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散治疗血证49例
快速止血散秘方

快速止血散秘方
【秘方组成】①大黄、白及各20克。
②明矾、五倍子、血竭、白蔹各等份。
③当归3克,枣树皮(老表皮,越老越好)9克,汉三七3克。
【配制方法】①方药物入锅内炒成焦黄色,取出待凉后研成细末,装入小口瓷瓶内,封口备用。
②方各取净末,研匀至极细,装瓶备用。
③方共炒后研为极细末,装瓶封口备用。
【使用方法】凡遇外伤出血,取上述任一方之药粉适量,外敷伤口处,严重者包扎压迫。
【临床功效】本药能强力止血止痛,其止血力强,伤口结痂快,临床适用于各种外伤出血,外敷1次即可痊愈,30秒至1分钟就立止出血,简便高效。
〖中医秘方〗《万能止血散》

〖中医秘方〗《万能止血散》
【中医秘方】《万能止血散》万能止血散【配方】:马勃、生地、白芨、金银花各30克,血余炭、儿茶、自然铜醋淬七次各15克,生大黄、生桅子、生黄柏
、生黄连各9克,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各12克,血竭10克、麝香、冰片各3克。
【制法】:将上十四味药研成细粉末,装入瓶子内密封备用。
【
用法】:局部受伤出血者,立即取此药粉敷患处,能止痛止血。
如有内伤瘀血。
可取6克药粉用黄酒或童子尿冲服。
如局部已成疮化脓,久治不愈,
用生香油把药粉调成膏药敷于患处。
【功能】:主要有清热解毒,清肿止痛,止血化於,排脓生肌等作用。
【主治】:可治内外损伤出血,疼痛、疮
毒。
?。
止血散_绛囊撮要_方剂树

止血散_绛囊撮要_方剂树止血散_绛囊撮要_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陈石灰8两,大黄4两(切片)。
(2)1.2.功效:金疮出血。
(2)1.3.来源:《绛囊撮要》。
(2)2.石灰散 (2)2.1.加:五倍 (2)2.2.组成:陈石灰2两(炒粉红色),大黄1两,五倍1两。
(3)2.3.功效:一切肿痛。
(3)2.4.来源:《仙拈集》卷四引内府方 (3)3.止血药 (3)3.1.加:黄连、黄柏 (3)3.2.组成:陈石灰8两,黄连2两,黄柏2两,大黄2两。
(3)3.3.功效:金疮血出。
(3)3.4.来源:《伤科汇纂》卷七 (3)4.生肌散 (3)4.1.加:上白蜜、香独活、生石膏 (3)4.2.组成:上白蜜8钱,香独活5钱,生石膏5钱,大黄5钱,陈石灰1两。
34.3.功效:打破头。
(3)4.4.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3)5.镇惊丸 (3)5.1.加:川连、黄芩、天麻、胆星、礞石、生甘草 (3)5.2.组成:川连(去须)1钱,黄芩(生)1钱,天麻1钱,胆星1钱,大黄(生)1钱,大黄(熟)1钱,礞石(煅)5分,生甘草5分。
(3)5.3.功效:小儿受惊,大便青色。
(3)5.4.来源:《吴氏医方汇稿》卷二 (3)1.原方1.1.组成:陈石灰8两,大黄4两(切片)。
1.2.功效:金疮出血。
1.3.来源:《绛囊撮要》。
2.石灰散2.1.加:五倍2.2.组成:陈石灰2两(炒粉红色),大黄1两,五倍1两。
2.3.功效:一切肿痛。
2.4.来源:《仙拈集》卷四引内府方3.止血药3.1.加:黄连、黄柏3.2.组成:陈石灰8两,黄连2两,黄柏2两,大黄2两。
3.3.功效:金疮血出。
3.4.来源:《伤科汇纂》卷七4.生肌散4.1.加:上白蜜、香独活、生石膏4.2.组成:上白蜜8钱,香独活5钱,生石膏5钱,大黄5钱,陈石灰1两。
4.3.功效:打破头。
4.4.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六5.镇惊丸5.1.加:川连、黄芩、天麻、胆星、礞石、生甘草5.2.组成:川连(去须)1钱,黄芩(生)1钱,天麻1钱,胆星1钱,大黄(生)1钱,大黄(熟)1钱,礞石(煅)5分,生甘草5分。
