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精选10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精选10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没人能否认死的必然性,就像没人能否认地球是圆的一样。
AlS一种残酷的绝症,这种病从腿部神经麻痹开始,一点点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时为止——灵魂将眼睁睁地看着躯体一点点死去。
当然时间还在继续,地球还在转,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痛苦而有所改变,陷入黑暗的只有你一个。
莫里教授不甘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他决定勇敢地去面对死亡。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四个星期他与米奇一起探讨人生。
他们并没有说多少很深奥的东西,只是生活,很真实,很有意义。
(真理其实都是朴实而简单的!)莫里老人在临死前还是幽默风趣,他不会自怜自哀,顶多早上醒来时想起自己的病流下几滴眼泪,起来后就恢复了活力。
书中并没有特别着重地写莫里是怎么可怜,更让人觉得被人照顾很好,如同回到了出生时。
像孩子那般被关爱。
莫里老人与米奇的课上充满了人间温情,米奇和莫里曾谈轮到轮回转世,莫里说自己想要做一头羚羊,那么优美,那么迅捷。
这个想法和他的身体比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但这也是有他喜欢跳舞的因素吧。
不过谁又能说真的有轮回呢?“死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尽管掉转头不去看他,却还是知道它的存在。
”但莫里却能正视他,他们谈论遗憾谈论死亡。
人都会死,活着的人惧怕死亡,然而死亡来临时又不会感到痛苦了。
在某个夜晚莫名地断了气,会有什么痛?留下的只有亲人的思念。
突然觉得莫里教授的活着的葬礼是无比的明智。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2Albom(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以及电视评论员,这本书是由他与昔日的大学教授Morrie(莫里)的谈话整理而成。
作者在大学时期曾经是教授的得意门生,在毕业后因为忙于事业而多年没有与昔日好友和教授联系。
偶然的一天作者在电视上获知Morrie得了一种严重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已经时日无多。
于是他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的每周二去登门拜访他,话题涉及衰老、原谅、婚姻、家庭、欲望、有意义的人生等诸多方面。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最新5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最新5篇《相约星期二》讲的是一位患有重病的老人,同时也是一位执掌教坛一辈子的大学教授,在自己为数不多的岁月中思考人生,将自己的感悟以每星期二相约的形式,讲给一位曾经教授过的学生。
下面给您带来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很早以前就听人说过《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书中说的是"一个老人"向"一个年轻人"讲的"一堂人生课。
拿来一读,里面的道理还真值得回味……书中讲的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以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给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的星期二听他讲课。
老教授的谈吐非常亲切,幽默,对自己即将死去毫无忌讳,勇敢的面对死亡,让人们对死亡消除了恐惧,他讲的都是些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这堂课讲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课是葬礼。
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他说,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
回首过去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们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们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他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
如果你想对社会低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惟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的面对整个社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不经常讨论这些问题,但我认为老教授的话很朴实,很耐人寻味,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向莫里老教授那样,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权利,有一颗健康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审视我们自己,不要一味的索取,一味的埋怨,不要怕,不要悔,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精选15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精选15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老人,或者说一个老学者,临终前的14堂人生课。
米奇是一个幸运儿,他在短短的14个星期里学到了这一生都适用的东西;莫里也是一个幸运儿,他在人生的最后14个星期里让所有人成为了他的学生,听到了他的思想;我们更是幸运儿,在遥远的这儿听到了莫里教授的谆谆教诲。
〔是呀!我们都因此成为幸运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觉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
那轮椅,那笑容,那台录音机,我听见他在说:“我不像让世界惊慌不安。
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接受它,进入一种安宁的心境,然后离去。
?〞这本书里,莫里说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好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
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泰然。
人生在世,难免经历一些挫折。
泰然地面对,无疑是很重要的。
即使,是死亡。
当然,莫里教授的话值得珍藏的还有很多。
比方,“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我们也需要原谅自己。
〞“不幸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
〞“人们把我视为一座桥梁。
我不像以前那么活着,但我又没有死……我类似于……介于两者之间。
〞“知道吗?我死了以后,你说,我听。
〞“……〞很多很多,这些话语,这些真诚的话语,值得我珍藏一生。
莫里的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悲哀。
这位终身的教师,在人生的最后14个星期2里,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也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觉悟,莫里的话无疑在告诉我们:“这就是!〞每一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去。
临死前,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有意义,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无私。
我想,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这一生,都会受到莫里的影响。
他的泰然,他的纯真,他的思考,他的无畏。
让我们,向他肃然起敬!相约星期二读后感2我不喜欢莫里,尽管他那样的人很难得,如果碰到的话我肯定也会为那样的人所触动、引发各样的情绪,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还好书籍给了“离他很远〞这种理所当然的心理距离。
他看似完美,因为他正是非常邪恶,他的真诚为目的效劳:永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汇总13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汇总13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1村上春树曾说,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
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
