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卫生统计学》习题集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营养与卫生》教研组一、最佳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与步骤1、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基本步骤。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 D、分析资料2、某地区抽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并制作成频数表,这属于资料。
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3、上述调查按血压正常与否整理资料,其中高血压患者200名,血压正常者800名,这属于资料。
A、定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4、对变异的事物可采用抽样观察,其主要目的是A、反映某个体情况B、反映某样本情况D、上述都是5、要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下列是错误的措施。
A、样本与总体应同质B、样本含量应适宜C、应采用随机抽样7、与抽样误差大小无关的是A、个体变异大小B、样本含量大小C、随机抽样方法不同8、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9、从4个市级医院外科病史中随机抽样,反映全市外科医护质量,你认为A、可以,抽样面广B、不可以,可能样本太小C、可以,是随机抽样10、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A 、原始资料要正确B 、整理资料要全面C 、分析资料要合理11、某地区1000名儿童粪检蛔虫卵,按阳性和阴性整理汇总,这属于 资料。
A 、定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半定量资料12、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 < 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0.1 C 、0.5 D 、1.014、由变异所导致的现象中,下列 除外。
A 、X 1≠X 2B 、1X ≠2XC 、μ≠X 1≠μ215、概率P=0,则表示B 、某事件必然发生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16、要减少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B 、控制个体变异C 、遵循随机化原则抽样D 、严格挑选研究对象(二)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频数分析)1、X 是表示变量值 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在统计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三大学派是学派,代表人物为和;学派,代表人物为、、;学派,代表人物为、。
2、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是一门通用的科学。
3、“统计”一词从外延是上看,通常是、、的泛指。
4、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与的关系。
5、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的关系。
6、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是的具体化。
7、总体根据单位数不同,可分为和。
8、统计指标根据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
9、统计指标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二者统称为。
10、统计指标根据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阶段能体现大量观察法?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是统计整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方法?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析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几位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800、1000、1300、2000、5000,这5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老赵今年60岁B、某企业上交的营业税为100万元C、a国前往b国的旅游观光费用4000元D、小李的职称为高级工程师5、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总体是总体单位标志的总和C、总体只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D、二者是固定不变的6、欲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把统计指标的含义理解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这是()。
A、不正确的理解B、狭义的理解C、广义的理解D、唯一的理解8、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根本区别在于()。
A、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B、数量大小不同C、统计单位不同D、使用领域不同9、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统计学习题集

XIN BIAN TONG JI XUE XI TI JI 新编统计学习题集汪全勇汤莉编写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SHIHEZI DAXUE JINGMAO XUEYUAN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______和______。
2、在统计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三种主要学派,它们是_________、政治算术学派和________。
3、统计总体特点有三性,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5、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6、从统计方法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和。
7、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和。
二、简答题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2、简述统计学的三种涵义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的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分为两种类型:一是_______;另一_______。
2、重点调查是对_______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则是按照________原则在总体中抽取________组成样本加以研究,并以________推算______的一种资料搜集方式。
3、原始资料准确性审查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
4、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有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变量之分。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统计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而统计标志是说明_________特征。
6、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可分为_________指标和_____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证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指标和_________指标。
7、、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都属于调查。
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的单位。
10、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f Me L
Mo L
2
S m1 fm
80 - 23.2 i 425 2 25 438.33公斤 = 31.5
1 31.5 10.7 i 425 25 437.53公斤 右偏 = 1 2 41.5
《描述统计》作业
STAT
[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 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 67、68、69、70、71、72、73。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 数为70件,试计算:(1)R;(2)A.D;(3)S.D,并比较哪 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解:(1)R1=120-20=100(件);R2=6(件)。 (2) x x 180 x x 12 A.D1 =25.71 A.D2 = 1.71 n 7 n 7
