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之命名

合集下载

好听的中药材名字

好听的中药材名字

好听的中药材名字中药材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药性和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

中药材的命名历史悠久,其中有许多的名字十分优美动听。

以下是一些好听的中药材名字的介绍,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惊喜和启发。

1. 丹参(Dān Shēn)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人称为"中草药的明珠",拥有活血化瘀、安神定志、养心安神的功效。

丹参的名字独特而吸引人,带有一种宝石般的珍贵感。

2. 黄芪(Huáng Qí)黄芪是一种被普遍称赞的中药材,常被用于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治疗。

黄芪的名字音韵和谐,宛如一首悦耳的音乐,让人心生向往。

3. 淮山药(Huái Shān Yào)淮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固精的功效。

淮山药的名字给人一种山清水秀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美好。

4. 酸枣仁(Suān Zǎo Rén)酸枣仁是一种可以治疗失眠、安定情绪的中药材,也能舒缓焦虑和抑郁症状。

酸枣仁的名字带有一种诗意,仿佛听到了秋天的虫鸣声。

5. 白术(Bái Zhú)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健脾和胃、补气安神的功效。

白术的名字简洁明了,充满了纯洁的感觉,它的呼唤让人心旷神怡。

6. 没药(Méi Yào)没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

没药这个名字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魅力,给人一种安心和宁静的感觉。

7. 防风(Fáng Fēng)防风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常被用于治疗感冒、风热感冒等疾病。

防风的名字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一阵微风拂过的清凉和舒适。

8. 茯苓(Fú Líng)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常见于中医调理心脾、治疗湿热、利尿等方面。

茯苓的名字如诗如画,带有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

9. 羚羊角(Líng Yáng Jiǎo)羚羊角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补肾壮阳等症状。

中医科普中药的命名

中医科普中药的命名

中医科普中药的命名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中草药的命名方式众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根据其形态特征、药性和功效进行命名。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药的命名方式,以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

首先,有一类中草药是直接以草本植物的名称命名的。

这些中草药通常是以其形态特征进行命名,如川贝母、甘草、黄芩等。

川贝母是一种生长在四川地区的植物,它的叶片扁平,形似贝壳,因此得名川贝母。

而甘草的根和茎部有甜味,因此得名为甘草。

黄芩的花瓣鲜黄色,因此得名为黄芩。

这些命名方式简单明了,易于人们理解与记忆。

其次,还有一类中草药是以其药性进行命名的。

这些中草药通常是根据其药性或具有的功效来命名的,如清热、滋阴、活血等。

例如,黄连以其能够清热解毒而得名。

黄连具有苦味,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并具有抗菌作用,因此被称为黄连。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一种疾病因素,黄连能够较好地处理这种因素,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

类似地,滋阴药物如麦冬、沙参等以其滋阴的功效而得名。

活血药物如川芎、川芎造慢以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命名。

此外,还有一类中草药是根据其来源地命名的。

这些中草药以其产地或原产地命名,例如人参、当归、红枣等。

人参是一种常用的补益草药,其主要产自东北地区,因此得名人参,意为生长在北方的参类植物。

当归主要产自中国中南部和西南地区,因此得名当归。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主要产自中国的北方地区。

红枣作为中药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养血补气的特性。

总的来说,中医药中草药的命名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

无论是根据形态特征、药性和功效,还是根据来源地,这些命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草药的性质和用途。

中草药的命名方式丰富多样,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应用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中草药的命名方式,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与使用中医药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医药的宝贵遗产。

有寓意的中草药名

有寓意的中草药名

有寓意的中草药名中草药名往往蕴含丰富的寓意,有的与草药的功效、形态、气味等相关,有的与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中医理论等有关。

以下是一些具有寓意的中草药名:1.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寓意为“象征人的神奇之草”,常被认为对人体有益,具有滋补作用。

2.阿胶(Colla Corii Asini):•阿胶中的“阿”是一种尊称,有“极其”、“极为”之意。

阿胶因其滋补养血的功效而被视为女性的滋补佳品。

3.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的“丹”色呈红色,寓意鲜艳、热烈,常被用于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方剂中。