止血散[发明专利]
![止血散[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ba50bf6a76e58fafbb00340.png)
专利名称:止血散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新民
申请号:CN96118659.3申请日:19960405
公开号:CN1161847A 公开日:
199710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来源于植物的材料的医药配制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出血症的中药药品,主要用于克服已有此类药品止血速度慢、治疗效果差等缺点。
该止血散的重量百分比配方组成为:人参12.05~21.23,三七19.28~24.10,白及14.46~24.10,干生地24.10~48.20,干姜炭3.61~6.02,其止血速度快、治愈率高,可适于治疗各类急慢性出血症。
申请人:张新民
地址: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中街三组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王俊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男性尖锐湿疣的中药治疗

之 因不外 乎热气 两 者 , 虚 实 之分 , 虚亦 然 。关 于 血 有 气 证 治法 ,景 岳全 书 》 :止 血为第 一 要法 ” 充分 体现 了 《 云 “ , “ 急则 治其标 ” 的原则 。血 止后 , 血 必伤 , 气 当辨证 论治 , 遵 循“ 止血 、 消瘀 、 宁血 、 补虚 ” 的治疗原 则 。该方 有较 强 的凝血 作用 , 中大 黄 内含 鞣 酸 , 能 止 血 , 能活 血 , 其 既 又
上 药研末 成粉装 入 瓶 中备 用 。 服法 : 成人 每 日 3次 , 次 3 g 温 开 水调 服 。儿 童 每 0, 服 量酌减 或遵 医嘱 。
般 资料
所 有患 者均 来 自我 院皮 肤性 病科 门诊 , 入选 者均具 有 典 型临床 表现 : 阴茎或 肛 周 有 典 型 的乳 头 状 、 冠状 鸡 或 菜花 样疣 ; 实验 室检 查 : 时荧 光 P R、 V 阳性 。 实 C HP
间。 讨 论
除 1 晚期肝 癌 出血 未 治 愈 外 , 例 其余 4 8例 患 者均
在 7 h内治 愈 。 6
在治 愈 的 4 8例 患者 中 , 2例 上 消 化 道 溃疡 出血 除 和 1例溃疡 性结 肠炎 出血 在半年 内复发 1 次外 , 其余 病 例均 未复发 , 明此 方不 但 近 期 疗效 显 著 , 说 而且 远 期 疗 效可靠 。本 方止 血时 间最 多不超 过 7 h 在 4 h内止 血 6, 8
治 疗 方 法
药物加 减 : 腹胀 满 者 加 木 香 炭 ; 上 下腹 胀 甚 者 加 乌 药炭 ; 热盛 者加 黄芩炭 ; 下焦 热盛 者加 栀子 炭 ; 甚者 加 寒 干姜炭 ; 痛重 者加 延胡 索炭 、 五灵脂 炭 。
止血散_御药院方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止血散_御药院方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止血散_御药院方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3)1.1.组成:皂角刺(烧灰)2两,胡桃仁(去皮)1两半,破故纸(炒)1两半,槐花1两半。
(4)1.2.功效:肠风下血,或在便前,或在便后。
