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泥沙情况的报告
减轻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

减轻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减轻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
你说这泥沙淤积啊,就像是家里的灰尘,时间长了不打扫,那可就堆得到处都是啦!咱先来说说建堤坝吧!这就好比给河流围上了一圈坚固的围墙,能把水和泥沙都管得服服帖帖的。
堤坝可以拦住水流,让水流的速度慢下来,这样泥沙就没那么容易被冲走,乖乖地沉淀下来啦。
就像你跑步的时候,突然有人拉住你,你不就跑不快了嘛,泥沙也是这个道理呀!还有啊,河道整治也很重要呢!把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就像给河流做了一次大扫除。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让水能够顺畅地流,泥沙也不容易堆积起来了。
你想想,要是河道里到处都是石头、树枝啥的,那泥沙不就更容易堵在那里了吗?再说说生态修复吧!多种点树、草啊,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
这些植物的根系就像小手一样,可以抓住泥土,让泥沙不容易被冲走。
而且植物还能让水变得更清澈呢,这不是一举两得嘛!就好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套,既保暖又漂亮。
还有清淤工程呢!这就像是给河道做了一次深度清洁。
把那些已经淤积起来的泥沙都挖出来,让河道重新变得通畅。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啊,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才行呢!就像你家里做大扫除,一个人可干不完,得一家人一起动手才行呀!另外,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很关键哦!不能老是让水乱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就好比你花钱,得有计划地花,不能乱买东西,不然钱很快就花光啦。
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你说要是不采取这些工程措施,那泥沙淤积得多了会怎么样呢?那河流不就变成小土堆啦!水都流不动了,那可不行呀!所以说,这些工程措施可太重要啦!它们就像河流的保护神,守护着河流的健康和通畅。
咱们可得好好保护这些河流呀,让它们一直清澈、流畅。
这不仅对我们自己好,对大自然也好呀!可别小看了这些泥沙淤积的问题,要是不重视起来,以后麻烦可就大啦!所以呀,大家都要行动起来,一起为减轻泥沙淤积出份力吧!。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流动与水文变化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流动与水文变化水利工程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收集、运输、储存、利用、排放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关系到全国的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在水利工程中,泥沙流动与水文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将着重讨论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流动与水文变化,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泥沙流动的概述泥沙是指一定大小范围内的地球表面的粗壤物质,包括沙、粉砂、细沙、粗沙等,这些粒子状或块状物质在水流中呈现出不同的涌动、滚动、跳跃、冲刷和沉积状态。
泥沙流是河流中水流和泥沙混合体的流动。
泥沙是由天然力、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造成的。
泥沙流动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水库的设计和利用。
泥沙是切实影响水库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量的泥沙进入水库会导致水库淤积,限制水库的容积,加大水库的缓冲池容积,使水库的管理和运行变得十分困难。
2.影响水电站的选址和运行。
泥沙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水坝流量的变化,河道内水流摩擦力减小,则泥沙的沉淀速率降低,进而使水电站的流量发生变化,导致水电站的选址和运行得受到影响。
因此,泥沙流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水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泥沙对水库的影响,以便提供可靠的水电能源。
3.影响河流的水位和水质变化。
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会影响河流的水位和水质,降低水质和河流颗粒物的含量,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二、水文变化的概述水文变化是指河流中水文参数的变化过程,包括水位、水量、水速等指标。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文变化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其中,对于水利工程,水位和水量变化是最为重要的。
