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修复课程标准
车身板件修复课程设计

车身板件修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车身板件修复的基本知识,包括板件结构、损伤类型及修复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各种修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掌握车身板件修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损伤的车身板件进行准确测量。
2.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设备进行车身板件的拆卸、整形、焊接等修复操作。
3.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独立完成修复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
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积极沟通交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
针对中职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较弱的特点,课程设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车身板件修复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车身板件结构认识:介绍车身板件种类、结构特点,使学生了解车身板件的基本构成。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车身结构概述2. 车身板件损伤类型及修复原理:讲解常见的车身板件损伤类型,如凹陷、裂缝、变形等,并分析修复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车身板件损伤与修复3. 修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介绍修复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工具、整形工具、焊接设备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车身板件修复工具与设备4. 车身板件修复操作流程:详细讲解板件修复的步骤,包括测量、拆卸、整形、焊接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车身板件修复工艺5. 安全操作规程与技术标准:强调修复过程中的安全事项,介绍相关技术标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车身板件修复安全与标准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车身板件修复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车身修复》课程标准

车身修复专业《车身修复》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二)教学建议(1)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互动,采用知识描述(动画),操作技能(实操视频)、互动训练(虚拟实训)和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2)每个项目活动后都有学习小结,项目评价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师资建议(1)设施设备: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整车,按45人的标准班配置。
(2)实训时间:要求每位学生总实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数。
(四)资源利用(1)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
(3)学习评价宜以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学院(部门)适用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课标编码051014800课程名称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执笔人审核人教务处制二〇二二年二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主要描述该门课程的性质、在人才培养上的角色及所承担的任务,课程的先修、后续课程等。
500字以内。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 必修 选修】的【 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核心 专业拓展】课程,属于【 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关键工作岗位车身修理和喷漆对应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首批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钣金(中级)的考核模块,是保时捷PEAP项目(品质实习生)校企认定课程,是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内容基于汽车车身检测与维修岗位群需求,对接汽车运用与维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标准,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业态,满足新时代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按照“3阶5欲7步”实施教学;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省级精品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省一类品牌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产教融合构建了“学、仿、做”一体的学习环境;采用“5欲”质量诊断与改进系统实行校企多元过程评价;课、证、岗、赛四位一体,培育出有情操、明理论、熟技能、会应变、能创新的汽车检测与维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汽车车身接合技术》、《汽车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后续课程有:《事故汽车查勘与定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项实训》、《二手车评估》。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总体概述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与要求,500字以内,并通过矩阵表明确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具体参考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系构建纪要》)根据2018版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和1+X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要求,本课程通过介绍汽车修复技术常用到大梁校正与测量,钣金修复,CO2保护焊、电阻焊、切割、等工艺,展开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培养良好的安全和卫生习惯,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课标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课标一、课程概述《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是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和汽车定损评估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通过对车身维修技术中的钣金和喷漆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为自身专业发展提供关联专业知识的支撑,同时,为想向汽车钣金或汽车喷漆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该课程以理实一体形式开展,主要学习项目分为车身钣金维修和车身喷漆维修两大部分。
其中钣金部分设置包括车身结构和材料、小损伤修复、车身连接技术、车身测量及校正共计四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喷漆部分包括安全防护、损失处理、面漆前处理和面漆喷涂共计四个模块的学习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钣金和喷漆基本作业流程,能够对损伤车辆进行损失评估,并具有评判作业效果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进一步巩固汽车车身附件的结构、作用及材料特性;(2)能够正确采取钣喷作业是的安全防护措施;(3)了解汽车钣喷作业的基本操作流程;(4)能够鉴定钣喷维修作业质量;(5)能根据工艺流程及劳动组织特点,制定生产工作计划,阐述装接规划并获取客户的认同;(6)能关注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够合理评价生产工艺与组织管理,提出优化方案。
2.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有《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结构认知》以及汽车维修类、检测类的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1)看懂维修手册图样和工艺卡图样的能力;(2)机械常识特别是机械连接和材料特性的能力;(3)熟悉汽车基本结构的能力;(4)在进行拆装时,涉及电气设备时正确处理的能力;(5)综合分析的能力。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教案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教案一、课程介绍《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是一门专门研究汽车车身修复方法和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车身损伤评估、修复方案的制定、修复工艺的实施以及修复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技能和方法,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学会分析和评估汽车车身损伤,制定修复方案;3、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常用工艺和方法;4、学会对汽车车身修复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5、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汽车车身损伤的评估方法;3、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制定;4、汽车车身修复的常用工艺和方法;5、汽车车身修复质量的评估和控制;6、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同时,教师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两个方面。
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核则主要考查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综合两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水平。
