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瓦尔第《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
从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研究其音乐创作特点

从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研究其音乐创作特点摘要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时期最富盛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他是个天才,自幼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便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
而《四季》正是他的杰出作品,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本文从小提琴奏鸣曲《四季》中音乐技巧来分析维瓦尔第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四季一、巴洛克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
16世纪末的意大利巴洛克时期艺术风格便已经兴起,维瓦尔第便是这个时期的杰出音乐代表人物。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于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
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
音乐上,古代风格虽然继续风行,但后来仅用于圣乐,而现代风格则逐渐用于非宗教音乐。
由于音乐语汇的扩大、圣乐与非宗教音乐之间、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因此,音乐领域中的巴洛克时期,如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也体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
歌剧、清唱剧和大合唱是声乐方面最重要的一些新形式,而奏鸣曲、协奏曲和前奏曲则是为器乐而创作的。
巴洛克时期的主要音乐体裁形式便是协奏曲,协奏曲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应用就十分的广泛。
这时的欧洲艺术氛围很广泛,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有较大的艺术空间发展。
这时期几位大师的音乐影响了此后的音乐走向。
德国有巴赫和亨德尔,意大利有维瓦尔第。
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其人维瓦尔第算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巴蒂斯特〃维瓦尔第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
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
维瓦尔第的一生正处于欧洲巴洛克艺术鼎盛时期。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赏析

乐曲以非常欢快清新的旋律开始 ,两句旋律 每句 各重复一遍 , 让人好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 中一样 。 3 1 小 节后半部进 入 B部分 ,独 奏部分以颤音模 仿鸟儿 欢快 的呜叫声 , 伴奏部分 以快速 的 3 分音符下行 以及 断奏 2
分很短 , 只有 6 小节 , 野兽听到 了猎人的脚步声 , 四处逃 散, 这里用连续 的三连音形 式来表现动物逃命 的景象 。 C部分 , 有动物受伤 , 疲惫的身躯逐渐慢 了脚步 , 可枪鸣
雨下起来 了, 来势汹 汹 , 独奏 部分以激励的三连音表现
大雨瓢泼 的样子 , 伴奏部配合 以雷 鸣的效 果 。随后 , 主 旋律在关系小调中出现 , 度到 E部分 , 过 风雨平息 。最
【 文学艺术 】
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 赏析
高 靖 甘肃兰州 7 0 3 ) 3 00 ( 西北 民族大学音乐学 院
摘要 : 东尼奥 ・ 瓦尔第( no i Vvli, 安 维 A tno ia )是一位 多产的作曲家, d 作品近 8 0 。他开创标题协奏曲的先例 , 0部
于 12 年在阿姆斯特 丹出版的《 品 8 提名为《 声与创意的尝试》 1 小提琴协奏曲 , 第一至四 以《 75 作 》 和 的 2部 其 四季》 为标题 , 一部均用十四行诗提 示乐曲的标题 内容 ; 每 第一部 E大调《 春天》描 写春 天到 来; , 第二部 e—调 《 , 写 J 夏》描 、 夏 日的景 色; 第三部 F大调《 , 秋》 描写村民庆祝丰收和秋 日的狩猎 ; 第四部 f 小调 《 , 冬》 描写冬 日的寒风 、 宁静 和冰
后, 第一乐章结束在和谐 的主旋律上。 第二乐章表现了一个主题 ,那是一 幅极致静 谧祥 和的画面 。独奏部分 以舒缓 的音调表现牧羊人枕 着春 风, 在一片和谐 自然 中酣 睡着 。第 三乐章 , 沉睡的人们 醒来 了 , 在乡村 牧笛 的愉快 曲调 中 , 在一 片春光 中 , 仙
维瓦尔第四季冬听后感

说到威尼斯,古典音乐爱好者脑子里想起的一定是维瓦尔第和他的《四季》。
从纬度上来看,威尼斯大概与中国的大连差不多。
作为意大利北方的海滨城市,由于被亚得里亚海环抱,冬日湿冷的威尼斯气温也会徘徊在零摄氏度附近。
算不上地冻天寒,但夜晚下起雪来,也颇有些萧瑟之意。
说到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它并不是创作于威尼斯,而是纬度差不多的伦巴第的曼图亚。
1717年维瓦尔第受聘去那里担任乐队总监。
曼图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也是诗人维吉尔的故乡,四面环水的中世纪古城,郊区绘有精美壁画的古罗马风别墅,历来有“人间乐土”之称。
