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集水明排降水方案(初级版)

合集下载

明排降水

明排降水

东湖▪凤还朝地下人防工程明排降水施工方案编制:批准:审核:日期:施工单位: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明排降水施工 (3)四、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4)五、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4)六、劳动力和机械配置 (4)七、安全保证措施 (5)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九、施工应急措施 (5)明排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东湖•凤还朝地下人防工程,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21.60M,,工程位于锦州市东至贵州街,南至小凌河规划北河堤,西至东湖花园小区,北至凌湖锦苑小区,人防建筑面积16316.88㎡(含坡道),非防护建筑面积为691.68㎡,平时可以停小车型为377辆,战时掩蔽人数为9600人,本工程为甲类结建式人防工程,防核武器六级,防常规武器六级,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8个防护单元,均为二等人员掩蔽所。

平时转换措施应按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战时实施平战转换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对所需要的预制构件应在工程实施时一次做好。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级,抗震设防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标准冻层为1.1m ,地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根据我标地质和管线地理位置情况,拟采取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三、明排降水施工本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落地平面展开,本工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示:因施工场地南临小凌河,所以场区内稳定水位埋藏浅,含水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又很大,故我单位大部分拟用明排降水,根据以上情况,选择100mm 消防管做明排降水,具体方案如下。

1、每一基坑上边放一台自吸泵,在基坑中间开凿300x300x500小坑,把泵吸入口处管子放在小坑内,泵排水管放在另一个基坑内,倒运排水,接200m 管子。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我們的明排降水施工方案主要是為了解決城市排水系統不足的問題,以減少城市內的積水情況,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質。

首先,我們將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確定城市內的主要積水點和主要排水渠道,以便後續的工程安排。

然後,我們將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制定出明排降水的施工計劃。

施工計劃主要包括工期和工程順序的安排,以確保施工的高效和順利進行。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 清理疏通排水渠道:我們將對城市內的排水渠道進行清理和疏通,以保證排水系統的順暢運作。

同時,我們將加強對排水管道和檢查井的維護和管理,以防止堵塞和泄漏。

2. 新建排水渠道: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我們將選擇在主要積水點新建排水渠道,以加強城市的排水能力。

新建排水渠道將采用混凝土槽和防滑材料,以確保排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 建立排水系統:我們將在城市的低洼地區建立新的排水系統,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集水井。

這將有助於將積水快速排出,減少城市內的積水情況。

4. 提高排水能力:我們將對現有的排水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進。

具體措施包括提高管道的直徑、改善井蓋的密封性、增加檢查井的設置密度等。

5. 引入新技術:我們將引入先進的排水技術和設備,如智能水泵、電子控制系統等,以提高排水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最後,我們將進行綜合評估和檢測,確保明排降水的施工效果符合預期。

同時,我們將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包括定期檢修和維護,以確保排水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

總之,我們的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旨在解決城市排水系統不足的問題,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質。

我們將通過清理疏通排水渠道、新建排水渠道、建立排水系統、提高排水能力和引入新技術等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

集水明排法降排水方案

集水明排法降排水方案

(一)集水明排法降排水方案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降排水措施必须到位。

如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除,不但土方开挖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使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竣工后的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为此,在基坑开挖时要及时排除涌入的地下水。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采用集水明排法降排水。

1、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

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3、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

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4、集水井的内径为1米左右,井的深度一般应比工程基础底低1M 左右。

集水井的内壁为干砌石专壁,半石专厚,砖间可留1〜2cm宽的缝隙,以便地下水透过砖缝渗入井内。

在井的底部和砖壁四周,均铺一层10〜20cm厚的碎石作为滤水层。

(有的工地也有用焊接而成的钢筋笼外包密目安全网代替的)。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天津中铁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 (3)四、施工安排 (2)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方法 (6)七、进度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贵州省有关施工规定。

2、《望谟布依枫林三期高层商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础平面布置图5、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6、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7、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建设地点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望谟县医院西700米;住宅A栋,-2+1+32F; 住宅B栋,-2+1+32F地上33层,地面以上高度住宅A栋 98.9 米 ; 住宅B栋 99.9 米;地下 2 层,地下室埋深4.2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57.56);地下室埋深9.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62.90);总建筑面积:地上 72823.72 m2,地下 14919.49 m2,总用地面积:13055.14 m2 。

