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范本
液化气罐区泄漏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液化气罐区泄漏应急处置预案范文英文回答: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LPG Tank Leakage.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is to outline the necessary steps and procedures to be followedin the event of a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tank leakage. This plan aim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inimize the potential damage caused by such incidents.1. Identification of the Leak:Regular inspections and maintenance should be conducted to identify any potential leaks in LPG tanks.Leak detection systems, such as gas sensors and alarms,should be installed and regularly tested.In the event of a leak, the responsible personnel should be notified immediately.1. 泄漏的识别: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化石油气(LPG)罐,以识别任何潜在的泄漏。
应安装并定期测试气体传感器和报警器等泄漏检测系统。
在发生泄漏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2. Evacuation and Isolation:The first priority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all personnel. Evacuate all individuals from the affected area to a safe location.Isolate the area by establishing a perimeter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access.Shut off all ignition sources, includ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achinery.2. 疏散和隔离:首要任务是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例文(3篇)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例文1、lng储罐破裂,lng大量泄漏后着火应急抢险预案(1)立即向119报警,随后向公司调度报告。
(2)立即发出警报,全站停止运行,同时启动消防喷淋系统。
(3)保护着火lng储罐附近设备、设施,以免事故扩大。
(4)立即派出警戒人员阻止lng储配站周围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5)___抢险人员配合消防部门对lng储罐进行灭火。
2、lng储罐破裂,lng大量泄漏应急抢险预案(1)发现lng储罐破裂,lng大量泄漏,立即发出警报,全站停止运行,同时启动消防喷淋系统。
(2)立即向119报警,随后向公司调度报告。
(3)立即派出警戒人员阻止lng储配站周围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4)___抢险人员穿戴好防护服用水___驱散天然气。
(5)控制一切着火源,让天然气慢慢散发完毕。
3、lng气相管线大量泄漏(1)迅速关闭泄漏管段两端阀门,控制泄漏。
(2)关闭lng储配站总电源(除消防电源),关闭储罐出液总阀后相继停止全站运行,熄灭一切明火,同时至安全区电话向公司领导汇报。
(3)立即设立警戒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4)待漏气管段内天然气安全放散完后,进行抢修。
4、lng气相管线大量泄漏并着火(1)迅速关闭漏气管段两端阀门,控制泄漏。
(2)关闭lng储配站总电源(除消防电源),启动紧接按钮使整个生产系统停止运行。
(3)开启储罐消防喷淋系统对储罐进行热隔离,立即向119报警和向主管领导汇报。
(4)___抢险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并到达现场,待火势变小后,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5)火势较大时,操作人员要协同消防人员灭火。
(6)警戒人员立即设立警戒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7)灭火后待漏气管段内天然气放散完后抢修,检查并完好后可恢复送气。
5、lng液相管破裂大量外泄(1)立即关闭破裂管上下游阀门,全站停止运行。
(2)关闭lng储配站总电源(除消防电源),熄灭一切明火,同时至安全区迅速向公司领导汇报。
(3)设定警戒区域,进行现场监督,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范文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范文液化气储配站是供应液化石油气的重要设施,涉及安全风险较高。
在储配站发生抢险事故时,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的范文,供参考:一、事故背景及基本情况1. 事故背景:液化气储配站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主要作为气源仓储、气瓶充装和配送中心。
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发生了液化气泄漏事故。
2. 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时间: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事故地点:液化气储配站事故类型:液化气泄漏事故等级:一般二、应急组织及领导1. 应急指挥组织根据事故紧急情况,成立应急指挥组织,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处置工作,组织力量消除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应急指挥组织构成指挥长:XXX(由相关主管负责)副指挥长:XXX(由主要责任人员担任)成员:防爆专家、消防人员、医疗救护人员、环保人员、公安人员等。
三、应急工作流程1. 预警与报警液化气储配站应设置各类监测设备,及时发现事故预警信号,并及时上报报警机构。
2. 紧急疏散和封锁一旦发生事故,应当立即进行疏散和封锁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抢险人员应迅速组织、引导周围群众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封锁事故现场,避免无关人员靠近。
3. 事故调查与评估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事故现场的评估和调查工作。
包括事故原因、事故范围、可能的风险等等,为后续的处置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 应急资源调配根据事故情况评估,抢险指挥部应及时调动相应的应急资源,包括消防车辆、防爆设备、救护车辆、环境监测设备等。
同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
5. 现场处置工作根据事故的特点和危害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进行现场处置。
包括控制泄漏源、降低气体浓度、处理泄漏液体等。
