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岗前培训多选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知识分享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考试道德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考试道德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文化关系D、道德关系2、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必定是该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那个阶级的道德。
A、支配地位的B、次要地位的C、反对地位的D、被统治地位的3、道德规范是一种--的规范。
A、制度化B、法律化C、内化D、外化4、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进行--。
A、道德评价B、道德教育C、法律教育D、道德修养5、--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A、阶级的出现B、国家的形成C、社会的发展D、社会分工6、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级道德类型是--的道德。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
A、金钱至上B、阶级压迫C、阶级剥削D、利己主义8、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
A、文化基础B、经济基础C、理论基础D、思想基础9、1794年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在--建立。
B、柏林C、巴黎D、通州10、科学技术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离不开--。
A、技术B、文化C、教师D、学校11、学生的“--”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A、求学C、向师性D、复杂性12、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21世纪的人才应是-A-人才。
A、创造型B、知识型C、全面型D、特长型13、教师的举止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外观,是可以被学生直接观察到的“-A-”。
A、教师道德B、教学水平C、教师行为D、业务能力1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C-。
A、重要范畴B、主要规范C、总纲D、重要规范15、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是尊重人、--、爱护人。
A、关心人B、改造人C、规范人D、教育人16、--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A、传授知识B、思想教育C、教书育人D、传授技能17、课堂教育是教书育人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与答案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考试题型(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一、不定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道德规范是一种 B 。
A、制度化的规范B、非制度化的规范C、完全来自外界力量的规范D、完全来自个体内在力量的规范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 AA、集体主义B、个人主义C、民主主义D、实用主义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D 。
A、给学生上课B、教会学生知识C、教会学生学习D、教书育人4.职业道德形成于 A 。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 A 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型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A、职业理想B、职业责任C、职业纪律D、职业作风6.“为人师表”是由教育劳动的 D 决定的。
A、开拓性B、重要性C、知识性D、示范性7.教学是以 D 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
A、促进学生道德发展B、促进学生智力发展C、促进学生身体发展D、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8.下列要求中,不符合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C 。
A、热爱学生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该骂就骂D、平等对待、尊重学生9.严格要求学生,应体现为: D 。
A、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训B、我讲你听,我打你通C、千方百计让学生服从你D、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10.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教师 A 。
A、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和沟通学生的情况B、不能太主动与家长联系C、要尊重家长,一切听从家长D、要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立场,不必听取家长的建议11.教师与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要求是 D 。
A、关心学生,教书育人B、循循善诱,耐心说服C、勇敢正直,大公无私D、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D 。
最新版精选2019年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完整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年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综合以上调研材料显示,高校教师非常需要 C 。
A.增加收入B.提高地位C.人文关怀D.进修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1 A 指出,高等学校各门功课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②中共中央十七届一中全会③《宪法》2.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 A )的行为。
A.以权谋私B.大公无私C.勤俭节约D.为人师表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包括ABCD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尊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天赋人权”的观点是( A )A.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B.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C.工业革命时期提出的D.大革命时期提出的5.“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 B )A.江西师范大学的校训B.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C.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D.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6.道德原则和规范是普遍存在于( C )A.文明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人类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要求教师要以情御严,还要求教师ABCDA.严要有据B.严要有度C.严要有恒D.严要有方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 AC )。
ACA职业道德原则 B职业道德选择C职业道德规范 D职业道德评价9.( ABC )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时刻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ABCA社会主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人道主义原则D教书育人原则10.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ABCA . 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B.道德义务的自觉性C .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D .道德义务的阶级性11.对学生爱之深.恨之切,说明教育爱缺乏DA.人道性B.广泛性C.纯洁性D.理智性12.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 BCDA. 激励 B . 认知 C .情感 D . 意向13.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是 ABC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D)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B)。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D)。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C)。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 D)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B)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C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13、师德的灵魂是(A)。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概述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p24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p31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职业道德的概念p35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
换句话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内涵: p36基本内容:p37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p372.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p38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p39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p40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步入高等教育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熟是高校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科学理念:p48一、以人为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二、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三点)三、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境界:p55一、职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安全感二、事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事业,为发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教师职业的满足感、成功感三、志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幸福感。