4.白芍(Paeonia lactiflora):•白芍的“白”代表白皙、纯洁,寓意女性的美丽与纯洁。

5.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芪的“黄”色代表充满阳气的活力,寓意为增强免疫力,增强体力。

6.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川芎常用于活血化瘀,其中“川”表示产地为川西,而“芎”则是一种香气,寓意为清新、活泼。

7.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菊花象征秋天,代表坚贞、清高、久远,同时在中医中也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8.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在中医中常用于妇科调理,寓意女性的健康和调和。

9.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象征富贵繁荣,常被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0.千里光(Astragalus complanatus):•千里光,意味着它的光辉可及千里,常被用于清热解毒。

这些寓意可能受到地域、文化传统和个人解读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背景下,中草药名的寓意可能有所不同。

有寓意的中药名

有寓意的中药名

有寓意的中药名中药以其独特的药性和疗效在医药界广受赞誉。

许多中药名寓意深远,背后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富有寓意的中药名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它寓意着“黄金般的药物”,象征着其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疗效。

黄芪主要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虚的功效,被用于治疗疲乏乏力、气虚体弱等症状。

它和黄金一样宝贵,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的珍惜和追求。

二、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川芎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通常被使用于中医药中。

川芎的名字暗示了它的产地为四川,川芎是四川传统中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痛经、偏头痛等症状。

川芎的命名更显得它的特殊地位,将地域文化与药物结合,独具风采。

三、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中药中广泛使用的药材之一,在中医理论中有“女性之药”之称。

当归寓意着“归归于常,恢复常态”的意思。

在中医中,当归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产后调养等功效方面。

当归还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被列为女性身体调理的重要药物。

四、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植物,其植株通常寿命非常长,因此被称为长寿树。

银杏叶形似鸭脚,因此也有“鸭脚树”的别称。

银杏树几乎与地壤、风雨同寿,代表着长寿和坚韧不拔的象征。

银杏叶被用于制药,具有改善记忆、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银杏的名字自然地将树木的特点与它的药效相结合,寓意深远。

五、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牡丹皮是常用的中药材,因皮色鲜艳而得名。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国花,象征着繁荣昌盛和富贵吉祥。

牡丹皮在中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血痢、喉疾出血等症状。

牡丹皮的名字融合了花卉文化和药物特性,更增添了它的特殊意义。

六、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蒲公英是一种普遍的野花,具有自由生长的特点。

根据药材形状命名

根据药材形状命名

根据药材形状命名
根据药材形状命名是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药材的某些特征,方便人们记忆和辨认。

以下是一些根据药材形状命名的例子:
1. 连翘:连翘的果实呈长椭圆形,两端尖,像一个小巧的翘翘板,因此得名。

2. 钩藤:钩藤的茎弯曲成钩状,因此而得名。

3. 茯苓:茯苓的形状像一块方形的印章,因此有“茯方”之称,后被称为茯苓。

4. 人参:人参的根状茎短粗,顶端有茎痕和芽苞,形似人的模样,因此而得名。

5. 马蹄莲:马蹄莲的花朵形状像马蹄,因此而得名。

除了根据形状命名外,还有一些药材是根据其颜色、气味、生长环境等特点来命名的,例如:红花、黄柏、绿萼梅、丁香、黄连、土木香等等。

中草药的命名和分类

中草药的命名和分类

中草药的命名和分类第三节中草药的命名和分类一、中草药的命名中草药的命名根据,概括起来约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ー)根据产地命名:如川连、川芎、川贝等,主产四川,杭菊、浙贝等产于浙江;广陈皮、广藿香产於广东。

其他如淮山药、潞党、丰域鸡血藤等,均因主产地而得名。

某些中草药常因产地不同,品质相差甚大,如黄连以川连为优;细辛以东北所产的北细辛为佳。

根据产地命名的药材习称为“地道药材。

(二)根据功用命名:如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沉香可降气;泽泻湿利水,益母草能治妇科病。

