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士酒店室内概念设计
重庆来福士建筑方案

重庆来福士建筑方案重庆来福士是一座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由新加坡的来福士集团投资建设。
这座建筑群由来福士广场、来福士中心和来福士公寓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1万平方米。
重庆来福士的建筑方案充分融入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元素,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时尚氛围的城市综合体。
重庆来福士的建筑方案以“现代化创新,兼容并蓄”为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
建筑外观运用了大胆前卫的设计,采用了独特的立体形状,突显了现代化的风格。
同时,建筑外墙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为主,增加了整体建筑的透明感与时尚感,使之更加与周围城市环境相融合。
重庆来福士的建筑内部设计也非常独特。
来福士广场作为综合商业部分,拥有多层楼的商场、高档餐厅、娱乐设施和电影院等多种业态。
出色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使得商户和消费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购物。
来福士中心是一座高层建筑,内部则设有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以及商务会所,为商务人士提供了一个集办公、住宿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来福士公寓则是一个集高品质住宅、社区服务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
此外,重庆来福士建筑方案还充分考虑了超低能耗与环保。
建筑内部采用了节能照明、太阳能发电和污水处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损耗。
同时,来福士广场还设有大型的屋顶绿化,增加了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改善了周围的空气质量。
总的来说,重庆来福士的建筑方案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
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规划,还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
重庆来福士的建成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购物、办公、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了重庆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stable diffution 建筑设计案例

stable diffution 建筑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些关于稳定扩散(stable diffusion)的建筑设计案例:1. 来福士横琴湾(Galaxy Macau),澳门这个大型综合性度假村是一个由多座建筑组成的综合性建筑群,其中包括酒店、赌场、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
建筑设计考虑到游客流量的稳定扩散,通过设置合理的出入口、走廊、楼梯和电梯等通行设施,使人流能够平稳地流动,避免拥堵和压力集中。
2. 肯尼迪航天中心访客复杂(Kennedy Space Center Visitor Complex),美国佛罗里达州作为美国航天事业的标志性地点,肯尼迪航天中心访客复杂是一个吸引大量游客的旅游景点。
在建筑设计中,稳定扩散的原则被应用于游客流量的管理。
宽敞的大厅、室内过道和展览空间,以及合理布置的出入口和安全通道,使游客能够舒适地流动,同时保持参观区域的安全和秩序。
3. 兰卡威海上环形步道(Langkawi Sky Bridge),马来西亚兰卡威海上环形步道是一座悬挂在山谷上方的景观桥,横跨了两座山峰之间的峡谷。
在设计过程中,稳定扩散的概念被用来确保游客在桥上的流动和舒适性。
合理设置的观景平台、安全栏杆和行人通道,以及分散游客流量的安排,使游客能够平稳地欣赏到周围的风景,同时保持桥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4. 日本国会大厦(Diet Building),日本东京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所在地,日本国会大厦面临着大量来访者和议员的人流挑战。
建筑设计中,稳定扩散的原则被用来管理人员和访客的流动,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序地进入和离开大厦,同时保持大厦内的秩序和安全。
这些案例展示了建筑设计如何通过合理布局、通行设施的设置和流量管理等手段实现稳定扩散的目标,提供良好的人流体验,同时确保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一:设计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杭州来福士广场建筑设计方案

凯德置地杭州来福士广场总建筑面积:283,256平方米主楼为超高层塔楼,地下3层,地上60层,总高度250 m业态组成:办公楼、星级酒店、服务式公寓、购物中心开业时间:预计2013年工程概况:杭州来福士广场项目位于杭州市核心位置,占地约4万m2,建筑面积约40万m2,由一栋裙房商场和两栋集办公、酒店为一体的综合超高层塔楼组成,建筑效果图见图1。
塔楼一地上60层,高度约250 m(结构主屋面高度242.85 m);塔楼二地上59层,高度约250 m(结构主屋面高度244.78 m),。
项目地块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域,毗邻未来杭州市行政中心、杭州大剧院、杭州市民中心和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占地面积403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
由凯德置地斥巨资倾力打造的一个集办公楼、商场、五星级酒店和服务性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这是继国内上海、北京、成都之后,凯德置地在中国投资兴建的第四个“来福士商业广场”。
该项目还与2010建成的地铁1号线市政府站相通,地铁的贯通将会使钱江新城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
方案设计:杭州来福士广场由著名的新锐设计师,荷兰UNS建筑师事务所的首席建筑师本·范·贝尔克尔主设,由两座超高层塔楼和基座裙房组成。
设计理念源于举世闻名的自然景观钱塘潮。
结构顾问: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境内建筑设计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施工单位:正是如此精工细作的特殊外形设计,给项目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凯德中国与上海四建达成了合作。
据悉,上海建工集团第四建筑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特级资质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曾在近年承建了包括世博会中国馆在内的一大批标志性建筑。
工程简介兴建两幢250米高的塔楼,设有一个三层高的地下停车场,提供1,000个车位,占地面积为40,3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0,000平方米,包括: *办公楼*商场*酒店(五星级),设有约470间客房数*凯德在全球共拥有七个"来福士"项目,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成都来福士广场之后,"来福士"品牌终于落户杭州。
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

