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规律探索题研究(解析版)
专题01 规律探索题研究(解析版)

专题一:规律探索题研究【题型导引】题型一:点坐标规律(1)与变换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2)与函数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3)与其它因素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等。
题型二:数字规律(1)数学文化知识的拓展探寻数字规律;(2)与特殊图形引发的数字规律探寻;(3)与变换过程中的数字规律探寻。
题型三:图形规律(1)与变换相关的图形规律;(2)不同操作形成的规律性图形研究;【典例解析】类型一:点坐标规律例题1:(2019•湖北省鄂州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 n在x轴上,B1、B2、B3…B n在直线y=33x上,若A1(1,0),且△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从左到右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S n.则S n可表示为()A.22n3B.22n﹣13C.22n﹣23D.22n﹣33【解答】解:∵△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2∥A3B3∥…∥A n B n,B1A2∥B2A3∥B3A4∥…∥B n A n+1,△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直线y 3与x轴的成角∠B1OA1=30°,∠OA1B1=120°,∴∠OB1A1=30°,∴OA1=A1B1,∵A1(1,0),∴A1B1=1,同理∠OB2A2=30°,…,∠OB n A n=30°,∴B2A2=OA2=2,B3A3=4,…,B n A n=2n﹣1,易得∠OB1A2=90°,…,∠OB n A n+1=90°,∴B1B2=3,B2B3=2 3,…,B n B n+1=2n3,∴S1=12×1×3=32,S2=12×2×23=2 3,…,S n=12×2n﹣1×2n3=;故选:D.技法归纳:探索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时要注意:①逐一求出(或用字母表示出)相应点的坐标,直到探索出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为止;②确定起始点找到探寻方向;③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等;④探求出统一的表示形式.类型二:数式规律例题2:(2019•四川省达州市•3分)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为=﹣1,﹣1的差倒数=,已知a1=5,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a2019的值是()A.5 B.﹣C.D.【解答】解:∵a1=5,a2===﹣,a3===,a4===5,…∴数列以5,﹣,三个数依次不断循环,∵2019÷3=673,∴a2019=a3=,故选:D .技法归纳:(1)对于不是循环而有规律排列的数或式,根据前后数或式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与序列数n 之间的关系,探求其一般表达式;(2)对于循环产生的数或式,先找到其循环周期;(3)对于数阵的规律问题,先求出每行和每列的个数,并观察相邻数据的变化特点,进而得到该行或该列上的数与行列序数的关系. 第一步:标序数;第二步:对比式子与序号,即分别比较等式中各部分与序数(1,2,3,4,…,n)之间的关系,把其蕴含的规律用含序数的式子表示出来,通常方法是将式子进行拆分,观察式子中数字与序号是否存在倍数或者次方的关系;第三步:根据找出的规律得出第n 个等式,并进行检验. 类型三:图形规律例题3:(2017·绥化中考)如图,顺次连接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各边中点得到第1个小三角形,再顺次连接所得的小三角形各边中点得到第2个小三角形,如此操作下去,则第n 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解析】记原来三角形的面积为S ,第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S 1,第二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S 2,…. ∵S 1=14·S=122·S,S 2=14·14S =124·S,S 3=126·S,∴S n =122n ·S=122n ·12·2·2=122n -1.故答案为122n -1. 技法归纳: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变式训练】1. (2018·成都中考)已知a >0,S 1=1a ,S 2=-S 1-1,S 3=1S 2,S 4=-S 3-1,S 5=1S 4,…(即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S n =1S n -1;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S n =-S n -1-1),按此规律,S 2 018= .【解析】∵S 1=1a ,S 2=-S 1-1=-1a -1=-a +1a ,S 3=1S 2=-a a +1,S 4=-S 3-1=a a +1-1=-1a +1,S 5=1S 4=-(a +1),S 6=-S 5-1=(a +1)-1=a ,S 7=1S 6=1a ,…,∴S n 的值每6个一循环.∵2 018=336×6+2,∴S 2 018=S 2=-a +1a.故答案为-a +1a.2. (2018·安徽中考)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11+02+11×02=1,第2个等式:12+13+12×13=1,第3个等式:13+24+13×24=1,第4个等式:14+35+14×35=1,第5个等式:15+46+15×46=1,…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第6个等式: ;(2)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等式: (用含n 的等式表示),并证明. 【解析】:(1)16+57+16×57=1(2)根据题意,第n 个分式分母分别为n 和n +1,分子分别为1和n -1, 故答案为1n +n -1n +1+1n ×n -1n +1=1.证明:1n +n -1n +1+1n ×n -1n +1=n +1+n (n -1)+(n -1)n (n +1)=n 2+n n (n +1)=1,∴等式成立.3. (2019•四川省广安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的坐标为(1,0),以OA 1为直角边作Rt△OA 1A 2,并使∠A 1OA 2=60°,再以OA 2为直角边作Rt△OA 2A 3,并使∠A 2OA 3=60°,再以OA 3为直角边作Rt△OA 3A 4,并使∠A 3OA 4=60°…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坐标为 (﹣22017,220173) .【解答】解:由题意得, A 1的坐标为(1,0),A2的坐标为(1,A3的坐标为(﹣2,,A4的坐标为(﹣8,0),A5的坐标为(﹣8,﹣),A6的坐标为(16,﹣),A7的坐标为(64,0),…由上可知,A点的方位是每6个循环,与第一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正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其纵坐标为0,与第二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一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三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四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负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纵坐标为0,与第五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三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六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四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019÷6=336…3,∴点A2019的方位与点A23的方位相同,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22017,纵坐标为2,故答案为:(﹣22017,2).4. (2018·滨州中考)观察下列各式:1+112+122=1+11×2,1+122+132=1+12×3,1+132+142=1+13×4,…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计算1+112+122+1+122+132+1+132+142+ (1)192+1102,其结果为.【解析】1+112+122+1+122+132+1+132+142 +…+1+192+1102 =1+11×2+1+12×3+1+13×4+…+1+19×10=1×9+1-12+12-13+13-14+…+19-110=9+1-110=9910. 故答案为9910.5. (2019•湖南益阳•4分)观察下列等式: ①3-22=(2-1)2,②5-62=(3-2)2,③7-122=(4-3)2,…请你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6个等式 . 【解答】解:写出第6个等式为13-242=2(76)- 故答案为13-242=2(76)-6. (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分)如图,直线l :y =x+1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和点A 1,过点A 1作A 1B 1⊥l ,交x 轴于点B 1,过点B 1作B 1A 2⊥x 轴,交直线l 于点A 2;过点A 2作A 2B 2⊥l ,交x 轴于点B 2,过点B 2作B 2A 3⊥x 轴,交直线l 于点A 3,依此规律…,若图中阴影△A 1OB 1的面积为S 1,阴影△A 2B 1B 2的面积为S 2,阴影△A 3B 2B 3的面积为S 3…,则S n = .【解答】解:直线l :y =x+1,当x =0时,y =1;当y =0时,x =﹣∴A(﹣,0)A1(0,1)∴∠OAA1=30°又∵A1B1⊥l,∴∠OA1B1=30°,在Rt△OA1B1中,OB1=•OA1=,∴S1=;同理可求出:A2B1=,B1B2=,∴S2===;依次可求出:S3=;S4=;S5=……因此:S n=故答案为:.7. (2019•山东潍坊•3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组同心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O,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2,3,…,按照“加1”依次递增;一组平行线,l0,l1,l2,l3,…都与x轴垂直,相邻两直线的间距为l,其中l0与y轴重合若半径为2的圆与l1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1,半径为3的圆与l2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2,…,半径为n+1的圆与l n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 n,则点P n的坐标为.(n为正整数)【解答】解:连接OP 1,OP 2,OP 3,l 1、l 2、l 3与x 轴分别交于A 1、A 2、A 3,如图所示: 在Rt△OA 1P 1中,OA 1=1,OP 1=2, ∴A 1P 1=2211OP OA -=2221-=3,同理:A 2P 2=2232-=5,A 3P 3=2243-=7,……,∴P 1的坐标为( 1,3),P 2的坐标为( 2,5),P 3的坐标为(3,7),……, …按照此规律可得点P n 的坐标是(n ,22(1)n n +-),即(n ,21n +) 故答案为:(n ,21n +).8. (2019•四川省达州市•11分)箭头四角形 模型规律如图1,延长CO 交AB 于点D ,则∠BOC =∠1+∠B =∠A+∠C+∠B .