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基本礼仪常识

合集下载

举止礼仪常识

举止礼仪常识

举止礼仪常识举止礼仪常识1、仪态——展示您的教养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

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

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一个人即使有出众的姿色、时髦的衣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为美,就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我们的姿态举止就应该体现秀雅合适的行为美。

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

要率直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工作紧张而不失措,休息时轻松而不懒散,与宾客接触时有礼而不自卑。

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及其礼仪教养不能仅是靠高档的服饰装扮而成的,更不是靠人们拥捧而就的,而是在一言一行中自然体现出来的。

2、站姿——要有稳定感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

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

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

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温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⑴上身。

歪着脖子、斜着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着腹、撅臀或身体依靠其他物体等。

⑵手脚。

两腿弯曲、叉开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双手叉腰、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在口袋等。

⑶动作。

搔头抓痒,摆弄衣带、发辫、咬指甲等。

3、坐姿——讲究稳重感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

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

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

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双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两手放在双膝上或两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两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

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男士双膝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必须靠紧,两脚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满椅子,背轻靠椅背)。

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面带笑容。

起立时,右脚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脚。

个人言行礼仪知识(汇总)

个人言行礼仪知识(汇总)

个人言行礼仪知识(汇总)个人言行礼仪知识想要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1) 着装服饰、仪表是首先进入人们的眼帘的,特别是与人初次相识时,由于双方不了解,服饰和仪表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大份量。

穿衣要全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只要是适合自己体形,漂亮又有新意的衣服,就应当大胆穿着。

服饰的个性,也能让人判出你的审美观和性格特征。

服饰式样过时,人家会认为你刻板守旧,太过超前会让人觉得轻率固执、我行我素,这两种情况都地让人得出此人不好接近的结论,自然会影响社交中的形象。

(2)让你的言谈举止放大形象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要开朗、热情,让人感觉随和亲切,平易近人,容易接触。

很多人在社交中总担心没有出众的言谈来打动大家,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至于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使表情、动作都变得十分僵硬,这都是自尊心太强造成的。

因此,应放松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点,而不要故意矫揉造作。

有的人在亮相时昂首阔步,气势逼人,在跟别人握手时要像钳子般有力,跟人谈话时死死盯住对方这样故作姿态,不仅会令别人感觉难受,连你自己也觉得别扭。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保持你原有的个性和特质。

个人形象礼仪包括哪几方面第一、是仪容。

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包括头发、面部。

第二、是表情。

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包括眼光。

第三、是举止。

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包括站姿、坐姿、蹲姿、手势。

第四、是服饰。

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

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

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关于基本个人礼仪常识有哪些1、仪表——第一印象的关键仪表,也就是人的外表形象,包括仪容、服饰、姿态和风度,是一个人教养、性格内涵的外在表现。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最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勤梳洗、讲卫生,尤其在社交场合务必穿戴整齐,精神振作。

日常行为基本礼仪常识

日常行为基本礼仪常识

日常行为基本礼仪常识1、站姿——要有稳定感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

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

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

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温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⑴上身。

歪着脖子、斜着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着腹、撅臀或身体依靠其他物体等。

⑵手脚。

两腿弯曲、叉开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双手叉腰、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在口袋等。

⑶动作。

搔头抓痒,摆弄衣带、发辫、咬指甲等。

2、坐姿——讲究稳重感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

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

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

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双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两手放在双膝上或两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两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

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男士双膝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必须靠紧,两脚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满椅子,背轻靠椅背)。

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面带笑容。

起立时,右脚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脚。

温馨提示——要坚决避免以下几种不良坐姿:⑴就座时前倾后仰,或是歪歪扭扭,脊背弯曲,头过于前倾,耸肩。

⑵两腿过于叉开或长长地伸出去,萎靡不振地瘫坐在椅子上。

⑶坐下后随意挪动椅子,在正式场合跷二郎腿时摇腿。

⑷为了表示谦虚,故意坐在椅子边上,身体萎缩前倾地与人交谈。

⑸大腿并拢,小腿分开,或双手放在臀下,腿脚不停地抖动。

3、走姿——展精神风貌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

从一个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奋发进取或失意懒散,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等,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着入时,如果走姿不美,就会逊色三分;而有的人尽管服装样式简单,优美的走姿却使他气度不凡。

