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内容】教材第 27 页例 5、例 6【教材剖析】例 5 教课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经过“想”指引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计算出结果。
例 6 经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家到学校大概多远,累积估测活动经验,掌握估测的方法,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剖析】学生以详细形象思想为特色,“丈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足感知,并逐渐达到完美。
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当成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
关于大的长度单位,可将实质感觉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联合起来。
【教课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质中的应用。
学会依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察看、比较、抽象、归纳能力,能用千米正确预计物体的长度。
【教课重难点】要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娴熟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课准备】课件。
【教课流程】【情境导入】1.讲故事。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
兔子输给了乌龟,内心不佩服,老是想跟乌龟再比一次。
一天,兔子在路上碰到了乌龟,就拉着乌龟要竞赛,可乌龟说:“今日我有事要做,不可以和你竞赛,要不我们比比今日谁走得远些吧。
”兔子同意了。
乌龟说:“我今日走了3000 米,你呢?”兔子说:“我走了 5 千米,我走的行程比你长,我赢了!”可乌龟听了,不佩服地说:“我走的行程是3000,而你才走了 5,怎么会是你赢呢?”2.提出问题。
同学们能帮他们评评理吗?( 他们用的单位不同样 ) 那么我们要怎么帮他们比较呢? ( 把他们的单位一致同来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 1 千米= 1000 米,那么依据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你能正确换算吗?【研究新知】1.教课例 5。
(1)计算 3 千米= () 米。
学生小组议论沟通,谈谈想法。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ed7a2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6.png)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千米的认识教案千米的认识[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到甜甜地梦里,跟着孙悟空一起认识了毫米和分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分米的长度吗?那1厘米、1米呢?2、练习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板书:金箍棒1千米热气球高度1000米飞机高度2千米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1千米。
(1)对于千米这个新朋友,你想了解些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千米的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你猜的很对,板书:1千米=1000米(3)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C:咱班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大约1千米。
(4)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千米?(公路上、里程表)(5)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图片。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5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放学后,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五、教学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学校后操场,进行实地测量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1米大概有多长,用我们的步伐要迈多大步,今天就先让我们实地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实地走一走,目测它们的距离到底是多少,最后再用尺子量,看看哪一组估的准确。
2、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到底该迈多大步才能估的准呢?时间是3分钟。
3、鼓励估测较准的小组,并介绍自己估量的方法。
4、让学生绕操场跑4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后回教室。
(二)新授例3(认识千米)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课件演示】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观察图片:这是我国近几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每小时可以行驶300公里,从北京到天津我们可以坐动车组半小时直达,非常快。
请你猜猜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多少?是137米还是137千米呢?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千米的认识》教案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千米的认识》教案3篇《千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35页例22.能够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让我们来个课前小热身?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平方米 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1.教学例2(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2.体会1(1)出示教材第35(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教材第354.1.教材“练习六”第5先独立填写,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强调填写的单位要与事实相符2.教材“练习六”第6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3.教材“练习六”第74.教材“练习六”第85.教材第35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千米的认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目的: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桌的高度是60()。
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是468()。
教师讲桌宽约8()。
2.填空:2m =()dm 60cm =()dm300cm =()m 30dm=( )m3.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千米的认识”探究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二、新知探索1、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例3情景图)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回答.师: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比“三峡大坝”与“隧道”的长短呢?2、合作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生可能:因为3千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
生2:因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千米=30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
师:为什么想到这样比较?生:因为3千米和2300米的单位不同。
所以就想到把千米换算成米再进行比较。
生2:因为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米<3000米。
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思考作答后师小结。
师:比较方法都是先把不同的单位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不同的是第一种把千米换算成米数,第二种是把米数换算成千米数,在进行比较。
总之,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比较时要先统一单位。
3.尝试练习。
(1)说说大约几千米(课堂活动第3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估计。
1075米大约是多少千米4850米呢? 7900米呢?(2)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作业练习五2、3、5。
第二课 千米的认识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千米的认识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吗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
复习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这节课学习千米及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做铺垫。
讲授新课1. 1.认识千米。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千米”2.感受1千米的长度。
高速公路上的路标上面有“km”。
出租车的计价器上面有“千米”。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千米”,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长度。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
几圈是1千米3.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实际走一走,看看有多远。
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4. 做一做:和老师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长。
5.学习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3千米=(3000)米5000米=(5)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做一做。
填一填。
7.学习估测两地间的距离。
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半圈是200米,所以2圈半就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千米”也叫“公里”。
学生实际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长度。
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
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
合作交流。
让学生实际走一走,体会1千米的长度。
学生说出思考过程,重要的是掌握换算的方法。
