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结构计算方法汇编之桥梁工程:脚手架计算

合集下载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汇总(二)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汇总(二)

引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是在搭建脚手架期间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项目成本管理和施工进度安排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进行汇总,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本文是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概述:正文:一、材料计算1.梁杆材料计算1.1确定支撑点的数量和间距1.2计算横梁和纵梁的长度1.3根据工作负荷计算梁杆的截面尺寸1.4考虑脚手架的高度和工作施工条件,计算梁杆的数量和总长度2.扣件材料计算2.1根据脚手架结构设计图纸计算每个节点所需的扣件数量2.2考虑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荷载要求,计算总扣件数量2.3考虑脚手架的拆卸和运输,预留一定数量的备件3.板材材料计算3.1根据脚手架结构设计图纸计算每个平台所需的板材尺寸和数量3.2考虑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荷载要求,计算总板材数量3.3考虑脚手架的拆卸和运输,预留一定数量的备件4.支撑材料计算4.1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结构设计计算支撑立柱的数量和间距4.2根据支撑立柱所需的承重能力,计算支撑材料的截面尺寸4.3考虑脚手架的高度和工作施工条件,计算支撑材料的数量和总长度5.安全设施材料计算5.1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工作要求,计算安全设施材料的需求5.2包括安全扶手、护栏、安全网等的数量和长度计算5.3考虑脚手架的拆卸和运输,预留一定数量的备件二、工作量计算1.搭建脚手架的工时计算1.1根据脚手架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计算搭建脚手架所需的工时1.2考虑脚手架的高度、施工条件和人员数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1.3考虑脚手架的拆卸和运输工作量,预留一定的时间安排2.材料搬运和加工的工时计算2.1根据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计算搬运和加工的工时2.2合理安排搬运和加工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3.安全设施的工时计算3.1根据安全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计算安装和拆卸的工时3.2考虑安全设施的位置和需要调整的范围,合理安排工时计划三、计费规则1.脚手架工程量计费规则的制定1.1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和合同,确定计费规则和计算方法1.2考虑脚手架的材料和工时,制定合理的计费标准2.计费单元的确定2.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确定计费单元的范围2.2考虑脚手架的搭建和拆卸阶段,划分计费单元3.计费单价的确定3.1考虑脚手架材料的市场价格和工时的合理报酬,确定计费单价3.2考虑材料报废和人力成本,适当调整计费单价的因素四、成本管理1.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对成本管理的影响1.1正确的工程量计算可以准确评估项目成本,并预算合理的资金1.2避免脚手架材料的浪费和追加采购,控制成本的增加2.成本控制和监督2.1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人员和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控制脚手架工程的成本2.2使用成本管理软件和工具,及时记录和分析成本数据2.3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五、总结: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材料和工作量计算,可以准确预估项目的成本和施工周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追加采购。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一:前言脚手架计算方法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计算方法能够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总结各种常见的脚手架计算方法,并提供详细的说明和示例。

二:单杆脚手架计算方法1. 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在计算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单杆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跨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计算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脚手架。

三:双杆脚手架计算方法1. 双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双杆脚手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件和连接件组成,计算其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双杆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跨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双杆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计算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脚手架。

四:悬挑脚手架计算方法1. 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悬挑脚手架是一种通过悬挑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施工的脚手架,计算其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悬挑脚手架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引言概述:脚手架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提供了工人们在施工现场上进行工作所需的安全支撑。

在搭建脚手架时,准确的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五个主要方面的计算方法。

正文内容:1. 载荷计算方法1.1 静载荷计算- 考虑脚手架自重和添加的设备、物料的重量。

- 根据使用场景和工作要求确定静载荷的大小。

- 使用相关的公式计算不同部位的静载荷。

1.2 动载荷计算- 考虑人员和设备在脚手架上的移动和工作导致的动态载荷。

- 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估计动载荷的作用力和分布。

- 采用动载荷系数进行计算,确保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1.3 风载荷计算- 考虑风对脚手架表面的作用力。