因为凹四边形ABOC 形似箭头,其四角具有“∠BOC =∠A+∠B+∠C ”这个规律,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叫做“箭头四角形”. 模型应用(1)直接应用:①如图2,∠A+∠B+∠C+∠D+∠E+∠F = 2α .②如图3,∠ABE 、∠ACE 的2等分线(即角平分线)BF 、CF 交于点F ,已知∠BEC =120°,∠BAC =50°,则∠BFC = 85° .③如图4,BO i 、CO i 分别为∠ABO 、∠ACO 的2019等分线(i =1,2,3,…,2017,2018).它们的交点从上到下依次为O 1、O 2、O 3、…、O 2018.已知∠BOC =m °,∠BAC =n °,则∠BO 1000C = (m+n ) 度.(2)拓展应用:如图5,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BCD =2∠BAD .O 是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OA =OB =OD .求证:四边形OBCD 是菱形.【解答】解:(1)①如图2,在凹四边形ABOC中,∠A+∠B+∠C=∠BOC=α,在凹四边形DOEF中,∠D+∠E+∠F=∠DOE=α,∴∠A+∠B+∠C+∠D+∠E+∠F=2α;②如图3,∵∠BEC=∠EBF+∠ECF+∠F,∠F=∠ABF+∠ACF+∠A,且∠EBF=∠ABF,∠ECF=∠ACF,∴∠BEC=∠F﹣∠A+∠F,∴∠F=,∵∠BEC=120°,∠BAC=50°,∴∠F=85°;③如图3,由题意知∠ABO1000=∠ABO,∠OBO1000=∠ABO,∠ACO1000=∠ACO,∠OCO1000=∠ACO,∴∠BOC=∠OBO1000+∠OCO1000+∠BO1000C=(∠ABO+∠ACO)+∠BO1000C,∠BO1000C=∠ABO1000+∠ACO1000+∠BAC=(∠ABO+∠ACO)+∠BAC,则∠ABO+∠ACO=(∠BO1000C﹣∠BAC),代入∠BOC=(∠ABO+∠ACO)+∠BO1000C得∠BOC=×(∠BO1000C﹣∠BAC)+∠BO1000C,解得:∠BO1000C=(∠BOC+∠BAC)=∠BOC+∠BAC,∵∠BOC=m°,∠BAC=n°,∴∠BO1000C=m°+n°;故答案为:①2α;②85°;③(m+n);(2)如图5,连接OC,∵OA=OB=OD,∴∠OAB=∠OBA,∠OAD=∠ODA,∴∠BOD=∠BAD+∠ABO+∠ADO=2∠BAD,∵∠BCD=2∠BAD,∴∠BCD=∠BOD,∵BC=CD,OA=OB=OD,OC是公共边,∴△OBC≌△ODC(SSS),∴∠BOC=∠DOC,∠BCO=∠DCO,∵∠BOD=∠BOC+∠DOC,∠BCD=∠BCO+∠DCO,∴∠BOC =∠BOD,∠BCO =∠BCD,又∠BOD=∠BCD,∴∠BOC=∠BCO,∴BO=BC,又OB=OD,BC=CD,∴OB=BC=CD=DO,∴四边形OBCD是菱形.。
2019版中考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docx

第二篇专题能力突破 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年创新导向一、选择题1. (原创题)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个图形中的“★”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A. 57 个B. 60 个C.63个 D. 85 个解析 第1个图形有3个“★”,第2个图形有6=2X3个“★” ,第3个图形有9=3X3个“★” , 第4个图形有12=4X3个“★ ”,…,第20个图形有20X3=60个.故选B.答案B2. (原创题)如图,在一个三角点阵中,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各行点数依次为2, 4, 6,…,2n,…, 请你探究出前n行的点数和所满足的规律.若前n 行点数和为930,则n=()• • • • A 2• • • • • «A 3A. 29B. 30C. 31D. 32解析 前n 行的点数和可以表示成2+4+6+・・・+2n=2(l+2+3 + ・・・+n) =2X —=n(n+1), 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n(n+1) =930,可以求出n=30・故选B.答案B3. (原创题)符号“f”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l)f(l)=2, f ⑵=4, f ⑶=6,…;(2)f 閤=2, -(為)等于()A. 2 013B. 2 014c -----2 013答案B4. (原创题)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f(J)=3, f(f|=4,…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2 014) 解析根据题意,得f (2 014)—=2 014X2-2 014=2 014.故选B.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6个图形中共有点的个数是解析第1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比第1个图形中多了6个点;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比第2个图形中多了9个点;…,按此规律可知,第4个图形比第3个图形中多12个点,所以第4个图形中共有12+19=31个点,第5个图形比第4个图形中多15个点,所以第5个图形中共有31 + 15=46个点,第6个图形比第5个图形中多18个点,所以第6个图形中共有46+18=64个点,故选D. 答案D二、填空题5.(原创题)图中各正三角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据此规律,第n个正三角形中,四个数的解析观察图形发现:1><2—3 = — 1, 2X3-4=2, 3X4—5 = 7,故第n个正三角形中的外围的三个数分别是n, n+1, n+2,中间的数为n(n+l) — (n+2) =n2—2,所以这四个数的和为n+n+l+n+2 +n2—2=n2+3n+l.答案n+3n+l6.(原创题)如图,ZA0B=45° ,过射线0A上到点03,5, 7, 9, 11,…的点作OA的垂线与OB相交,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S2, S3, S4…….律,则第2 015个黑色梯形的面积S2O15= __________ •(1 -LOA X 9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S尸一=4=1X8的距离分别为h 得到并描出一组观察图中的规—4 , S2 —空严=12=2X8-42 (9+11)><2=20=3X8-4,2 S2 015=2 015X8-4=16 116.答案16 116 (13 + 15)=28=4X8-4,…,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总结了以下结论:①a(b+c) =ab+ac ;②a(b - c) =ab - ac ; (3)(b - c) -ra=b4-a - c4-a(a^0);④ a4- (b+c) =a-rb+a4-c(a^0);其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24.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一动点A,连结A0并延长交图象的另一支于点B,在第一象限x内有一点C,满足AC=BC,当点A 运动时,点C 始终在函数y=£的图象上运动,若tanZCAB=3,则kA. -B. 6C. 8D. 1835.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 地到B 地匀速前进,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 (km), 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x< - 3B. x> - 3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6 -a 2 =a 4B. (a 2)3 = a 5C. x< - 6 C. a 2-a 3=a 5D. x> - 6D. a 6 4-a 2 = a 3A.甲的速度是4km/h C.乙比甲晚出发lhB. 乙的速度是10km/h D.甲比乙晚到B 地3h6.如图,AB/7CD,直线L 交AB 于点E,交CD 于点F,若Z2=75° ,则Z1等于( )7.如图,幼儿园计划用30m 的围栏靠墙围成一个面积为lOfW 的矩形小花园(墙长为15m ),则与墙垂直的边x 为()A. 10m 或 5m B ・ 5m 或 8m C ・ 10m D ・ 5m8.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J (-5)2 = - 5 B. (x 3)2=x 5 C. X 64-X 3=X 2D. (- -)_2=1649. 如图,一个游戏转盘分成红、黄、蓝三个扇形,其中红、黄两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90° , 120° •让转盘自由转动,停止后,指针落在蓝色区域的概率是()10. 某企业2018年初获利润300万元,到2020年初计划利润达到507万元,求这两年的年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设企业这两年的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A. 300 (1+x ) 2=507B. 300 (1 -x ) 2=507x+5 > 211•不等式组4_心的最小整数解是()、填空题C. 125°D. 75°a5J11 5A ・ 一氏一 c.— 43 12 D.无法确定 C. 300 (l+2x) =507D. 300 (1+x 2) =507B.115°A. -3B. - 2C. 0D. 1A. AABC^ADCBB. AAOD^ACOBC. AABO^ADCOD. AADB^ADAC13.问题背景:如图,将A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ADE, DE与BC交于点P,可推出结论: PA+PC = PE问题解决:如图,在AM2VG中,MN = 6, ZM=75°, MG = 4近.点O是AWG内一点,则点O到AMNG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16.如果(2 +血)2=a+b逅(a, b为有理数),那么a+b等于 ________________ .3 1 1 3 17.如图,点A (1, a)是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一点,直线y= ------------------------- x+ —与反比例函数y= ---------- 的x 2 2 x图象在第四象限的交点为点B,动点P (x, 0)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PA与线段PB之差达到最大时,则点P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若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是60° ,且较短的边长为3,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9.在箱子中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到10的十个整数,从箱子中任取一张卡片,记下它的读数x,然后再放回箱子中,第二次再从箱子中任取一张卡片,记下它的读数y,试求x+y是10的倍数的概率.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y=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与双曲线y=3 (x>0)有唯一 公共点A,交另一双曲线y=' (x>0)于B.x(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和a 的值; (2) 若x 轴平分AAOB 的面积,求k 的值.x-1 > 01 1(3) 已知x“ X2是方程x 2- 3x - 1 =0的两不等实数根,求一+ —的值 X] x 223. 