水位和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水库的水量控制、引水调度和洪水防治。
水位和水量的变化还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消费造成影响。
同时,水文变化也会诱发城市内涝、严重污染、田园、生态不能满足和极端气候等情况的发生,不断威胁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采砂工作情况报告

采砂工作情况报告
报告时间:2022年6月15日
一、本期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位于县某镇,采砂面积1000亩,计划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30日。
二、本期工程进度
1. 已开工日期:2022年5月10日。
2. 实现开采面积:至6月15日已开采完毕500亩面积。
3. 完成率:50%。
三、本期工程困难及对策
1. 本期采砂面积幅员宽,运砂距离长,增加运砂成本。
对策是优化运土航线,增加车流量。
2. 部分区域含沙量偏低,平均日产砂量较低。
对策是增大单日开采面积,通过增加开采量来提高单日产量。
四、下期工作安排
1. 将重点在6月16日至6月30日开采剩余500亩面积。
2. 加强对运砂车队的管控,保证日运砂量达到设计目标。
3. 稳定开采质量,保证砂品质符合产品规格。
五、本期存在问题暨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采砂工作经验教训总结,下期工作将实施以下改进:
1. 提前部署丈量工作,确保开采面积都能按期开采完毕。
2. 加强对砂场现场管理,防止质量问题出现。
以上就本期采砂工作情况报告为您报告。
如有任何问题,请指出,以便今后工作的改进。
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

8 0 3 9 .0 50 1 9. 0 4 0 1 4O 2 .0 1 10 4 ,1 1 83 6 .o
险均被淹 没 ,除青 岩子 ,金 川碛主航道
( 年)2 0ຫໍສະໝຸດ 30 遇 回水线征 用 , 民则按 2 年一 遇 回 居 0
累积淤积量 Cof 1。 一)
情况 () 1
61OO .
毫71 r.0
水线 迁移 。
情况() z
4 35 9
6 7O 5_
情况④
4943 l
6 .0 51
( )变 动回水 区 的航 道 ,港 区泥沙 3
袁 1 三峡水摩 库沙量变化情况
项目
径 流 置
年份
19 9 0年前
屏山
1 3 47
高场
88 7
事象湾
16 2
朱沱
2 9 65
北碗
70 0
寸潍
31 58
( m 19. 0 亿 - 3 1 3 9 )
10 59
84 1
16 0
26 66
51 4
淤 积问题 三峡水 库蓄水后 ,常年 回水 区的滩
40 50 6 0 70 8 0 10 O
1 13 1 .O 1 3 1 3 5 1 O.O 5 5 1 56 6 0 1 97 6 .5 1 .0 71 O
8 O 3.0 1 .7 ∞ 3 1 j. 0 2 6 B 1 8. 0 4 6 1 ,0 ∞ o 1 .O 5
一
很完 善 了。 随着 三 峡 工程 开 始 蓄水 运
( )三峡水 库运 用对 下游河 床演 变 用 ,我们将 积极利 用三峡工程 本身的原 5 型观 测资料对上述模拟 技术作进一步 的
工程施工塌方清理报告

工程施工塌方清理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塌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外事故。
塌方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会给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塌方事故,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正常进行,特编写此报告,详细记录和分析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及清理工作。
二、事故发生情况某工程位于市中心的一个繁忙商业区,施工现场周围有多栋高楼大厦。
5月15日下午3点左右,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塌方事故。
事故部位为南侧围墙高度10米的挖土区域,约30平方米的土方突然发生崩塌,导致附近的施工车辆和工人遭到泥土的淹没。
施工方立即报警并组织抢救,伤亡人员被迅速送往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清理工作展开1.事故现场的初步评估事故发生后,施工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遣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塌方事故造成围墙倒塌,土方散落在周围道路上,严重影响了周边交通和施工进度。
为了避免次生灾害,施工方决定立即启动清理工作。
2.清理工作的组织和安排清理工作需要有序、安全地进行,施工方组织了专业的清理队伍,确定了清理工作的方案和时间表。
根据现场情况,清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理围墙残骸:首先需要清理围墙的残骸,将倒塌的围墙砖石和钢筋清理出来,以便后续修复工作的进行。
(2)清理土方:土方散落在周围道路上,需要清理干净,以恢复道路的通行能力。