第三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师德的公益性原则p59一、师德公益性原则的内涵:p59二、师德公益性原则确立的依据p611、“公益性”是高校组织的特殊属性2、“公益性”是高校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p623、“公益性”是高等教育产品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p63公正性原则一、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p64 首先,…其次(四点)…二、师德公正性原则的依据p671、教师的教育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p672、教师的教育公正是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劳动的客观要求p683、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教师威信确立的重要资源p694、教师的教育公正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p69人道主义原则p70一、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p71二、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p721、遵守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p722、奉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必要基础p733、践履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p754、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p76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p77一、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内涵p771、关于主体性本质的探讨(三点)p772、关于主体间性的思考p78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四点)p79二、师德主体性原则的依据p801、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p802、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p82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需要p82第四章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p90一、依法执教、廉洁从教p90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三点)2、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p94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p97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四、严谨治学、探寻规律p1011、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2、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要求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和美德境界德性发展:p105一、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条件p1081、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3、教师自身的主管因素是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内在动力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要求p110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美德境界:p1111、求生之有我境界2、执迷之忘我境界3、超越之升华境界第五章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涵p120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完整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6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 D )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B )。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D )。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C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 D )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 B )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道德规范部分题目和答案

2.2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以下不属于陶行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言论是()。
(30分)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C、“共学,共事,共修养”D、“以学术为惟一之目的”ABCD标准答案:D您的得分:30 分2“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由()提出。
(30分)A、南怀瑾B、张謇C、蔡元培D、冯友兰ABCD标准答案:C您的得分:30 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近代史上一批教育家提倡新学,其代表人物有()。
(40分)A、蔡元培B、鲁迅C、陶行知D、张謇ABCD标准答案:A,C,D您的得分:40 分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1954年8月,()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
(30分)A、国际教师协会第16次会议B、国际教师协会第19次会议C、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第16次会议D、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第19次会议ABCD标准答案:D您的得分:30 分2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30分)A、《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D、《教师工作法则》ABCD标准答案:B您的得分:30 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宪章》规定各国应遵循的师德规范要做到()。
(40分)A、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展独立的判断力;B、教师要致力于培养作为未来成人及公民的道德意识,并以民主、和平与民族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C、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辅导和咨询;D、教师要在符合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实施仁慈的纪律,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
ABCD标准答案:A,B,D您的得分:0 分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30分)A、《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D、《教师工作法则》ABCD标准答案:B您的得分:30 分21954年8月,()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修养测验考试必备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P1:一、道德由来:人的本质属性,立人之本,立身之本;二字合用始于战国的荀子。
P2-3:一、道德含义: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本质: 1.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
再次,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
P4-5:2.特殊本质: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性、非强制性、内化的规范。
3.深层本质: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首先,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直接的关系。
其次,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最后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P6: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P7-8: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主要表现为:“道德决定论”和“道德无用论”。
“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它过分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道德可以决定一切,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道德无用论”完全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
非道德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和尼采提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伦理认为,道德对于经济社会基础,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道德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1) 道德能够促进它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2) 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3) 引导人们生活方式。
阶级社会,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P8-9:道德的起源:马克思主义之前,有神启论(客观唯心主义西汉董仲舒)、本性论(主观唯心主义孟子的仁义礼智)、感性欲望论(旧唯物主义)三种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合作关系(ABCD)A :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B :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间的合作C :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D :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2) 全面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 :智力教育B :情感教育C :社会劳动教育D :人际交往教育(3) 经过形成全员育人局面,要逐步实现(ABCD )A :育人队伍网络化B :育人内容系列化C :育人手段多样化D :育人方法科学化(4)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的主要特点有(ABC)A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B :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理论化、神秘化倾向C :道德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D :主要是借助于宗教来实现的(5) 封建社会较之奴隶社会道德调节功能的强化体现在(AB )A :利用外部强制力量B :通过调节人们的内心修养C :借助风俗传统D :创立比较系统的伦理学体系(6) 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BCD)A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B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C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7) 关于幸福的层次性,认识正确的是(ABC)A :幸福有高级与低级之分B :高层次幸福是个人与他人、社会幸福相一致C :低层次幸福仅是个人的幸福D :我们倡导的幸福是以奉献集体为前提的幸福(8)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两难”、“多难”选择,反映了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ABC)。