观察下列等式:©32-31=2X31;②3—32=2X3〈③3"-33=2XT ;④36 - 34=2X34…根据等式所反映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 直接写出:第⑤个等式为 __________ ;(2) 猜想:第n 个等式为 _________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 24. 已知二次函数y=x2—2(m+l)x+加+1 (m 为常数),函数图像的顶点为C. (1) 若该函数的图像恰好经过坐标原点,求点C 的坐标;(2)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若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m 的值.25. 如图,AP 平分ZBAC, ZADP 和ZAEP 互补.⑴作P 到角两边AB, AC 的垂线段PM, PN.(2)求证:PD=PE.【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 2A /29 14. xH_315.22. (1)计算:| 2—舲 |+(血+ 1)°—3 tan 30°+(—1)258(2)解不等式组:1 x221.计算:15.1016.(4, 0)17.运.三、解答题18. 1【解析】【分析】本题是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先后取两次卡片,每次都有1〜10这10个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x+y是10的倍数的数对可以列举出结果数,根据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先后取两次卡片,每次都有1~10这10个结果,故形成的数对(x, y)共有100个.满足条件的事件x+y是10的倍数的数对包括以下10个:(1, 9), (9, 1), (2, 8), (8, 2), (3, 7), (7,3), (4, 6), (6, 4), (5, 5), (10, 10).故“x+y是10的倍数”的概率为£ =卷=0.1 •【点睛】本题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一个关于数字的题目,数字问题是概率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一般可以列举出要求的事件,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19.(1) y=x - 2, a= - 1; (2) k=3.【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无交点求出a的值,1y ——(2)解方程组.x 可求出A的坐标是(1, -1),由x轴平分AAOB的面积,可知B的纵坐标是1, j = x —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B的坐标是(3, 1),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直线y=x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y=x - 2,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得:x - 2=—,则x2 - 2x - a=0,x△=4+4a=0,解得:a= - 1,一1(2)由(1)可得方程组丿x ,y = x-2\ x — \解得:\ ,A的坐标是(1, - 1),Tx轴平分AAOB的面积,.°.B的纵坐标是1,在y=x-2中,令y=l,解得:x=3,则B的坐标是(3, 1), 代入y=±可得:k=3.x【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根的判别式,平移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及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题目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难度适中.20.3-3^6【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幕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9-2辰2血-(6-茜),=9-4A/6 -6 + A/6,=3-3A/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1.(1) 2-2A/3 : (2) l<x<3;(3) - 3.【解析】【分析】(1)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2)根据不等式组的解法解答,注意去分母(3)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再化简求值.【详解】解:(1) |2 —的|+(血+ 1)°—3tan30°+(—I)""* = 2-V3+l-3x —+ 1-23= 2-73+1-73+1-2=2-2 也2x—1 > 0—1 —X解不等式1 —x> ---------- ,得:x<3,2解不等式x-l>0,得:x>l, x<3 x-1 >0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l<x<3;(3)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i+X2=3, X I X2= - 1,1 1 x. +则一+ —= ~ =-3 .【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实数的运算,不等式组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不等式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2.(1) 36 - 35=2X35; (2) 3n+1 - 3n=2X3n.【解析】【分析】由®32- 31=2X31;②3彳-3J2X32;③34 - 33=2X33;④35 - 34=2X34-得出第⑤个等式,以及第n个等式的底数不变,指数依次分别是n+1、n、n.【详解】解:(1)由®32- 31=2X31;②3彳-32=2x32;③34-3S=2X33;④35 - 34=2X34…得出第⑤个等式36 - 35 =2X35;故答案为:36 - 35=2X36;(2)由©32-31=2X31;②33-32=2x32; (3)34 - 33=2X33;④35 - 34=2X34…得出第n 个等式的底数不变,指数依次分别是n+1、n、n,即3n+1 - 3n=2X3n.证明:左边=3说-3"=3X3°-3"=3°X (3-1) =2X3n=右边,所以结论得证.故答案为:3n+1-3n=2X3n.【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得出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解析】【分析】—1 —X(2) l-x> -------------- \2,(2) m的值为1或一1(1)把(0, 0)代入y=+—2(m+l)x+2m+l可求出m的值,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配方即可得出C点坐标;(2)令y=0,可用m 表示出&和X2,即可表示出AB的距离,根据二次函数解析式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顶点C的坐标,根据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1)解:Vy=x2—2(m+l)x+2m+l 的图像经过点(0, 0).•.2m+l=0,12当m=—丄时,y=x2—x= (x —丄)2——,2 2 4•••顶点C的坐标(丄,2 4(2)解:当y=0 时X2—2(m+l)x+2m+l=0.°.xi=2m+l, X2=l,•*.AB= |2m|,Vy=x2—2(m+l)x+2m+l= (x—m—l)2—m2,顶点C的坐标(m+1, —m2),•.•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m2 = |2m|,当2m2=2m 时,mi=0, m2=l,当21^=—2m 时,mi=0, m2= —1,当m=0 时,AB=0 (舍)答:m的值为1或一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出顶点C的坐标和AB 的长是解题关键.25. (1)画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作图即可;⑵由PM丄AB, PN丄AC, PA平分ZBAC,可得PM=PN,再求出ZDPM=ZEPN,证明△ PMD^APNE,即可求【详解】解:⑴线段PM, PN如图所示.・・・PM=PN・・・ZPMA=ZPNA=90° ,・・・ZMPN+ZMAN=180° ,V ZADP+ZAEP=180° ,A ZDAE+ZDPE=180° ,・•・ ZMPN=ZDPE,・•・ ZDPM=ZEPN,•••△PMD 竺△PNE(ASA),・・・PD=PE・【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函数y = yj2-x+—^—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1 A. x<2B ・C ・ xV2 且兀工1D ・2. 如图,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ABC 与A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 AACE^ABCD B ・△BGC^AAFC C ・△DCG9/\ECF D ・△ADB^ZkCEA 3.如图,将面积为S 的矩形ABCD 的四边BA 、CB 、DC 、AD 分别延长至E 、F 、G 、H,使得AE=CG, BF=BC, FB 2DH 二AD,连接EF, FG, GH, HE, AF, CH.若四边形EFGH 为菱形,——=—,则菱形EFGH 的面积是()AB 3A. 2SB. -52 7C. 3S D ・一S24.若关于x 的方程3x 2 - 2x+m=0的一个根是- 1,则m 的值为()26.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一动点A,连结A0并延长交图象的另一支于点B,在第一象限兀内有一点C,满足AC=BC,当点A 运动时,点C 始终在函数y='的图象上运动,若tanZCAB=3,则kX的值为()A. -5 B ・-1 C ・ 1D. 5如图,直线AD 〃BC,若Zl=40°,ZBAC=80° ,则Z2的度数为(C. 50°D. 40°5.2 A. -B ・ 6C ・ 8D ・ 1837. 函数y=2x'-4x ・4的顶点坐标是( )A. (1, -6)B ・(1, -4)C ・(・ 3, -6)D ・(-3,-4)8.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2倍大1,若将这个两位数减去36恰好等于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10.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1. 在-3, -1, 1, 3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 )二、填空题13. 如图,AB 是00的直径,点D 、E 是半圆的三等分点,AE 、BD 的延长线交于点C,若CE=2,则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A. 86 氏68 C. 97 D. 739.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2个绿球和若干个红球, 摸出-个球,摸到绿球的概率为?则红球的个数是(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它差别,从这个口袋中随机A.2B.4C.6D.8C. 24+6^3D. 16+6^3A. 1B. - 1C. -3D.12. 如图,这是健健同学的小测试卷, 判断题:每小题20分(D 2是分式 (2) (-2^ )3=-6/他应该得到的分数是(⑷ J9=±3(x )(5) 65啲补角是125。
规律探究问题(解析版)

2.(2019湖南省娄底市)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米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是由半径为2米,圆心角为 的弧AB多次复制并首尾连接而成.现有一点 从 为坐标原点)出发,以每秒 米的速度沿曲线向右运动,则在第2019秒时点 的纵坐标为
A. B. C.0D.1
【答案】B
【解析】点运动一个弧AB用时为 秒.