(完整)集水明排与降水做法

(完整)集水明排与降水做法

第三章基坑与土方工程第一节集水明排与降水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地下水渗入和地表水流入坑内,土体经水浸泡后,会造成边坡失稳、坍塌,以及地基承载力下降,影响正常施工等.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排水、降水和地面截水工作。

排水一般采用明沟排水,降水一般采用井点降水.(一)施工准备1。

基坑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及周边环境,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

2.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坑壁土体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流砂、管涌和坍塌、土粒不致被带走时,可采用集水坑明沟排水法.水沟或集水井的截面应根据基坑涌水量的大小确定,其排水量应满足下式要求:V≥1.5Q式中 V--排水量(m3/d);Q-—基坑涌水量(m3/d).3.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较差(如粉砂、细砂等),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多种类型,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含水层分布及类别、土层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设备条件,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降水方法。

通常可按下表选用。

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表3.1.1适用条件降水类型土层渗透系数(m/d)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m)轻型井点0。

1~503~6多级轻型井点0.1~506~12喷射井点0。

1~28~20电渗井点<0.1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管井井点20~2003~5深井井管10~250>154.依据方案内容,做好人力、材料、机具的配置准备;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二)操作工艺1.集水坑明沟排水(1)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

3m,纵向坡度宜为0.1~0。

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

集水明排降水方案计划(初级版)

集水明排降水方案计划(初级版)

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二日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2)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3.1 降水设计 (3)3.2 排水设计 (3)4. 施工方法 (5)4.1 施工顺序及方法 (5)4.2 注意事项 (7)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9)6. 抽水监测与管理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7.1安全保证措施 (9)7.2文明保证措施 (10)附录一: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11)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 (13)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14)1.工程概况拟建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港城路北侧、通江路西侧、春城路南侧、王营路东侧,场地交通方便。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700~5.100m。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详细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1#楼24×63m,基坑面积约1510m2;2#楼21×39m,基坑面积约820m2;7#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8#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基坑埋深为3.8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6.8m(集水井),个别部位深度5. 1m。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以下数据均引自《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据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性详见表1:表1 各土层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0.0~1.0m:素填土(地层编号①);1.0~2.1m:粉土夹粉砂(地层编号②);2.1~22.0m:粉砂夹粉土(地层编号③);以上数字参考详见《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及《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一建建筑降水方法

一建建筑降水方法

一建建筑降水方法一建建筑里的降水方法可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

咱先来说说集水明排法。

这就像是给建筑场地做一个简单直接的排水小工程。

在基坑周围挖上一些排水沟,就像给场地挖了小水渠一样。

然后在沟的角落或者合适的地方设置集水井,这些集水井就像是小水洼,专门用来收集流过来的水。

地下水啊,雨水啊,都顺着排水沟流到集水井里,然后再用抽水设备把水抽走。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那种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不太高的情况,简单又实用,就像咱们家里打扫卫生,哪里有水就用扫帚把水扫到一个小角落,再用抹布吸干一样干脆。

再说说井点降水法。

这就有点高大上啦。

井点降水又分好几种呢。

轻型井点降水,就像是给地下插了好多小吸管。

在基坑周围布置一系列的井点管,这些井点管通过管道和抽水设备相连。

抽水的时候,就像用吸管吸水一样,把地下水从地下吸出来,这样就能降低地下水位啦。

它适用于渗透系数比较小的粉质黏土、粉土等土质。

还有喷射井点降水,它的原理和轻型井点有点像,不过它更厉害一点,能适用于渗透系数更小的土层,就像一个超级吸水器。

管井井点降水呢,是在地下打一些管井。

这些管井就像一个个小通道,地下水可以顺着这些通道被抽到地面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岩性的土,而且降水深度也比较大,就像给地下深处的水开了个直达电梯,让水能够快速地到地面上来。

井点降水法在施工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呢。

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降水深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选错了,就像穿错了鞋子走路一样难受,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麻烦的。

比如说,如果该用管井井点降水的时候用了轻型井点降水,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把地下水位降下去,那基坑就可能会被水淹啦,就像小池塘一样,这可不行呀。