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作者:杜扬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8期摘要: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象征和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标志,深刻地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
广场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形象。
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剖析了其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特色,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公共艺术成都作为我国西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条件优越,城市环境优美,其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都来福士广场于2012年落成开放,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大型清水混凝土建筑综合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被喻为“切开的泡沫块”。
在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进一步推广与深化的背景下,这样国际性质的现代公共空间的打造,为成都市及西南地区的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广场概述成都来福士广场(Chengdu Raffles City)是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之后,新加坡凯德置地在中国自主开发、管理和持有的又一座“来福士”品牌系列建筑。
广场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交汇点,对面就是四川省体育馆,坐拥蓉城最负盛名的商业、零售、餐饮、娱乐中心,连通地铁中转站,规模化吸纳人流。
成都来福士广场传承来福士“城中之城”的概念,以丰富全面的公共态度、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元素,成为成都市区又一极具时代性和现代感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由国际知名设计师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亲力打造。
斯蒂芬·霍尔于1947年生于美国,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
他对空间和光的关注与研究使其自成一派,创造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成功的建筑范例,成为新一代建筑师中的领袖级人物。
杭州来福士广场景观设计方案高清文本

16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17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31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9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10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28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29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30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13
NW Parcel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14
Capitaland Raffles City, Hanzhou
UN Studio / TOPO 2011-11-10
别样的角度,发现中国杭州来福士中心双子塔的惊艳设计!

建筑面积约116,000 平方米的裙楼共有 6 层,配备有零售店、餐厅、休闲设施和停车场,并可通过地下通道直达地铁。来福士中心采用灵活的垂直社区和交通枢纽设计理念,以满足新城市生活的综合需求。
通过天窗,总能从主中庭中看到双子塔,站的角度不同,双子塔外观也会不同。细节方面,竹制扶手与建筑物的流线型曲线完美呼应。它围绕着裙楼,仿佛一条飘逸的丝带,增强了触觉元素和未来派内饰的自然对比。流线型的造型从建筑物本身拓展到内饰和扶手,形成了紧密结合的空间,好像内外融合在了一起。
双子塔和裙楼立面的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裙楼立面穿着银光闪闪的鳞片状铝砖外衣,活力无限,呈现出滤镜般的景观。双子塔的外层安装有可旋转的垂直太阳能遮阳板,放置在幕墙的顶部。它们一方面突出了双子塔的扭曲特点,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内部视图。
建筑物和外立面的方向决定了面板的深度、宽度和旋转度,越到顶部越窄。这使得最佳窗壁比增至最大限度。由于面板的线条整天都可以吸收光线,因此增加了立面的发光质感。夜幕降临时,建筑物的轮廓就会亮起来,一方面使建筑更加醒目,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光污染,因为照亮的只有轮廓。
阶梯式广场将建筑物与绿意盎然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在这里,不同景色的庭院从四个方向通向内庭,形成了裙楼的主要通道和外庭。南北入口引导着游客前往内庭。东西侧可通过螺旋式楼梯进入露天下沉式广场,这也是地铁站的入口。
双子塔的设计为两个对角线和相交的八字形。双子塔相对而立,其设计为两个对角线和相交的八字形,每座塔都由一个“建筑立面”(主要是由于中心坐落于城市一角)和一个水平的“景观立面”(落入裙楼的内庭中)所构成西走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遮蔽物,确保住宅和办公室日照充足。
成都来福士广场案例分析

成都来福士广场案例分析全球化的趋势势在必行,而建筑行业作为一个辐射范围甚广的领域,更是十分鲜明。
全球化给我国原本的设计环境、政府政策、人们思想等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作为全球化大旗下的一个产品,成都来福士感觉是比较成功的。
下面关于本案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一:来福士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理念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些来福士广场,正如来福士的广告所说每一座来福士建筑均出自世界知名大师的手笔,所以这个项目本身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决策者更多的是来福士集团,相关政府的决策者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就其自身来说,设计谁来做也许都会达到自身的功能需要,但是霍尔的设计感觉还是很可人的。
自2003年霍尔的北京的当代MOMA出现以来,他的作品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在南京、成都、深圳、天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以及他的最新作品青岛文化艺术中心。
在中国有这么多作品的国外明星建筑师中,他的确是凤毛麟角的一位。
这也充分说明了相关决策者对霍尔本身的认可,也侧面的反映出了霍尔的建筑所带来的名牌效应,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商业利益。
而这也间接的反映出了不同范围的人群,比如文化艺术中心的受益者普通大众,商业综合体里面的消费者,办公人员对建筑的认可。
在这个建筑群里所需要体现的是:强调的整体化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这些就是霍尔的创意灵感和设计理念。
从下面这张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传统商业综合体不同的外向表现不同,他要营造的是一个内向的空间。
建筑师应用"微型都市生活体"的理念,在大都会场地内创造了适合人居住尺度的建筑,双门商店朝向街道和购物中心开放。
塔楼体块上雕刻有三个巨大的开口,分别是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历史馆、利布斯·伍兹设计的光之馆和中国雕塑家韩美林设计的本土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