【答案】A
【解析】过A1作A1D1⊥x轴于D1,
∵OA1=2,∠OA1A2=∠α=60°,
∴△OA1E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拓展:
解:延长AG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Q,延长FH交CD于P,如图4:
则EG=AG= ,PH=FH,
∴AE=5,
在Rt△ABE中,BE= =3,
∴CE=BC﹣BE=1,
∵∠B=∠ECQ=90°,∠AEB=∠QEC,
∴△ABE∽△QCE,
∴ = =3,
∴QE= AE= ,
∴AQ=AE+QE= ,
【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1,3)得到经过点的三条直线对应着等边三角形三边上的三个数,依次为左、右,下,即为该点的坐标,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根据题意得,点C的坐标可表示为(2,4,2),
故答案为:(2,4,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A
【解析】连接OP1,OP2,OP3,l1、l2、l3与x轴分别交于A1、A2、A3,如图所示:
在Rt△OA1P1中,OA1=1,OP1=2,
∴A1P1= = = ,
同理:A2P2= = ,A3P3= = ,……,
∴P1的坐标为(1, ),P2的坐标为(2, ),P3的坐标为(3, ),……,
专题一 规律探索型问题(3节)

专题一 规律探索型问题<新课程标准>规律探索型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能比较系统的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猜想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经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形式多样的规律探索型问题,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指给出一系列数字、一个等式或一列图形的前几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猜想”这一系列的活动逐步找出题目中存在的规律,最后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再加以运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归纳规律,合理推测,认真验证,从而得出问题的结论。
【经典例题】类型一 探索图形规律例 1.将图①所示的正六边形进行进行分割得到图②,再将图②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图③, 再将图③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第n 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正六边形.图①图②图③(例1题)……思路点拔:将图①所示的正六边形进行进行分割得到图②,增加了3个正六边形,共4个;再将图②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图③,又增加了3个正六边形,共4+3=7个;故每次分割,都增加3个正六边形,那么第n个图形中,共有1+3(n﹣1)=3n﹣2.类型二探索数的规律例2、观察下列等式:第1层 1+2=3第2层 4+5+6=7+8第3层 9+10+11+12=13+14+15第4层 16+17+18+19+20=21+22+23+24在上述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016在第层.思路点拔:每一层第一个数就是层数的平方,那么只要找到2016在哪两个整数的平方之间,就解决此问题。
类型三探索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例3.如图,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在第1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 B.(0,5) C.(5,0) D.(5,5)(例3题)思路点拔::由题意可知质点移动的速度是1个单位长度/每秒,到达(1,0)时用了3秒,到达(2,0)时用了4秒,从(2,0)到(0,2)有四个单位长度,则到达(0,2)时用了4+4=8秒,到(0,3)时用了9秒;从(0,3)到(3,0)有六个单位长度,则到(3,0)时用9+6=15秒;依此类推到(4,0)用16秒,到(0,4)用16+8=24秒,到(0,5)用25秒,到(5,0)用25+10=35秒.故第35秒时质点到达的位置为(5,0),【针对训练】1、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④个图形叫:,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有( )A.160 B.161 C.162 D.1632.如图所示,图①中含“○”的矩形有1个,图②中含“○”的矩形有7个,图③中含“○”的矩形有17个,按此规律,图⑥中含“○”的矩形个数为( )A.70 B.71 C.72 D.733.如图,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坐标轴上,A点坐标为(3,0),假设有甲、乙两个物体分别由点A同时出发,沿正方形ABCD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如果甲物体12秒钟可环绕一周回到A点,乙物体24秒钟可环绕一周回到A点,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7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3,0)B.(﹣1,2)C .(﹣3,0)D .(﹣1,﹣2)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 1、O 2、O 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17秒时,点P 的坐标是(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00(第3题)(第5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中提出“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总复习专题一规律探索型

B.
C.
D.
规律:由图可知,每4个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2013÷4=503……1
∴2013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2个数
∴从2013到2014再到2015箭头的方向是 D
D
6.如图中每一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可根据面积计算得到如 下算式:1+3+5+7+…+(2n-1)=______(用n表示,n是正整数)
(1)等差数列类.即相邻数字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
02
【强化运用1 】
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 任意பைடு நூலகம்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则第2016个 格子中的整数是________.
-4
a
b
c
6
b
-2
……
-4
6
-4
6
-2
02
01
01
【类型解读】
02
图形数量方面的规律
中考第二轮复习
202X
专题一《规律探索型》
类型一 数字规律类
等比数列类.即相邻数字的比值相等. 加、减、乘、除、平方规律类. 个位数字规律类.
数字规律类试题一般是给定一些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 字,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和归纳能力, 常有以下类型:
【类型解读】
01
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类数.
n
2n-1
1
2
3
4
1
3
5
7
1
2
3
4
n
解析:利用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可以得出
1+3=4=22
1+3+5=9=32
专题一 规律探索型问题共44页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专题01 规律探究-备战2022年中考数学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1 规律探究问题考向1 数字规律探究问题【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江苏镇江卷【母题题文】(2021•镇江)如图,小明在3×3的方格纸上写了九个式子(其中的n是正整数),每行的三个式子的和自上而下分别记为A1,A2,A3,每列的三个式子的和自左至右分别记为B1,B2,B3,其中,值可以等于789的是()A.A1B.B1C.A2D.B3【答案】B【试题解析】由题意得:A1=2n+1+2n+3+2n+5=789,整理得:2n=260,则n不是整数,故A1的值不可以等于789;A2=2n+7+2n+9+2n+11=789,整理得:2n=254,则n不是整数,故A2的值不可以等于789;B1=2n+1+2n+7+2n+13=789,整理得:2n=256=28,则n是整数,故B1的值可以等于789;B3=2n+5+2n+11+2n+17=789,整理得:2n=252,则n不是整数,故B3的值不可以等于789;故选:B.【命题意图】考查数字变化类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命题方向】数字的变化类问题一般以选填形式出现,安排在压轴位置,提高学生的区分度.【得分要点】解数字类规律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1)通过观察、对比,找出各部分的特征;(2)猜想、归纳出一般规律并验证;(3)将所求问题代入一般规律.考向2 几何图形类的规律探究问题【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湖南湘西卷【母题题文】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这样的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它的规律性可以用如图表示.根据图形,若把第一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记为a1=1,第二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记为a2=3,…,则第n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a n=.(用含n的式子表达)【答案】【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为1,第2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为1+2=3,第3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为1+2+3=6,第4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为1+2+3+4=10,.....第n个图形表示的三角形数为1+2+3+4+......+(n﹣1)+n.故答案为:.【命题意图】考查图形变化类的规律,目的是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命题方向】以选填为主,主要设置在压轴位置,增加学生的区分度.【得分要点】解几何图形类规律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1)找到图形之间变与不变的规律;(2)猜想规律与“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关于“序号”的式子表示出来;(3)验证式子,并解答问题.考向3 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探究问题【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湖北卷【母题题文】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从原点O出发,水平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竖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点P1(﹣1,﹣1);接着水平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竖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2;接着水平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竖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3;接着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竖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4,…,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P2021的坐标为.