实用生活礼仪常识

实用生活礼仪常识

第一章举止仪态礼仪第一节姿态的礼仪一、端庄的坐姿你自己有没有留心坐的姿势呢?走路、站立的姿势固然很重要,可是坐的姿势也不容忽视。

坐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身高与桌子和椅子的配合是否协调,愈坐得长久愈要保持脊椎正直姿势的习惯,让自己的精神始终保持振作(如图01)。

注意不要把椅面坐满,但也不要为了表示谦虚,故意坐在边沿上。

坐势的深浅应根据腿的长短和椅子的高矮来决定,一般应坐满椅面的三分之二。

最适当的位置,是两脚着地,膝盖成直角(如图02)。

与人交谈时,身子要适当前倾,不要一坐下来就全身靠在椅背上,显得体态松弛,也不礼貌。

坐沙发时,因座位较低,更要注意两只脚摆放的姿势,双脚侧放或稍加叠放较为合适。

不要一直前伸,要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否则身子下滑形成斜身躺埋在沙发里,显得懒散。

更不宜把头仰到沙发背后去,把小腹挺起来。

这种坐相显得很放肆,极不雅观。

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再转身,转身后右脚向后退半步,然后轻稳地坐下。

女子入座时,若穿裙装,应把裙子下摆稍稍向前收拢一下,不要坐定后再起来整理衣服。

起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然后站起。

女士就座时不可翘起二郎腿(如图03),更不可将双腿叉开,这种坐法是最不雅观和缺乏教养的坐姿。

当你刚坐时就要注意先把双脚的脚跟合拢。

女士除了要保持腿部的美以外,背部也要挺直,不要像骆驼一样,弯胸曲背。

椅子如有两扶手时,不要把双手平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好像老太婆般安祥地坐着,显出老气横秋的样子。

在与人交谈时,不要将脚跨在椅子成沙发扶手上或架在茶几上,也不能以手掌支撑着下巴。

有人甚至不拘小节,干脆坐在写字台或椅背上与人交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人拉近距离,殊不知这会毁掉你温文尔雅的风度。

坐在椅子上同左或右方客人谈话时不要只扭头,这时可以侧坐,上体与腿同时协调地转向客人一侧。

坐时,不可以将大腿并拢,小腿分开,或双手放在臀下,腿脚不停地抖动,脚尖相对。

这些有失风度的举止均应避免。

女士足尖翘起,或把衬裙露出,易招人议论。

拜访中的举止礼仪常识

拜访中的举止礼仪常识

拜访中的举止礼仪常识在社交生活中,举止礼仪常识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受人尊重和喜爱的标准之一。

尤其是在拜访中,好的举止礼仪常识能够毫无破坏地展现自己的素质和教养。

下面介绍一些拜访中的举止礼仪常识,让我们走进一个完美的拜访之旅。

一、进门礼仪进门礼仪是拜访中最先接触到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拜访者的第一印象。

因此,进门礼仪的简洁明了、得当有很大的必要性。

1.按门铃/敲门前,必须注意礼仪穿着,如衣着干净、整洁、内衣整齐、鞋子擦亮等。

2.进入居室之前,一定不要忘了脱鞋,尤其是在不同文化圈子中的拜访,更要注意不得穿鞋进入。

3.进门后,不要过分热情或过于冷漠,要视情节、对方身份而定。

4.第一时间向拜访对象致以问候。

通过这些举止礼仪,我们可以展现出一个拜访者应该有的端庄、恰当、得体的形象。

二、谈话礼仪拜访中的谈话礼仪直接反映出我们的修养和口才。

无论是与人聊天、还是向他人介绍自己,都需要遵守一定的基本礼仪。

1.在谈话中尽可能多听,时刻注意对方需求、欲望和情感,虚心聆听,谈吐文雅,每当说话时,也要察言观色,谦虚谨慎,避免表现自己的不好,或对别人不礼貌讲话,个人陈述和见解不宜太多,尤其是对方的话题不懂的情况下,应该谦虚学习,避免涉及与别人的敏感话题。

2.表达观点时,语气中也要注意你的情绪,尤其是不要用激烈的词汇、重复回答。

要提问干货,既迅速也明确(比较适合应付口红)。

3.不应该议论别人的隐私,或谈论不相关的话题,义务以及性别问题等等。

三、就餐礼仪就餐礼仪是居室拜访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细节,尤其是在酒席宴会中更是需要特别注意和遵守。