(3)保护现场安全:清理过程中,需要加固周边建筑物,确保清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清理工作的具体过程清理工作在第二天上午开始进行,首先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确定了清理工作的步骤和安全措施。
清理队伍分工明确,配备了相应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清理围墙残骸:清理队伍迅速将围墙的残骸清理出来,使用重型起重机将大块的砖石和钢筋吊运到安全地带,方便后续的修复工作。
(2)清理土方:清理队伍使用挖掘机和运输车辆将散落在道路上的土方清理干净,恢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水库泥沙淤积报告表格模板

水库泥沙淤积报告表格模板背景介绍水库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作用的水利工程,但长期水库的运行和建设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泥沙淤积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泥沙淤积严重,就会导致断流、影响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甚至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洪涝等灾害。
为了及时了解水库的淤积情况,制定改善措施和补救方案,需要对水库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形成相应的报告表格。
报告表格模板下面是一个水库泥沙淤积报告表格模板,该表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水库基本信息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填写水库的名称、所在位置、建设时间、坝址高程、设计洪水位、目前水位、正常蓄水位等信息。
水库名称所在位置建设时间坝址高程设计洪水位目前水位正常蓄水位二、泥沙淤积情况这一部分需要记录水库淤积断面的位置和淤积情况,具体包括断面编号、断面位置、淤积高度、淤积面积、淤积体积等指标。
在实际监测中,可以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填写,将淤积情况填写到下表中。
断面编号断面位置淤积高度(m) 淤积面积(m²) 淤积体积(m³)三、泥沙负荷量这一部分需要记录水库进流量、出流量及流量负荷等信息。
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进流量(m³/s) 出流量(m³/s) 流量负荷(kg/s)四、分析和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水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如下:•对于已经淤积的断面,应该采取清淤等措施,以恢复水库的蓄水能力;•加强水库入流水质监测,控制外来污染源,减少泥沙、污染物进入水库;•合理规划水库的水力特性,优化水库的调度计划和运行方式,避免泥沙淤积的发生。
结束语以上是水库泥沙淤积报告表格模板的内容和格式,具体填写形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视监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和治理方案,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河道疏浚工程验收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验收报告工程概述本次河道疏浚工程位于XXX地区,旨在改善河道交通情况,提高水运能力,有效预防洪灾发生。
工程主要包括清淤疏浚、岸坡整修等内容。
经过XX天的施工,现报告验收情况如下:清淤疏浚工作1. 清理工艺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采用先进的清淤疏浚工艺。
首先进行了河段划分,分阶段作业,以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清淤过程中,采用了挖掘机、沉船等设备进行施工,使泥沙能够顺利清理,有效地提高了河道的通畅度。
2. 清理成果经过我们工程人员的不懈努力,共清理出XXXX^3的泥沙,清淤效果显著。
清理后的河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大大减少了水流对游船、货船等水上交通工具的影响,提高了航道安全性。
岸坡整修工作1. 岸坡加固为确保河道航行安全,我们对岸坡进行了细致检查,并进行了必要的整修和加固。
采用了适宜的护岸块和生态护坡材料,提高了岸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植被恢复为了恢复沿岸植被,我们在岸坡整治的同时进行了种植工作。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了适合该地区气候条件的植物,如XX等,植被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河岸的美观,还能够有效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安全与环保工作1. 安全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
2. 环保措施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环保措施。