【答案】(﹣1011,﹣1011)【试题解析】观察图象可知,奇数点在第三象限,∵P1(﹣1,﹣1),P3(﹣2,﹣2),P5(﹣3,﹣3),•••,P2n﹣1(﹣n,﹣n),∴P2021(﹣1011,﹣1011),故答案为:(﹣1011,﹣1011).【命题意图】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等知识,训练学生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选填为主,将坐标求取与平移、旋转或对称相结合.【得分要点】解点坐标变化规律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1)点的坐标在坐标轴上或象限内循环(周期)变化时,先求出第一个循环周期内相关点的坐标,然后找出所求点经过循环后位于第一个循环周期内的哪个位置,从而求出坐标;(2)点的坐标是成倍递推变化时,先求出前几个点的坐标,然后归纳出后一个点坐标与前一个点坐标之间存在的倍分关系.1.(2021•广汉市模拟)右边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规律,自然数2021应该排在从上向下数的第m行,是该行中的从左向右数的第n个数,那么m+n的值是()A.131 B.130 C.129 D.128【答案】B【解析】∵每行的最后一个数是这个行的行数m的平方,第m行的数字的个数是2m﹣1,∵442=1936,所以2021在第45行,∵452=2025,∴45行最后一个数字是2025,第45行有2×45﹣1=89个数字,从2025往前数4个数据得到2021,从而得出2021是第85个数据,∴m =45,n=85,∴m+n=45+85=130.故选:B.2.(2021•沙坪坝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圆点“•”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5个小圆点,第②个图案中有9个小圆点,第③个图案中有13个小圆点,……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⑥个图案中小圆点的个数为()A.21 B.25 C.29 D.33【答案】B【解析】∵第①个图案中“●”有:1+4×1=5个,第②个图案中“●”有:1+4×2=9个,第③个图案中“●”有:1+4×3=13个,第④个图案中“●”有:1+4×4=17个,…∴第⑥个图案中“●”有:1+4×6=25个,故选:B.3.(2021•房县一模)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位置顺序排列:根据排列规律,则2021应在()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D【解析】2021÷4=505…1,∴2021应在1的位置,也就是在D处.故选:D.4.(2021•涪城区模拟)由6个数组成数列a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数列a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的数列a1,例如数列a0:{1,1,3,2,5,2},则a1:{2,2,1,2,1,2},当某个数列a0经过变换得到新的数列a1,由a1继续按相同规则变换得到a2,…最终得到数列a n﹣1(n≥2)与数列a n相同,则a n不可能是下列的()A.{2,4,4,4,2,4} B.{1,3,2,3,2,3}C.{6,6,6,6,6,6} D.{1,1,1,1,1,1}【答案】D【解析】A.a0={2,4,4,4,2,4},a1={2,4,4,4,2,4},……,a n={2,4,4,4,2,4},符合题意;B.a0={1,3,2,3,2,3},a1={1,3,2,3,2,3},……,a n={1,3,2,3,2,3},符合题意;C.a0={6,6,6,6,6,6},a1={6,6,6,6,6,6},……,a n={6,6,6,6,6,6},符合题意;D.a0={1,1,1,1,1,1},a1={6,6,6,6,6,6},……,a n={6,6,6,6,6,6},不符合题意;故选:D.5.(2021•交城县二模)已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24,…,若公式∁n m(n>m),则C125=()A.60 B.792 C.812 D.5040【答案】B【解析】∵,∴=792,故选:B.6.(2021•广东一模)按照图中图形变化的规律,则第2021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是()A.1010 B.1012 C.3030 D.3032【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变化规律可知:第1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为2,第2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为3,第3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为5,第4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为6,...,当n为奇数时,黑色正方形的个数为[3(n+1)﹣1],当n为偶数时,黑色正方形的个数为(3n),∴第2021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的数量是[3(2021+1)﹣1],故选:D.7.(2021•武汉模拟)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现以这组数中的各个数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构造一组正方形(如图1);再分别依次从左到右取2个,3个,4个,5个拼成如图2长方形并记为①,②,③,④若按此规律继续作长方形,则序号为⑦的长方形周长是()A.110 B.100 C.105 D.90【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得:第⑤个的周长为:2×(8+13),第⑥的周长为:2×(13+21),第⑦个的周长为:2×(21+34)=110,故选:A.8.(2021•鞍山一模)如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点P1坐标为(1,0),过P1作PQ1⊥x轴交OA于Q1,过Q1作P2Q1⊥OA交x轴于P2,过P2作P2Q2⊥x轴交OA于Q2,过Q2作P3Q2⊥OA交x轴于P3,…,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P100的坐标为()A.(2100﹣1,0)B.(5050,0)C.(299,0)D.(100,0)【答案】C【解析】∵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AOP1=45°,∵PQ1⊥x轴,∴△OP1Q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坐标为(1,0),∴P1Q1=OP1=1,∵P2Q1⊥OA,∴∠P1Q1P2=45°,∴△P1P2Q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1P2=P1Q1=1,∴P2(2,0),同理可得P3(4,0),P4(8,0),……,P n(2n﹣1,0),∴P100(299,0),故选:C.9.(2021•潍城区二模)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表所示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a行,第b列的自然数记为(a,b).例如,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4记为(4,3)…按此规律,自然数2021记为()A.(505,1)B.(505,4)C.(506,1)D.(506,4)【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每一行有4个数,其中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2021÷4=505……1,505+1=506,∴2021在第506行,∵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自然数2021记为(506,4).故选:D.10.(2021•十堰一模)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则位于第45行、第4列的数是()A.2025 B.2023 C.2022 D.2021【答案】C【解析】观察数字的变化,发现规律:第n行的第一个数为n2,所以第45行第一个数为452=2025,再依次减1,到第4列,即452﹣3=2022.故选:C.11.(2021•陆良县一模)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3a2,5a3,﹣7a4,9a5,…第n个单项式是()A.(﹣1)n(2n﹣1)a n B.(﹣1)n+1(2n+1)a nC.(﹣1)n(2n+1)a n D.(﹣1)n+1(2n﹣1)a n【答案】D【解析】∵a=(﹣1)1+1×(2×1﹣1)a,﹣3a2=(﹣1)2+1×(2×2﹣1)a2,5a3=(﹣1)3+1×(2×3﹣1)a3,﹣7a4=(﹣1)4+1×(2×4﹣1)a4,9a5=(﹣1)5+1×(2×5﹣1)a5,…∴第n个单项式为:(﹣1)n+1(2n﹣1)a n.故选:D.12.(2021•河南模拟)如图,过点A1(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点A2与点O关于直线A1B1对称;过点A2(4,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2;点A3与点O关于直线A2B2对称;过点A3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3;…,按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2021的坐标为()A.(22021,22020)B.(22021,22022)C.(22022,22021)D.(22020,22021)【答案】B【解析】由已知作图规律可知:A1(2,0),A₂(4,0),A3(8,0),A4(16,0),…,An(2n,0),∴对应的B1(2,4),B2(4,8),B3(8,16),B4(16,32),…,B n(2n,2n+1),∴点B2021的坐标为(22021,22022),故选:B.13.(2021•武汉模拟)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形有10个正三角形,…依此规律,若第n个图案有2020个三角形,则n=()A.670 B.672 C.673 D.676【答案】C【解析】∵第(1)个图案有3+1=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3×2+1=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3×3+1=10个三角形,…∴第n个图案有(3n+1)个三角形.根据题意可得:3n+1=2020,解得:n=673,故选:C.14.(2021•八步区模拟)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的值应是()A.134 B.136 C.140 D.144【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左上角的数分别为1=21﹣1,2=22﹣1,4=23﹣1,8=24﹣1,则左上角第n个数为2n﹣1(n为正整数);左下角的数分别为:2=2×1,4=2×2,6=2×3,8=2×4,则左下角第n个数为:2n;右上角的数分别为:4=2×1+2,6=2×2+2,8=2×3+2,10=2×4+2,则右上角第n个数为:2n+2;右下角的数分别为:7=2×4﹣1,22=4×6﹣1,44=6×8﹣4,72=8×10﹣8,则右下角第n个数为:2n(2n+2)﹣2n﹣1,根据排列规律,得:2n﹣1=32,解得:n=6,∴m=2×6×(2×6+2)﹣32=168﹣32=136,故选:B.15.(2021•淅川县一模)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60°,则第145秒时,矩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A.(﹣1,)B.(﹣1,﹣3)C.(﹣2,0)D.(1,﹣3)【答案】C【解析】∵矩形OABC的顶点O(0,0),B(﹣2,2),∴D(﹣1,),过点D作DE⊥x轴于E,则OE=1,DE,∴OD,∴tan∠DOE,∴∠DOE=60°,∵60°×145÷360°=24,,∴第145秒时,点D恰好在x轴负半轴上,∴此时点D的坐标为(﹣2,0),故选:C.16.(2021•路北区三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1,2),则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1,2)【答案】C【解析】点A第一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二象限,点A第二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三象限,点A第三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四象限,点A第四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一象限,即点A回到原始位置,所以,每四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余1,∴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与第一次变换的位置相同,在第二象限,坐标为(﹣1,2).