(4)1.3.来源:《御药院方》卷八。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75%:胡桃散 (4)2.1.组成:胡桃仁(去油)4两,皂角刺(炒焦)2两,故纸(微炒)1两半,槐花(炒)1两。
(4)2.2.原方对照:皂角刺(烧灰)2两,胡桃仁(去皮)1两半,破故纸(炒)1两半,槐花1两半。
(4)2.3.加:故纸 (4)2.4.减:破故纸 (4)2.5.功效:肠风便血。
(4)2.6.来源:《医统》卷四十二。
(4)3.相似度50%:枳实三百丸 (4)3.1.组成:枳实半两,槐花(生用)半两,皂角刺1两半(生用,半烧存性)。
(4)3.2.原方对照:皂角刺(烧灰)2两,胡桃仁(去皮)1两半,破故纸(炒)1两半,槐花1两半。
(4)3.3.加:枳实 (4)3.4.减:胡桃仁、破故纸 (4)3.5.功效:肠风久而下脓血,日数十度者。
(5)3.6.来源:《百一》卷十四。
(5)4.相似度50%:皂角酒 (5)4.1.组成:皂角刺、破故纸各等分。
(5)4.2.原方对照:皂角刺(烧灰)2两,胡桃仁(去皮)1两半,破故纸(炒)1两半,槐花1两半。
(5)4.3.减:胡桃仁、槐花 (5)4.4.功效:淋证。
(5)4.5.来源:《普济方》卷二一四。
(5)5.相似度50%:四倍丸 (5)5.1.组成:杜仲4两(瓦器内炒黄色,去丝),破故纸4两(瓦器内炒黄色)甘草4两,胡桃仁4两(去皮油)。
(5)5.2.原方对照:皂角刺(烧灰)2两,胡桃仁(去皮)1两半,破故纸(炒)1两半,槐花1两半。
(5)5.3.加:杜仲、甘草 (5)5.4.减:皂角刺、槐花 (5)5.5.功效:腰膝疼痛。
自制止血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

表 2 两组 治疗前后 纤维结肠镜 检 查结果 比较 ( 例)
注 : 对 照 组 治 疗后 比较 , 异 显著 , 与 差 △P< 0 0 。 . 1
[ 1 中 药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 第 二 辑 . 华 人 民 2 s. 中
共 和 国卫 生 部 颁 布 .1 9 , 2 — 2 . 95 1 21 5
肾关 系密切 , 健脾 和 胃、 故 疏肝 补 肾、 调气活血 、 清利湿 热是其 治则 , 治脾又 起着 主导作用 , 但 故我们 自拟理脾
愈 疡 汤 , 中党 参 、 方 白术 、 苓 、 茯 陈皮 健脾 和 胃、 气利 行 湿; 乌梅 、 诃子 、 炒椿皮 收敛 固脱 、 涩肠 止泻 ; 骨脂 、 补 炙
参 考 文 献
[ 1 全 国慢 性 非 感 染 性 肠 道 疾 病 学 术 研 讨 会 . 1 中华 消 化
杂 志 ,9 3 1 ( )3 4 1 9 ,3 6 :5.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纤 维 结 肠 镜 检 查 结 果 比 较 见 表
2 。治疗前后 纤维 结肠镜检 查结果 比较 , 异显 著 ( 差 P<
曹得 胜 青海省 中医院急诊科 ( 宁 8 0 0 ) 西 1 0 1
摘 要 目的 : 察 自制 止 血 散 配合 西 药 治 疗 急 性 非 静 脉 曲 张性 上 消化 道 出血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 观
对 照组采 用止血 、 液体复 苏、 吸氧 等治 疗措 施 , 治疗组在 对照组 的基础 上 , 用止血散 胃管 加 注入 , 并根据 中医辨 证 口服 汤 药。 结果 : 治疗组在 改善 患者吐血 、 黑便 、 胀 、 腹 黄腻 苔方面要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P<0 0 , P<o O ) 治疗组 总有效率 明显 高于对照 组 ( 0 0 ) 结 . 5或 .1, P< . 5 。
