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战略相关概念解读
关于平台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度 ,有效 地 利 用开 发 资 源 ,节 省人
力 、物力 和财 力 。
设 备 制 造 商 ( E ,在 其 下 面 是 O M) 各 个 层 次 的 供 应 商 (Te i r S p l r) u pi s 。在美 国 ,供应 商 通常 可 e 分 为4 层 次 :第 一 层 次 供 应 商 负 个 责 向O M提 供 各种 模块 ;第 二层 次 E 供 应 商 负责 向第一 层 次供 应 商 提供 各 种 分模 块 ;第三 层 次 供应 商 向第 二 层 次供 应 商 提供 零 件 ;而 第 四层 次 供 应 商 向第 三层 次 供应 商 提 供原 材 料 。这种 有 如 金字 塔 式 的供 应 网 络 ,机 制 精干 而 严 密 ,消 除 了 多余
口
王
发 动 机就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系统 ,但从 便 于装 配这 个 角 度来 看 ,发 动 机也 可 以是一 个 模
块。
殿
武 李 宇
彤
4 平 台战 略的 基本 思想 .
简言 之 ,平 台战 略 就 是要 使 汽 车 企 业 集 团 实 现 “ 济 ” 和 “ 效 ” 两大 目的 , 经 高 其基 本思 想是 用尽 可 能少 的模块 选 配组合 而 构筑 出尽可 能 多 的产 品 。
方面。
2 平 台 .
平 台 ( l fr Pa om)的 概念 与 系列 (eis t S r )的概 念 有相 近之 处 ,后 者 主要 强调 若干 e 产 品之 间 的联 系 ,而前 者更 多 的是 强调 若 干产 品所 共 有 的根 基 。平 台应建 立 在坚 实 、 完善 的零 部件 供应 网络 的基 础之 上 。
性 或 更 新 分 为6 等级 ,包 括 全 部 、大部 、较 多继 承 和较 多 更新 、大 部 和 全部 更 新 个 等 。在 选配 组合 时 ,每 个模 块 或分 模 块都 有6 种可 能 的等 级 供选 择 ,究竞 选 哪一 个 等
平台战略相关问题探析

四、如何推动平台生态圈成长
一、突破引爆点,推动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创新散播理论:人们面对新技术、新点子时反映呈现为钟形曲 线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连接多方不同市场,让他们通过彼此来满足需求, 但即使是同领域的产品或服务,每位用户的需求细节也是不一定相同的, 因此设定个性化机制非常重要。
案例:网络文学平台
下图是无线T恤平台的平台模式
三、平台生态圈的机制设计
如何打造一个平台生态圈?
1、定位多边市场 2、激发网络效应 3、设定“付费方”与“被补贴方” 4、赋予用户归属感 5、选择开放程度
1、定位多边市场
下图是双边模式基本构架:
双边模式是一个平台生态圈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图中的平台象征交易服务的中心, 梯形则代表某个特定的边。
如何通过正确的机制设计激发巨大的同、跨 边网络效应是一个平台企业能否做强的关键
案例:开心网是如何激发网络效应的?