- 根据地理位置、脚手架高度和设计风速等参数计算风载荷。

- 使用风载荷系数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 材料选择和安全系数2.1 材料选择- 根据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 考虑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和重量等因素。

- 使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安全系数-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安全系数的大小。

- 考虑脚手架的载荷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

- 根据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

3. 脚手架布置和支撑方法3.1 脚手架布置-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脚手架计算结果,合理布置脚手架。

- 考虑工作面的形状、高度、长度和倾角等因素。

- 根据规范和经验确定脚手架的布置方案。

3.2 支撑方法- 根据脚手架的类型和形式选择适当的支撑方法。

- 考虑地基条件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

- 使用稳定的支撑材料和结构,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悬挑脚手架计算方法4.1 悬挑脚手架定义与用途- 介绍悬挑脚手架的定义和常见用途。

4.2 悬挑长度计算- 根据悬挑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条件计算悬挑长度。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临时结构,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在高处进行工作。

在搭建脚手架时,计算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脚手架计算方法,以确保脚手架的设计和搭建符合安全标准。

脚手架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脚手架高度、承载能力、材料强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并说明如何进行计算。

1. 脚手架高度计算脚手架的高度决定了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脚手架的高度应不超过其基础宽度的4倍。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4倍基础宽度时,需要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如增加水平支撑杆和斜撑。

2. 承载能力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主要指的是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重。

根据建筑规范,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满足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要求。

通常,脚手架的设计承载能力是根据所需荷载和材料强度来计算的。

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应考虑脚手架的类型、材料、连接方式以及支撑和支承条件等因素。

3. 材料强度计算脚手架的材料强度计算是为了确保使用的材料足够强度,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和环境要求。

常见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扣件、木材等。

在进行材料强度计算时,需考虑材料的抗拉和抗压性能。

4. 安全系数计算安全系数是指脚手架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承载能力之间的比值。

通常,安全系数应大于1,以确保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系数的值取决于各地的建筑规范和要求,通常在1.5至2之间。

在进行脚手架计算时,还需了解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1. 柱杆计算法柱杆计算法是常用的脚手架计算方法之一,适用于单柱或多柱式的脚手架。

该方法通过计算柱杆的承载能力和材料强度来确定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杆件合力法杆件合力法是通过对脚手架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脚手架的安全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脚手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脚手架的安全性。

3. 风荷载计算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气候条件恶劣或施工地点靠近海岸等,需要考虑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影响。

脚手架如何计算

脚手架如何计算

脚手架如何计算在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临时性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和通道。

而正确计算脚手架的各项参数,对于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控制成本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脚手架是如何计算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脚手架的类型。

常见的脚手架类型包括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在计算方法和参数上会有所差异。

对于落地式脚手架,计算的关键参数包括立杆的间距、横杆的步距、脚手架的高度以及荷载。

立杆间距通常根据施工要求和建筑物的结构来确定,一般在 15 米至 2 米之间。

横杆的步距则根据施工人员的作业高度和安全要求设定,常见的步距为 18 米。

脚手架的高度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层高、施工层的高度以及防护栏杆的高度等因素。

在计算荷载时,要考虑恒载(如脚手架自身的重量)和活载(如施工人员、材料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等)。

恒载可以通过材料的规格和长度进行计算,而活载则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取值。

悬挑式脚手架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除了上述的参数外,还需要计算悬挑梁的强度、稳定性以及锚固端的受力情况。

悬挑梁的长度和截面尺寸要根据脚手架的高度、荷载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

锚固端的受力要通过详细的力学分析来确定,以确保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可靠。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计算重点在于附着支撑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提升设备的承载能力。

这种脚手架通常会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在计算脚手架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铺设垫板或进行地基处理。

同时,脚手架的连接节点(如扣件、螺栓等)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需要进行验算,以保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牢固性。

另外,在计算风荷载时,要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基本风压值,并结合脚手架的体型系数和高度变化系数来计算风荷载的大小。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用于支撑和提供临时工作平台的装置。