对挖掘出的泥沙进行了妥善处理,并按照相关要求利用好资源或进行合理填埋,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验收结论本次河道疏浚工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
经现场勘查和施工成果检测,各项工程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工程质量良好。
特此报告。
(完)。
清淤绩效评价报告

清淤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介绍本项目旨在评价某河流清淤工程的绩效表现。
该河流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和防洪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决定实施清淤工程。
本报告将对该工程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本评价报告采用以下指标体系:1.工程进度:衡量工程是否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2.工程质量:衡量工程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3.工程成本:衡量工程的预算执行情况。
4.社会效益:衡量工程对周边地区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性:衡量工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持久性和效益。
三、评价方法选择本评价报告采用以下方法:1.对比分析法:将实际清淤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估绩效。
2.专家评审法:邀请河流治理专家对工程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对周边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工程的评价。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本评价报告采集了以下数据:1.工程进度数据:包括工程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完成情况和延误情况等。
2.工程质量数据:包括检测报告、验收记录等。
3.工程成本数据: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支出等。
4.社会效益数据:包括周边地区居民对工程的评价、环境影响等。
5.可持续性数据:包括工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维护和修复需求等。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表格和图表形式呈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
五、绩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评价报告得出以下绩效评价结果:1.工程进度方面,工程基本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但存在部分阶段延误的情况。
2.工程质量方面,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质量标准,但存在部分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3.工程成本方面,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存在部分财务支出不合理的情况。
4.社会效益方面,工程得到了周边地区居民的积极评价,但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5.可持续性方面,工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维护和修复需求较高。
六、结果对比分析本评价报告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差距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工程泥沙情况的报告泥沙问题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水库寿命和工程综合效益发挥,也是**水库“安全、健康、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工程论证开始,中央就高度重视**工程泥沙问题,**建委和**办各届领导同志,也都非常关心泥沙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全面了解**工程泥沙冲淤变化,分析泥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泥沙工作下一步的意见,6月12日,陈飞副主任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持召开**工程泥沙工作座谈会。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长江委设计院、水文局,重庆市港航局、移民局和**集团公司枢纽局相关负责同志,泥沙专家组部分专家,我办规划司、装备司、水库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现将会议情况和泥沙问题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程蓄水后泥沙冲淤基本情况及分析根据长江**委员会《**工程试验性蓄水(2008年至2012年)阶段性总结报告》、《2013年度**水库进出库水沙特性、水库淤积及坝下游河道冲刷分析》提供的数据,**工程蓄水后泥沙冲淤基本情况如下:(一)水库上游来水来沙2003年—2013年,**水库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亿吨;论证阶段采用1961年—1970年水沙系列,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吨;蓄水以来入库水、沙量分别为论证阶段的87%和36%。