公司名称:开心网 初创日期:2008年3月 初创时用户:300名(种子用户) 15个月后用户数量:3000万 网站机制设计: 1、通过照片上传、日记发表、留言板互动产涟漪式 分享——激发了巨大的同边网络效应 2、2010年5月,开心网开放平台,允许第三应用程 序开发商入驻,提供了丰富的程序,加强了用户的 体验和黏性——激发了巨大跨边网络效应
2.婚配网站:世纪佳缘
相亲会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即便现在,每年 济南的千佛山都会举办盛大的相亲会,许多适龄 男女都精装打扮寻找姻缘。但实体环境存在的一 个巨大缺陷:人数的限制。千佛山再大,也只能 容纳一座山的人数。缘不在此山,那怎么办? 虚拟的平台突破了这一限制。数字信号能容纳 数不胜数的男女资料与信息。
平台战略
本次演示内容的框架如下:
《平台战略》优秀读后感

《平台战略》优秀读后感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古老的音乐在好听也不属于我。
互联网开展初期都是以扁平形式,涉猎内容广泛形式开展。
到目前为止这些大的门户型除了广告的盈利形式,都在苦思寻找其他的形式,但是对于这些早年的互联网开展并不适用。
垂直化专业化已经成为开展所需。
既然看到了平台战略,从我的角度出发作者的目光还是比拟远的。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都有不同的商业形式、商业形式千变万化,始终离不开这几边型。
互联网垂直化开展策略形式也在逐步慢性,等待确实实具有实力的平台企业的统一。
广告已经是互联网重要的多边形中的一边,具有重要盈利形式,互联网商业垂直专业化接下来又一重要的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又是行业中重要的盈利形式一边型。
垂直空间,我们属于平台中的那一部分,这是需要定位的。
寻找互联网平台出路,需要寻找空间。
才能能做多大能做多久能做多深,终究会有平台寻找你。
就像平台战略所说的,平台需要考核的是多边形的平衡及互寄。
垂直化专业形式战略需要通过管制只需要我们需要的那一部分,当然也是属于平台,简化多边形。
互联网开展需要垂直深化开展,广泛扁平的平台方式将是更为专业的并购形式存在。
读《平台战略》让我如何理解平台周围的群体,如用户、提供上、广告商等,如何进展空间定位,如何避开大的竞争对手,而实现自己的商业筹划战略。
在商业畅销书里面,有一类是特别容易得到好评的。
那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你很多商业案例,然后提炼出一个概念,并试图用这个概念解释他看到的现象。
这样的书,我印象中就有《长尾现象》、《》、《紫牛》、《引爆点》等等。
但是遗憾的是,擅长这样写作的人一般都是老外,很少见到在这方面的产出,这本《平台战略》可以说是一个打破,在这种类型写作里面,出现了的作品。
回到本书的核心概念,是提出了“平台”这个词,可以从商业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概念是一种特别稀缺的才能,能做到这一点的作者大都有畅销的潜力。
之所以能提出“平台”这个概念,作者的解释是因为“网络效应”,网络第一次可以让效劳提供者直接面对效劳使用者,从而得以构建新的商业形式,而一个网络效劳应用的人群越多,它就会自我增值,在这个根底上运营平台的企业就可以选择价值链上不同的环节参加平台,并利用会聚这些环节人群的能量巧妙向其它环节施加影响,使新进入的人群成为商业形式中的“付费者”或者“被补贴者”。
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特征

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特征*李广建,罗立群*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知识融合的体系架构、实现模式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ZDB129)研究成果。
摘要建设高端交流平台是对国家科技信息和科技情报体系的顶层设计,也是新时期科技情报研究和工作的指导思想,为科技情报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高端交流平台的构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是加强我国科学战略力量的重要任务之一,相较于一般意义的平台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定位。
文章站在全球科技格局和创新生态的高度,从国家科技安全、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范式等三个维度系统思考高端交流平台的战略定位。
基于对高端交流平台的三个定位、中国国家科技战略发展的根本需要以及对全球科技创新态势的正确认知,结合中国国情,从三个维度阐释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核心特征:一是开放,从单向被动不对等开放走向双向主动对等开放交流;二是融合,从成果发布走向知识融合;三是计算,从辅助科学发现的工具走向自主科学发现的主体。
关键词高端交流平台知识融合情报计算科学发现开放科学引用本文格式李广建,罗立群.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特征[J].图书馆论坛,2022,42(1):13-20.On the Positioning and Core Features of the National High-end Exchange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and InformationLI Guangjian &LUO Liqun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end exchange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and information is among the top-level designs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system ,and it is vital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China ’s scientific strategic forces.With a view of global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pattern and innovation ec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oning of such a national high-end exchange platform ,focusing on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curity ,major national need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radigms.It then makes an analysis of its three core features ,i.e.,openness ,fusion ,and computing.As for