在莎士比亚笔下,它是罗密欧的流放之地;之后在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这里又成了宏大叙事的背景。
乡下风景秀丽,这让维瓦尔第心情大好。
1725年,作曲家50岁左右的时候,写了这个系列的小提琴协奏曲共12首。
原来的题目是《和声与创意的竞争》,出于商业需求,出版的时候前四首称为《四季》,分别标明了春夏秋冬,并配以拉丁文诗句。
这四部协奏曲后来成为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也可以看作是较早的标题音乐),不仅按照给定的音乐配上十四行诗,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维瓦尔第在乐队全奏与独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的内容。
简洁的形式,突出的主音音乐,旋律上的中性主题,小步舞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都可以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找到。
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四季》以《春》的第一乐章最为著名,音乐用快板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绿叶青葱。
《夏》出乎意料表现出夏天的疲乏与倦怠,而《秋》描写了狩猎的号角与收获季节中,农民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
而维瓦尔第笔下的《冬》则描写了人们走在湿滑的冰上战战兢兢滑稽可笑的模样,当然也少不了惬意地围在炉旁,眺望窗外景致的场景。
第一乐章开始,小提琴上的颤音生动地表达出冬日的“颤抖”,独奏小提琴飞速的琶音和音阶,描绘了瑟缩的寒风。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赏析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赏析《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创作于1723年,分为四个乐章,分别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首先,我们来欣赏《四季》的第一乐章《春》。
开头的小提琴独奏仿佛一阵春风,温暖而欢快。
随后,整个乐团一同奏出了春天的声音。
音乐中展现出草木萌动、春雨绵绵的景象。
尤其是小提琴的高亢音符,将春天的快乐与活力传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是第二乐章《夏》。
音乐由强烈的和弦和琴弓刮动模仿雷电交加的声音开场。
接着,小提琴演奏出快速炙热的旋律,如同夏日的高温热情。
乐曲中描绘出酷热的太阳和蝉鸣的声音,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第三乐章《秋》是《四季》中的亮点之一。
这个乐章开始时是低沉、悲伤的音调,仿佛是冬天的预示。
在接下来的旋律中,小提琴奏出了宛如乌鸦呱呱的音符。
音乐中展示了秋天金黄的叶子飘落、丰收的景象,让人沉浸在秋季的浪漫与感慨之中。
最后一个乐章《冬》是《四季》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乐章开始时,因弦乐在低音区演奏的冰冷音符而显得冷冽。
之后,小提琴仿佛寒风呼啸,展示出冬季寒冷的气息。
在乐曲的高潮处,音乐中透露出冰封的湖面和冬季的寂寥感。
整个乐章以强烈的旋律、巧妙的编曲展示了冬季的冰天雪地,带给听众强烈的视觉感受。
《四季》以其生动、形象的音乐描绘,完美地捕捉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维瓦尔第通过音乐将风景与情感融为一体,使听众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变化。
同时,作品中丰富的音乐元素也让它成为了学习与欣赏音乐的极好教材。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通过音乐的形式,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韵律。
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音乐杰作,也是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古典音乐的绝佳入门作品。
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新手,都能从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不妨找一段宁静的时光,品味《四季》中所展现的美妙音乐世界。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小提琴协奏曲>秋天是一个如诗如梦的季节,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田野。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来到广阔的田野,欣赏美丽的田园秋色。
秋天的田野景色多么美丽,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到处呈现着迷人的色彩,流淌着果实的芬芳,农民在田间忙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片丰收的景象.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创作素材,用音乐诠释维瓦尔第眼中的自然景观。
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四季》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集“和谐的灵感”的前4首,这部协奏曲集一共十二首,《四季》后面还有八首,因为“四季”最受欢迎,所以一般单拿出来演奏。
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