(三)根据形色或气味命名:如山乌龟生长在岩石缝穴中,状如乌龟,故名;人参、牛膝、七叶一枝花、八角连具有形态特征的含义;自芷、黄连、青蒿、紫草、丹参、黄柏等因色泽而得名;木香、茴香,魚腥草因具特殊嗅气而得名;甘草、苦参、细辛因味而得名等。

(四)因生长特性或药用部分命名:如夏枯草在夏季枯萎;忍冬藤经冬不凋;不出林生长在林下;其他如桑寄生、冬虫夏草、致瑰花、木瓜、桂枝,丹皮、虎骨、蛤蚧等名称都与生长特性或入药部位有关。

二、中草药的分类中草药的种类繁多。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按功能及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草钢目》按自然属性与特征加以分类,把药物分成水、火、石、土、草、谷、菜、果、本、服器、虫、鳞、介、禽鲁、人等16部,又将各部药物按生态、性质分为若干类,如草部分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和杂草等,还把某些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如湿草类的53种药物中,有22种属于菊科,并把9种属植物排在一起。

现今的中草药学,约有以下几种分类法;按药物性能、功效分类;按药物化学成分分类;按药用部分分类;按植物分类系统分类。

这些分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本中草药学有利于中草药鉴定的学习,按用药部分分类,各类再参照植物分类系统排列。

上一节第二节中草药学的发展简史之现代中草药科学的发展下一节第四节中草药的资源。

古代对中药名

古代对中药名

古代对中药名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古代,很多草药都有着别具一格的中文名字,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
的中草药及其古代的名字。

一、黄芩:黄芩又称黄岑、黄苓,其古代名为“苦芩”,古人称之为“古
之丹参”。

二、当归:当归又称熟地、女康,其古代名为“阿魏”,古人称之为“上品”、“圣药”。

三、熟地黄:熟地黄又称黄精、地骨、地黄,其古代名为“独活”,古
人称之为“肝肾之主药”。

四、枸杞子:枸杞子又称杞子、地骨、宁夏杞,其古代名为“合欢子”,古人称之为“大补药”。

五、人参:人参又称东洋参、高丽参,其古代名为“芝麻果”,古人称
之为“诸药之首”。

六、延胡索:延胡索又称白头翁、远志,其古代名为“云南白药”,古
人称之为“治疟疾之药”。

七、石菖蒲:石菖蒲又称菖蒲、白菖蒲,其古代名为“龙泉香草”,古
人称之为“祭祀之用”。

八、丹参:丹参又称赤参、福参,其古代名为“紫菀根”,古人称之为“活血化瘀之药”。

九、甘草:甘草又称甘草、青草,其古代名为“芦荟根”,古人称之为“百草之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古代的名字,这些名字虽然有些陈旧,但仍然能让我们感受到中草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古代对中草药命名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古代对中草药命名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古代对中草药命名有意思而且有意义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

为了便于学习和查寻,特按章将常用中药名释义如次,共计中药210味。

一、解表药麻黄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

桂枝“桂枝,即桂树之枝”(《本草便读》),“唯以嫩枝破卷成圆者用之”(《本草经集注》),因药用桂树之嫩枝而得名。

紫苏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

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

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香薷“薷,本作柔”(《本草纲目》)。

因其气香,其叶柔而得名。

防风“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故名。

”(《本草害利》)。

因功用而得名。

白芷芷,初生之根干。

本品药用其根,色白气香,故名。

细辛“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本草便读》),因其形、味而得名。

羌活“羌,古地名,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辞海》)。

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本草纲目》),因产地而得名。

辛夷“夷者,荑也。

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草纲目》)。

本品因形、味而得名。

《本草衍义》云:“以其花未开时,其花苞有毛,光长如笔,故取象曰木笔”,又名“木笔花”。

又因“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本草拾遗》),又名“迎春花”。

葱白“葱白,即葱之近根处白茎也”(《本草便读》)。

因颜色而得名。

藁本藁本“根上苗下似禾藁,故名藁本。

本,根也”(《新修本草》)。

因形状和药用部位而得名。

牛蒡子本品药用其果实,在古本草中多以“恶实”为正名。

《本草纲目》云:“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

恶实即牛蒡子也。

又因其“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图经本草》)。

“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之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本草纲目》),故又名“大力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之命名
?????? 许多中草药命名的特点是:包罗万象,形神兼备,文字精炼,耐人寻味。

