义网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 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 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 流一样轻松。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万维网,实际上是一个存储和 共享图象、文本等信息的媒介,电脑对自己所存 贮的文字或图像信息的含义是一无所知的,网页 仅仅显示内容,超链接只负责将一个网页链接到 另一个网页,网络不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搜寻 和检索网页,直至找到所需要的内容。而语义网 则是希望计算机能“看懂”网页的内容,使计算 机成为“智能”的导航工具。当然语义网还并不 仅仅能完成这个功能,它比这还要“聪明”得多。
思考:您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需求 是什么?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下一代网络将具有:
开放性 高效率 提供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多种业务 多媒体性能优越 资源高度共享 成本低廉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
1、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 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 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拉丁美洲
0.2533亿
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 5.442亿
互联网定律与价值方程
摩尔定律(Moore's Law)
梅特卡夫法则 (Metcalfe' Law)
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
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因为有探索与创新, 所以消费产生粘性, 粘性导致普及,普及 导致边际成本的无限 下降,从而会在最终 意义上互联网的自由 与共享的精神得以实 现。——“互联网价 值方程”
互联网发展历程
班级:124-2
宿舍:517
姓名:王聪,赵璐,郭鹏
钟肖徽,孙磊
绪论 信息时代与网络传播
信息时代的来临 托夫勒(A.Toffler)于1980年3月出版的
《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人类的历史可 以分成三个阶段(“三次浪潮”):第一次浪 潮是由“农业革命”开始的“农业文明浪潮”, 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是由“工业革命”开始的 “工业文明浪潮”,历时不过300年。目前人 类正面临着第三次浪潮,即现今正在进行着的 新文明浪潮,预计几十年即可完成,它以电子 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主要特点 是多样化、小型化和个人化。
2、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当时尚未正 式成立INTERNIC,而是由美国国防部ARPANET网 络中心DDN-NIC负责全球互联网络域名和IP地址 的分配)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 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 务。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 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节点2:斯坦福研究院(SRI)(10月1日) 功能:网络信息中心(NIC) 主机、操作系统:SDS940、Genie 节点3: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1月1日) 功能:Culler-Fried交互式数学 主机、操作系统:IBM 360/75、OS/MVT 节点4:Utah大学(12月) 功能:图形处理 主机、操作系统:DEC PDP-10、Tenex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80年代中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主机资 源,利用ARPANET的TCP/IP协议,建立了NSFNET广域网并 鼓励各界把自己的局域网与NSFNET相连接。一个互联网的雏 形逐步形成。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 (56Kbps),Internet完全取代了ARPANET。到1991年并 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子网已增加到了3000多个,平均年增长速 度100%,从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此时互联网还仅限于
通讯工具,经济发展与时代划 分的关系
互联网的概念
Internet指的是全球信息系统,它包含三方面 的含义:
1、Internet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逻辑地连结起来。 这个唯一的地址空间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 或其后续的扩展协议工作的。
2、Internet能够通过协议进行通讯。这个协议是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及其后 续的扩展协议。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WWW的产生)
万维网的概念可能要追溯到1940年。 Vanevar Bush讨论了memex,memex为一种可存 储大量信息和线索(trails)的巨型机,使线 索通过信息提供相应的链接。在理论上,用户 可以存储trails并允许其它人访问以便共享研 究兴趣和思路。1965年,Ted Nelson创造了术 语“超文本”(hypertext)。
共享NSF巨型计算机和科技界相互交流和通信的范围。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的发展
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工商企业相继与互 联网相连接,使互联网实现了第二次飞跃。1995年4 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操作,由美国政府指 定三家私营企业来经营互联网。1998年6月5日美国政 府发表白皮书,成立非赢利公司,互联网域名地址分 配公司(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负责对互联网进行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