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四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 2.教师职业态度。
P125-126第一章 3.教师职业良心。
P1361.道德P1 4.教师职业作风。
P1402.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的本质观. P6-12 5.教师职业荣誉。
P1443.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P10-12(名词+3点) 6.职业理想。
P1184.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表现。
P13-14 7.职业责任。
P1225.道德的特点。
P15-16 8.社会经济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P107-1096.道德的社会作用。
P21-23 9.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
P145-1467.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P17-19(区别+联系) 10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P117-1188.道德发展的历史性特点。
P33 11.职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P123-1249.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条件。
P41-43 12.教师职业选择应处理好的若干问题。
P119-12010.社会主义道德结构的主要内容。
P42-43 13.教师成为一种职业纪律遵守者的途径。
P131-13211.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P43-45 14.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意义。
P136-13715.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P133第二章16.教师提供职业技能的途径。
P134-1351.职业道德。
P492.教师。
P61 第四章3.教师职业的特点。
P61(笔记) 1.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P149-1584.职业道德的特点。
P50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
P158-162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P56-58 3.教师劳动对象特殊性的表现。
P159-1606.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P62-67 4.教师职业道德特点。
P162-1757.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P68-71 5.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P177-184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影响。
P75-779.义利统一观念的认识。
P80-81 第五章10.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各章重点内容分析及学习心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古人对教师职业得准确定义,它不仅揭示了教师教书育人这一本质特性,还同时指出,教师除“授业”“解惑”外,还应履行好“传道”得重要角色。
也就就是说,教师应当以自身得人格、道徳魅力去影响与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就是一名称职得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一直以“传道、授业与解惑”作为行动准则。
但就是,却不曾系统学习与研究过相关教育理论。
今借此培训之机,有幸拜读了山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编写得舟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系列教材,感触颇多。
现就其中得《商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徳修养》学习阅读心得及各章重点内容阐述如下:-X各章主要内容总结第一章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本章就是教师职业道徳得开篇之章,它一开始就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徳得关系这一高度入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二者得关系,包括二者得制约与统一关系,尤其就是二者之间得区别与联系。
本章在阐述以上内容得基础上,最终指出,教师应当首先处理好方方面得“人伦”关系, 在与谐得教育伦理环境中,保持良好得教师职业道德并内化与升华自身职业操守, 高效履行教师职业所规定得各项工作。
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徳得特点与功能。
本章从道徳得一般定义,引出职业道徳概念,接着阐述了教师职业得产生及教师职业道德概念,并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得社会功能。
具体得说,主要内容就就是从教师职业劳动内容及劳动对象得特殊性,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徳在实现其社会功能中得重要性,从而要求教师应当具备与培养自身良好得职业道徳,以促成ft好得社会效应与教育效应。
第三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徳与职业素质。
本章从高校教师职业得任务得特殊性阐述了对教师职业道徳得要求,并从多方面阐述了这种职业道徳下教师应具备得职业素质。
具体来说,就就是高校教师应当在良好教师职业道德条件下, 练就&好得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得一定程度得表现, 不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也无从体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C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13、师德的灵魂是(A)。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四章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指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经常表现的、最重要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新一次(2008年)颁布。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具体内容(“三爱”,“教师学习”):一、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
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教育工作和热爱学生。
敬业是指一个人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前提,也是构成教师完美人格的一个必要因素。
关爱学生就是要用“严爱”来约束和引导学生,用“慈爱”去温暖、感染学生,用“友爱”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判断教师道德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
“经师”和“人师”的统一看成是搞好教书育人之根本。
五、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关键。
六、终生学习(1)以上各个规范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2)各个规范就是这样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第二节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4.教师在职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热爱教育,乐于奉献(事业);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职业);严谨治学,提高水平(学业)。
5.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6.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8.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C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13、师德的灵魂是(A)。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
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要点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单选题、判断题复习内容1、整个社会复杂的道德现象分为三类,即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起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思想关系,它植根于经济关系之中。
3、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但道德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有有着自己的特点。
到的不同于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5、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
P156、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7、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8、原始社会最高道德原则是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规范是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
P219、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人身依附(问题)。
P2210、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1、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
12、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4、职业道德的调节范围,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5、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6、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职业的出现)17、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19、道德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0、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名词解释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高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进程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起起落落,贫困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逐步的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教师期待与希望要求,也在不断的升华,教师承载着人们对理想未来的追求也就俞加的浓烈。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技的创新发展,取决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的兴衰;而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而高校教师则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生思想和知识进步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更是落实科技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有着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其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
中国是文化底蕴浓厚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都是抱也尊重与寄托。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些赞美的语言表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
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要传递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典范,世人学习的楷模。
这就对教师的职业修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人师表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学为人师”,另一个是()。
C A言为世法 B言为世范 C行为世范 D行为世遵2、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
B A学而不厌B团结协作C诲人不倦D爱岗敬业3、()是高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C个人发展D为人师表4、()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