它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进行高空作业、搭建脚手架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首先,设计荷载的计算是脚手架计算的基础。

设计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和风荷载等。

自重是指脚手架结构所承受的自身重量,可以通过对脚手架材料的重量进行估算得出。

活荷载是指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等对脚手架结构的额外负荷,可以根据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对活荷载进行估算。

风荷载是指风对脚手架结构的侧向压力,可以通过风压系数和脚手架立面积计算得出。

其次,脚手架材料的选择和尺寸的确定是脚手架设计的重要环节。

脚手架材料主要包括管件、钢管和木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

脚手架的尺寸一般通过计算和经验确定,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高度、支撑点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然后,脚手架结构的计算是保证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脚手架结构的计算主要包括对立杆、水平杆、斜杆、对角杆等的弯曲和屈曲的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这些构件的尺寸和材料要求,以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

接下来,脚手架的抗风计算是确保脚手架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抗风计算主要包括对脚手架结构各个构件的风荷载的计算和各构件的抗风能力的确认。

通常采用西风压法或风洞试验等方法进行计算和验证。

此外,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是确保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倾覆的重要环节。

稳定性计算主要包括计算脚手架的倾覆力矩和倾覆系数等。

通过计算得出稳定性系数,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

最后,安全系数的确定是为了保证脚手架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

安全系数通常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确定,主要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见的因素等。

综上所述,脚手架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荷载、脚手架材料、脚手架结构、抗风稳定性等因素。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两篇)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两篇)

引言概述: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支撑结构,它的计算方法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的计算方法,分别从荷载计算、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和施工要求五个大点进行阐述,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正文内容:一、荷载计算1. 垂直荷载的计算:根据脚手架所承受的垂直荷载的特点,采用静力学原理进行计算,考虑到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重量。

2. 水平荷载的计算:根据脚手架所受到的水平荷载的特点,采用脚手架结构的形式和材料强度等参数进行计算,确保脚手架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3. 风荷载的计算:考虑到脚手架在户外环境中所受到的风荷载的影响,采用风压力和结构形式等参数进行计算,确保脚手架的风稳定性。

二、材料选择1. 钢管材料的选择:根据脚手架所承受的荷载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管材料,包括直径、厚度等参数。

2. 扣件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扣件材料,考虑到连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稳定。

3. 钢缆材料的选择:根据脚手架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和风荷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缆材料,确保脚手架在水平和风荷载下的稳定性。

三、结构设计1. 脚手架的类型选择: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脚手架结构类型,包括悬挑式、支撑式、悬挂式等。

2. 柱网板的设计: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荷载要求,设计合适的柱网板结构,确保脚手架的稳定和安全。

3. 横梁的设计:根据脚手架的荷载要求,设计合适的横梁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4. 斜撑的设计: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稳定性要求,设计适当数量和位置的斜撑,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加固。

5. 平台板的设计:根据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和工程特点,设计合适的平台板结构,确保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

四、连接方式1. 扣件连接方式:采用扣件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稳定,同时减少施工工期。

2. 焊接连接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要求1. 脚手架搭设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脚手架的搭设,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脚手架用量计算

脚手架用量计算

脚手架用量计算简介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性支撑结构,用于搭设起工人工作平台,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工人的安全。

在工程项目中,计算脚手架的用量非常重要,需要准确估计所需材料的数量,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脚手架的用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一、脚手架构件及材料脚手架通常由以下构件和材料组成:1. 立杆:脚手架的主要支撑构件,一般为铁管或钢管,其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横杆:连接立杆的水平支撑构件,可使用木材或金属制作。

3. 斜杆:连接立杆的斜向支撑构件,通常使用钢管或铁管。

4. 脚轮:脚手架的移动装置,通常安装在脚手架底部的立杆上。

5. 连接件:连接脚手架构件的金属配件,如螺栓、螺母等。

二、计算脚手架用量的方法1. 确定脚手架高度和长度首先,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和长度。

一般而言,脚手架的高度应能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并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