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
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用音乐最早抒写'四季'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
莽莽穹苍的万生万物,都有可现的情态。
唯有时光——那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却无形地运行着,犹若流云逝水,去不复归。
但是,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自己的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的壮美英姿。
四季不仅是大地人间的动人杰作,也是艺术家笔下诱人的题材。
四季随想

四季随想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协奏曲精品之中精品,几乎所有小提琴名家都要演奏,而每个人演绎的《四秀》又大相径庭。
初次接触《四季》是Mutter演奏的版本,那时应该是高考前夕,和所有其他交响乐一样,《四季》有着把人包裹进另一个世界的力量。
在那段最焦躁,无助的时间里,我在《四季》营造的另一个世界里找到了难得的平静。
印象最深刻的是《春》、《秋》这两个乐章,个人更喜欢明快,清新的节奏,这种节奏感下,我的希望感和力量感就会一遍一遍地得到确认,我始终觉得这些都是我平稳走过高考的关键的因素。
现在,我想再认真听一遍这首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的曲子,试着在没有压抑,没有焦躁的情况下,做一次纯粹的听众。
也许在我的视野里不会出现维瓦尔第所题写的14行短诗里所刻画景象,但是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四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回我们从冬天起步,走进四季。
第一乐章中不太快的快板,描绘冬天的难以抵御的严寒:“北风凛凛,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颤。
”尖锐绵长的小提琴描述着冬天的凛冽,压抑沉重的大提琴述说着冬天的肃杀,此时的音乐像冬天里的寒风一样拉扯着我的呼吸,让我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随着节奏在脉动,紧张、激动,满身的力量感。
但是我的冬天里还有我最眷恋的温暖。
第二乐章,无论是速度、情调、内容、气氛都与前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跟着Mutter 的节奏,我家点燃了火炉,亮了盏昏黄的油灯,我坐在窗前,给自己盖一小床被子,然后掀开一小角的帘子,看窗外雨雪下个不停。
冬天愈是凛冽,温暖就愈是弥足珍贵。
这一点,在第二乐章中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第三乐章,很明显地在冬天昏蒙蒙的天空下加入了人的角色,在这一乐章中,人们迎着寒风在小心翼翼地活动着。
时缓时慢的节奏,就像是冬天的寒风吹飞了我胸前的红围巾,风刮着它停停走走,我就是一路被寒风调戏的那个路人,追着风,时而转身,时而摔倒在地,愣是抓不住风的尾巴,说不尽的滑稽与欢乐。
对维瓦尔四季的理解和感悟

对维瓦尔四季的理解和感悟1. 维瓦尔第的《四季》啊,那简直就是音乐世界里的魔法!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大地上一样,让人心生欢喜。
你听那春天乐章里的欢快旋律,不正是万物复苏的声音吗?比如鸟儿欢快地歌唱,不就像《四季》中那灵动的音符吗?2. 哎呀呀,《四季》中的夏天可真是热烈啊!就好像夏日里那炽热的阳光直直地照在身上。
你想想,那急促的节奏,不就是夏日暴雨来临时的紧张吗?就像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3. 维瓦尔第的秋天在《四季》里是多么美妙啊!仿佛是大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
那舒缓的曲调,不正像秋天里人们享受丰收时的满足吗?比如说农民伯伯看着满仓的粮食时的笑容。
4. 哇塞,《四季》里的冬天真的好有感觉呀!就像寒冷的冬夜,让人瑟瑟发抖。
那冰冷的音符,不就是雪花飘落时的寂静吗?好比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5. 《四季》真的是太神奇了!每一个季节都那么鲜明。
春天像个活泼的孩子,夏天像个热情的青年,秋天像个沉稳的中年人,冬天像个安静的老人。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样子吗?就像我们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情。
6. 听维瓦尔第的《四季》,真的会让人沉醉其中啊!这音乐就像一艘小船,带着我们在四季中穿梭。
你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天的宁静、冬天的深沉。
这不就跟我们的人生旅程一样吗?有起有落。
7. 哇哦,《四季》的魅力简直无法阻挡!它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内心的角落。
当你沉浸在其中,不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吗?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8. 维瓦尔第的《四季》啊,是多么伟大的作品!它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次听都有新的发现。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就好像每次打开一扇门,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9. 哎呀,《四季》真的是太让人着迷了!它像是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就有无尽的惊喜。