同时采取必要的人防措施,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6. 事故恢复与清理事故处置完成后,应进行事故现场的恢复和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泄漏物、抢修设备、恢复供气等。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范本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范本第一章:前期准备工作1.1 拟定应急预案在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前,应急救援部门应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明确责任分工、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资源配置等内容,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1.2 编制事故现场地图对于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可能发生地点,应急救援部门应编制详细的事故现场地图,标明周围环境情况、道路情况、周边建筑等,并根据该地图安排救援人员的行动轨迹。
1.3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部门应提前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确保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并具备相应的应急救援技能。
救援队伍应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二章: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2.1 确定泄漏类型和范围一旦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发生,首先要迅速确定泄漏的类型和范围,包括泄漏气体的种类、压力大小、泄漏速度等信息,以便采取合适的应急措施。
2.2 疏散周边人员将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措施防止人员靠近事故现场,以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2.3 设置隔离带在泄漏事故现场周边设置隔离带,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隔离带的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以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2.4 启动紧急通知系统应急救援部门应启动紧急通知系统,将事故情况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包括消防、环保、医疗等部门,确保各方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5 制定泄漏控制措施根据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的实际情况,应急救援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泄漏控制措施,包括封堵泄漏源、减压控制、冷却降温等,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6 采取泄漏控制措施在制定泄漏控制措施后,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封堵泄漏源、安装气体泄漏探测仪、喷淋冷却等,有效控制液化石油气的泄漏。
2.7 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对于泄漏事故危害范围内的人员,应迅速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同时,按照预案的相关要求,开展病人转移、伤员救治、消防灭火、环境监测等工作。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优选稿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液化石油气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发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员密集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体泄漏或燃烧,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抢险救援,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事故特点1.事故特征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的突发性特点,尤其是夜间驾驶人员疲劳作业引发的事故,都会增加抢险的难度。
一旦因交通事故造成罐体泄漏,液化石油气迅速挥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随时可能遇火星发生气体爆炸(属于一次爆炸)。
爆炸后的高温火焰可以使罐体温度急剧上升,罐内压力也相应急剧增大,当超过罐体的承受极限,将产生罐体爆炸(属于二次爆炸),而罐体爆炸的威力远远超过气体爆炸,它产生的高温、冲击波和爆炸碎片对现场人员将造成巨大伤害。
同时,罐内大量液化石油气全部瞬间释放,再度引起气体爆炸(属于三次爆炸),形成杀伤力更大的立体爆炸区域,其燃烧传播速度为2km/s~3km/s。
2.罐体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1)安全附件(液位计、人孔盖、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泄漏或燃烧;(2)罐体本身严重变形或局部撕裂,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燃烧;(3)驾驶室严重变形或起火燃烧,严重危及相邻的液化石油气罐体。
启动救援预案1.报警自救交通事故发生后,尚有报警能力的驾驶、押运人员或现场群众要立即拨打119、120,向事故发生地消防、医护、质监、安监及当地人民政府报警,讲清事故车辆所处位置,罐体介质种类、介质质量,当场造成的破坏情况及事故未来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照平时掌握的液化石油气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自救,抢救伤员,判断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领域。
然而,在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偶尔可能会发生泄漏事故。
液化石油气泄漏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给人员和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应急抢险措施对于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方法,主要包括事故场景评估、危险识别和防护措施的制定、泄漏源控制、人员疏散和安全救援等方面。
首先,针对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需要尽快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了解泄漏程度和可能引发的危害。
评估包括了解罐车容量、气体泄漏速率、泄漏位置和环境条件等。
同时需要考虑到泄漏气体的特性,比如密度、易燃性、爆炸极限等。
评估得出的信息将为后续的抢险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在了解泄漏情况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危险识别和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区域,并进行标识。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安全方案,包括设立隔离区域和设置临时隔离点。