其命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
以数词命名:一炷香、二叶舞鹤草、三棱子、四块瓦、五凤朝阳草、六股筋、七星剑、八楞木、九龙吐珠、十姐妹、百舌鸟、千层塔、万丈深。

以生肖命名:鼠曲草、牛含水、虎掌草、兔儿伞、龙船乌泡、蛇王藤、马钱子、羊蹄暗消、猴樟、鸡冠苗、狗脚迹、猪牙皂。

以药物功能命名:调经草、益智仁、散血草、疗毒草、止泻木皮、定心散、胃友、扭筋草。

以阴阳、五行命名:阴香皮、阳雀花;木通、木蝴蝶、火麻仁、土人参、金银花、金蛤蟆、水蜈蚣。

?
以四季、方位命名:春不见、夏天无、秋海棠、冬青子、春草;东方狗脊、南天竹子、西施舌、北沙参。

以五色、五味命名:红娘子、赤茯苓、青黛、黄花倒水莲、白头翁、白芷、黑大豆;酸水草、苦地胆、甘草、辛荑、咸虾花。

有些中草药名如何首乌、徐长卿等,酷似人名,风趣甚浓。

有些中草药名形意结合,如老鼠吹箫、鞭打绣球等如诗似画,妙趣横生。

药名趣闻
1、谓子不是子
瓦楞子,实为泥蚶的贝壳;
没食子,实为没食子蜂寄生在没食子树上的虫;
天癸子,实是毛莨科植物天癸的块根;
而黄药子、白药子也均为植物块根。

以上这些“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子类药材。

2、谓草不是草
冬虫夏草,实为冬虫夏草菌寄生在幼虫上的实体及幼虫尸体;
凤眼草,实为臭椿的果实;
而灯心草、通草则是以该植物的茎入药。

3、谓砂不是砂
蚕砂、夜明砂、望月砂分别是夏蚕(不是春蚕)、蝙蝠、野兔的粪粒,与矿物砂大相径庭。

4、谓石不是石
鱼脑石,为大黄鱼头盖骨内的耳石;
咸秋石,不过是食盐的复制品;
淡秋石则是石膏在尿中久浸后的表面凝结物;而穿破石,是一些植物的根。

5、谓肾不是肾
海狗肾、黄狗肾、鹿肾,实为海狗、狗、鹿的性器官;而菜头肾只是植物的根;荔枝肾,是一种本草植物,与动物肾脏风马牛不相及。

中药谜故事
从前有个古怪的老中医,平时开药方总爱用谜语形式写药名。

一天,老中医给病人把完脉以后,开了如下一张药方:唯他不死3钱、通晓老娘事2钱、心怀宏图3钱、铺都关门3钱、刘关张结义3钱、枉评先进2钱、骨科医生3钱、全家开会3钱、无能缺技5钱。