2008年―2013年试验性蓄水期间,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吨,分别为论证阶段采用值的%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游来水量略有减少,来沙呈持续减小态势。
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大型水库群的建设运行拦截了大量的泥沙;二是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入库泥沙量;三是上游河道采砂的影响。
有专家分析认为,若按照1991年―2000年新的水沙系列测算,**水库达到冲淤平衡的时间将由论证阶段的100年延长到300年,届时仍将保持86%的有效库容。
同时,也要看到,上游来沙减少趋势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上游**工程拦沙会随着水库泥沙淤积而减弱;“5?12”汶川地震后,岷江流域形成大量松散堆积体,也可能成为新的泥沙来源,如遇极端气象或地质灾害,将产生大量泥沙进入**水库。
(二)水库泥沙淤积2003年—2013年,**水库入库泥沙总量为亿吨,出库亿吨,水库泥沙淤积总量吨;水库年平均淤积量亿吨,平均排沙比(出库泥沙占入库泥沙的比例)%。
试验性蓄水6年间,水库淤积泥沙亿吨,年均淤积泥沙亿吨,排沙比为%。
论证阶段预测水库年均淤积量为亿吨,前10年平均排沙比为33%,且排沙比随着水库运行时间延长而增大。
2003年蓄水以来,水库泥沙年均淤积量仅为原论证预测值的42%左右,但排沙比相对预测值明显偏低。
从淤积高程看,绝大部分来沙淤积在水库高程以下,高程以上河床淤积泥沙,主要集中在奉节至大坝段。
从淤积河段看,水库泥沙主要淤积在涪陵以下常年回水区,变动回水区(145m水位回水末端至175m回水末端之间的区域)淤积量较少;试验性蓄水后,常年回水区泥沙淤积逐渐上延,奉节以上库段淤积量占库区总淤积量的比例由围堰发电期的%增加到%。
从航道淤积情况看,总体上,**水库蓄水后,库区航道条件极大改善。
目前,变动回水区上段(江津-重庆)主航道累积性淤积不明显,中段(重庆-长寿)出现卵石推移质微淤,下段(长寿-涪陵)出现明显累积性淤积,变动回水区因泥沙淤积而碍航的问题在局部出现,但尚不明显;常年回水区个别河段,如忠县黄花城,淤积物为颗粒较细的悬浮泥沙,呈流动淤泥特性,部分时段对通航造成一定影响。
**水库泥沙淤积较论证阶段预测值减少约60%,明显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入库泥沙大幅减少。
淤积发展趋势和沿程分布总体特性与原预测值吻合较好。
蓄水以来,特别是试验性蓄水期间,水库平均排沙比小于原论证预测值,主要是因为水库高于汛线水位运行以及调度方式改变,汛期对中小洪水进行调度导致的。
论证期间重点关注的变动回水区港口和航道泥沙淤积问题,目前均在预测范围内。
(三)坝区泥沙淤积2003年—2013年,坝前段(大坝—庙河河段,长约)总淤积量,最大淤厚;其中,试验性蓄水以来淤积泥沙,最大淤厚。
坝前泥沙淤积体目前低于电厂进水口,过机泥沙颗粒较细,硬度较大的石英含量有所增加,泥沙矿物对水轮机叶片造成一定磨损,但未对发电造成影响。
地下电厂取水区域泥沙淤积明显,取水口前淤积面已达高程,高于排沙洞进口底板高程2m,尚未对发电造成影响,但该区域泥沙淤积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四)坝下游河道泥沙冲淤变化两坝之间:2003年—2013年,**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河段共冲刷4127万m3,占葛洲坝独立运行期淤积量的49%。
试验性蓄水后,两坝间冲刷量明显减少,河床冲淤变化逐渐趋于稳定。
宜昌至湖口段(长度954千米):(1)从河势变化看,**工程蓄水前50年时间内,长江中游总体河势基本稳定,局部河势变化较大;河道总体冲淤相对平衡,部分河段冲淤幅度较大;人为因素未改变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工程于2003年6月蓄水运用后,坝下游河床冲刷加剧,导致局部河段河势有所调整,但总体河势仍基本稳定。
(2)从冲刷情况看,2002年10月—2013年10月,宜昌至湖口河段平滩河槽(平均流量所对应水位以下的河道)冲刷总量为11.9亿m3,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占总冲刷量的91%。
蓄水后前三年和试验性蓄水阶段冲刷强度大,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平滩河槽冲刷量为,占总冲刷量的%;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平滩河槽冲刷量为3,占总冲刷量的%;2005年10月—2008年10月的平滩河槽冲刷量为亿m3。
(3)从冲刷量沿程分布来看,宜昌至城陵矶(洞庭湖出口)河段(长度408千米)河床冲刷较为剧烈,年均冲刷强度为18.76万m3/km,平滩河槽冲刷总量为亿m3,占宜昌至湖口冲刷总量的71%;城陵矶至汉口(长度251千米)、汉口至湖口(鄱阳湖出口)河段(长度295千米)冲刷量分别为亿mm3,占宜昌至湖口总冲刷量的7%、22%。
