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4.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规范》JGJ120-20125.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6.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地区基坑降水工程2. 工程地点:某地区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基坑深度约为5米4.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 施工工期:90天三、降水工程特点分析与对策1. 降水目的: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不超过基坑底面,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

2. 工程特点分析:(1)地下水位较高,需进行降水工程;(2)基坑深度较大,降水效果需保证;(3)周边环境复杂,需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降水对策:(1)采用明沟加集水井降水;(2)设置降水井,进行深井降水;(3)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降水效果。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责任,进行技术培训。

2. 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降水设备、材料,如水泵、排水管道、集水井等。

3. 施工机械准备:准备挖掘机、吊车、搅拌车等施工机械。

五、降水井施工方法1. 施工前,对降水井位置进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

2. 挖掘井口,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3. 设置集水井,收集降水井中的地下水。

4. 连接排水管道,将集水井中的地下水排至指定地点。

六、监控量测1. 对降水井深度、降水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 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七、施工进度安排及资源配置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明沟集水井降水专项方案

明沟集水井降水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建筑总面积为XX平方米,地下水位较高,为保证基坑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需进行明沟集水井降水处理。

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约为1.5米,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地下水量较大。

二、降水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保基坑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

2. 防止基坑边坡失稳,确保边坡稳定性。

3. 防止基坑涌水,确保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三、降水方案1. 明沟设置:在基坑四周设置明沟,明沟宽度为0.5米,深度为0.6米,明沟底面比挖土面低0.3米,沟壁采用砖砌结构,确保明沟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2. 集水井设置:在基坑四周每隔30米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直径为1.0米,深度为1.2米,井底设置滤网,防止杂物进入集水井。

集水井底面比明沟底面低0.5米,确保集水井的集水能力。

3. 降水设备:采用潜水泵进行降水,水泵型号为QJ100-20/4,扬程为20米,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

潜水泵放置于集水井内,通过排水管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

4. 降水流程:基坑开挖过程中,首先进行明沟和集水井的设置,然后利用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

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适当增加集水井的数量和深度,确保降水效果。

四、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明沟和集水井的放样,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

2. 明沟和集水井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明沟和集水井,确保沟井的尺寸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明沟和集水井支护:对明沟和集水井进行支护,确保其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4. 水泵安装:将潜水泵放置于集水井内,连接排水管,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

5. 降水运行:启动潜水泵,进行降水作业,确保基坑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

五、监测与调整1. 监测地下水位: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及时了解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方案。

2. 监测边坡稳定性:监测基坑边坡的变形情况,确保边坡稳定性。

3. 监测排水设备:定期检查潜水泵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1. 引言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是为了有效排除降水过程中产生的雨水,确保道路和建筑物在降雨情况下保持通畅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明排降水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明排降水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2.1 排水设计根据工程区域的地形、降水情况以及排水需求,对明排降水进行设计。

设计应考虑到地势高低、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水流的流向等因素。

2.2 材料准备根据排水设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排水管道、排水口、水泵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2.3 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明排降水施工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3. 施工过程明排降水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清理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杂物和垃圾、清理积水等。

3.2 排水管道安装根据排水设计的要求,安装排水管道。

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管道的坡度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入下水道或水源。

3.3 排水口设置根据需要,设置排水口,通常设置在地势低洼或水流集中的地方。

排水口要安装牢固,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排出。

3.4 排水导流根据施工区域的情况,设置水泵或其他排水设备,将积水导流到排水管道或排水口。

3.5 检查与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4. 安全措施在明排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等。

必要时还需使用防护服和口罩。

•施工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秩序,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5. 施工后维护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清理排水口和排水管道,以保持畅通。

•监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排水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修复。

6. 结论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是确保道路和建筑物在降雨情况下保持通畅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明沟和集水井是常用的降水方案,主要用于排水系统中。

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对于有效降低地表积水、减少排水系统的负荷以及保护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原理。