开完药方,老中医顺手将药方递给小徒弟。

他的这个小徒弟,多年来在老中医的调教下有了深厚的中药知识功底。

他看完药方后马上就熟练地为病人取药,他取的药分别是:独活3钱、知母2钱、远志3钱、全蝎3钱、桃仁3钱、白前2钱、骨碎补3钱、合欢3钱、白术3钱。

老中医看到自己的爱徒给病人所取的药,满意地笑了。

无独有偶。

近代一位中医从不收弟子,后来因为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开始收徒。

但在他收徒弟时先出了10个比较简单的中药谜,即每4个字打一味中药。

它们是:月中神树,红色顾问、五月初五、苦熬三九、剧院灯熄、人工育珠、警惕家人、机构繁多、大雪纷飞、穿林而过。

结果,有人很快猜出了答案:桂枝、丹参、半夏、忍冬、台乌、附子、防已、百部、天花粉、木通。

这位中医于是又出了较难的10个中药谜:冰碑、故乡、黑龙江、金日遍野、空心树、长辣椒、珍珠蚌、如来的巴掌、此曲只应天上有、白发老汉。

没曾想,那人又知道了答案:寒水石、熟地、川乌、地黄、木通、细辛、贝母、佛手、神曲、白头翁。

于是,这个年轻人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位中医的爱徒。

药名入诗风格独特
明代学者李诩撰写的《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曾记载夫妻互赠的药名诗:“牵
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怅人不见空,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诸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叶,茱萸甘菊自重阳。

”这是丈夫给妻子赠诗。

“天门冬日晓苍凉,落叶愁惊满地黄。

清泪暗销轻粉面。

疑尘闭锁郁金裳。

石莲未嚼心先苦,红豆相看怅更长。

镜里孤鸾甘遂死,引针何用觅昌阳。

”这是妻子对丈夫的回答。

这两首诗中嵌入牵牛、续断、云母、沉香、泽兰、蒲黄、竹叶、茱萸、甘菊、天门冬、满地黄、轻粉、郁金、石莲、红豆等十几种中药名称,贴切巧妙,天衣无缝,写出了丈夫思念妻子和妻子苦恋丈夫的缠绵感情。

药名入联匠心独运
以药名入联,赋草木以生机,颇有民族风情。

有一中药店贴联:“慈姑穿山采红花,走遍生地熟地,苏子过江寻紫草,翻越常山淮山。

”巧用10味中药名,极言采药之辛苦,自然浑成,风雅别臻。

还有人赠好友一副独特的贺婚联:“愿郎独享千年健,视女真能四季青。

”其中“郎(狼)”、“千年健”、“女真(贞)”、“四季青”皆药名,借谐音赋新意,匠心独运,颇有风趣。

a.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b.灯笼笼灯,白纸原来只防风。

a.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b.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a.烦暑最宜淡竹叶;
b.伤寒尤妙小柴胡。

a.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b.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药名入曲构思奇巧
元人王实甫所着的《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曾有一段叫“小桃红”的曲牌,唱词里嵌入6味中草药名称:“‘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

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股两股令人恁。

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

”这里的“桂花、当归、知母、红娘、使君子、参”都是中药名称,其中“知母”是指剧中的老夫人,“红娘”是指红娘,使君子是指张君瑞。

这既包含了中药方,其中又隐喻张生与莺莺的相爱衷情,表现了红娘问汤药、张君瑞害相思的戏剧性周折,可以说是一语双关,构思奇巧。

药名入谜生动贴切
药名入诗、信、联、曲等,都是直接将药名嵌入,而药名谜则不同,它是以会意去猜。

比如,有一位中药铺的掌柜出了一束谜:“五月将尽六月初,二八佳人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捎封书信半字无。

”打]味中药名称。

他的徒弟琢磨
了好几天,总算猜了出来。

“五月将尽六月初”,是“半夏”;“二八佳人把窗糊”,是“防风”;“丈夫外出三年整”,是“当归”;“捎封书信半字无”,是“白芷”(纸)。

真是意味深长,妙趣横生。

药名入信别具情趣
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个药商外出两年未归,其妻思念甚切,后探听到他所旅之处。

遂书一信托人捎去,以表达自己痴情盼郎之意。

信曰:“君在生地如浮萍,远志尚有香附魂,时至半夏理当归,翘望合欢寄奴音。

”这封信4句话,8味中药名,即“生地”、“浮萍”、“远志”、“香附”、“半夏”、“当归”、“合欢”、“寄奴”。

其夫见信,深知妻意,再不回归,妻将病焉,故用药名书之,遂收拾停当即刻返回了家乡,夫妻终得团圆。

?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中药材众多,药名五花八门,生动有趣,是写作的好词汇。

历代文人墨客巧用这一特点,拾药名入联入词入诗,写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药名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用中药名写出一首《满庭芳》,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至,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十分巧妙地将五位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