故选:C.17.(2021•焦作模拟)如图,等边△ABC的顶点A(1,1),B(3,1),规定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0次变换后,等边△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A.(﹣2 020,)B.(﹣2 019,)C.(﹣2 018,)D.(﹣2 017,)【答案】C【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AB=3﹣1=2,∴点C到x轴的距离为1+21,横坐标为2,∴C(2,1),第2020次变换后的三角形在x轴上方,点C的纵坐标为1,横坐标为2﹣2020×1=﹣2018,∴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2018,1),故选:C.18.(2021•渝中区校级三模)用大小相同的圆点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放,则第8个图案中共有圆点的个数是()A.34 B.40 C.49 D.59【答案】C【解析】当n=1时,第1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y1=5+2=7个.当n=2时,第2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y2=y1+3=5+2+3=10个.当n=3时,第3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y3=y2+4=5+2+3+4=14个.当n=4时,第4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y4=y3+5=5+2+3+4+5=19....以此类推,第n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y n=5+2+3+4+...+(n+1)个.∴当n=8时,第8个图案的圆点的个数是个.故选:C.19.(2021•开封二模)如图,将△ABC沿着过BC,AB的中点D,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B1处,称为第一次操作,点D到AC的距离为h1;还原纸片后,再将△BDE沿着过BD,BE的中点D1,E1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DE边上的B2处,称为第二次操作,点D1到AC的距离记为h2;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n次操作后得到点D n﹣1到AC的距离记为h n.若h1=1,则h n值为()A.B.C.D.【答案】A【解析】∵将△ABC沿着过BC,AB的中点D,E所在的直线折叠,点D到AC的距离为h1,∴点D到AC的距离h1=1,DE∥AC,DE AC,∴△EBD∽△ABC,△EBD与△ABC的相似比为1:2,∵折叠,∴△EBD≌△EB1D,∴△EB1D∽△ABC,△EB1D与△ABC的相似比为1:2,∵将△BDE沿着过BD,BE的中点D1,E1所在的直线折叠,点D1到AC的距离记为h2,同理:△E1B2D1∽△EB1D,△E1B2D1与△EB1D的相似比为1:2,∴D1到AC的距离h2=1,同理:h3=h2h1=1,h4=h3h1=1,...h n=1...2,故选:A.20.(2021•北京一模)二维码是一种编码方式,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采用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某社区为方便管理,仿照二维码编码的方式为居民设计了一个身份识别图案系统: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白色正方形表示数字0,黑色正方形表示数字1,将第i行第j列表示的数记为a i,j(其中i,j都是不大于4的正整数),例如,图中,a1,2=0.对第i行使用公式A i=a i,1×23+a i,2×22+a i,3×21+a i,4×20进行计算,所得结果A1,A2,A3,A4分别表示居民楼号,单元号,楼层和房间号.例如,图中,A3=a3,1×23+a3,2×22+a3,3×21+a3,4×20=1×8+0×4+0×2+1×1=9,A4=0×8+0×4+1×2+0×1=2,说明该居民住在9层,2号房间,即902号.有下面结论:①a2,3=0;②图中代表的居民居住在11号楼;③A2=3,其中正确的是()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答案】B【解析】①a2,3表示的是将第2行第3列是白色正方形,所以表示的数是0,即a2,3=0,故①正确;②图中代表的居民的楼号A1=a1,1×23+a1,2×22+a1,3×21+a1,4×20=1×23+0×22+1×21+1×20=1×8+0×4+1×2+1×1=11,∴图中代表的居民居住在11号楼;故②正确;③A2=a2,1×23+a2,2×22+a2,3×21+a2,4×20=0×23+1×22+0×21+0×20=0×8+1×4+0×2+0×1=4,故③错误,综上,①②是正确的.故选:B.。
专题01 规律探究问题(精练)-初中中考数学高频考点突破全攻略(原卷板+解析版)

一、选择题(10×3=30分)1. (2017广西百色)观察以下一列数的特点:0,1,﹣4,9,﹣16,25,…,则第11个数是()A.﹣121 B.﹣100 C.100 D.1212. (2017日照)观察下面“品”字形中各数之间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得出a的值为()A.23 B.75 C.77 D.1393.(2016·四川达州·3分)如图,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7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25 B.33 C.34 D.504. (2017湖北随州)在公园内,牡丹按正方形种植,在它的周围种植芍药,如图反映了牡丹的列数(n)和芍药的数量规律,那么当n=11时,芍药的数量为()A.84株B.88株C.92株D.121株5.(2017·烟台)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如图):按照这种规律摆下去,第n个图形用的棋子个数为 ( )A.3n B.6n C.3n+6 D.3n+36.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在2,3,5,7,10,13,17,…,处分别拐第1,2,3,4,5,6,7,…,次弯,则第33次拐弯处的那个数是()A.290 B.226 C.272 D.3027.用菱形纸片按规律依次拼成如图3-5-1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5张菱形纸片;第2个图案中有9张菱形纸片;第3个图案中有13张菱形纸片.按此规律,第6个图案中的菱形纸片的张数为()图3-5-1A.21 B.23 C.25 D.298. (2017浙江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从一个格点移动到与之相距的另一个格点的运动称为一次跳马变换.例如,在4×4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如图1),从点A经过一次跳马变换可以到达点B,C,D,E等处.现有20×20的正方形网格图形(如图2),则从该正方形的顶点M经过跳马变换到达与其相对的顶点N,最少需要跳马变换的次数是()A.13 B.14 C.15 D.169.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则点A2017与点A0间的距离是()A.4 B.23C.2 D.010. (2017山东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点O1的坐标为(1,0),以O1为圆心,O1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交x轴正半轴于点O2,以O2为圆心,O2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2,交x轴正半轴于点O3,以O3为圆心,O3O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交x轴正半轴于点O4;…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其中的长为.二、填空题(6×4=24分).11.(2018湖北荆州)(3.0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第一次输入k的值为125,则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是.12.(2017湖北江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0,﹣2),C(1,0),点P(0,2)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1,点P1绕点B旋转180°得到点P2,点P2绕点C旋转180°得到点P3,点P3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4,…,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P2017的坐标为.13. (2017贵州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n B n﹣1B n顶点B n的横坐标为.14.(2018•贵州遵义•4分)每一层三角形的个数与层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第2018层的三角形个数为.15.(2018广西桂林)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m行,第n列的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018记为列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1行 1 2 3 4第2行8 7 6 5第3行9 10 11 12第4行16 15 14 13 ……………第n行…………16.(2018广西贵港)(3.00分)如图,直线l为y=x,过点A1(1,0)作A1B1⊥x轴,与直线l交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2;再作A2B2⊥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A n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46分).17. (2017山东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点O1的坐标为(1,0),以O1为圆心,O1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交x轴正半轴于点O2,以O2为圆心,O2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2,交x轴正半轴于点O3,以O3为圆心,O3O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交x轴正半轴于点O4;…按此做法进行下去,求的长.18.(2017内江)观察下列等式:第一个等式:第二个等式:第三个等式:第四个等式:按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第六个等式:a6= =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 n= = ﹣;(3)a1+a2+a3+a4+a5+a6= (得出最简结果);(4)计算:a1+a2+…+a n.19. (2016安徽,18,8分)(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2)观察下图,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黑球的个数,用含有n 的代数式填空:1+3+5+…+(2n ﹣1)+( 2n+1 )+(2n ﹣1)+…+5+3+1= .20. (2018·湖北随州·11分)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例:将0.7化为分数形式 由于0.7 =0.777…,设x=0.777…① 则10x=7.777…② ②﹣①得9x=7,解得x=79,于是得0.7 =79. 同理可得0.3 =39=13,1.4 =1+0.4 =1+49=139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 【基础训练】 (1)0.5 = ,5.8 = ; (2)将0.23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能力提升】(3)0.315 = ,2.018= ;(注:0.315=0.315315…,2.018=2.01818…)【探索发现】(4)①试比较0.9与1的大小:0.91(填“>”、“<”或“=”)②若已知0.285714=27,则3.714285= .(注:0.285714=0.285714285714…)一、选择题(10×3=30分)1. (2017广西百色)观察以下一列数的特点:0,1,﹣4,9,﹣16,25,…,则第11个数是()A.﹣121 B.﹣100 C.100 D.121【解答】解:0=﹣(1﹣1)2,1=(2﹣1)2,﹣4=﹣(3﹣1)2,9=(4﹣1)2,﹣16=﹣(5﹣1)2,∴第11个数是﹣(11﹣1)2=﹣100,故选B.2. (2017日照)观察下面“品”字形中各数之间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得出a的值为()A.23 B.75 C.77 D.1393.