1.在座位安排方面,主人应该安排好座次,一般来说,重要的客人要坐在主人旁边,副手坐在主人对面,然后才是其他高贵的客人。

2.就餐时非常注意食物的引导,也就是说,必须知道自己所吃的东西名字和品种,不然就会出现各种在错位上的场景。

3.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将叉子、勺子放到嘴边上,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时,更应该避免这种行为。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常识全知道1.社交礼仪:●问候礼仪:与人打招呼时,可以使用合适的问候语,如“你好”、“您好”、“早上好”等。

●微笑和眼神交流:微笑是一种友好的表达方式,与人交流时保持适度的眼神接触也是重要的礼仪。

●握手礼仪:握手要坚定但不过于强硬,同时要注意握手时间不要过长。

2.餐桌礼仪:●使用餐具:从外向内使用餐具,依次是刀、叉、汤匙等。

用餐时要保持优雅的姿势。

●言谈举止:避免在嘴里塞满食物或说话时大声嚼食物。

用餐时应保持礼貌和谦逊。

3.商务礼仪:●着装得体:根据场合选择适当的服装,保持整洁、干净。

●准时:在商务场合,准时是非常重要的。

迟到可能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4.电话礼仪:●接听电话:用专业和友好的语气接听电话,标明自己的身份。

●避免大声通话:在公共场合要尽量保持通话音量适中,避免打扰他人。

5.礼物赠送:●选择合适的礼物:根据场合和接受者的喜好选择礼物。

●送礼的方式:递交礼物时要用双手,表达真诚的祝愿。

6.家庭礼仪:●尊重长辈:尊敬和尊重长辈是家庭中的基本礼仪。

●关心他人:在家庭中,关心家人的感受和需求,展现关爱之情。

7.公共场所礼仪:●排队:在排队时要守规矩,不插队。

●保持环境整洁:在公共场所要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

8.面试礼仪:●穿着得体:在面试时选择合适的服装,展现专业和自信。

●自我介绍: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和优势,展现自信和表达能力。

9.网络社交礼仪:●尊重他人隐私:在社交媒体上要注意尊重他人隐私,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

●文明用语:在网络交流中使用文明、尊重的语言,避免恶意攻击和侮辱。

10.旅行礼仪:●尊重当地文化:在旅行时要尊重并遵循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守时:在旅行中,尽量遵守行程安排,不要耽误他人时间。

11.陪同礼仪:●照顾他人感受:在陪同他人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关心他们的需求。

●注意言行举止:在公共场合陪同他人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他人添麻烦。

12.红白喜事礼仪:●参与庆祝:在红白喜事中要表达真诚祝福,积极参与庆祝活动。

拜访中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礼仪

拜访中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礼仪

拜访中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礼仪拜访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行举止礼仪,这不仅是体现个人礼仪修养,还体现自己的礼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拜访中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礼仪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拜访中的举止礼仪常识(1)要守时守约(2)讲究敲门的艺术。

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

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

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

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

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

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

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

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

(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

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

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

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拜访中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礼仪1、敲门或按门铃。

不管是到拜访对象家里或者办公室,事先都要敲门或按门铃,等到有人应声允许进入或出来迎接时方可进去。

不打招呼就擅自闯入,即使门原来就敞开着,也是非常不礼貌的。

讲究敲门的艺术。

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

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2 、要注意物品的搁放。

拜访时如带有物品或礼品,或随身带有外衣和雨具等,应该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而不应当乱扔、乱放。

对室内的人,无论认识与否,都应主动打招呼。

如果你带孩子或其他人来,要介绍给主人,并教孩子如何称呼。

主人端上茶来,应从座位上欠身,双手捧接,并表示感谢。

吸烟者应在主人敬烟或征得主人同意后,方可吸烟。

和主人交谈时,应注意掌握时间。

行为举止得体的常识

行为举止得体的常识

行为举止得体的常识1.如何入座最优雅入座时,应轻、缓、稳,动作协调柔和,神态从容自如。

人应走到椅子前,转身背对椅子平稳坐下,若离椅子较远,可用右脚向后移半步落座。

女子入座尤要娴雅、文静、柔美,若穿裙子则应注意收好裙脚。

一般应从椅子左边入座,起身时也应从椅子左边站立,这是一种礼貌。

如要挪动椅子的位置,应当先把椅子移到欲就座处,然后坐下去。

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会有损你的形象。

2.不同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坐姿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对人的坐姿已有一个原则性的要求,但具体哪种情况下应采取何种坐姿却没有说明。