总之呢,一建建筑里的降水方法各有各的妙处,就像不同的小工具,在合适的地方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让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施工排水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排水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排水方案一、明式排水1.初期排水初期排水主要涉及基坑积水和围堰与基坑渗水两大部分。

因为初期排水是在围堰或截流戗堤合龙闭气后立即进行的,且枯水期的降雨量很少,一般可不予考虑。

除积水和渗水外,有时还需考虑填方和基础中的饱和水。

初期排水渗流量原则上可按有关公式计算得出,但是,初期排水时的渗流量估算往往很难符合实际。

因此,通常不单独估算渗流量,而将其与积水排除流量合并在一起,依靠经验估算初期排水总流量Q,见式(3.4)Q=Q j+Q s=kV/T(3.4)式中:Q j为积水排除的流量,m3/s;Q s为渗水排除的流量,m3/s;V为基坑积水体积,m3;T为初期排水时间,s;k为经验系数,主要与围堰种类、防渗措施、地基情况、排水时间等因素有关,根据国外一些工程的统计,k=4~10。

基坑积水体积V可根据基坑积水面积和积水深度计算,这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排水时间T的确定就比较复杂,排水时间主要受基坑水位下降速度的限制,基坑水位的允许下降速度视围堰种类、地基特性和基坑内水深而定。

水位下降太快,则围堰或基坑边坡中动水压力变化过大,容易引起坍坡;水位下降太慢,则影响基坑开挖时间。

一般认为,土围堰的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应限制在0.5~0.7m/昼夜,木笼及板桩围堰等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应小于1.0m/昼夜。

初期排水时间,大型基坑一般可采用5~7d,中型基坑一般不超过3d。

通常,若填方和覆盖层体积不太大,在初期排水且基础覆盖层尚未开挖时,可以不必计算饱和水的排除。

若需计算,可按基坑内覆盖层总体积和孔隙率估算饱和水总水量。

在初期排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试抽法进行校核和调整,并为经常性排水计算积累一些必要资料。

试抽时如果水位下降很快,则显然是所选择的排水设备容量过大,此时应关闭一部分排水设备,使水位下降速度符合设计规定。

试抽时若水位不变,则显然是设备容量过小或有较大渗漏通道,此时应增加排水设备容量或找出渗漏通道予以堵塞,然后进行抽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2)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3.1 降水设计 (3)3.2 排水设计 (3)4. 施工方法 (5)4.1 施工顺序及方法 (5)4.2 注意事项 (7)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9)6. 抽水监测与管理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7.1安全保证措施 (9)7.2文明保证措施 (10)附录一: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11)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 (13)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14)1.工程概况拟建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港城路北侧、通江路西侧、春城路南侧、王营路东侧,场地交通方便。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700~5.100m。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详细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1#楼24×63m,基坑面积约1510m2;2#楼21×39m,基坑面积约820m2;7#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8#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基坑埋深为3.8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6.8m(集水井),个别部位深度5. 1m。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以下数据均引自《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据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性详见表1:表1 各土层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0.0~1.0m:素填土(地层编号①);1.0~2.1m:粉土夹粉砂(地层编号②);2.1~22.0m:粉砂夹粉土(地层编号③);以上数字参考详见《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及《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松散层中孔隙潜水及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4层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与侧向补给,迳流滞缓,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侧向迳流为主,水位动态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丰水期水位较高,枯水期水位较低。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6层及8层土中,上覆土厚度较大,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本工程稳定水位埋深2.37~2.53m,相当于绝对标高在2.47~2.63左右。

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场地整平地表下埋深0.5m考虑。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判定,拟建场地及场地周围无地下水污染源,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场地内的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

3.基坑降排水设计3.1.降水设计3.1.1方案选择沿基坑下口周边设计集水井,形成明沟排水的方法进行降水,保证降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2 基坑涌水量(Q)计算3.1.2.1计算依据(1)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图纸(2)《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 - 98》3.1.2.2计算结果计算书见附录一。

取计算值的1.4倍作为水泵选取标准,所以Q=575 m3/d。

3.1.3水泵选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4台潜水泵,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表2 潜水泵技术性能型号流量(m3/h)扬程(m)电机功率(kw)转速(r/min)电流(A)电压(V)QY-25 15 25 2.2 2800 6.5 3802Z6 15 25 4.0 - - 380 JTS-2-10 25 15 2.2 2900 5.4 -3.2.排水设计地下潜水渗出后汇至排水盲沟,再到集水井。

