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经典课件

合集下载

学习_课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学习_课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 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 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 ,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 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 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 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 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 一【得注三释。】闻(诗1),陈闻亢礼:,即又陈闻子君禽子。之(2远)异(3闻)其:子这也里。指”不同于对
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 谓好学也已。”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 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 【要译求文。】孔孔子子认说为:,“一君个子有,道饮德食的不人求,饱不 足应,当居过住多不地要讲求究舒自适己,的对饮工食作与勤居劳处敏,捷他, 说在话工却作小方心面谨应慎当,勤到劳有敏道捷(,有谨品慎德小)心的, 人而那且里能去经匡常正检自讨己自,己这,样请可有以道说德是的好人学对 了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 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 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
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 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 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 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 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 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毛主席 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 习。”

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人教版

(《论语·季氏》)
子曰:“我非 生 而知之者,好 古、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
勉以地去求追求之它者的也人。。””好(hào):喜欢。敏:勤勉。
(《论语·述而》) 子曰:“ 十 室 之 邑,必 有 忠 信如丘 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诵名句
1.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 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 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其 力;事 君,能 致 其 身;
与朋友交,言
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
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 必 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贤贤,
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第一个“贤”是
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是名词,
有才有德的人。事:侍奉。虽:虽然。
(《论语·学而》)
子 曰:“君子 食 无求饱,
居 无 求 安,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
敏 于 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
而正
焉,
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
可谓好学也已。”正:匡正、纠正。就:
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动词,接近、靠近。
(《论语·学而》)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

人教版语文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1

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
学”,都是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 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 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重要 的社会人生意义。
第 4 章中孔子为什么要对子路表达学习的重要 性? 提示 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仍能焕发出青春的
活力,返老还童。形象地说明了对岁月流逝要抱乐观态度。
1.通假字
“女”通“汝”,你 ①女 闻六言六蔽矣乎 ________________ . “知”通“智”,聪明 ②好知 不好学 ________________ .
③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没有 ________________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哲思短章
感悟平凡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 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 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
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
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 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 露。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
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
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 “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 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
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
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 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
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平凡是 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 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平 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课件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课件
提倡跨界合作与交流
通过不同领域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 维,推动社会进步。
3
关注教育和人才培养
重视教育在培养智慧与仁慈并重的人才方面的重 要作用,不断优化
06
总结与反思
好仁不好学的教训
仁者爱人,但缺乏智慧会导致行为盲目
好仁者往往出于善良的愿望,但由于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理性思考,容易做出不理智 的决定。
过分仁慈可能导致软弱和无原则
过度强调仁慈而忽视原则,容易在面对挑战时失去立场,无法坚守正义。
仁者需要智慧来平衡情感与理性
单纯的仁慈不足以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需要智慧来平衡情感与理性。
历史上的好仁不好学案例
孔子与颜回
孔子认为颜回过于仁慈,缺乏独 立思考,导致其智慧受到局限。
孟子和梁惠王
孟子认为梁惠王只关注仁慈,忽 视对民众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国 家治理不善。
现实生活中的好仁不好学案例
慈善组织的困境
一些慈善组织过于关注物质救助,缺 乏对受助者的引导和帮助,导致其无 法真正摆脱困境。
由于缺乏独立思考,个人可能会轻易 受到外界意见和影响,无法坚定自己 的立场和信念。
难以做出决策
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可能会在面对选择 和决策时感到困惑和无力,无法做出 明智的决策。
容易上当受骗
缺乏判断力
由于缺乏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过于仁慈的人可能会缺乏判断力,
无法正确分辨是非真假。
容易受到欺诈
缺乏判断力和知识储备的人可能 会成为欺诈者的目标,容易上当
仁的含义
仁是一种道德品质,强调对他人 的关爱和尊重,以及自我约束和
自我完善。
仁的本质是爱人,即对他人无私 的关心和帮助,是儒家思想中的
重要概念之一。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于是孔子对他说:“居!吾语女(汝)”。“居”意思 是坐、坐下。“吾语女(汝)”,“语”应当读四声,意思 是告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说一味喜欢仁却 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举例言之,不该以仁爱之心 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 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孔子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对那些不讲 道义的人,仁人是充满厌恶之情的。“好知不好学,其蔽 也荡”,是说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 没有准则。“知”通“智”,指聪明。“荡”是放浪无所 持守的意思。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3.一词多义 其蔽也贼.(害) 贼贼 几 其.太落二子贼人.丹手得乃我死阳,(敌会我人荆幸) 轲皆为杀之贼.矣(刺(强 客盗) ) 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
闻子 又பைடு நூலகம்闻.有君异子之闻.远乎其?子(名也词(,动词教导 ,听) 说)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4.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义:学习之人。今 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词类活用 其蔽也贼.(名词用作动词,害) 事.父母,能竭其力(名词用作动词,事奉) 贤贤.易色(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 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 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的。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4.如何理解孔子说的“六言六蔽”?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 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选文第4则:“子曰:‘由也,女 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六言”就是孔 子后面说的“仁”“知”“信”“直”“勇”“刚”六个 字。不过,孔子这里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德,“六言” 也就是六种德行。而“六蔽”则是六种弊病,“蔽”意味 着不能通明而滞于一域。“矣乎”是两个语气词连用, “矣”表示已然,“乎”表示疑问,可翻译成“了 吗”“了吧”等。孔子的话是说:仲由,你听说六种德行、 六种弊病了吧?仲由回答说:没有啊,不曾听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课件资料 共36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课件资料 共36页
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 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 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 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
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
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 都摊在大桌子上,然 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故事,告诉人们“勤奋 来自抱负”。
•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三次去考举人, 均遭失败,后来立志学医,勤而不怠,终 于写出了传世的巨著《本草纲目》。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 蠢。
东郭先生与狼 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
农夫与蛇
而带来麻烦甚Leabharlann 送了命。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 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 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 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 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
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 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 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 即使有“仁”“智”等 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古代好学的例子
天才来自勤奋 有人问寺院里的大师:“为什么念佛时要敲 木鱼?”大师说:“名为敲鱼,实为敲 人。”“为什么不敲鸡呀,羊呀?偏偏敲鱼 呢?“大师笑着说:“鱼儿是世间最勤快的 动物,整日睁着眼,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 鱼儿要时时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 “懒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怪物,人的一生 谁都会与这个怪物相遇。
• 马克思花了40年的心血,转写了《资本论》。他 为了搜集详实的材料,他仔细钻研和做过摘要的 书达1500多种。他在出外散步时总要带上笔记本, 并且不时地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和他认为有用 的东西都记在上面。他还常常在室内踱来踱去, 一边走,一边思考,长年累月竟把门窗之间的地 毯踩成了一条浅沟,好似穿过草地的一条羊肠小 道。他经过勤奋的学习和研究,终于在逝世前完 成了《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三卷的初稿。