明沟是一种地面排水系统,由混凝土、石块、沙土等材料构成,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

明沟一般位于建筑物或道路的周围,起到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出的功能。

明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地面的结构、水流的方向、排水的速度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确定明沟的宽度、深度和坡度。

明沟的宽度应根据降雨量来确定,一般宽度在0.5米到1米之间。

明沟的深度应确保能够排除雨水,并且比周围地面低。

明沟的坡度应根据水流速度和倾斜角度来确定,一般坡度在1:200到1:500之间。

明沟的底部应平整,以便水流顺畅。

集水井是明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

集水井可以分为雨水集水井和污水集水井两种类型。

雨水集水井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污水集水井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生活污水。

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容量、材料和防渗漏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确定集水井的容量,以满足预定的排水需求。

集水井的材料一般为混凝土或预制砖砌块,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

集水井的防渗漏措施包括采用防渗漏胶、防渗漏涂料等材料进行处理,以保证集水井的密封性。

明沟和集水井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明沟和集水井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标示。

然后,进行开挖工作,包括明沟的开挖和集水井的挖掘。

开挖时需要注意保持明沟和集水井的平整,并与周围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差。

接下来,进行排水管道的敷设和连接,确保水流顺畅。

在敷设排水管道时,需要进行斜度调整以利于排水。

最后,进行明沟和集水井的验收和调整,包括检查明沟和集水井的坡度和深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

总之,明沟和集水井是常用的降水方案,用于排水系统中。

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地面结构、水流方向、排水速度等因素。

明沟降水方案

明沟降水方案

明沟降水方案引言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雨洪灾害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对城市造成严重的影响,降水管道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

但是日常维护工作极其繁琐,并且安装成本非常高昂。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选择明沟降水方案。

本文将介绍关于明沟降水方案的相关内容。

明沟降水方案的定义所谓明沟降水方案指的是在道路基础上设置的明渠,通常有预制水泥构件制成。

其结构通常为一条带有梯度、通过水口将具体水流引入集水井中的明沟。

由此确保雨水得以顺利地流入水渠,并进一步被引入到下水管道。

明沟降水方案的优点与传统的下水道管道相比,明沟降水方案有很多优点。

其中最显著的是:- 减少了维护成本。

由于明沟降水方案没有管道,不用像传统下水道那样经常进行疏通维护,减少了维护费用。

- 减少了施工成本。

管道的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都比较高,而明沟降水方案不需要太高水平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因此可以减少建造成本。

- 降低了水灾风险。

明沟降水方案可以快速地将雨水排出,减少了因为下水管堵塞而引发的水灾风险。

明沟降水方案的不足明沟降水方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占用道路空间。

相比传统的下水管道,明沟降水方案需要占用更多的道路空间,可能会对某些道路交通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 不太适用于常年积水区域。

由于明沟降水方案的雨水通道要慢慢斜度处理,因此如果明渠设置不当,就会影响了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

尤其是在常年积水区中,显得尤为不合适。

明沟降水方案的具体应用目前,明沟降水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和发展中。

由于其过程相对简便、使用成本低、发挥性强且能够防止洪水灾害等优点,明沟降水方案已经在很多工程中大量应用,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降雨方案。

结论综上所述,明沟降水方案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其优点仍然比传统下水管道更显著。

这种方案的低成本、简便和快速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明沟降水方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继续得到广泛的应用。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天津中铁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 (3)四、施工安排 (2)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方法 (6)七、进度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贵州省有关施工规定。

2、《望谟布依枫林三期高层商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础平面布置图5、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6、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7、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建设地点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望谟县医院西700米;住宅A栋,-2+1+32F; 住宅B栋,-2+1+32F地上33层,地面以上高度住宅A栋 98.9 米 ; 住宅B栋 99.9 米;地下 2 层,地下室埋深4.2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57.56);地下室埋深9.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62.90);总建筑面积:地上 72823.72 m2,地下 14919.49 m2,总用地面积:13055.14 m2 。