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你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逝。
生命,总是带给人以欣喜,面对死亡,我们总是带着一丝敬畏与恐惧。
我们害怕生命中的猝不及防,害怕突然与这个世界挥手告别,我们不忍就此消逝不留一丝痕迹。
或许,这世间有太多值得留恋的,每个人都有太多放不下的,面对死亡,我们总是不能坦然,毕竟意味着生命的不复存在。
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里写道: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
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
直子的死告诉我这件事。
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
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
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__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同样在莫里老人眼中,死亡并不可怕,他更将此活成了一种艺术。
面对疾病,他没有畏惧,面对死亡,同样是如此坦然。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每个星期二于自己的学生米奇相约。
一个老人,慈祥的面容,风趣的语句,依旧和学生谈笑风生,让人完全忘记他即将与这个世界告别。
或者又像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莫里老人的话更显平缓却富有哲理。
面对死亡的从容,一生的起伏波荡也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波澜不惊。
金钱名誉地位,爱恨追求友谊,莫里老人似乎在死亡面前又将之阐释了另一境界。
我曾经这样写道,你知道吗,我最不忍学会的就是告别,我用脚步丈量着走的每一步路只为快点回到你身边,我抬头望天上的星星因为我知道我们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我想着你你也念着我,我怕有一天的猝不及防,就这样,来不及看你一眼。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精选1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如果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够为他人做一点小小的付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就足以让你的生命绽放华彩!一位临死的老人,就应是智者,他教会了我这一道理,并且还远远不止这些......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没有必要羡慕别人的地位,正因你同样重要,或许你自己并不了解,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没有价值,怎样正确的看待自己,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就像此刻的我,在班级这个大群众中,不是最优秀的,不是主角,但是我依然扮演着我的小主角,一部完整的戏也用样需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主角,这样才能使这部戏更加的完美!(演好自己的主角!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觉悟了!) 我们总是斤斤计较那些小利益,不肯让自己吃亏,如果把心胸放宽,多谦让一分,淡然的去看待,我想自己的情绪也必须会得到释然吧。
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好正因这些小事所生气,破坏了一天的情绪,为何不看开些,调整姿态,用微笑去应对晨光呢?!死亡----一个人们永远忌讳的话题,我想只有在这位即将离去的老人面前,有着深厚人生阅历的老人面前,才能够得到破解,他的坦荡,他的豁达,令任何一个人惊叹!是呀,何必那么惧怕死亡二字呢,这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道路啊,只是早晚的问题,我们要把眼光放在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好处。
如果说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如果说每一秒都是最后一秒。
这样我们会怎样度过呢?!这只是我看完整本书的感想,或许正因人生阅历的关联,有些问题还不是看得太透彻,但是我想我此刻所领悟到的这一切,就足够使我受益终身!(值得一生阅读的书!你也能够向你的父母推荐呀!)《相约星期二》读后感2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这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然后在他过世后,学生把他的笔记整理出了一本书,就是《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500字(6篇)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500字(6篇)《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1没人能否认死的必定性,就像没人能否认地球是圆的一样。
AlS一种残酷的绝症,这种病从腿部神经麻痹开头,一点点地向上扩散,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时为止——灵魂将眼睁睁地看着躯体一点点死去。
当然时间还在连续,地球还在转,不会由于一个人的苦痛而有所转变,陷入黑暗的只有你一个。
莫里教授不甘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他确定英勇地去面对死亡。
在他生命的最终十四个星期他与米奇一起探讨人生。
他们并没有说多少很浅显的东西,只是生活,很真实,很有意义。
〔真理其实都是朴实而简洁的!〕莫里老人在临死前还是幽默幽默,他不会自怜自哀,顶多早上醒来时想起自己的病流下几滴眼泪,起来后就恢复了活力。
书中并没有特殊着重地写莫里是怎么可怜,更让人觉得被人照看很好,犹如回到了诞生时。
像孩子那般被关爱。
莫里老人与米奇的课上布满了人间温情,米奇和莫里曾谈轮到轮回转世,莫里说自己想要做一头羚羊,那么美丽,那么迅捷。
这个想法和他的身体比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但这也是有他喜爱跳舞的因素吧。
不过谁又能说真的有轮回呢?“死和太阳一样不行直视,尽管掉转头不去看他,却还是知道它的存在。
”但莫里却能正视他,他们谈论圆满谈论死亡。
人都会死,活着的人惧怕死亡,然而死亡来临时又不会感到苦痛了。
在某个夜晚莫名地断了气,会有什么痛?留下的只有亲人的思念。
突然觉得莫里教授的活着的葬礼是无比的明智。
大家在自己的轨道上不断地向前奔跑,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这就是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一个社会需要进展需要繁华,它就需要提高其生产力,所以它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的就是工作进步向前努力。
可这并不是我需要的。
“Forget about what the culture says. I have ignored the culture much of my life. I am not going to be ashamed. Whats the big deal? ”我们是否能抛开主流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能让我感到欢乐的是什么?是爱,是付出和赐予。
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5篇

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5篇死亡是小事,但是注重在死亡后留下什么。
或者是一部有哲理的书,或者是几句名言,抑或是一点欢笑,又或者是一点模糊的记忆,你就不算白活了。
到人世间走一遭,留下点什么东西也就行了。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教师追求的是永恒,他的影响也将永无止境。
——亨利·亚当斯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七十多岁时患上了一种叫做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病,也就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所得的那种病。
这是一种十分凶险、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从腿部神经麻痹开始,一点点地向上蔓延,先是腿行走不灵,然后是无法站立、无法坐直,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时为止。
霍金十分的幸运,他的病情不是持续恶化的,而是一次发作以后就会平稳很长的一段时刻,然后再有下一次的发作。
一般状况下,这种病都是持续恶化的,从生病开始,留给病人的时刻一般不超过两年。
莫里就属于这种状况。
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莫里决定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活下去。