(1)测量较长的路程时,我们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小明要跑(5)圈才够1千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第二课时)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千米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长度。
具体内容包括:- 千米的定义及其与米的关系;- 千米的实际应用,如测量路程;- 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千米的定义,能准确描述一千米有多长;2. 学会使用千米来测量和表达较长的距离;3. 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千米这一较大长度单位的直观感受,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具学具准备- 米尺和千米长的线轴或带子;- 学校操场或附近的实际路程;- 教学PPT或黑板,展示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复习米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关于较长距离的测量问题,引出千米的学习。
2. 新课讲解:- 讲解千米的定义,并通过教具展示一千米的具体长度;- 举例说明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间的距离;- 演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让学生跟随计算,加深理解。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使用米尺和千米带子测量操场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讨论如何将结果转换为千米;- 邀请学生分享测量过程和转换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 在PPT或黑板上展示不同长度的路程,让学生尝试用千米来描述;- 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巩固换算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以下内容:- 千米的定义;- 千米与米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实际测量活动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 测量家中或学校附近的某段路程,记录数据,并转换为千米;- 完成两道千米与米换算的题目;-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千米这一长度单位。
《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千米的认识》的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一8页.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一套.课前活动:了解汽车一小时要跑很远,公路上里程牌标志有多远和汽车时速限制标志,走一走学校田径场的跑道一圈长有多长,学校跑道跑两圈半是多少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口答)①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2,旗杆的高度是300(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②填空:2米=( )分米60厘米=( )分米300厘米=( )米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它在们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应用1,认识千米的实践活动的安排汽车一小时要跑很远公路上里程牌标志汽车时速限制标志2,认识1千米有多长.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3,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4,(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米,沿操场(一圈25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学校田径场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沿着跑道走4圈就是( 1000 )米.也就是:1千米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 (3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4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12分钟).板书:走12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4.小朋友,南门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从南门口到侯家塘新一佳约1千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南门口到侯家塘新一佳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评: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1千米=1000米 1km=1000m①用等号相连,说明它们的长度怎么样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 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三,千米的应用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请看老师在马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1.公路边的里程碑2.指路标志3.限速标志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练习:8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四,练一练1,冰箱的高度是140 ( ).a 厘米b 米c 千米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200( ).a 厘米b 米c 千米3,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街头到天台距离27( );数学课本厚7( );学校跑道长250( );成人3小时行15( ).4,填空:6000米=( )千米9000米=( )千米2750千米=( )千米( )米5830千米=( )千米( )米7308千米=( )千米( )米5,说说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七,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 (1米有2步)《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5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放学后,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学校后操场,进行实地测量
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1米大概有多长,用我们的步伐要迈多大步,今
天就先让我们实地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实地走一走,目测它们的距离到底是多少,最后
再用尺子量,看看哪一组估的准确。
2、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到底该迈多大步才能估的准呢?时间是3分钟。
3、鼓励估测较准的小组,并介绍自己估量的方法。
4、让学生绕操场跑4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后回教室。
(二)新授例3(认识千米)
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
宽可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
【课件演示】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观察图片:这是我国近几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每小时可以行驶300公里,从北京到天津我们可以坐动车组半小时直达,非常快。
请你猜猜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多少?是137米还是137千米呢?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
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①对于1000米你有什么了解?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00步。
方案四:绕学校400米的操场要走两圈半。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②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3.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多少圈是1千米呢?
如果是400米一圈的操场,1千米是几圈?
4.同学们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
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4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40千米。
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
(三)新授例4(实际感受1千米)
1.让学生说一说体验一下100米的距离有多远,自己走多少步?
2.想一想,1千米有几个100米?你大约要走多少步呢?
3.估计1千米的距离
结合刚才大家在绕操场跑步时,每人说说跑完1千米的路程是什么感受。
4.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四)新授例5
1.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2.3千米=_________米
5000米=_________千米
(1)这两道题你能自己完成吗?独立完成书上的填空。
(2)同桌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试一试
(4)老师这儿也有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全部都做对?
3千米=()米 9000米=()千米
7千米=()米 80000米=()千米
(五)巩固练习
1.P9/1
1千米的路程走路、骑车、开车分别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答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不确定的时候,可以适当采取排除法。
2.
3.P9/3【动画演示】演示计算过程 4.P10/4【动画演示】交谈的动画
(演示课件)
(1)仔细观察这幅图,他们在说什么呢?
(2)人小组活动:讨论回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5.P10、5【动画演示】几条行走路线,并列出算式
(1)观察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据要求在图上画出路线,说说是怎样算的。
6.动脑筋题P10、6、
(1)读题,讲一讲(讲了一件什么事?还知道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2)四人小组活动:回答书上的问题,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写出算式吗?
12时-8时=4时 4×80=320千米 320千米〉308千米
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和谐号动车组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
神州7号飞船飞行速度每小时()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
(五)课后小结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千米米分米厘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