《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车身修复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汽车维修、汽车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1、理论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材料、汽车力学、汽车美容、汽车车身修复原理、车身修复工艺、焊接技术、涂装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以下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的标准大纲:1. 课程介绍- 简介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的背景和发展- 介绍课程的目标和预期结果2. 安全规范与操作规程- 详细介绍车身修复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教授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工具的方法- 强调紧急事故和事故预防措施3. 汽车结构与材料- 介绍不同类型的汽车结构和材料- 解释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范围- 讨论汽车碰撞安全性和结构强度4. 车身修复工具与设备- 介绍常用的车身修复工具和设备- 提供正确使用和保养这些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强调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使用要求5. 车身钣金修复技术- 教授修复车身表面刮擦和凹痕的技术- 介绍金属之间焊接的方法和技术- 提供修复车身锈蚀和腐蚀的技术6. 喷漆修复技术- 介绍喷漆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解释如何匹配汽车车身的颜色和涂装技术- 实践喷漆修复技术,包括喷涂、研磨和抛光7. 塑料修复技术- 讨论塑料车身部件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提供修复划痕、裂缝和损坏的塑料部件的方法- 介绍塑料部件的粘接和修复8. 汽车车身疲劳与保养- 讨论汽车车身疲劳和老化的原因和影响- 掌握正确的汽车车身保养方法和技术- 教授日常维护和修复车身的方法9. 质量控制与检测- 介绍车身修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强调修复后的车身外观质量和性能要求- 实践使用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10. 专业发展与职业机会- 介绍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提供专业发展的建议和机会- 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以上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的标准大纲,课程内容和时间分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课程标准
建议学时:7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
《汽车车身修复》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二、设计思路
分析教学任务一一提出教学目标一一进行教学设计一一组织教学条件一一实施课程教学一一不断持续改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汽车车身维修的基础知识;
2.掌握镀金修复常用工具和设备;
3.掌握镀金维修基本技能;
4.掌握车身维修的基本技能;
5.掌握车身整体变形的诊断与修复;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镀金修复常用工具和设备使用方法;
2.能完成各类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诊断与修复;
(三)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团队协作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学习兴趣。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设
本课程建议选用教材:
《汽车车身修复》李庆军王凤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教学场地与教学方法建议
3.教学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依据我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制定合理的实训内容和计划。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保险专业)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6201210116课程名称: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属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分: 3 计划课时:48学时适用专业:机动车保险实务制订时间:2010年2月职业资格:开课部门:汽车工程系制订: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组批准人:课程负责人:蔡旭东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
这门课程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车身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在汽车运用中能够正确运用车身修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打好基础。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是向汽车维修企业培养钣金、喷漆等汽车整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前导课程:金工实训、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材料后续课程:汽车保险与理赔(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车身修复岗位工作内容层次和工作流程分解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来进行的。
根据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制定了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模块化、项目化、一体化、进阶化。
把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划分为两个模块:钣金修复和喷漆修复。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车身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钣金和涂装修复的技能,养成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二)职业能力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车身修复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够对车身进行正确的诊断,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了解车身的修复工艺,具备一定的车身修复的基本技能。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学生应取得汽车钣金、喷漆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汽车车身修复中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介绍常用工具和设备使用方法。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钣金和涂装两大内容,共十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身修复》课程标准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根据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提炼出与本课程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结合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与“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多元评价考核。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专业方向课程教程•主要包括汽车美容、汽车钣金、汽车喷漆三大项目•现代汽车美容服务大体上可分为车身美容、内部美容、漆面处理、汽车防护和汽车精品等几部分. 汽车钣金主要针对汽车整体变形修复和局部钣金件的局部整平进行讲解.汽车喷漆主要包括
现代汽车整车喷涂或局部修复的工艺流程以及修复中所用到的其他技术.通过学习本专业可
以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汽修厂的各项操作及工序.
车身修复专业作为汽车修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向学生传授汽车修复和汽车装饰的基本知识.并且兼顾汽车美容等项目的前沿知识,重在培养学员的对于车身修复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从而具有对一般汽车维修的能力,为学员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学员今后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见表1
表1 汽车车身修复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 课程教学目标
1. 理论要求
系统了解车身修复课程所包括的内容、了解钣金喷漆项目在车身维修中的正确应 用、了解汽车美容的市场、前景、汽车美容装饰店的主要项目。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汽 车消费市场。
2.
实践要求:
熟练掌握车身钣金件的局部整平方法以及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维护。
掌握对于车 身整体变形的基本操作。
掌握车身漆面的鉴定、修复和护理方法。
熟练掌握常见美容装饰、防护装置的加装方法。
了解车身修复详细的工艺流程。
了解车身修复美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见表2
表2汽车车身修复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课程教学设计
(见表3)
表3汽车车身修复课程教学设计
七、教学条件
(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理论课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实训课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技师以上技术等级;
“双师型”教师达85%以上。
(二)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见表4)
(三)教学资源建设与实施
1. 本大纲时,要围绕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准绳,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切实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 关注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同时,要将备课的侧重点转移到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来,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进行认真设计研究,并进行自我评估
4•注重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把生动的教学理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实践培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5. 本大纲在使用过程中,课时可上下浮动5流右。
6. 参考教材:《钣金基本工艺与设备》汤酚则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教学评价与考核
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考核内容要充分体现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中相应项目的考核要求;
3.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在
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4.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在每个模块训练结束时进行阶段考核;
5.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学生平时成绩要综合实训考核、现场提问、学生作业、技能竞赛等;
6.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50%)+期末考试成绩(50%)。
7. 理论考试题库:《汽车维修习题集》+《中级汽车维修工理论题库》
8. 考核评价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