【高中语文】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精品课件

【赏析】

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 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 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 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 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 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 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 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 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这是值得借鉴的。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 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 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 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狂妄自大。”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 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 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 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 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 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 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 《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 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 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 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 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 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 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实用课件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实用课件
马恰别利说,如今参与高科技犯罪的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或 电脑高手,作案目标也有所变化,危害更加严重。针对新的犯罪 形势,俄当局已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在刑法中规定高科技犯罪的 判决依据,增加了关于传播儿童色情内容的惩处条款。
马恰别利同时表示,俄刑法有必要作出新的调整,以更有效 地打击高科技领域的犯罪行为。
专家认为这些犯案的青少年都有一种相同的轨迹:沉溺于电子游戏机— 说慌、逃学、偷家里的钱—到社会上偷窃抢劫。
1999年北京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展览”提供的数据
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正在向低龄化趋势发展。自90年代以来,犯罪初
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青少年利用高科技
(二)学什么
1.六言:仁、知、信、直、勇、刚 2. 仁、礼、文 3.《诗》、《礼》
仁、知、信、直、勇、刚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
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
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
狂。”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 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 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 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 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 是值得借鉴的。
「评析」
犯罪的手段有:信用卡诈骗;盗用他人因特网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利;破坏证
券市场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牟取暴利;利用计算机非法窃取信息,侵犯商
业秘密;制造电脑病毒,攻击他人网络等。
■文/实习记者 张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 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 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 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 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 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品读: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
反思
先成人再成才
• 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 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 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 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 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 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 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 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译文】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 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 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 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 学的人了。”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 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 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 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 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 有深刻的哲理。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喜欢 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按照孔 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言 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子路》)其意思 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 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 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 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关键要看 是否符合义。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 蠢。
东郭先生与狼 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 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农夫与蛇
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 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 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注释】 (1)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 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2)易: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 色。 (3)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 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 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 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 了。”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 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 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 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 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 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 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 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 道。”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 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 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 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 “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评析】本篇第二章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 再次提及。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 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 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 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 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 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 史上的任何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 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 ”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 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 人做到了“故旧不遗”?
举例(参考): 朱元璋当皇帝后费尽周折要找到年轻时和他一 起种田的田兴,和他共享荣华富贵; 汉光武称帝后找到同学严光叙旧; 韩信不忘漂母给他饭吃的旧恩,做了楚王后奉 黄金千两给漂母。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 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
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 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 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 即使有“仁”“智”等 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杨修之死:鸡肋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 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 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 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 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 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 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 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 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 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 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9.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 (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 向别人卖弄。”
拓展: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 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一般意义上说, “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 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些德行而不好学, 就会产生种种弊端。这种道理不难理解。需要注意 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 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
【评析】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 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 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 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 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 弥补人的不足。
第5则是对第4则内容的补充,指出了“好学” 的内容在于学礼,有礼则可以去除四种危害,突 出了学礼的重要性。
把第4则选文跟第5则选文联系起来,更可以确 定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孔子 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 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 或技能不同。从一般意义上说, “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 肯定的六种德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 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 要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注释】 (1)弟子:年轻人。 (2)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3)广泛的意思。 (4)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5)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6)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 识。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 要敬重年长的人,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 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 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 知识。 2、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学” 与“好学”的基本内涵。 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 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
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 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 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 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 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 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 者谈不上谁先谁后。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内 涵已完全不同。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 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 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 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 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 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 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 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 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 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 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 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 学文”一句。本章中 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10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 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 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 “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 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了。所以,将这一章与10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 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明确:尚俭、敏事、慎言、就道、正己。
拓展: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 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 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不谋 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 地获得衣食。道: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小则安 身立命,也可以理解为事业。馁(něi):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