(2016·四川达州·3分)如图,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7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25 B.33 C.34 D.50【解答】解:∵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7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10个;…∴第n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1)=3n+1个;当3n+1=100时,解得:n=33,故选:B.4. (2017湖北随州)在公园内,牡丹按正方形种植,在它的周围种植芍药,如图反映了牡丹的列数(n)和芍药的数量规律,那么当n=11时,芍药的数量为()A.84株B.88株C.92株D.121株5.(2017·烟台)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如图):按照这种规律摆下去,第n个图形用的棋子个数为 ( )A.3n B.6n C.3n+6 D.3n+3【解析】∵第1个图需棋子3+3=6;第2个图需棋子3×2+3=9;第3个图需棋子3×3+3=12;…∴第n个图需棋子(3n+3)个.6.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在2,3,5,7,10,13,17,…,处分别拐第1,2,3,4,5,6,7,…,次弯,则第33次拐弯处的那个数是()A.290 B.226 C.272 D.302【解析】:拐弯处的数与其序数的关系如下表:拐弯的序数0 1 2 3 4拐弯处的数 1 2 3 5 7拐弯的序数 5 6 7 8 …拐弯处的数10 13 17 21 …由此可见相邻两数的差是1,1,2,2,3,3,4,4,...,则第33次拐弯处的数是1+2×(1+2+ (16)+17=290.故选A.学科@网7.用菱形纸片按规律依次拼成如图3-5-1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5张菱形纸片;第2个图案中有9张菱形纸片;第3个图案中有13张菱形纸片.按此规律,第6个图案中的菱形纸片的张数为()图3-5-1A.21 B.23 C.25 D.298. (2017浙江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从一个格点移动到与之相距的另一个格点的运动称为一次跳马变换.例如,在4×4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如图1),从点A经过一次跳马变换可以到达点B,C,D,E等处.现有20×20的正方形网格图形(如图2),则从该正方形的顶点M经过跳马变换到达与其相对的顶点N,最少需要跳马变换的次数是()A.13 B.14 C.15 D.16【解答】解:如图1,连接AC,CF,则AF=3,∴从该正方形的顶点M经过跳马变换到达与其相对的顶点N,最少需要跳马变换的次数是14次,故选:B.9.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则点A2017与点A0间的距离是()A.4 B.23C.2 D.010. (2017山东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点O1的坐标为(1,0),以O1为圆心,O1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交x轴正半轴于点O2,以O2为圆心,O2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2,交x轴正半轴于点O3,以O3为圆心,O3O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交x轴正半轴于点O4;…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其中的长为.【解答】解:连接P1O1,P2O2,P3O3…∵P1是⊙O2上的点,∴P1O1=OO1,∵直线l解析式为y=x,∴∠P1OO1=45°,∴△P1OO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P1O1⊥x轴,二、填空题(6×4=24分).11.(2018湖北荆州)(3.0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第一次输入k的值为125,则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是.【解答】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25,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4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5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2n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2n+1次输出的结果是1(n为正整数),∴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是5.故答案为:5.学科@网12.(2017湖北江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0,﹣2),C(1,0),点P(0,2)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1,点P1绕点B旋转180°得到点P2,点P2绕点C旋转180°得到点P3,点P3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4,…,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P2017的坐标为.13. (2017贵州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n B n﹣1B n顶点B n的横坐标为.14.(2018•贵州遵义•4分)每一层三角形的个数与层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第2018层的三角形个数为.【解答】解:由图可得,第1层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2层三角形的个数为:3,第3层三角形的个数为:5,第4层三角形的个数为:7,第5层三角形的个数为:9,……第n层的三角形的个数为:2n﹣1,∴当n=2018时,三角形的个数为:2×2018﹣1=4035,故答案为:4035.15.(2018广西桂林)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m行,第n 列的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018记为列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1行 1 2 3 4第2行8 7 6 5第3行9 10 11 12第4行16 15 14 13 ……………第n行…………【分析】根据表格可知,每一行有4个数,其中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用2018除以4,根据除数与余数确定2018所在的行数,以及是此行的第几个数,进而求解即可.16.(2018广西贵港)(3.00分)如图,直线l为y=x,过点A1(1,0)作A1B1⊥x轴,与直线l交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2;再作A2B2⊥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A n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46分).17. (2017山东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点O1的坐标为(1,0),以O1为圆心,O1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交x轴正半轴于点O2,以O2为圆心,O2O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2,交x轴正半轴于点O3,以O3为圆心,O3O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交x轴正半轴于点O4;…按此做法进行下去,求的长.【分析】连接P1O1,P2O2,P3O3,易求得P n O n垂直于x轴,可得为圆的周长,再找出圆半径的规律即可解题.学科@网【解答】解:连接P1O1,P2O2,P3O3…∵P1是⊙O2上的点,∴P1O1=OO1,∵直线l解析式为y=x,∴∠P1OO1=45°,∴△P1OO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P1O1⊥x轴,18.(2017内江)观察下列等式:第一个等式:第二个等式:第三个等式:第四个等式:按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第六个等式:a6= =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 n= = ﹣;(3)a1+a2+a3+a4+a5+a6= (得出最简结果);(4)计算:a1+a2+…+a n.【分析】(1)根据已知4个等式可得;(2)根据已知等式得出答案;(3)利用所得等式的规律列出算式,然后两两相消,计算化简后的算式即可得;(4)根据已知等式规律,列项相消求解可得.=﹣=.19. (2016安徽,18,8分)(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2)观察下图,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黑球的个数,用含有n的代数式填空:1+3+5+…+(2n﹣1)+(2n+1 )+(2n﹣1)+…+5+3+1=.【分析】(1)根据1+3+5+7=16可得出16=42;设第n幅图中球的个数为a n,列出部分a n的值,根据数据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1=1+3+5+…+(2n﹣1)=n2”,依此规律即可解决问题;(2)观察(1)可将(2)图中得黑球分三部分,1到n行,第n+1行,n+2行到2n+1行,再结合(1)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2)观察图形发现:20. (2018·湖北随州·11分)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例:将0.7化为分数形式由于0.7 =0.777…,设x=0.777…① 则10x=7.777…② ②﹣①得9x=7,解得x=79,于是得0.7 =79. 同理可得0.3 =39=13, 1.4 =1+0.4 =1+49=139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基础训练】(1)0.5 = , 5.8 = ; (2)将0.23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能力提升】(3)0.315 = , 2.018= ;(注:0.315 =0.315315…, 2.018=2.01818…) 【探索发现】 (4)①试比较0.9与1的大小:0.9 1(填“>”、“<”或“=”) ②若已知0.285714=27,则 3.714285= .(注:0.285714=0.285714285714…)【分析】根据阅读材料可知,每个整数部分为零的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式形式,如果循环节有n位,则这个分数的分母为n个9,分子为循环节.学科@网(3)同理0.315=315999=35111,2.0=2+1181099=11155故答案为:35111,11155(4)①0.9=99=1故答案为:0.9=1②3.714285=3+714285999999=3+57=267故答案为:26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规律探索题研究【题型导引】题型一:点坐标规律(1)与变换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2)与函数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3)与其它因素相关的点的规律探寻等。
题型二:数字规律(1)数学文化知识的拓展探寻数字规律;(2)与特殊图形引发的数字规律探寻;(3)与变换过程中的数字规律探寻。