CA教师的学识B学生的天赋C教师的爱心D师资的状况5、()对教师的道德规范产生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A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锐意创新6、我们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教育。
AA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法律素质D综合素质7、()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B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的主要内容。
D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9、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
A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C个人发展D为人师表10、()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DA维护学校的声誉 B 保障学生的安全C作好本职工作D热爱学生11、()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这一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
C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公而忘私12、面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作为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CA依法执教 B 团结协作 C 廉洁从教D尊重家长13、高校教师坚持()是适应现代教育全面育人的需要。
CA社会主义原则 B 集体主义原则 C 人道主义原则 D 为人民服务原则14、()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
BA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B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 C 身正为范,为人师表D严谨治学,科学育人15、()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社会及个人之间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
BA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B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 教师职业道德选择 D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16、新世纪教师应当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精神。
A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B 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C 坚忍不拔、实事求是 D 严谨自律、一丝不苟17、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首先要遵守的原则是()。
AA社会主义原则 B 集体主义原则 C 人道主义原则 D 为人民服务原则18、()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AA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B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C 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 D 相互学习互相帮助19、()是处理好同事之间关系的“黄金准则”,也是在学校内部起关键作用的育人因素。
CA依法执教B尊重家长C团结协作 D 廉洁从教20、()是根据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高校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提出的,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AA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B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C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功能 D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
ABCDA努力钻研专业知识B不断求知创新C探索教育教学规律D改进教育教学方法2、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ABC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C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D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3、热爱学生规范确立的依据()。
ABDA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B热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C热爱学生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D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表现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
ACA职业道德原则B职业道德选择C职业道德规范D职业道德评价5、()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时刻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ABCA社会主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人道主义原则D教书育人原则6、要贯彻人道主义原则,做到高校教育处处以人为本,应注意()。
ABC A尊重学生,关心学生B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环境C提供条件保障学生的自由和权益D要有教无类7、以下属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有()。
ABCDA献身教育,甘于奉献B严谨治学,科学育人C团结协作,共同育人D身正为范,为人师表8、献身教育,甘于奉献规范确立的依据()。
ACDA献身教育,甘于奉献是人民教师应当遵循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B献身教育,甘于奉献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C献身教育,甘于奉献是衡量教师道德行为的主要标准D献身教育,甘于奉献是教师道德品质修养的集中表现9、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团结协作,应做到()。
ABCD A坚持把教师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B教师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C工作上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D尊重、服从领导10、坚定立场,把握方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BCDA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B拥护党的基本路线C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D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三、判断题(对或错)(20题。
每题1.5分,共30分)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表现着教师同教育事业的关系。
√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其核心是要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
×4、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
×5、团结协作只是为了给教学科研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环境,对学生意义不大。
×6、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7、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说教师之间应避免竞争。
×8、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没有什么区别。
×9、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穿着打扮等生活习惯纯属个人的私事。
×10、严师出高徒,亲切和蔼不能发挥教师的权威。
×11、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行为提出来的主观要求。
×12、教书是专业教师的事,育人是德育教师、班主任的事。
×13、教师职业道德只能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
√1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标准。
×16、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17、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8、教师只要教好书,培养好学生就可以了,和同事、领导的沟通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19、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时,实际上你就选择了对他人、社会无私奉献的自觉承诺。
√20、教师爱学生与父母爱子女是完全相同的。
×四、案例分析题(2大题,每题设4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注:本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一:科研不端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近几年来,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干细胞造假、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多比良基因研究造假等一系列造假事件纷纷。
当前。
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经济社会转变之中,科研不端之势也呈上升之势。
中国科协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三成科技工作者认为其周围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尤以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伪造数据或弄虚作假、技术成果交易中夸大技术价值或隐瞒技术风险三种行为最为普遍。
像“汉芯一号”这样的造假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学术不端行为了。
请回答:1、我国学术界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直接原因是()AA学术道德问题B社会道德问题C急功近利心态D学术规则缺失2、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是()ABA求知创新B治学严谨C献身教育D甘于奉献3、高校教师严谨治学、科学育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ACA努力钻研专业知识B勇于创新、坚忍不拔C要有端正的学术态度D实事求是、一丝不苟4、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要求有()ABCDA刻苦钻研、勇于创新B坚忍不拔、实事求是C严谨自律、一丝不苟D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案例分析二: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是“孤僻”、沉默寡言,更多的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说明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
请回答以下问题:1、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包括()A教师与学生关系B教师与同事关系C教师与领导关系D教师与学生家长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教师与学生关系B教师与同事关系C教师与领导关系D教师与学生家长3、建立师生融洽关系的首要条件是()A老师要热爱学生B教师间相互尊重C学生尊重老师D教师与学生家长4、()是处理好同事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A依法执教B尊重家长C团结协作 D 廉洁从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CBACA 6-10 ABDAD 11-15 CCCBB 16-20AAACA二、多选题1ABCD 2ABC 3ABD 4AC 5ABC6ABC 7ABCD 8ACD 9ABCD 10ABCD三、判断题1-5√√××× 6-10 √×××× 11-15 ×××√× 16-20√√×√×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一:1A 2AB 3ABC 4ABCD案例分析二:1ABCD 2A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