然后由水泵抽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基坑上部同样作排水沟一圈,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说明:1、开挖之后,分别在建筑物四角设置四口集水井,尺寸800×800mm,深度比筏板底低2000mm。

2、设置好集水井后,在建筑物基础外至少400mm 开挖400宽、400深的排水沟,排水沟用30—50mm粒径的卵石铺填,作成盲沟。

3、盲沟与4集水井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排水系统。

4、图中单位为mm。

4.施工方法4.1施工顺序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分为两个阶段:挖土期间降排水和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4.1.1挖土期间降排水根据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开挖分区,在基坑四周分区设置连通的排水盲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若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如下:(1)、在挖掘机挖至距自然地面2.2m后,暂停止挖掘,将挖掘机移至基坑角部边缘,开挖基坑四角的集水井,开挖范围为0.8m宽,2~3m深集水井。

并按建筑物放线的尺寸开挖排水沟,排水沟约为1.5m深。

将潜水泵和滤水笼放入集水井,进行抽水。

(2)、继续土方开挖,直至土方挖至设计标高。

4.1.2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挖集水井和排水沟。

(1)、在挖至还剩最后300mm厚土石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

在井底铺上150mm厚30~50mm 的卵石,透水花砌240mm 厚砖墙井壁,先砌筑1.5m高,井壁四周填满400mm厚30~50mm卵石。

(2)、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排水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30~50mm卵石。

卵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

卵石上面先覆盖五彩布,用普通烧结砖压实,必要时最后再做20mm 厚砂浆保护层,避免建筑垃圾堵塞盲沟,而导致排水不畅通。

(3)、集水井井底比底板底标高低1400mm,排水沟沟底比底板底标高低600mm。

排水沟必须设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

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Φ100的潜水泵(扬程25m),另外准备两台潜水泵备用。

施工期间日夜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

有工作面位置盲沟示意图集水井平面图排水沟、集水井连接示意图垫层上盲沟设置垫层浇筑完后,在垫层裂缝上可能还会出现渗水现象,为了保证下道工序的进行,因此在垫层上沿流水方向凿设引水沟,将垫层上渗水引至集水井(见上图)。

集水井及盲沟应该视现场涌水量大小而决定其数量及位置,特殊地方经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联合讨论后再做决定,但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4.2注意事项(1)、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2)、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3)、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用30~50mm 的卵石,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4)、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备两个备用泵。

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必须保障证降水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5)、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6)、垫层浇筑时必须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7)、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沟,影响降水;(8)、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9)、对基坑边缘位于底板下部的排水沟,所留排水沟截面尺寸深度不得大于600mm、宽度不得大于200mm,以免影响底板的承载力。

(10)、为了检验地下室涌水量的实际大小及此方案是否可行,计划在1#楼人工开挖2个试验坑。

其中1个位于基坑边缘涌水量最大的部位,另外1 个设在基坑电梯井最深部位内部。

实际开挖位置,现场确定。

基坑直径1000mm,深5000mm 左右。

如果涌水量小,则底板内仅设一个集水井,如果涌水量大,再根据涌水情况加设降水、集水井数量,清槽完毕后用盲沟将基坑内渗水导至此集水井中。

(11)、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两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12)、做高度2.5~3m、直径为600mm 的钢筋笼,钢筋Φ12@100,外面围置两层密目钢板网;(13)、盲沟及集水井内放置石子,粒径为30~50mm;(14)、盲沟内设置Ø100 塑料管,管上穿10mm 孔@30mm 梅花布置;(15)、开挖不要盲目赶进度,一定要保证降水。

每栋楼制作两部爬梯方便人员上下。

(16)、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基坑四周土壁的稳定性。

5.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由于本工程基坑降水量较少,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6.抽水监测与管理(1)、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0天内,要求每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3)、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4)、抽出的水排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不应产生回渗。

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方案。

(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

(3)、受建设方、监理公司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治安、环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4)、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5)、照明电灯必须用低压供电,严禁使用220V 交流电手灯。

(6)、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设基坑围栏。

7.2文明施工措施(1)、工地主要入口设置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胸卡和安全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