题型三:图形规律(1)与变换相关的图形规律;(2)不同操作形成的规律性图形研究;【典例解析】类型一:点坐标规律例题1:(2019•湖北省鄂州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 n在x轴上,B1、B2、B3…B n在直线y=33x上,若A1(1,0),且△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从左到右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S n.则S n可表示为()A.22n3B.22n﹣13C.22n﹣23D.22n﹣33【解答】解:∵△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2∥A3B3∥…∥A n B n,B1A2∥B2A3∥B3A4∥…∥B n A n+1,△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直线y 3与x轴的成角∠B1OA1=30°,∠OA1B1=120°,∴∠OB1A1=30°,∴OA1=A1B1,∵A1(1,0),∴A1B1=1,同理∠OB2A2=30°,…,∠OB n A n=30°,∴B2A2=OA2=2,B3A3=4,…,B n A n=2n﹣1,易得∠OB1A2=90°,…,∠OB n A n+1=90°,∴B1B2=3,B2B3=2 3,…,B n B n+1=2n3,∴S1=12×1×3=32,S2=12×2×23=2 3,…,S n=12×2n﹣1×2n3=;故选:D.技法归纳:探索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时要注意:①逐一求出(或用字母表示出)相应点的坐标,直到探索出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为止;②确定起始点找到探寻方向;③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等;④探求出统一的表示形式.类型二:数式规律例题2:(2019•四川省达州市•3分)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为=﹣1,﹣1的差倒数=,已知a1=5,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a2019的值是()A.5 B.﹣C.D.【解答】解:∵a1=5,a2===﹣,a3===,a4===5,…∴数列以5,﹣,三个数依次不断循环,∵2019÷3=673,∴a2019=a3=,故选:D .技法归纳:(1)对于不是循环而有规律排列的数或式,根据前后数或式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与序列数n 之间的关系,探求其一般表达式;(2)对于循环产生的数或式,先找到其循环周期;(3)对于数阵的规律问题,先求出每行和每列的个数,并观察相邻数据的变化特点,进而得到该行或该列上的数与行列序数的关系. 第一步:标序数;第二步:对比式子与序号,即分别比较等式中各部分与序数(1,2,3,4,…,n)之间的关系,把其蕴含的规律用含序数的式子表示出来,通常方法是将式子进行拆分,观察式子中数字与序号是否存在倍数或者次方的关系;第三步:根据找出的规律得出第n 个等式,并进行检验. 类型三:图形规律例题3:(2017·绥化中考)如图,顺次连接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各边中点得到第1个小三角形,再顺次连接所得的小三角形各边中点得到第2个小三角形,如此操作下去,则第n 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解析】记原来三角形的面积为S ,第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S 1,第二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S 2,…. ∵S 1=14·S=122·S,S 2=14·14S =124·S,S 3=126·S,∴S n =122n ·S=122n ·12·2·2=122n -1.故答案为122n -1. 技法归纳: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变式训练】1. (2018·成都中考)已知a >0,S 1=1a ,S 2=-S 1-1,S 3=1S 2,S 4=-S 3-1,S 5=1S 4,…(即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S n =1S n -1;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S n =-S n -1-1),按此规律,S 2 018= .【解析】∵S 1=1a ,S 2=-S 1-1=-1a -1=-a +1a ,S 3=1S 2=-a a +1,S 4=-S 3-1=a a +1-1=-1a +1,S 5=1S 4=-(a +1),S 6=-S 5-1=(a +1)-1=a ,S 7=1S 6=1a ,…,∴S n 的值每6个一循环.∵2 018=336×6+2,∴S 2 018=S 2=-a +1a.故答案为-a +1a.2. (2018·安徽中考)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11+02+11×02=1,第2个等式:12+13+12×13=1,第3个等式:13+24+13×24=1,第4个等式:14+35+14×35=1,第5个等式:15+46+15×46=1,…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第6个等式: ;(2)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等式: (用含n 的等式表示),并证明. 【解析】:(1)16+57+16×57=1(2)根据题意,第n 个分式分母分别为n 和n +1,分子分别为1和n -1, 故答案为1n +n -1n +1+1n ×n -1n +1=1.证明:1n +n -1n +1+1n ×n -1n +1=n +1+n (n -1)+(n -1)n (n +1)=n 2+n n (n +1)=1,∴等式成立.3. (2019•四川省广安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的坐标为(1,0),以OA 1为直角边作Rt△OA 1A 2,并使∠A 1OA 2=60°,再以OA 2为直角边作Rt△OA 2A 3,并使∠A 2OA 3=60°,再以OA 3为直角边作Rt△OA 3A 4,并使∠A 3OA 4=60°…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坐标为 (﹣22017,220173) .【解答】解:由题意得, A 1的坐标为(1,0),A2的坐标为(1,A3的坐标为(﹣2,,A4的坐标为(﹣8,0),A5的坐标为(﹣8,﹣),A6的坐标为(16,﹣),A7的坐标为(64,0),…由上可知,A点的方位是每6个循环,与第一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正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其纵坐标为0,与第二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一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三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四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负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纵坐标为0,与第五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三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与第六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四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019÷6=336…3,∴点A2019的方位与点A23的方位相同,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22017,纵坐标为2,故答案为:(﹣22017,2).4. (2018·滨州中考)观察下列各式:1+112+122=1+11×2,1+122+132=1+12×3,1+132+142=1+13×4,…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计算1+112+122+1+122+132+1+132+142+ (1)192+1102,其结果为.【解析】1+112+122+1+122+132+1+132+142 +…+1+192+1102 =1+11×2+1+12×3+1+13×4+…+1+19×10=1×9+1-12+12-13+13-14+…+19-110=9+1-110=9910. 故答案为9910.5. (2019•湖南益阳•4分)观察下列等式: ①3-22=(2-1)2,②5-62=(3-2)2,③7-122=(4-3)2,…请你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6个等式 . 【解答】解:写出第6个等式为13-242=2(76)- 故答案为13-242=2(76)-6. (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分)如图,直线l :y =x+1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和点A 1,过点A 1作A 1B 1⊥l ,交x 轴于点B 1,过点B 1作B 1A 2⊥x 轴,交直线l 于点A 2;过点A 2作A 2B 2⊥l ,交x 轴于点B 2,过点B 2作B 2A 3⊥x 轴,交直线l 于点A 3,依此规律…,若图中阴影△A 1OB 1的面积为S 1,阴影△A 2B 1B 2的面积为S 2,阴影△A 3B 2B 3的面积为S 3…,则S n = .【解答】解:直线l :y =x+1,当x =0时,y =1;当y =0时,x =﹣∴A(﹣,0)A1(0,1)∴∠OAA1=30°又∵A1B1⊥l,∴∠OA1B1=30°,在Rt△OA1B1中,OB1=•OA1=,∴S1=;同理可求出:A2B1=,B1B2=,∴S2===;依次可求出:S3=;S4=;S5=……因此:S n=故答案为:.7. (2019•山东潍坊•3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组同心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O,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2,3,…,按照“加1”依次递增;一组平行线,l0,l1,l2,l3,…都与x轴垂直,相邻两直线的间距为l,其中l0与y轴重合若半径为2的圆与l1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1,半径为3的圆与l2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2,…,半径为n+1的圆与l n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 n,则点P n的坐标为.(n为正整数)【解答】解:连接OP 1,OP 2,OP 3,l 1、l 2、l 3与x 轴分别交于A 1、A 2、A 3,如图所示: 在Rt△OA 1P 1中,OA 1=1,OP 1=2, ∴A 1P 1=2211OP OA -=2221-=3,同理:A 2P 2=2232-=5,A 3P 3=2243-=7,……,∴P 1的坐标为( 1,3),P 2的坐标为( 2,5),P 3的坐标为(3,7),……, …按照此规律可得点P n 的坐标是(n ,22(1)n n +-),即(n ,21n +) 故答案为:(n ,21n +).8. (2019•四川省达州市•11分)箭头四角形 模型规律如图1,延长CO 交AB 于点D ,则∠BOC =∠1+∠B =∠A+∠C+∠B .因为凹四边形ABOC 形似箭头,其四角具有“∠BOC =∠A+∠B+∠C ”这个规律,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叫做“箭头四角形”. 模型应用(1)直接应用:①如图2,∠A+∠B+∠C+∠D+∠E+∠F = 2α .②如图3,∠ABE 、∠ACE 的2等分线(即角平分线)BF 、CF 交于点F ,已知∠BEC =120°,∠BAC =50°,则∠BFC = 85° .③如图4,BO i 、CO i 分别为∠ABO 、∠ACO 的2019等分线(i =1,2,3,…,2017,2018).它们的交点从上到下依次为O 1、O 2、O 3、…、O 2018.已知∠BOC =m °,∠BAC =n °,则∠BO 1000C = (m+n ) 度.(2)拓展应用:如图5,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BCD =2∠BAD .O 是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OA =OB =OD .求证:四边形OBCD 是菱形.【解答】解:(1)①如图2,在凹四边形ABOC中,∠A+∠B+∠C=∠BOC=α,在凹四边形DOEF中,∠D+∠E+∠F=∠DOE=α,∴∠A+∠B+∠C+∠D+∠E+∠F=2α;②如图3,∵∠BEC=∠EBF+∠ECF+∠F,∠F=∠ABF+∠ACF+∠A,且∠EBF=∠ABF,∠ECF=∠ACF,∴∠BEC=∠F﹣∠A+∠F,∴∠F=,∵∠BEC=120°,∠BAC=50°,∴∠F=85°;③如图3,由题意知∠ABO1000=∠ABO,∠OBO1000=∠ABO,∠ACO1000=∠ACO,∠OCO1000=∠ACO,∴∠BOC=∠OBO1000+∠OCO1000+∠BO1000C=(∠ABO+∠ACO)+∠BO1000C,∠BO1000C=∠ABO1000+∠ACO1000+∠BAC=(∠ABO+∠ACO)+∠BAC,则∠ABO+∠ACO=(∠BO1000C﹣∠BAC),代入∠BOC=(∠ABO+∠ACO)+∠BO1000C得∠BOC=×(∠BO1000C﹣∠BAC)+∠BO1000C,解得:∠BO1000C=(∠BOC+∠BAC)=∠BOC+∠BAC,∵∠BOC=m°,∠BAC=n°,∴∠BO1000C=m°+n°;故答案为:①2α;②85°;③(m+n);(2)如图5,连接OC,∵OA=OB=OD,∴∠OAB=∠OBA,∠OAD=∠ODA,∴∠BOD=∠BAD+∠ABO+∠ADO=2∠BAD,∵∠BCD=2∠BAD,∴∠BCD=∠BOD,∵BC=CD,OA=OB=OD,OC是公共边,∴△OBC≌△ODC(SSS),∴∠BOC=∠DOC,∠BCO=∠DCO,∵∠BOD=∠BOC+∠DOC,∠BCD=∠BCO+∠DCO,∴∠BOC =∠BOD,∠BCO =∠BCD,又∠BOD=∠BCD,∴∠BOC=∠BCO,∴BO=BC,又OB=OD,BC=CD,∴OB=BC=CD=DO,∴四边形OBCD是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