其实,在不同场合中,坐姿也是有不同要求的。

(1)在比较轻松、随便的场合,可以坐得比较舒展、自由,只要不太过随意、放肆即可。

(2)谈话、谈判、会谈时,适合正襟危坐。

要求上体正直,臀尖落在椅子中部,双手放在桌上或将一只手放在椅子扶手上都行。

脚可以并着放,也可并膝稍分开小腿或并膝小腿前后相错、左右相掖。

(3)女士在社交场合,为了使坐姿更优美,可以采用略侧向的坐法。

即头和身子朝向对方,双膝并拢,两脚相并、相掖、一前一后都可以。

在落座时,应把裙子向腿下理好、掖好,以免不雅。

(4)倾听他人教导、指示时,如果对方身份较为尊贵,坐姿除了要端正外,还应坐在椅座的前半部或边缘,身体稍向前倾,以表现出一种积极、重视的态度。

3.怎样的站姿最优美站姿是静态的造型动作,优美的站姿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态。

同时,优美的站姿也是其他姿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常言道“站如松”就是说站立应像松树那样端正挺拔,需尽量避免歪脖、斜腰、屈腿,尤其是提臀、挺腹,以免给人留下轻浮、缺乏教养的印象。

那么,规范的站姿是怎样的呢?(1)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表情自然,稍带微笑。

(2)肩平:两肩平正,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

(3)臂垂: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

(4)躯挺: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腰部正直,臀部向内向上收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止基本礼仪常识
举手投足都是礼仪修养的表现,下面是出guo的“举止基本礼仪常识”,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请点击出guo查看。

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

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

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一个人即使有出众的姿色、时髦的衣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为美,就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我们的姿态举止就应该体现秀雅合适的行为美。

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

要率直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工作紧张而不失措,休息时轻松而不懒散,与宾客接触时有礼而不自卑。

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及其礼仪教养不能仅是靠高档的服饰装扮而成的,更不是靠人们拥捧而就的,而是在一言一行中自然体现出来的。

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

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

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

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温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
⑴上身。

歪着脖子、斜着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着腹、撅臀或身体依靠其他物体等。

⑵手脚。

两腿弯曲、叉开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双手叉腰、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在口袋等。

⑶动作。

搔头抓痒,摆弄衣带、发辫、咬指甲等。

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

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

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

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双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两手放在双膝上或两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两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

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男士双膝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必须靠紧,两脚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满椅子,背轻靠椅背)。

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面带笑容。

起立时,右脚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脚。

温馨提示——要坚决避免以下几种不良坐姿:
⑴就座时前倾后仰,或是歪歪扭扭,脊背弯曲,头过于前倾,耸肩。

⑵两腿过于叉开或长长地伸出去,萎靡不振地瘫坐在椅子上。

⑶坐下后随意挪动椅子,在正式场合跷二郎腿时摇腿。

⑷为了表示谦虚,故意坐在椅子边上,身体萎缩前倾地与人交谈。

⑸大腿并拢,小腿分开,或双手放在臀下,腿脚不停地抖动。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

从一个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奋发进取或失意懒散,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等,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着入时,如果走姿不美,就会逊色三分;而有的人尽管服装样式简单,优美的走姿却使他气度不凡。

标准的走姿要求行走时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后自然摆动;身体稍向前倾,提髋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

温馨提示——注意矫正不雅的走姿:
⑴内八字和外八字。

⑵弯腰驼背,歪肩晃膀。

⑶走路时大甩手,扭腰摆臀,大摇大摆,左顾右盼。

⑷双腿过于弯曲或走曲线。

⑸步子太大或太小;不要脚蹭地面、双手插在裤兜或后脚拖在地面上行走。

⑹男士的走姿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样,一步一挪;或像闲人一样八字步迈开,那会给人以萎靡不振的感觉。

蹲姿一般以下列两种为宜:
⑴交叉式蹲姿。

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面伸向右
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⑵高低式蹲姿。

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往下蹲。

左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

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撑身体。

温馨提示
下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有弯腰、臀部向后撅起的动作;切忌两腿叉开,两腿展开平衡下蹲,以及下蹲时,露出内衣裤等不雅的动作,以免影响你的姿态美。