中药止血散治疗二例胃出血报告

中药止血散治疗二例胃出血报告
杨学哲
【期刊名称】《人民军医》
【年(卷),期】1960(0)2
【摘要】我们采用了中药止血散治疗胃出血二例已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供作参考。
〔例1〕林细珠,男性,47岁,福建人,患者于1958年12月17日突然在上腹部
呈阵发性的像胀裂似的痛疼,全身不适,头发昏,食欲减退,四肢无力。
当日晚6时左
右突然满口吐血,血色鲜红(初次稍暗),连续吐了十几口约有半面盆左右(洗脸盆)。
因吐血过多,人心发慌,全身发冷。
经当地医生打针急救,吐血稍为减少。
于第二天早晨、吐血量又增多,连续满口大吐,约有半痰盂。
患者精神不佳,四肢发冷,头昏眼花,因病
危来部队就诊。
患者主拆罹病已有6-7年,每年均有发作,但病势较轻。
体格检查:患者精神不佳,痛苦病容。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止血散;胃出血
【作者】杨学哲
【作者单位】0486部队4分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中药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4例 [J], 夏冰;张波;高颖;刘立群;李晓路
2.中药止血散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J], 史苍柏;秦克力
3.自制中药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疗效观察 [J], 刘丽萍
4.自拟止血散治疗胃出血32例疗效观察 [J], 余友坦
5.中药止血散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J], 郭庆捷;李方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证 包括 吐血 、 便血 、 咯血 、 尿血 、 血等 , 中医 的 衄 属
急症 而较 难治疗 , 发病 机 理 复 杂 , 其 原 因 大多 与 火 其 究
或气 有关 , 但不 外乎脾 胃虚弱 , 气不 摄血 或湿 热 内盛 , 迫
者达 4 . , 较理 想 的止血方 剂 。 15 是
讨 论
尖锐 湿疣 是 由人类 乳 头 瘤病 毒感 染 引 起 的 一种 性
传播 疾病 , 易反 复发 作 。现代 药理研 究 表 明 : 大青 叶 、 板 蓝 根 有 良好 的抗 病毒 作用 ; 薏苡 仁有抗 病毒及 抑 制细 生
胞 增殖 的作 用 ; 人参 和 黄芪 为 益 气 要 药 , 黄 芪能 增 强 且 网状 内皮 系统 吞 噬 功 能 , 进 淋 巴结 B细 胞 增 殖 分 化 促
3g 0 。水 煎服 , 日 1 。剩余 药 渣加 水 5 0 , 每 剂 0 ml文火 煮
1 mi, 人 干 净 盆 中 , 度 用 力 涂 擦 疣 体 , 耐受 为 5 n倒 适 能 宜 , 后再 坐浴 l mi , 然 O n 早晚 各 1次 。1 为 1 程 。 周 疗 本 组病 例 1 6例 , 愈 1 治 2例 , 转 4例 。疗 程 最 长 好 者3 O天 , 短 者 为 7天 。为 避 免 复发 , 延 长 用 药 时 最 可
治 疗 方 法
药物加 减 : 腹胀 满 者 加 木 香 炭 ; 上 下腹 胀 甚 者 加 乌 药炭 ; 热盛 者加 黄芩炭 ; 下焦 热盛 者加 栀子 炭 ; 甚者 加 寒 干姜炭 ; 痛重 者加 延胡 索炭 、 五灵脂 炭 。
治 疗 结 果
方 药 : 参 1 g 黄芪 2 g 柴 胡 2 g 大青 叶 2 g 板 人 5, 0, 0, 0, 蓝根 2 g 防风 1g 生 薏 苡 仁 3 g 土茯 苓 3 g 木 贼 草 0, 5, 0, 0,