那音乐中的情感,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吗?比如开心时的欢笑,难过时的泪水。
10. 维瓦尔第的《四季》,绝对是音乐史上的瑰宝!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在闪耀。
【9A文】维瓦尔第《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

维瓦尔第《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地理科学学院20RR2601012温晓婧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长盛不衰;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成为作者的最著名,最得意之作;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下面是我在听完《四季·秋》这部作品的其中三个曲目之后的一番感悟。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
《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第一乐章,表现出农民们庆丰收的欢乐热闹的景象,音乐以简单的拍子进行全奏,表现出农民质朴和粗犷的激情。
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欢快的主题,表示开怀畅饮。
随后,独奏小提琴奏出另一支抒情曲调,喝醉者昏然入睡。
直到独奏小提琴奏出一个长音后,音乐又回到当初欢乐的主题。
即呈现出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
在庆贺丰收的欢腾气氛中,农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
大家举杯痛饮,一醉方休。
以酣睡结束这场欢乐。
第二乐章,柔板。
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支更缓慢柔和的曲调,把人们带人甜美的梦乡。
感觉是不少人离开了人群,到凉爽的空气中去散心。
这季节吸引着人们,来享受那甜美的一觉。
第三乐章,快板。
乐队全奏。
猎人拂晓出发,带上号角、猎枪和猎狗,追赶那逃遁的野兽。
猎狗狂吠,猎枪鸣响,受伤的野兽惊恐万状,东奔西窜,精疲力竭,最终被降伏而死亡。
音乐的主题表现出猎人背着角笛携带猎犬狩猎的生机勃勃的场景。
乐曲中段转调之后,独奏小提琴改为二连音的节拍,与乐队四连音互相交错竞奏,描绘猎犬追捕动物的紧张场面,最后音乐又回到猎人的主题,结束整个乐章。
这首协奏曲《秋》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
”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板,题诗中这样写到:“大地充满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瓦尔第《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
地理科学学院20122601012 温晓婧
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长盛不衰;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成为作者的最著名,最得意之作;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下面是我在听完《四季·秋》这部作品的其中三个曲目之后的一番感悟。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
《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
第一乐章,表现出农民们庆丰收的欢乐热闹的景象,音乐以简单的拍子进行全奏,表现出农民质朴和粗犷的激情。
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欢快的主题,表示开怀畅饮。
随后,独奏小提琴奏出另一支抒情曲调,喝醉者昏然入睡。
直到独奏小提琴奏出一个长音后,音乐又回到当初欢乐的主题。
即呈现出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
在庆贺丰收的欢腾气氛中,农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
大家举杯痛饮,一醉方休。
以酣睡结束这场欢乐。
第二乐章,柔板。
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支更缓慢柔和的曲调,把人们带人甜美的梦乡。
感觉是不少人离开了人群,到凉爽的空气中去散心。
这季节吸引着人们,来享受那甜美的一觉。
第三乐章,快板。
乐队全奏。
猎人拂晓出发,带上号角、猎枪和猎狗,追赶那逃遁的野兽。
猎狗狂吠,猎枪鸣响,受伤的野兽惊恐万状,东奔西窜,精疲力竭,最终被降伏而死亡。
音乐的主题表现出猎人背着角笛携带猎犬狩猎的生机勃勃的场景。
乐曲中段转调之后,独奏小提琴改为二连音的节拍,与乐队四连音互相交错竞奏,描绘猎犬追捕动物的紧张场面,最后音乐又回到猎人的主题,结束整个乐章。
这首协奏曲《秋》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
”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板,题诗中这样写到:“大地充满
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
”在这首令人陶醉的第二乐章之后,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以极为热烈的快板奏响,此乐章的诗意为:“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号角与猎枪,手牵猎狗出家门。
猎枪鸣响,猎狗狂吠,惊恐的野兽纷纷逃遁。
”在协奏曲《秋》中,维瓦尔第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广阔的田野乡村,沉浸在劳动收获与丰收喜悦中的人们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