openness ,it should transfer from the one-way passive non-equivalent openness to the two-way active reciprocal open communication.As for fusion ,it should transfer from the singlerelea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ndings to the fusion of such findings.As for computing ,it should not onlyact as a tool to assist scientific discovery ,but also become a main body of autonomous independent scientific discoveries.Keywords high-end exchange platform ;knowledge fusion ;intelligence computing ;scientific discovery ;open science0引言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高端交流平台”)已经被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党和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对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高瞻远瞩,是对国家科技信息和科技情报体系的顶层设计,也是新时期科技情报研究和工作的指导思想,为科技情报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引言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已经成为各方追求的目标。
当前科技发展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科研力量分散, 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和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 难以实现科技资源与成果共享,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相当普遍; 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 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研究人员个体和小型研究团队难以完成较大突破的创新, 构筑大平台形成创新群体势在必行。
近几年,集成创新要素、汇聚创新资源的创新平台建设受到了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广泛关注。
在创新平台涵义并未明晰的情况下, 大谈创新平台建设, 难免会出现概念模糊、外延泛化的现象。
这样难以准确把握创新平台的内涵, 提出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构建策略。
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 甄别创新平台应有的涵义, 识别其特征属性, 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很有意义。
1 创新平台的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1 . 1 创新平台的内涵要阐释创新平台这一概念, 首先必须对平台的概念进行甄别。
“平台”原意是指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
在一般意义上平台又是一个空泛而模糊的概念。
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 最早可追溯到2 0 世纪初亨利·福特著的《Mo d e r nMa n 》一书[ 1 ] 。
书中详细描述了组成汽车的各子系统, 探讨了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易使用性在公司内外出现的技术, 其中就用到了平台的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平台一词有了更广泛的称道和新赋的含义,泛指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 如信息平台、建筑平台等等。
现在提及平台, 自然会联想到计算机平台。
虽然我们很难追溯“平台”提法在计算机世界的源头, 但起码从B/ S 和三层结构的软件系统模型之始,就已经有了平台的叫法和基本内涵, 最初是基础软件平台, 然后是各种应用平台[ 2 ] 。
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平台战略》读后感6

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平台生态圈覆盖的战争读后感一、理解与感悟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眨眼几年,由于智能手机应用导致的时代变化,商业进入全新的移动互联时代,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竞争的法则和态势日新月异。
“过去的竞争对手是明确、稳定、组织化的,而今天的对手是不明确、颠覆式、跨界的;过去的顾客是孤立、弱势、基本没有影响力的,今天的用户是社群、强势、相互影响的;过去的组织是垂直、垄断的,今天的组织是扁平、开放的;过去的品牌是标志性、高高在上、具有欺骗性的、反复洗脑的,今天的品牌是亲和、有趣、内涵丰富的、有温度的”引用[定位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失效了!]……新的时代,竞争更加残酷,态势更加易动。
平台战略的第六章,综合了此前所有的精髓,阐述了盈利模式的核心要求,直指企业利润池的攻防策略,规划自己、防止对手、反击对手的利润池覆盖。
书中描述了一些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图书、通讯、通话、阅读等等,一时的市场份额并不使人欢愉,百度的李彦宏说自己每天睡不好觉,谷歌退出中国时,百度曾高居80%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但随着360搜索、搜狗、综合、必应等等搜索引擎的推出,百度市场份额降低至55%;另一方面,肄业的微信公众账号中大量商家具备百度百科、百度地图、广告推送、CRM大数据服务等功能,更是对百度以搜索为主的应用生态圈产生极大的影响,百度不得已推出了百度直达号,试图以搜索引擎优势,打通顾搜索与需求系统的生态链。
未来是否对微信公众号形成冲击、微信公众号会不会调整都不得而知,但这些变化体现的是企业应对利润池变化的反应。