4000吨 1300 1400 500 7200
460 3000 420 1200 =421 / 吨 元 f 计 3000 1200 xf实 460 4000 420 1300 平均价格:x实 =426.25 / 吨 元 f 实 4000 1300 平均价格:x计
《描述统计》作业
资料整理,导出收获率(亩产量):
STAT
甲品种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1. 2 亩 1000 斤/亩 1. 1 950 1. 0 1100 0. 9 900 0.8 1050 5.0 999
乙品种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1. 5 亩 1120 斤/亩 1.3 1000 1. 3 900 1. 0 1220 0.9 700 6.0 1000
2071 172 .58 173 (台) 12
概率统计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选择题:1.设A 、B 、C 是三个事件,与事件A 互斥的事件是: ( )A .AB AC + B .()A B C + C .ABCD .A B C ++2.设B A ⊂ 则 ( )A .()P AB =1-P (A ) B .()()()P B A P B A -=-C . P(B|A) = P(B)D .(|)()P AB P A =3.设A 、B 是两个事件,P (A )> 0,P (B )> 0,当下面的条件( )成立时,A 与B 一定独立A .()()()P AB P A P B = B .P (A|B )=0C .P (A|B )= P (B )D .P (A|B )= ()P A4.设P (A )= a ,P (B )= b, P (A+B )= c, 则 ()P AB 为: ( )A .a-bB .c-bC .a(1-b)D .b-a5.设事件A 与B 的概率大于零,且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不成立的是 ( )A .A 与B 互不相容 B .A 与B 相互独立C .A 与B 互不独立D .A 与B 互不相容6.设A 与B 为两个事件,P (A )≠P (B )> 0,且A B ⊃,则一定成立的关系式是( )A .P (A|B )=1 B .P(B|A)=1C .(|A)1p B =D .(A|)1p B =7.设A 、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 .()AB B A -= B .()A B B A -⊃C .()A B B A -⊂D .()A B B A -=8.设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则有 ( )A .P (AB )=p (A )P (B ) B .P (AB )=0C .A 与B 互不相容D .A+B 是必然事件9.设事件A 与B 独立,则有 ( )A .P (AB )=p (A )P (B ) B .P (A+B )=P (A )+P (B )C .P (AB )=0D .P (A+B )=110.对任意两事件A 与B ,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P (AB )=p (A )P (B ) B .P (A+B )=P (A )+P (B )C .P (A|B )=P (A )D .P (AB )=P (A )P (B|A )11.若A 、B 是两个任意事件,且P (AB )=0,则 ( )A .A 与B 互斥 B .AB 是不可能事件C .P (A )=0或P (B )=0D .AB 未必是不可能事件12.若事件A 、B 满足A B ⊂,则 ( )A .A 与B 同时发生 B .A 发生时则B 必发生C .B 发生时则A 必发生D .A 不发生则B 总不发生13.设A 、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P (A-B )等于 ( )A . ()()PB P AB - B .()()()P A P B P AB -+C .()()P A P AB -D .()()()P A P B P AB --14.设A 、B 、C 为三事件,则AB BC AC 表示 ( )A .A 、B 、C 至少发生一个 B .A 、B 、C 至少发生两个C .A 、B 、C 至多发生两个D .A 、B 、C 至多发生一个15.设0 < P (A) < 1. 0 < P (B) < 1. P(|B)+P(A B A )=1.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A 与B 互不相容 B .A 与B 相互独立C .A 与B 相互对立D .A 与B 互不独立16.设随机实际A 、B 、C 两两互斥,且P (A )=0.2,P (B )=0.3,P (C )=0.4,则PA B C -= ()( ). A .0.5 B .0.1 C .0.44 D .0.317掷两枚均匀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为 ( )A .1/2B .1/3C .1/4D .3/418.一种零件的加工由两道工序组成,第一道工序的废品率为 1p ,第二道工序的废品率为2p ,则该零件加工的成品率为 ( )A .121p p --B .121p p -C .12121p p p p --+D .122p p --19.每次试验的成功率为)10(<<p p ,则在3次重复试验中至少失败一次概率为( )。
统计学习题集第五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所属章节: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在线性相关中,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个变量数值随之减少,或一个变量的数值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增加,则称为()。
答案:负相关。
干扰项:正相关。
干扰项:完全相关。
干扰项:非线性相关。
提示与解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负相关。
2■在线性相关中,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个变量数值随之增加,或一个变量的数值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减少,则称为()。
答案:正相关。
干扰项:负相关。
干扰项:完全相关。
干扰项:非线性相关。
提示与解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正相关。
3■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
干扰项: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干扰项:相关系数是一个随机变量。
干扰项: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
提示与解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
4■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不为0。
干扰项: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总体中两个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
干扰项: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为0。
干扰项:回归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自变量前的偏回归系数的真值同时为0。
提示与解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不为0。
5■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1.25。
干扰项:-0.86。
干扰项:0.78。
干扰项:0。
提示与解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25。
6■下面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强,数值越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弱。
干扰项:仅仅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能直接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
干扰项: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一定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目录第1章导论一、判断题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A、全国的人口总数B、大海里的鱼C、城市流动人口数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标志值D、质量指标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A、总体属性和特征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7.变异性是指()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D、钢材20吨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10.离散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用相对数表示D、用平均数表示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个数B、企业的职工人数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B、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C、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质量指标组成的整体三、多选题1.