脚手架的长度取决于施工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2. 计算立杆的数量根据确定的脚手架高度和长度,计算所需立杆的数量。

立杆的间距一般为1.5-2米,根据立杆的间距和脚手架的长度计算总数。

3. 计算横杆和斜杆的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横杆和斜杆的数量。

横杆的间距一般为1.2-1.5米,斜杆的间距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计算连接件的数量根据脚手架构件的连接方式,计算所需的连接件数量。

连接件一般按照每米使用一定数量进行计算。

5. 计算脚轮的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长度和需要安装脚轮的位置,计算所需的脚轮数量。

一般情况下,每个立杆底部需要安装一个脚轮。

三、实例计算假设需要搭建一个长度为20米、宽度为6米、高度为10米的脚手架。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1. 立杆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长度和间距(1.5米),计算立杆数量为20/1.5 = 14根。

2. 横杆数量:根据脚手架的宽度和间距(1.2米),计算横杆数量为6/1.2 = 5根。

3. 斜杆数量:视具体施工需求决定斜杆的安装情况,一般情况下每个立杆上面需要安装一个斜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655
32.5
840
32.5 60
60×3
30×3 840 30×3
60×5
60×3
60×23=1380
图 3.2-1 0#块支架结构示意图(单位:cm)
37
⑵ 荷载大小
①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 p1 = 2.5 kN/m2 ② 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p2 = 2.5 kN/m2 ③梁体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110 300
300
300
300 110
截面1
截面2
220 I16支架顶纵梁 20 100100 80100100100 80100100 20
I10支架顶横梁
60×16=960
6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60×7=420 20
500 1380
60×7=420 20
② 单肢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N ≤ϕAf
式中: A —— 立杆横截面积,4.89cm2; φ —— 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表 3.2-2; f —— 钢管强度设计值,205MPa。
表 3.2-2 P235A 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3.2-2) (3.2-3)
λ
0
1
2
3
4
5
6
7
8
9
0 1.000 0.997 0.995 0.992 0.989 0.987 0.984 0.981 0.979 0.976
w0 —— 基本风压值,按公式(3.1-7)计算,kN/m2。
⑵ 荷载的分项系数
① 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
的分项系数:
a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2;计算结构倾覆稳定时,取 0.9。 b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4。 ② 计算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 1.0。 ⑶ 荷载效应组合
① 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N = 1.2(NG1 + NG2 ) + 1.4(NQ1 + NQ2 )
NG1 —— 混凝土自重标荷载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 NG2 ——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 NQ1 ——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产生的轴向力,kN/m2; NQ2 —— 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轴向力,kN/m2。
N = (NQ1 + NQ2 ) ×1.4 + (NG1 + NG2 ) ×1.2 = (0.90 + 0.90) ×1.4 + (4.98 + 0.54) ×1.2 = 9.144 kN
100 0.588 0.580 0.573 0.566 0.558 0.551 0.544 0.537 0.530 0.523
110 0.516 0.509 0.502 0.496 0.489 0.483 0.476 0.470 0.464 0.458
120 0.452 0.446 0.440 0.434 0.428 0.423 0.417 0.412 0.406 0.401
172.97
13.83
42.32
13.83
110 80
320
80 110
(尺寸单位:cm,荷载单位:kN/m2,混凝土容重取 26.5kN/m3)
图 3.2-3 截面 1 断面混凝土荷载分布
38
110 80
320
80 110
700 70
480
图 3.2-4 截面 2 断面(单位:cm)
186.51
2 脚手架计算
2.1 碗扣式脚手架
2.1.1 荷载及其组合 ⑴ 荷载分类
① 作用于脚手架和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 两类。
②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
a 组成脚手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横杆、横向横杆、斜杆、水平斜 杆、八字斜杆、十字撑等自重;
b 组成模板支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及横向水平杆、水平及垂直斜 撑等自重。
附加构件的自重。