此外,还需提前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扑救器材,以确保每个抢险人员的安全。
第三,泄漏源控制是应急抢险的重中之重。
根据泄漏情况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遮燃物、水雾或泡沫等来控制泄漏源。
对于小型的泄漏事故,可以尝试用泥土、砂土或其他固体物质覆盖泄漏点,以阻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同时,根据泄漏点的大小和位置,可以考虑对罐车进行封堵或转移。
其次,在进行泄漏源控制的同时,需要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和安全救援。
在疏散过程中,要确保抢险人员尽可能远离泄漏源,避免进一步造成伤害。
同时,应及时通知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告知事故情况和安排疏散措施。
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医疗抢救工作。
最后,对于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应急抢险后的善后工作是同样重要的。
善后工作包括清理事故现场、修复设备和恢复正常运行等。
在清理过程中,应注意处理泄漏物质的规范,确保不会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范本(三篇)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液化气储配站是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加注和配送的重要设施,其功能和规模决定了其安全风险的大小。
在液化气储配站的生产运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液化气泄漏、泄爆等突发事故,对周边环境、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液化气储配站的安全稳定运营,需要制定可行的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抢险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统一的应急抢险方案,指挥协调现场救援行动,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2.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3. 抢险队伍:包括专业抢险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负责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三、应急抢险物资准备1. 火焰喷枪:用于扑灭液化气泄漏导致的火灾。
2. 防爆装备:包括阻隔式防爆服、防爆靴、防爆手套等。
3. 通风设备:用于排除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
4. 防护面具和呼吸器材:用于现场人员进行呼吸防护。
5. 扑救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枪等。
6. 废气收集器和气体检测仪:用于监测和收集液化气泄漏产生的废气。
四、液化气泄漏事故处置步骤1. 应急响应与报警:一旦发现液化气泄漏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紧急疏散与封控:在液化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封控事故现场,防止火灾扩散和人员伤亡。
3. 灭火与泄漏管道封堵:根据液化气泄漏的情况和现场条件,采取防护措施,扑灭火灾,并对泄漏的管道进行封堵,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4. 废气排除与处理:使用通风设备进行现场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并使用废气收集器收集废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 事故调查与分析:在事故处置完成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液化气储配站的安全性和应急防范能力。
五、危险源识别与风险防控1. 危险源识别:对液化气储配站的设施、设备、工艺和操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泄漏点、腐蚀设备等。
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理及扑救范本(2篇)

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理及扑救范本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能源,一旦发生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和扑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理及扑救的范本。
一、紧急应对措施1. 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相应的人员和装备到达事故现场,切勿慌乱,确保安全第一。
2. 首先,明确泄露源头和泄露速度,以便合理安排救援措施。
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通风方案,确保气体不会在泄露点周围积聚。
3. 使用专业仪器仔细测量事故现场的气体浓度和气体扩散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确保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4. 启动火警报警装置,并立即组织灭火队伍进行灭火扑救。
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扑救,同时遵循专业的灭火操作流程。
5. 若泄露点无法迅速修复,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申请封锁事故现场,防止泄露扩大和事故蔓延。
二、泄露源头处理措施1. 使用专业设备将泄露源头隔离,并尽可能降低泄露速度,以减少泄露造成的危害。
2. 封堵泄露点,使用专用的密封材料或设备进行封堵,防止泄露气体进一步扩散。
3. 清除泄露源头周围的易燃物质和可燃物,以防止进一步的火灾和爆炸。
4. 在封堵泄露点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泄露点的变化,及时调整处理措施。
三、泄露扑救措施1. 确定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根据液化石油气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2. 设立合理的灭火位置和灭火点,确保灭火剂能够有效地覆盖泄露点和周围区域。
3. 控制火源,使用灭火剂向火源喷洒,将火源隔离,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4. 在扑救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引发次生事故。
五、事故后处理措施1. 事故扑灭后,及时清理现场,清除残余的石油气和灭火剂,并进行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2. 对受污染的场地和设备进行清洗和修复,确保设备和场地的完好无损。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4354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的应急抢险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液化石油气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发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员密集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体泄漏或燃烧,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抢险救援,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事故特点