排水与降水措施等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

排水与降水措施等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

排水与降水措施等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1>排水与降水措施<1.1>排水措施<1.1.1>场地排水场地开挖常会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滞水大量渗入,造成场地浸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施工进行,因此必须做好现场场地的排水、截水、疏水、排洪等工作,并尽可能减少雨季施工工作量,一般方法是:1、在现场周围地段应修设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防洪沟或挡水堤,山坡地段应在坡顶或坡脚设环形防洪沟或截水沟,以拦截附近的雨水、潜水排入施工区域内。

2、现场内外原有自然排水系统尽可能保留或适当加以整修、疏水,改造或根据需要增设少量排水沟,以利排泄现场积水、雨水和地表滞水。

3、在有条件时,尽可能利用正式工程排水系统为施工服务,先修建正式工程主干排水设施和管网,以方便排除地面滞水和基坑井点抽出的地下水。

4、现场道路应在两侧设排水沟,支道应在两侧设小排水沟,沟底坡度一般为2%~8%,保持场地排水和道路畅通。

5、基坑开挖应在地表流水的上游一侧设排水沟、散水沟或截水挡土堤,将地表滞水截住;在低洼地段挖基坑时,可利用挖出之土沿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筑0.5~0.8m高的土堤截水。

6、大面积的表水,可采取在施工范围区段内挖排水沟,工程范围内再设纵横排水支沟,将水流疏干,再在低洼地段设集水、排水设施,将水排走。

7、在可能滑坡的地段,应在该地段外设置多道环形截水沟,以拦截附近的地表水,修设和疏通坡脚的原排水沟,疏导地表水,处理好该区域内的生活和工程用水,阻止渗入该地段。

8、湿陷性黄土地区,现场应设有临时或永久性的排洪防水设施,以防基坑受水浸泡,造成地基下陷。

施工用水、废水应设有临时排水管道;贮水构筑物、灰池、防洪沟、排水沟等应有防止漏水措施,并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一般在非自重搅拌站设置离建筑物应不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怀黄土地区不小于20m;搅拌站设置离建筑物应不小于10m。

距建筑物的四周,对非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在15m以内,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在25m以内不应设有集水井。

(完整)集水明排与降水做法

(完整)集水明排与降水做法

第三章基坑与土方工程第一节集水明排与降水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地下水渗入和地表水流入坑内,土体经水浸泡后,会造成边坡失稳、坍塌,以及地基承载力下降,影响正常施工等.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排水、降水和地面截水工作。

排水一般采用明沟排水,降水一般采用井点降水.(一)施工准备1。

基坑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及周边环境,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

2.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坑壁土体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流砂、管涌和坍塌、土粒不致被带走时,可采用集水坑明沟排水法.水沟或集水井的截面应根据基坑涌水量的大小确定,其排水量应满足下式要求:V≥1.5Q式中 V--排水量(m3/d);Q-—基坑涌水量(m3/d).3.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较差(如粉砂、细砂等),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多种类型,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含水层分布及类别、土层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设备条件,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降水方法。

通常可按下表选用。

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表3.1.1适用条件降水类型土层渗透系数(m/d)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m)轻型井点0。

1~503~6多级轻型井点0.1~506~12喷射井点0。

1~28~20电渗井点<0.1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管井井点20~2003~5深井井管10~250>154.依据方案内容,做好人力、材料、机具的配置准备;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二)操作工艺1.集水坑明沟排水(1)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

3m,纵向坡度宜为0.1~0。

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天津中铁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 (4)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 (3)四、施工安排 (5)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方法 (6)七、进度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贵州省有关施工规定。

2、《望谟布依枫林三期高层商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础平面布置图5、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6、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7、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建设地点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望谟县医院西700米;住宅A栋,-2+1+32F; 住宅B栋,-2+1+32F地上33层,地面以上高度住宅A栋 98.9 米 ; 住宅B栋 99.9 米;地下 2 层,地下室埋深4.2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57.56);地下室埋深9.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62.90);总建筑面积:地上 72823.72 m2,地下 14919.49 m2,总用地面积:13055.14 m2 。