⑤ 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
a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材料荷载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材料荷载标准值取 2.5kN/m2。 b 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可采用 2.5kN/m2 c 风荷载 作用于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图 3.2-6 平均断面混凝土荷载分布
39
④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 p4 = 1.5 kN/m2 ⑶ 两侧翼缘板处满堂支架受力检算
两侧翼缘板处碗扣式脚手架布置按顺桥向间距 60cm,横桥向间距 60cm,横杆步距 90cm。翼缘板处脚手架每一根立杆受立如下:
①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
NQ1 = p1 A = 2.5 × 0.6 × 0.6 = 0.90 kN ② 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70 0.775 0.770 0.765 0.760 0.755 0.750 0.744 0.739 0.733 0.728
80 0.722 0.716 0.710 0.704 0.698 0.692 0.686 0.680 0.673 0.667
90 0.661 0.654 0.648 0.641 0.634 0.626 0.618 0.611 0.603 0.595
设计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架体的稳定和连墙件承载力等应按表 3.2-1 的荷载组 合要求进行计算。
34
表 3.2-1 荷载效应组合
序号 1
计算项目 立杆稳定计算
荷载组合 ①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② 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
2.1.2 脚手架的结构计算 ⑴ 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NQ2 = p2 A = 2.5 × 0.6 × 0.6 = 0.90 kN ③ 梁体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G1 = p31 A = 13.83× 0.6 × 0.6 = 4.98 kN ④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
NG2 = p4 A = 1.5 × 0.6 × 0.6 = 0.54 kN 按规范进行荷载组合有:
式中:
wk = 0.7μ z μs w0
(3.2-1)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规定采用,见表 3.1-7;
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规定的竖直面取 0.8;
式中:
Pk
= 1.5Gk Sk
Gk = a × H0 × (gk1 + gk2 + gk3 )
(3.2-8) (3.2-9)
36
Gk —— 脚手架立杆验算截面承受的构架自重荷载,kN; H0 —— 立杆高度,m;
a —— 立杆纵距,m; gk1 —— 基本构架杆部件的平均自重荷载,取 0.18kPa; gk 2 —— 配件平均自重荷载,取 0.15kPa; gk3 —— 局部件平均自重荷,载取 0.1kPa; Sk —— 立杆纵距与横距的乘积,m2。 2.1.4 计算实例 ⑴ 设计概况 某铁路特大桥 56+96+56m 连续梁 0#块重 667.5t,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进行 0#块现 浇,立杆、纵杆间距 60cm(腹板处加密为 30cm),横杆间距 90cm,结构图如图 3.2-1 所 示:
10 0.974 0.971 0.968 0.966 0.963 0.960 0.958 0.955 0.952 0.949
20 0.947 0.944 0.941 0.938 0.936 0.933 0.930 0.927 0.924 0.921
30 0.918 0.915 0.912 0.909 0.906 0.903 0.899 0.896 0.893 0.889
130 0.396 0.391 0.386 0.381 0.376 0.371 0.367 0.362 0.357 0.353
140 0.349 0.344 0.340 0.336 0.332 0.328 0.324 0.320 0.316 0.312
150 0.308 0.305 0.301 0.298 0.294 0.291 0.287 0.284 0.281 0.277
b 配件重量,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 设计脚手架时,其荷载应根据脚手架实际架设情况进行计算。
③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
a 脚手架的施工荷载,脚手架作业面上的操作人员、器具及材料等的重量。 b 风荷载。 ④ 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
a 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结构荷载,包括: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模板、支承梁(楞) 等自重。
186.51
13.83
55.86
13.83
110 80
320
80 110
(尺寸单位:cm,荷载单位:kN/m2,混凝土容重取 26.5kN/m3)
图 3.2-5 截面 2 断面混凝土荷载分布
179.74
179.74
13.83
49.09
13.83
110 80
320
80 110
(尺寸单位:cm,荷载单位:kN/m2,混凝土容重取 26.5kN/m3)
40 0.886 0.882 0.879 0.875 0.872 0.868 0.864 0.861 0.858 0.855
50 0.852 0.849 0.846 0.843 0.839 0.836 0.832 0.829 0.825 0.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