1.事故特征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的突发性特点,尤
其是夜间驾驶人员疲劳作业引发的事故,都会增加抢险的难度。
一旦因交通事故造成罐体泄漏,液化石油气迅速挥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随时可能遇火星发生气体爆炸(属于一次爆炸)。
爆炸后的高温火焰可以使罐体温度急剧上升,罐内压力也相应急剧增大,当超过罐体的承受极限,将产生罐体爆炸(属于二次爆炸),而罐体爆炸的威力远远超过气体爆炸,它产生的高温、冲击波和爆炸碎片对现场人员将造成巨大伤害。
同时,罐内大量液化石油气全部瞬间释放,再度引起气体爆炸(属于三次爆炸),形成杀伤力更大的立体爆炸区域,其燃烧传播速度为
2km/s~3km/s。
2.罐体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
(1)安全附件(液位计、人孔盖、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泄漏或燃烧;
(2)罐体本身严重变形或局部撕裂,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燃烧;
(3)驾驶室严重变形或起火燃烧,严重危及相邻的液化石油气罐体。
启动救援预案
1.报警自救
交通事故发生后,尚有报警能力的驾驶、押运人员或现场群众要立即拨打119、120,向事故发生地消防、医护、质监、安监及当地人民政府报警,讲清事故车辆所处位置,罐体介质种类、介质质量,当场造成的破坏情况及事故未来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照平时掌握的液化石油气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自救,抢救伤员,判断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
2.成立救援指挥机构
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紧急启动相应级别的危化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本地市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建议启动省级预案;如果事故特别重大,省级救援也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则应当建议启动国家级应急救援。
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以后,进一步了解先期处置情况,根据事故状况及应急处置需要,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研究制定和实施各种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可成立若干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应急通信、人员疏散安置、社会动员、新闻报道、物资经费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其中现场抢险救援组可由质监、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并根据现场救护情
况,随时调遣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迅速组成以下3个小组。
人员抢救小组:由公安、武警、人防、医疗部门组成,负责事故现场伤员抢救工作。
消防防爆小组:由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防火、喷淋降温工作。
隐患处置小组:由随车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组成,负责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存在的其他危害等情况,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消除和处置可能造成次生危害的隐患。
3.救援物资和器材调用
消防装备和器材:消防车、消防水带、消防水炮、各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防护器材:空气呼吸器、防化防静电工作服、防
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各种防毒面具。
堵漏装备和物资:吊车、干粉、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压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于液化石油气介质的密封胶若干。
医疗救治设备:医疗救护车、常用救护器材和药品。
实施应急救援
1.事故危害初评
抢险救援组和技术专家组要对事故范围、事故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进行初始评估,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资料。
2.划定警戒区域
建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域,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气温)等因素,建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工作区内,同时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将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域分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3部分。
对于抢险救援来说,重要的是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
爆炸危险区以内要禁绝一切火源,防止气体爆燃。
除配备防护装备的抢险人员外,其他抢险人员应该被布置在伤害区以外。
在实际抢险中,一般是划定一个包含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并考虑了安全系数的警戒区。
可运用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在泄漏现场周围各个方向测试气体浓度,浓度大于2%的范围以内为
警戒区。
因气态液化石油气密度比空气大,测试仪应布置在贴近地表处。
因气体扩散受泄漏量、风力等条件的影响时刻在变化,警戒范围要根据测得的数值随时调整。
警戒区内要杜绝一切火源。
液化石油气的点火能量仅为0.2~0.3mJ,普通火场中常用的电话、电台等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宣传设备,手电筒照探灯等照明设备,消防车、扳手等抢险设备都是潜在的火源,这些设备均不能进入警戒区。
进入警戒区使用的工具必须是无火花工具,电器必须是防爆电器。
可在普通的铁质工具表面涂上石蜡,防止产生火花,水带接口等外露金属部分绑上胶带,避免水带拖动时与水泥地面或其他金属碰撞产生火花。
抢险作业时金属之间发生碰撞可能产生火花,应用水枪对准发生碰
撞的部位射水,防止火花产生。
3.紧急疏散和救助人员
在液化石油气罐体泄漏情况非常严重,短时排险又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应立即划分事发周边居民和群众的疏散区域,下达人员疏散指令,组织人员疏散和清场检查,并做好疏散过程中的医疗、卫生保障和救助工作。
疏散时向上风向,迎风疏散转移,并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4.根据气体扩散情况确定停车位置和进攻方向
液化石油气的挥发扩散有一定的规律。
液化石油气液体泄漏后迅速挥发成气体,其密度为空气的1.5~2倍,气体会沿地面扩散,在地表面和低洼地带聚集,不易扩散,气体浓度从泄漏中心向外逐渐降低。
近距离区域的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为高浓度区;稍远区域的气体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