从预测上看,百度直达号无法像微信一样时时互动、有趣性不足、社会化内容不足,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且各种团购、折扣网站的许多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直达号的搜索,微信也会升级自己的公众号搜索、二维码扫描添加及雷达扫描等,都可以达到直达号的效果,我想百度更应该关注的是应用体验,其全生态链的变化并未有彻底的革命。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引言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已经成为各方追求的目标。
当前科技发展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科研力量分散, 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和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 难以实现科技资源与成果共享,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相当普遍; 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 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研究人员个体和小型研究团队难以完成较大突破的创新, 构筑大平台形成创新群体势在必行。
近几年,集成创新要素、汇聚创新资源的创新平台建设受到了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广泛关注。
在创新平台涵义并未明晰的情况下, 大谈创新平台建设, 难免会出现概念模糊、外延泛化的现象。
这样难以准确把握创新平台的内涵, 提出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构建策略。
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 甄别创新平台应有的涵义, 识别其特征属性, 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很有意义。
1 创新平台的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1 . 1 创新平台的内涵要阐释创新平台这一概念, 首先必须对平台的概念进行甄别。
“平台”原意是指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
在一般意义上平台又是一个空泛而模糊的概念。
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 最早可追溯到2 0 世纪初亨利·福特著的《Mo d e r nMa n 》一书[ 1 ] 。
书中详细描述了组成汽车的各子系统, 探讨了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易使用性在公司内外出现的技术, 其中就用到了平台的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平台一词有了更广泛的称道和新赋的含义,泛指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 如信息平台、建筑平台等等。
现在提及平台, 自然会联想到计算机平台。
虽然我们很难追溯“平台”提法在计算机世界的源头, 但起码从B/ S 和三层结构的软件系统模型之始,就已经有了平台的叫法和基本内涵, 最初是基础软件平台, 然后是各种应用平台[ 2 ] 。
如何做好整车开发的平台与架构?

如何做好整车开发的平台与架构?本文分析整车产品、平台、架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指出架构战略的推出,使平台概念得以拓展和向前延伸,从“共用零件”升华到“共同工程解决方案”。
架构策略是资源和效益最优化与产品个性化之间最好的平衡。
1 整车开发中产品、平台与平台策略1.1 产品整车产品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类汽车。
从大类上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
乘用车又可分为各种类型。
我国按照GB/T 3730.1-2001给出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汽车在初始发展期只是一种满足人和货物移动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货物运输效率的提高及不同用途的需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汽车产品。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因而又出现了所谓的跨界车型,甚至会出现对汽车新种类的定义。
汽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且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世界上各国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有几百种,几十类。
1.2 平台与平台战略从产品开发过程而言,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因素,在常规产品中不可能对某一个产品单独开发;而另一方面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虽然各个产品有所不同,但有些产品和产品之间并没有很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也不会导致产品构成的根本变化,因而在开发过程中会把这样接近的、类似的特性在某些开发阶段“合并”起来。
从根本上讲,两个产品的有些系统,子系统或零件是一样的,特别是不可见部分;而对于可见部分则根据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市场及不同用户群进行个性化设计。
这种相同的系统,子系统及零部件的组成,被称之为平台,也就是说,平台是由一些共用件组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针对市场的个性化设计,可形成多个产品。
图2车型平台的基本组成所谓平台战略就是在开发过程中用一个平台同时承载不同车型的开发及生产制造,是零件最大共用化和产品个性化的一种平衡。
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可以在满足成本,周期及质量的要求下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在研发方面,首先一个平台上实现的技术升级,可以使这个平台上的所有车型收益,降低了开发费用;其次,减少了分析、设计及试验的种类和试验样本数,缩短了新产品上市时间;在制造方面,相同零部件的采用使生产过程相同,从而降低固定投资;而相同零件的使用又可扩大零件批量,降低物料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台”相关概念解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竞争方式逐步发生改变,基于平台技术的企业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著名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通过实施平台战略成为世界互联网行业的领先者。