(4)从河道崩岸情况看,2003年蓄水后河道崩岸明显增加,然后减少,2008年试验性蓄水后又明显增加,近年开始减少;2004年崩岸处、总长km,2009年处、km;上荆江出险河段堤防较为稳定,下荆江出险河段出险程度相对严重,总体呈减轻趋势,但仍应关注新的崩岸险情发生和新的崩岸隐患出现。
大坝下游河道冲刷问题十分复杂,论证期间各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大致看,蓄水后下游冲刷情况与预测结果相比较,实际冲刷强度略偏大一些,发展速度也快一些。
主要原因是,上游来沙大为减少,在此基础上,**水库又拦截约75%的来沙,河道采砂和河道整治工程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坝下游河道冲刷强度会逐步减弱。
总体上看,坝下游河道呈冲刷态势,但并非全河段均呈冲刷状态,因水沙在运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实际是有冲有淤。
从发展过程看,冲刷是一个从上往下发展的过程,当冲刷河段向下发展到一定距离后,中间局部河段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淤积情况;宜昌至城陵矶一直处于冲刷,城陵矶至汉口、汉口至湖口总体上也是冲刷,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出现淤积情况,说明冲刷向下游继续发展,目前已延伸到下游的大通断面。
二、**工程建设以来泥沙主要工作一是建立泥沙工作机制。
**建委高度重视泥沙工作,1993年第二次会议决定,在**办下设泥沙课题专家组(后改为泥沙专家组),协调整个泥沙科研工作。
2004年8月,**建委印发《关于调整**工程泥沙研究工作领导体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工程泥沙工作体制,明确了**办和泥沙专家组的职责。
**办负责组织协调**工程泥沙观测、研究工作;审批**工程泥沙观测和研究的中长期规划;组织协调**工程泥沙研究课题和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审批相关规章制度;推进泥沙原型观测和科研成果资料的交流与共享。
泥沙专家组负责提出**工程泥沙观测与研究的中、长期规划、计划和专项研究计划;负责泥沙问题技术审查、指导与咨询;受有关部门委托,负责泥沙项目的论证、质量监督、成果检查、评审和验收;负责泥沙问题有关专题报告的撰写。
**工程建设期间,**建委多次召开泥沙专题会议,研究泥沙观测计划、水库分期蓄水方案和水库优化调度等问题,就泥沙重大问题及时做出决策部署。
目前,泥沙专家组共有14人,钱正英、戴定忠为顾问,清华大学张仁教授任组长,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胡春宏任副组长。
二是开展水文泥沙观测工作。
为全面掌握蓄水前的本底资料、为论证确定分期蓄水方案提供依据、实时监测上下游的冲淤变化、验证泥沙模拟技术,2001年,**建委审批了《长江**工程2002—2019年泥沙原型观测计划》,明确**部、交通部和**公司的工作分工,以长江中游杨家脑为界,**公司负责以上河段水文泥沙观测,**部负责以下水文泥沙观测,交通部负责对沿程航道泥沙冲淤情况的观测。
十几年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观测工作,获得了与**工程相关的水文泥沙第一手数据资料,对**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泥沙问题的跟踪分析、研究、评价,以及提出对策和建议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加强泥沙科学研究工作。
“九五”至“十一五”,**集团出资3589.5万元,由泥沙专家组组织有关单位对上游、库区、坝区和中下游,从泥沙成因分析、冲淤变化、水库调度和对航道港口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工作。
完成了泥沙科研3个“五年”计划任务,出版了3期《长江**工程泥沙问题研究成果汇编》(九五—十一五)。
针对**工程突出的泥沙问题,对上游、库区、坝区和中下游进行了现场勘察、调研及座谈,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缓解泥沙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系列调研报告。
四是开展泥沙应急清淤和疏浚。
2010年,交通部会同我办研究制定了《**库尾河段航道清淤应急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航道清淤工作。
**后续工作规划安排18.27亿元用于长江宜昌至湖口河段航道治理,8.38亿元用于库区航道整治及观测。
2011年—2013年,**后续工作规划共实施航道整治及观测项目15个,安排资金5.17亿元。
交通部长江航道局逐年对受**蓄水影响的部分河段实施了应急维护加固和应急维护性疏浚等工作,为长江航道畅通提供了保障。
五是实施汛期沙峰排沙调度和消落期库尾减淤调度。
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水库进行了沙峰排沙调度试验,两次调度排沙比分别为28%和27%,显著高于2008年—2011年同期的9%、13%、17%和7%,逐步接近初步设计水平。
2012年和2013年,实施消落期库尾减淤调度,库尾大渡口至涪陵河床泥沙冲刷量分别为241.1万m3和441.3万m3,冲刷量明显增大。
三、有关方面的建议意见座谈会上,泥沙专家组、长江委、长江航道局、重庆市港航局、**集团公司对**工程泥沙工作提出建议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开展原型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