统计工作全过程的主要五个环节是()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E、统计资料的提供与开发2.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3.()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A、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B、工人按出勤率分组C、人口按地区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4.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进口的粮食产量B、洗衣机台数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D、人均粮食产量E、城乡集市个数5.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全国1996年社会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全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6.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数量特点不同,分为()A、数量指标B、描述指标C、质量指标D、评价指标E、预警指标第2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2.抽样调查是依照随机原则进行的调查。
()3.如果调查的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4.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
()5.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6.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7.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8.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非全面调查。
()二、单选题1.连续调查与非连续调查是以()来划分的。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关键环节3.调查几个最大的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5.调查时间是()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地点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7.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的生活状况8.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单位的方式不同三、多选题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的性别是总体单位的标志E、人的年龄是一个变量2.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3.下面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陈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选取单位都按随机原则D、两者都可以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
E、抽样调查可以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
4.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6.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为()A、随机性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第3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统计整理的目的在于将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转化为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值。
()3.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组距和组数()5.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的分类,它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6.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时,一般把此值并到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7.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8.连续型变量在进行分组时,其组限用“间断式”表示。
()9.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处统计指标的。
()10.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只要能把所有的变量值包括在整个分组当中就可以了()二、单选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3.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既可以是重叠的,又可以是间断的D、以上都不是4.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成绩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5.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这个变量值应归入()A、60~70B、70~80C、60~70或70~80都有可以D、60~70或70~80都不可以6.不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家庭收入B、机器台数C、学生人数D、企业数7.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重、轻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8.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A、分组表B、复合表C、简单表D、整理表9.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三、多选题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性别分组B、职工按工龄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学生按体重分组E、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成绩分组B、商店按经济类型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工人按健康状况分组E、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3.按离散变量分组的是()A、学生按身高分组B、企业按某种机器的台数分组C、学生按选修的科数分组D、学生按年龄分组E、工人按技术等级数分组4.属数量标志分组的是()A、商店按销售额分组B、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C、高等学校按专业分组D、企业按劳动生产率分组E、企业按职称分组5.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包括()A、标题B、主词C、数字资料D、横行和纵栏E、宾词6.频数分布数列()A、既包括品质分布数列,也包括变量分布数列B、只包括品质分布数列或只包括变量分布数列C、由总体分成的各组和各组相应的频数组成D、由组距、组数、组限组成E、在等距式频数分布数列中,相邻组间的组中值之差等于组距7A、变量分布数列B、品质分布数列C、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数列D、单项式数列E、频数分布数列8.对统计分组叙述正确的是()A、各组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0B、各组的频率总和大于1C、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D、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频数越大,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便越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汇总B、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C、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D、统计分组是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相同、范围更小的总体E、统计分组是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相同、范围更小的总体四、计算题25个工人看管的机器台数如下: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 6 4 2 2 3 45 3 2 4 3试编制分配数列(要求编制单项式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