平台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令人眼花缭乱,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台企业及其平台战略,本文梳理了如下几个相关概念:
1、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最早的描述源于《圣经·马太福音》,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在社会领域就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在平台战略这种商业模式下,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处于主导地位的平台几乎占领整个市场,具有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市场实力;而规模小的厂商很难与大平台争夺消费者,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而体现出“马太效应”。
2、双边市场
“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 一词最早由罗歇(Rochet)和蒂罗尔(Tirole)于2001年正式提出。
他们发现,一些平台并不为买卖双方生产任何商品和服务,而是利用“平台”对买卖双方产生的相互吸引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将买卖双方聚集在平台中进行交易,阿姆斯壮(Armstrong,2006)将双边市场定义为:存在两组需要通过网络型平台实现互动的用户,其中一组用户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的另一组用户的数量。
崔(Choi,2010)等人认为,双边市场的确定性特征是网络效应。
总之,双边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双边群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依赖性以及平台必须为双边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并实施不对称定价。
3、平台企业
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称作双边平台企业,简称为平台企业。
从双边市场角度可以将平台企业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市场创造型平台企业。
特点是方便双边用户的交易,通过中介平台来提高搜索交易对象的效率和买卖双方配对成功的可能性。
例如,网络购物平台同时为大量的商家提供新的产品渠道,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卖家和买家,使得平台产品多样化,买家能够突破地理因素和时间因素等限制购买商品,提高交易成功率,并通过安全支付功能将众多产品进行整合,增加用户的转移成本和用户粘性。
第二类,受众创造型平台企业。
特点是多吸引观众、读者和网民等,企业对平台有较强烈的广告投资欲。
电视、报纸、杂志、
网站等就属于这类市场平台。
例如,新浪网不断更新发布最新消息和新闻,覆盖面广、信息全面、网站流量大,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吸引大量的企业在新浪网站上进行广告宣传。
平台企业的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第三类,需求协调型平台企业。
特点是能帮助两边的用户通过平台来满足相互的需求。
Windows操作系统、银行卡系统等都属于这种平台企业。
例如,银行卡是银行推出的能够帮助用户和银行更快速方便办理业务的一种平台系统,用户可以通过银行卡进行自助业务办理,节省到柜台办理的时间;而银行也通过对银行卡的管理代替对用户本人的管理,节约了运营成本,用户和银行的不同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4、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使用者在网络框架中对信息的满足和需求程度,这种程度对于网络使用者额外获得的利益变化的影响。
在网络中,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
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经验。
随着更多用户加入网络,增加了网络的规模经济,降低了运营成本,产生的网络效应会成幂次方倍数增加,所有使用者都能够从增大的网络规模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网络效应包含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和双边网络效应三类。
其中,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在同一个网络群体中,使用者之间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内在关系,即某产品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影响其他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效用。
例如,在微信刚出现还的时候,某一个人使用微信交流会带动他的整个社交网络中其他个体了解并使用微信,成为微信的消费者。
这种促使使用微信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的现象即为直接网络效应。
间接网络效应是发生在间接网络中的一种效应。
间接网络是由使用垂直兼容产品的用户构成。
间接网络效应使得购买一种基本产品的用户总数并不会直接影响购买该产品的单位用户的收益,但是却影响了购买该产品的互补产品种类的供给,从而间接地影响了该用户的收益。
随着消费者对互补产品购买欲望的增加,会有更多的供应商进入互补品市场,互补品市场的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基本产品网络中用户的收益得到提升。
双边网络效应存在于双边网络中,平台两边用户获得的收益是息息相关的,一边用户获得的信息是由另一边的用户总人数决定的,两边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
因此,在双边网络中,一边用户规模的增加会使得另一边用户的收益随之增加。
以网上购物商城为例,买家希望在商城买到更全的商品,可以有更多的潜在卖家进入商城;而卖家也希望有更多的潜在买家成为商城会员。
当有一位知名卖家进入商城后,通常会影响更多的潜在买家进入商城消费,而买家人数的增加又会吸引到更多的潜在卖家进入商城,从而形成了双边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网络平台总人数决定着网络效应的价值大小,二者呈正比例关系,参与的人数越多,网络效应的价值就越大。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网络化时代的必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