因此,当要捡起落在地上的东西或拿取低处物品的时候,不可有只弯上身、翘臀部的动作,而是首先走到要捡或拿的东西旁边,再使用正确的蹲姿,将东西拿起。

行为举止要考虑到是否有礼貌,是否伤害他人。

以日常生活常见的递交物品为例,请把握递交物品三原则:安全、便利、尊重。

若递刀递笔给他人,就必须“授人以柄”,千万不要把刀尖、笔尖对着他人递过去,要令人有安全感并使对方很方便地接住,还要等对方接稳后才能松手,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端茶递水最好双手递上,注意不要溅湿他人;要讲究卫生,捧茶杯的手不要触及杯口上沿,避免客人喝水时嘴唇碰到你手指接触过的地方。

若递交书本、文件,也要尽量双手递上,让文字正向朝着对方,使对方一目了然,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让他人接过书本文件后再倒转一下才看清文字。

温馨提示
递交物品时一般要求和颜悦色,并说:“请接好”、“请用茶”、“请收好”之类的礼貌语,还要注意目光的交流,双方最好处于“平视”状态,尽量避免“俯视”时的傲慢、施舍之意或“仰视”时的畏惧、讨好之态。

行为举止应恰到好处。

举止三要素:情境、角色、距离。

⑴随情境变化在办公室与在运动场,在教室与在足球看台上,出席婚礼与出席葬礼,朋友聚会与商务谈判……所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态截然不同,才是正常现象。

⑵有角色意识
如果主次不分,没大没小,反客为主,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贻笑大方。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行为举止就不可能为所欲为。

特别是官员、军人、教师等类型人物的行动就显然不大自由。

特殊人物的举止格外令人关注,其效果也与众不同。

⑶有距离概念
男女同学之间如果经常靠得太近,未免有“相处过密”之嫌;情侣之间,如果离得太远,就有闹别扭之感。

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远近具有特定的含义。

比如,距离75厘米左右是“个人界域”,意为“亲切、友好、融洽”,适合于朋友、同志、
同事谈心;距离在45厘米以内是“亲密界域”,意为“亲密无间、爱抚”,适合于恋人、夫妻、母女等最亲近者的交流。

握手次序应把握尊者优先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其次序是:上级、长辈、女士。

具体说,在上下级之间,一般由上级先伸手,下级再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应是长辈主动先伸手,晚辈立即反应;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应由女士先大方地伸手,男士有礼貌地响应。

在表示祝贺、慰问的特殊场合,下级、晚辈、男士也可先伸手。

主客之间:迎客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告别时,客人应先伸手,表示感谢。

告别时,若由主人先伸手,就有逐客之意。

温馨提示
⑴伸手时右手掌要与地面垂直,以示友好、平等。

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上是顺从性的握手姿势,以示谦恭、服从,乃至乞求、巴结;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下是控制性的握手姿势,表达的是居高临下、傲慢,支配控制对方之意。

⑵握手时,必须注意目光交流,适当寒暄。

切忌与对方握手时目光游移、左顾右盼,与第三人谈话。

⑶通常,握手只能一对一,注意不能几个人交叉握手,要等别人握完后再握。

⑷不能戴手套与人握手,女士戴的礼服手套除外。

⑸与一般女性握手只要握手指部分。

⑹不要用湿手、脏手或有疾病的手与人握手,如果对方已伸手,你应该亮出双手,简单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以求得谅解,才不至于失礼。

⑺跨门槛时不可握手。

宾主告别时,要注意跨门槛(一只脚在门槛边,一只脚在门槛外面)时,不可握手。

⑴鞠躬
鞠躬是我国古代传统礼节之一,至今仍是人们见面表示恭敬、友好的一种人体语言。

和握手相比,鞠躬表达的敬意更深一些,常用于婚丧节庆、演员谢幕、讲演、领奖等场面以及下级对上级、服务员对客人、初次与朋友见面。

特别是在大众场合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时,个人不可能和许多人逐一握手,则以鞠躬代之,既恭敬,又节约时间,值得大大提倡。

⑵拱手(抱拳)
拱手礼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礼节,而且它既可以避免人数众多时握手的不便,又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春节拜年、单位团拜、亲朋好友聚会或向别人祝贺时。

⑶起立
这是向尊长、来宾表示敬意的礼貌举止。

常用于上课前学生对老师,开会时对重要领导、来宾、报告人到场时的致敬。

平时,坐着的位低者看到刚进屋的位尊者,坐着的男子看到站立着的女子,或者在送他们离去时,也都要用起立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