2、施工工程条件:(1)、基坑底有明水由于基坑为中风化岩石层原因,设计的降水井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基坑底有明水出现。

由于基坑石方开挖时施工时,特别是人工捡底后更是不允许水的浸泡,因此本工程基坑施工时还需对基坑底明水进行处理。

(2)、地下室周边回填后仍需降水基坑降水工作在主体施工完成及地下室顶板回填土工程完成后方可停止,由于基坑为中风化岩石层原因,南面设计的明排水沟不能满足降水排水要求,加之排水沟位置还有孔桩急需施工,因此应确保地下室基础顺利施工,后应采取更有效的降水措施。

3、独立柱基、条形基础、地梁等开挖后松散层孔隙水较多。

为有效保障地下主体结构施工,预防积水较多对结构施工造成影响,需对基坑降水明排水进行设计,特编制此方案。

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1.水文气象(1)、该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总的特征:干湿明显、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暖湿共节。

(2)、测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8.0℃,春季多年平均气温15.8℃,夏季多年平均气温25.6℃,秋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6.7℃,冬季多年平均气温为7℃。

区内多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7.6℃,7月最高平均为26.3℃,1月最低平均为5.7℃。

(4)、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56.3mm,但月季分配不均,雨季平均降雨量为1084.8mm,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85,7%,日降雨量最多可达266.2 mm(1991年7月9日),一般降雨量较少,其中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6月至7月为多雨期,故有“三月生春旱,六月有洪涝”之谚语。

年平均降雨强度为日6.6 mm,6月可达每月13.5 mm,一般情况是夏季有暴雨,冬季为绵长细雨,有时冬季会产生冻雨,对交通、电力和农业影响很大。

(5)、测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246.6 mm,其中,春季为348.8 mm,夏季为464.4 mm,秋季为270.7 mm,冬季为154.4 mm。

2、场地水文条件场区处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地带,气候温热湿润,雨量充沛。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场地位置北东高南西低,场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溶洞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溶洞裂隙水:含水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该地下水分布受岩溶管道和裂隙控制,水系较为丰富;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一般为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大,一般水量较小,无统一稳定地下水位。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由北东向南西排泄。

基岩裂隙承压水,粉质粘土、全风化片岩及强风划片岩富水性差,透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中风化片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有水蚀现象,为富水性良好的基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四、施工安排1、施工目标1 进度目标随同主体工作完成2 质量目标达到合格标准3 安全目标无安全事故发生4 环境目标无噪音挠民和扬尘污染投诉2 、主要管理和技术措施(1)、针对基坑底有明水的措施本工程采用截、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截即是在沿地下室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再间隔30m 设置集水坑,并在集水坑内放置污水泵(出水口径φ100)将水抽出基坑。

地下室基坑底周边的排水沟底比地下室周边挡土墙条形基础清底完成后的面低600mm。

独立基础、电梯井、集水井等基坑内出现明水时应设置排水盲槽和集水坑,将明水通排水盲槽引入集水坑后,采用污水泵(出水口径φ100)循环排水,最终将水抽到基坑周边的集水坑内。

(2)、针对排水槽回填后降水措施确保地下室基坑回填后仍能降水,因此先在排水沟内用人工先填直径50mm的卵石层,深度为排水沟底至地下室条形基础顶面,用于过水,再在卵石层上铺一层土工布后再回填,集水坑内填直径50mm的卵石层,并在集水坑内设置内径为300mm,壁厚30mm水泥滤管接到基坑顶自然地面以上400mm,水泵改放到滤管内。

3.施工进度计划序号项目名称工作天数1 排水沟及集水坑施工15天2 排水盲槽施工35天3 基坑底明排水降水(底板施工前)4 基坑底明排水降水(底板施工后)注:以实际发生的为准。