P141A :不同价值的冲突B :不同义务的冲突C :不同角色的冲突D :主观与客观的冲突(9) 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有以下观点(ABC)A :神启论B :本性论C :感性欲望论D :本体论(10) 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AD)A :推动作用B :崇尚作用C :自我欣赏作用D :激励作用(11) 社会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劳动技能和知识,促使其(cd)协调发展A :生理活动B :心理活动C :实践活动D :学习活动(12) 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BC )A :办事公道B :赏罚分明C :一视同仁D :牺牲自我(1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包括(abcd )A :教师职业理想B :教师职业责任C :教师职业作风D :教师职业技能(14) 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始终B :居于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C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具有最高的约束力D :教师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15) 教师道德内化的过程要经过(ABC)A :服从阶段B :同化阶段C :内在阶段D :升华阶段A(16)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BC)A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B :是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C :是创造性运用教育艺术的过程D :是长周期性的活动过程(17) 以下价值冲突体现了不同价值体系之间对立的是(AD)A :善与恶B :大善与小善C :高层次的义务与低层次的义务D :履行义务与不履行义务(18) 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ABCD )A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B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C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D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9) 教师职业幸福的作用表现在(ABC)A :有利于教师巩固自己的道德理想B :有利于教师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C :有利于推动教师创造性地工作D :有利于教师获取丰富的物质财富(20)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包含以下内容(ABC)A :尊重人B :关心人C :爱护人D :爱自己(2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因为(ab)A :具有为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B :人口、资源、环境与资源的矛盾C :人文精神的失落D :道德的滑坡(22) 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以后引申为(ABCD)。
A :原则B :规范C :规律D :道理(23)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P66A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B :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C :教师职业是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D :教师职业是及其繁重的职业(24)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在于(ABCD)A :使人们有条件接收较高水准的教育B :使人突破劳动及社会角色地位的单一化、固定化C :逐步消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和分裂D :使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25) 教师这一职业在人类生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ABC )A :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B :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C :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桥梁D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26) 关于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如下正确的阐述是(ABCD )A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B :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C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D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27) 教师职业公正的内容包括(ABD)A :对己性公正B :同侪性公正C :朋友性公正D :对象性公正(28) 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 :关系上的特殊性B :人格上的平等性C :教学上的相长性D :情感上的相容性(29) 实现职业幸福,教师就要做到(ABC)A :应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B :应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C :应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D :应收获巨大的物质财富(30) 要在教学业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就必须(ABCD )A :认真备课,做到一丝不苟B :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C :科学施教,做到兢兢业业D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做到甘于奉献(31)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体现在(ABC)A :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B :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C :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D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32) 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ABC )A :理论学习的方法B :实践锻炼的方法C :慎独D :闭关(3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原则有(ABCD )A :集体主义原则B :人道主义原则C :功利主义原则D :精神价值原则(34) 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具体是指(ABCD )A :精神性B :关系性C :集体性D :无限性(35)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是(AB)。
A :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B :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C :推动社会变革的需要D :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36) 教育公正包括(ABCD)A :教师对他者的公正B :他者对教师的公正C :教师公正D :对教师的公正(37)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表述正确的有(ABCD)A :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B :人道主义原则居于基础层次C :教书育人原则处于中间层次D :全面发展原则居最高层次(38) 教师职业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其特点是(AB)A :层次性高B :教育性强C :自律性强D :社会化程度高(39)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abc )A :人格上平等B :价值取向和谐C :交互活动中民主D :知识水平上一致(40)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有(ABCD )A :示范性B :复杂性C :创造性D :长周期性(41) 确立和实现教师职业理想的方法( ABCD)A :对教师职业要有正确理解B :对教育事业要有正确理解C :对教育规律要有正确认识D :对教育工作要有献身精神(42) 教书育人是(ABCD)A :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B :教师应当做到的神圣职责C :判断教师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D :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43) 教学相长要求教师要做到(BCD )A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B :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C :向学生学习D :换位思考(44) 教师职业责任包括(ABC)A :对学生负责B :对学生家长负责C :对社会负责D :对家人负责(45) 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ABC)。
A :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B :在道德内容上具有简朴性C :在调节范围上存在狭隘性D :具有阶级性(46) 道德习惯(abcd)A :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志B :是道德品质的表现C :是在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中形成的D :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高度统一(47)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主要是(abcd)A :进行道德研究B :增强选择能力C :形成道德理论D :增强人的主体意识(48) 职业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劳动者的(ABCD)A :自我体验B :自我教育C :自我锻炼D :自我修养(49)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acd )A :自觉性B :果断性C :自制性D :坚毅性(50) 育人主要指培养的人才要有(ABCD)A :正确的政治方向B :良好的道德品质C :分析问题的能力D :解决问题的能力(51) 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是(BCD)A :高层次性IB :教育性C :实施的实质性D :主体的自觉性(52)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公正的首要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BD)A :价值性B :实质性C :教育性D :自觉性(53) 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ABD)A :道德有助于巩固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B :道德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C :道德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D :道德引导着人民的生活方式(5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教师要自觉选择和运用符合教育方针的教育方法B :教师不能采用野蛮的“教育方法”C :教师不能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D :教师可以适度地体罚学生,但要严格注意分寸(55) 下列属于当今社会新特征的是(cd)A :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B :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C :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D :知识总量迅速膨胀(56) 教师职业道德应原则,一般包括(ABC )A :人道主义原则B :教书育人原则C :全面发展原则D :一视同仁原则(57) 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AC)。
A :生活的基础即是道德的基础B :神的启示C :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D :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