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个星期二见一次面,一齐讨论“生活的好处”,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好处的人生”这些重要的课题。
米奇是一个专栏作家、记者,他坚守和老师的这一约定,将每周二的时刻空出来,退掉所有的约会和事物,飞行数百公里来到莫里家中,和莫里一道谈心。
从第一次相约到最后一次见面,这样的讨论持续了14个星期。
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师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礼来临。
余秋雨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
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正因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感悟范文5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感悟范文5篇如何思想,如何评判,都必须自己选择,不能由任何人替你做决定。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这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然后在他过世后,学生把他的笔记整理出了一本书,就是《相约星期二》。
曾想过要看看这本书,不过不久就淡忘了寒假有时间整理我的书柜时,因为爸爸的书和我是放在一起的,所以一眼就瞄到了爸爸以前买的书。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映入眼帘,这句话虽然精练却引起我的注意,记忆被回忆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既然当初没有看成这本书,那就趁寒假好好读读吧!在书中我面对了一个很乐观,亲切,谈吐幽默的一个老人。
他竟然为自己办了一场葬礼,并且随着每个人给他写的诗而又哭又笑。
每天他都要面对他自己的萎缩,今天到哪里,明天到哪里?这几乎比死亡更痛苦,看着自己的身体不断萎缩,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但是这位社会学老教授却享受着死亡,并经常和米奇笑谈他仿佛又回到了婴儿期,有人帮他上厕所,有人帮他擦屁股在不同阶段都要享受着这个阶段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不是年轻时浪费青春时间,老了之后才开始后悔曾经。
我欣赏莫里教授的欣然接受,他不羡慕健康人的身体,他只是努力地把这段时间过着充实,享受即使病痛中的美好的事。
既然一天天都要过去,那么为什么不能利用我们能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而不是害怕并恐慌死亡,衰老的到来。
不过:一旦你学会怎么去死,你就学会了怎么去活。
这句话好深奥的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人总是倾向于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在看到别人谈论深刻的或者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话题时,总会滋生出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而这一切,也许只是自己缺乏改变的勇气,我们的教育教授给我们的并不总是正确的,只有坚强的人才敢勇敢的拒绝接受,而我无疑是个懦夫。
没有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忙碌只是为了以后的车子、房子、票子,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从来不会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过去的两年里,日子过的浑浑噩噩,毫无意义可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相约星期二》
美文赏读
2012-10-28 12:00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
莫里老人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
这是《相约星期二》中的一个小小片断。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这便是《相约星期二》的所有内容概括。
面对这样的概括,你或许不会对这本书产生怎样的兴趣吧?可是,就是因为其精简(注意了,我用的是“精简”,而不是“简单”),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假若给海伦·凯勒三天光明,那么她将在第一天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在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第三天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到为生活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
假若给莫里教授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他最满意的安排是“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
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教授说,他会跟
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
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那么,假若给你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呢?我想过,可是,悲哀的是,除了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经历的琐碎事之外,我竟不知道我将做什么。
在我们看来,我们每天度过的都是完全健康的一天,于是乎,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知该作何反应了。
人在健康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而奢华的梦,或许是住上小别墅,开上宝马车,或许是世界环游,或许是功成名就……然而,就在我们每天忙于追梦的时刻,时间已经悄然从身边溜走……其实,莫里教授也不例外吧,所以他才会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美好的每一天。
莫里教授的课,最终将在死亡里划上句号。
人生无常,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来临时,你可以感叹青春一去不返,但却无法拒绝衰老和病痛。
莫里教授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
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那么面对这个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要学会和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他说,他认为这是人生最困难的事。
他在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与生活讲和。
他平静地,以一种超然的心态体验着死亡。
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他说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这么平静地面对死亡,那么过去还有什么困难可怕呢?这句话,是一位临终老人说的,对我们而言,它可以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向生活中每个困难挑战。
希望等到几十年后,我们
不会心怀遗憾地说这句话。
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人生,诠释了死亡。
在莫里教授最后的岁月里,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这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然而莫里老人却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
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
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
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莫里教授就是这样一边乐滋滋地体验死亡,一边与米奇讨论着人生。
这本书读第一次是因为好奇。
读第二次则是因为敬佩和感动。
即使在读了二次之后的现在,我知道我仍是无法体会和理解莫里教授的境界,但是我从莫里教授那获得了一个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相约星期二》,这是一本好书,不管是莫里教授,还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他说过的话,都值得你在生命里慢慢体会。
读着这样的书,你我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次的净化。
这真是一本启人智慧、发人深思的深邃至极的人生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