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技术准备(1)、施工前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工长和班组长熟悉基础施工图纸。

(2)、熟悉图纸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同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

2、现场准备(1)、材料计划2天进场,临时设施完备。

(2)、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资源配置计划(1)、机械需求计划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备注1 2台320C2 切割机3台手持式3 污水泵10台出水口径φ100抽水用4 斗车5辆人工转材料用(2)、劳动力需求计划序号类别人数备注1 挖掘机机3人2 转运工人6人普工3 降水维护工人3人技工4 砌筑工5人技工5 抹灰工3人技工6 其他3人普工(3)、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配置计划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1 水准仪DS3-Z 1台2 全站仪BTS-812CLA 1台3 卷尺5m 5把4 钢尺50m 1把六、施工方法1、排水槽布置在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及集水坑(1)、沿地下室基坑底四周设置500mm宽的排水沟,并间隔30m左右设置800mm×800mm×1000mm的集水坑,共计10个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污水泵(出水口径φ100)将水抽到坑顶。

排水沟和集水坑均采用M5水泥砂浆Mu15页岩砖砌筑,20mm厚1:3水泥砂浆抹面。

(2)、排水沟和集水坑石方采用挖掘机凿除,凿除的石方同剩余石方一起外运出场。

(3)、排水沟与集水坑的布置见“基坑明排降水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集水坑位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做适当调整,以实际实施的为准。

(4)、由于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渗水较多,需要反复移泵,清理疏通临时水沟,根据开挖至今的前期出水经验,基坑明排降水时每日按2班,每班至少安排2个工人(技工)对排水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清理疏通临时水沟、移泵);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改为每日按1班,每班至少安排22、排水沟做法基坑底排水沟剖面图3、集水坑做法1-1剖面4排水系统中,集水井处的各泵采用DN100布料管排水管,将水抽到周边排水沟内;5、基础坑内的排水由于本工程基底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属弱透水层,基础在施工过程会有很小的明水,遇明水垫层施工固难、防水层无法施工,因此必须将明水排除。

我公司计划采取如下措施:(1)、在基础垫层浇筑时,在基础垫层浇筑内用木方预留50mm×50mm的排水槽,排水槽从基础地梁或条形基础中间向两边对称布置,间距≤1500mm,最边上排水槽距基础边线50mm,通过排水槽将表面小明水流入排水沟最后引入集水坑内抽掉。

排水槽上盖100mm宽的木模板并用钉子固定,形成排水盲槽。

排水盲槽的做法如下图“排水盲槽大样图”所示:排水盲槽大样图(2)、独立基础相对较多,因此就在基坑开挖比开挖方案多挖300mm且比独立柱基底部底300mm,向一角排水作为排水积水坑,积水坑在浇筑基础混凝土时用基础混凝土回填,独立基础坑内抽水泵不固定,移动抽水。

(3)、集水井及电梯井排水的设置原则同独立基础,其临时集水坑位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做适当调整,以实际实施的为准。

七、进度保证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1)、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制,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关键工期要严格控制,将总工期控制列为项目经理的主要责任目标,充分行使总包的责任及指挥、协调的职能。

(2)、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各工种设立专职工长,建立专业工长责任制,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书,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把责、权、利落实到每个人,让每个管理人员明确质量、工期目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业绩与经济利益挂钩。

(3)、坚持现场每晚工作会议制度。

每晚下班后,项目经理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全体班组长,召开碰头工作会议,总结当天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详细部署第二天的安排,对可能发生的人员、机具、材料以及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困难充分估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第二天的工作顺利进行。

(4)、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使全体施工人员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地进行工程施工。

2、工期的奖罚措施(1)、项目部制订施工工期奖罚措施及方法,采取工期奖罚直接与经济挂钩,调动施工班组的积极性,实现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

(2)、进度考核分三阶段来实施以达到充分反映各施工班组的工期控制能力和施工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