上 药研末 成粉装 入 瓶 中备 用 。 服法 : 成人 每 日 3次 , 次 3 g 温 开 水调 服 。儿 童 每 0, 服 量酌减 或遵 医嘱 。
般 资料
所 有患 者均 来 自我 院皮 肤性 病科 门诊 , 入选 者均具 有 典 型临床 表现 : 阴茎或 肛 周 有 典 型 的乳 头 状 、 冠状 鸡 或 菜花 样疣 ; 实验 室检 查 : 时荧 光 P R、 V 阳性 。 实 C HP
一
般资 料
是治 疗各 种血证 的首选 药物 。方 中 的白及 、 阿胶能促 进
创伤 面 的 肉芽 生长 , 也是 中 医消化 内科 的必用 之 品。
( 收稿 日期 2 0 —90 ) 0 90 —1
本组 4 9例均经 西 医治疗 , 疗效 不佳 而用 中药 治疗 ,
其 中男 3 6例 , 1 女 3例 ; 龄 最大 6 年 4岁 , 小 1 最 3岁 ; 上
间。 讨 论
除 1 晚期肝 癌 出血 未 治 愈 外 , 例 其余 4 8例 患 者均
在 7 h内治 愈 。 6
在治 愈 的 4 8例 患者 中 , 2例 上 消 化 道 溃疡 出血 除 和 1例溃疡 性结 肠炎 出血 在半年 内复发 1 次外 , 其余 病 例均 未复发 , 明此 方不 但 近 期 疗效 显 著 , 说 而且 远 期 疗 效可靠 。本 方止 血时 间最 多不超 过 7 h 在 4 h内止 血 6, 8
止 血不 留瘀 , 化瘀 不破 血 , 胃肠 道 溃疡 面有 一定 的保 对
我们 2 0 0 1年 2月 ~2 0 0 7年 2月 应 用 止 血 散 治疗
护作 用 , 既能使 凝血 时 间缩短 , 能改善 肠道水 液代 谢 , 又
血证患 者 4 9例 , 得 了 良好效 果 , 获 现报 道如 下 。
消化道溃 疡 出血 2 1例 , 寒 并 发 肠 出血 6例 , 癌 1 伤 肝
例, 降结肠 癌 2例 , 疡性 结肠 炎 5 , 行性 出血 热 出 溃 例 流 血 4例 , 衄 ( 敏性 紫癜 ) 肌 过 3例 , 衄 7例 。临床 表 现 ; 鼻 大便 出血 3 2例 , 大小 便混 合出血 5 , 例 吐血 6 。 口鼻 例
( 省 成 宁 市 成 安 区 中 医院 ,30 0 湖 470)
之 因不外 乎热气 两 者 , 虚 实 之分 , 虚亦 然 。关 于 血 有 气 证 治法 ,景 岳全 书 》 :止 血为第 一 要法 ” 充分 体现 了 《 云 “ , “ 急则 治其标 ” 的原则 。血 止后 , 血 必伤 , 气 当辨证 论治 , 遵 循“ 止血 、 消瘀 、 宁血 、 补虚 ” 的治疗原 则 。该方 有较 强 的凝血 作用 , 中大 黄 内含 鞣 酸 , 能 止 血 , 能活 血 , 其 既 又
我 们运 用 中药 口服 配合 外 洗 治 疗 男 性 尖 锐 湿 疣 , 取得 了满 意 的效果 , 报道 如下 :
一
方 药组成 : 花蕊 石 6 g 大 黄炭 3 g 生 地 黄炭 4 g 0, 0, 0, 白及 、 阿胶各 5 g 三七 粉 3 g 白芍 3 g 陈皮 2 g 0, 0, 0, 0 。将
出血 6例 ; 血 量 每 天 在 1 0 出 0 ml以 下 3 1例 , 0 1 0~ 30 0 ml 7例 ,0 ~5 0 3 0 0 ml 5例 ,0 ml 5 0 以上 6例 。 治 疗方 法
男 性 尖锐 湿 疣 的 中药 治疗
高 涛 付 伟
( 山东 省 枣 庄 市 皮 肤 病 性 病 防 治 院 ,7 5 0 2 70 )
方 药 应 用 中国民间 疗法
CHj A’ N U OP T Y e . 01 .V 1 1 . N S AT R A H ,F b 2 。 o . 8 No 2
者, 而知其 所 以 , 治血之 法无余 义 也 。 由此 可见 , 证 则 ” 血
止血 散治 疗 血证 4 9例
郭远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