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之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以描绘大自然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为主题。
该诗以浓郁的田园情怀和唯美的山水景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竞相创作和传承的文学形式。
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基本元素,主题多样丰富。
其中,山是指山脉、山岳,它可以是雄伟壮丽的大山,也可以是远山烟雨的意境;水是指江河湖海、泉水瀑布,它可以是宽阔湖泊、奔腾大河,也可以是清澈的溪流;田园是指农田和农村景色,它可以是沃野千里的农田,也可以是乡间小溪、田园村落。
山、水、田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衬托,共同营造了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韵味。
山水田园诗的名词解释如下:1. 山:山是自然界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之一,它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度的境界。
山在山水田园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描绘山的峻峭、雄伟和秀丽的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山可以是远山青黛、山川起伏的意象,也可以是伏虎降龙、锦绣山河的景色。
2. 水:水是生命的泉源,也是山水田园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水在诗中可以是澄清湖水、流淌江河的形象,也可以是江山如画、波澜壮阔的景色。
通过描绘水的清澈、云烟泛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3. 田园:田园是诗人对农村生活和丰饶乐土的向往和赞美。
田园景色常常伴随着青山绿水,小河流水、农田农舍等元素,营造出宁静、恬淡、和谐的乡村生活。
田园景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风光,更是诗人追求心灵净化和返朴归真的精神寄托。
4. 奇峰:奇峰是山水田园诗中的重要描写对象,代表着山的峻峭和巍峨。
奇峰可以是层峦叠嶂、耸立云霄的形象,也可以是千状万态、独特奇妙的景色。
在山水田园诗中,奇峰的出现往往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深层次的思考。
5. 江河:江河是山水田园诗中舞台的重要背景,代表着水的浩渺和壮丽。
江河可以是宽阔辽远、波涛汹涌的景象,也可以是缓缓流动、平静宁和的形象。
通过描绘江河的奔腾之势和浩渺气势,诗人融入自然,借助江河表达对山水的深深感受。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是按照诗词的内容和主题来划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
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边塞征战诗:以边塞生活、战争景象和民族矛盾为题材,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异乡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归乡之情的渴望。
4.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和古迹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5. 送别怀人诗:以离别、别后思念和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6.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情感、婚姻和爱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7. 哲理思辨诗:以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为题材,表达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8. 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
这些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
常见诗歌题材分类及情意指向

常见诗歌题材分类及情意指向分清诗歌题材内容,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大致推断人物形象或诗中所用意象的作用,以及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根据内容可大体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物言志诗、赠友送别诗、怀古咏史诗、羁旅行役诗。
(一)山水田园诗特点:①以描写为主(包括写景、写人、写场景,常用“白描”的手法)②景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山水田园诗中的思想情感类型:①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
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③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
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考题回放:(2006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最明显的特点,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和细节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
这些生活场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表现了农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方法点拨:只要断定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就务必注意①意象(由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情感)②“描写”的运用(包括“衬托”、“白描”、“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③要掌握几个术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边塞军旅诗思想内容分类:①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②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

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 1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一、概念阐释: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都属于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作品,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
山水诗主要是写自然风景。
田园诗指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情感、人生理想的诗歌。
它既有写农村自然风光的,也包括乡村的民情风俗、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内容。
二、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或厌恶官场的争名夺利、互相倾轧,渴望远离世俗社会,追求自由闲适的心境,从而把这种理想寄托于美丽的大自然或淳朴的田园风光。
二是诗人出于对山河的热爱,赞美大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或抒发豪迈的情怀。
三、山水田园诗主要代表诗人1、陶渊明:他的诗歌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2、王维:王维的山水诗主要体现为画家的取景方式,并经艺术的提炼与纯化,构成一幅幅既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水墨画卷,在人与自然的依恋、沟通乃至融合之中展现出气韵生动的绘画美与诗境美。
王维的山水诗特色为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孟浩然:他的山水田园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
其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4、柳宗元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5、陆游四、分类讲解:(一)山水诗1、表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例如: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这首诗写的是春景。
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
“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
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1.常见的人物形象:渔夫、樵夫、农夫、隐士、谪宦(被贬谪的官吏)、牧人、浣女等。
2.常见的景物: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竹篱、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菊花、莲蓬、暮钟、渔舟、鹤、蜂、鹭鸶、白鸟、鸳鸯、酒、蛙、鸡犬、蓑衣、鸥鹭、蚕种、燕子、黄鹂等。
3.常用典故:(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
“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4.音乐:《采莲曲》《长干曲》等。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思想内容有:1.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诗歌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等来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
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歌首联写诗人步入古寺,看见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颔联诗人穿越竹林掩映的幽径,走到花木环绕的禅房。
颈联写这美好的环境使人忘却尘世的杂念,远处青山上光芒柔和,飞鸟在自在欢唱,清潭倒映着身影,一片空明。
尾联诗人陶醉在这幽静美妙的地方,感到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声响,只有悠扬宏亮的钟声回荡在高空。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游览禅院的所观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喜悦。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山水田园诗【常见题材】1.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3.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6.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7.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8.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必备知识】一、山水田园诗(一)起源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已经有不少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之辞。
如:《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虽然这种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简单的,但同样质朴感人。
《楚辞》中关于自然山水的描写,较之《诗经》更为具体、细致,笔墨也更多一些,显示出作者较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较高的审美追求。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以及即事抒怀诗。
1.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和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或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2. 边塞征战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以及边塞的壮丽风光,表达出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赞颂。
3. 咏物抒怀诗:这类诗歌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 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5. 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通常表达出作者对朋友或亲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谊或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6. 羁旅思乡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作者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7. 即事抒怀诗:这类诗歌通常以眼前的事物或事件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分类只是对古代诗歌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实际上古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
古诗的题材分类

古诗的题材分类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古诗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按照题材划分的古诗类型: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二、边塞军旅诗边塞军旅诗是以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和讴歌,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三、离别怀人诗离别怀人诗是以描写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四、抒情言志诗抒情言志诗是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志向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五、讽刺批判诗讽刺批判诗是以讽刺、批判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书愤》等。
六、历史叙事诗历史叙事诗是以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
例如,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曹植的《白马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
【知识梳理】
一、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二、思想内容:
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②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揭露封建剥削。
三、艺术特色: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
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
王维:追求“神似” ,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四、艺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描写方法:观察角度变化(高低远近上下)、五官感觉的调动、白描与工笔(简单描写与细致刻画)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动静等。
(3 )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②乐景写哀或以哀写乐(反衬)。
五、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六、意境特征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七、鉴赏角度:
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赏析示例】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思路:①抓住前二句中的意象及其特点:晓、雨潇潇、叶飘②有条理的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③这些意象组合成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凄凉伤感。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
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答案:线索作用,孤舟连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于一身,作者融情于景,表达飘泊、思乡、孤寂之
感。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②)。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
图(步骤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④)。
(2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从点面结合、嗅觉视觉、动静结合的角度即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的上片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
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 “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 “乱蝉” “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词中写“林”“竹” “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 “隐”,
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
美丽的图景。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4分)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冋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麻苍刖対落也鹤巣松树遍■人访和用。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
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参考答案】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
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
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