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题库Tg(吸光光度)

合集下载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B)该物质浓度很大/(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κ545nm=×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 KMnO4溶液,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A)15% (B)83% (C)25% (D)53%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吸收池,B溶液用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A)A是B的1/3 (B)A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 )(A)2T (B)2lgT (C)T1/2 (D)T2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C )(A)20% (B)40% (C)50% (D)80%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 )(A)(B)(C)(D)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

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

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

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

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

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吸光光度法习题(20200727065634)

吸光光度法习题(20200727065634)

吸光光度法习题一、判断题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 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二、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A.工作范围不同B.光源不同C.检测器不同D.检流计不同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2 Zn2+的双硫腙-CCI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A.红B.橙C.黄D.绿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A.比色皿的厚度B.有色络合物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1 1 1A. =AB.log =AC.log T=AD.T=logT & 丁& & A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9较大,说明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厚度厚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6朗伯-比耳定律说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有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例于A.溶液的温度B.溶液的酸度C.液层的厚度D.有色配合物稳定性E.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的乘积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8已知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10%,而它与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吸光度差为0.699,那么,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A. 50%B. 20%C. 30%9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标准系列的某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透光率的透光率为85%。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10章 吸光光度法自测题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10章  吸光光度法自测题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自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B.透光率T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C.朗伯-比耳定律中适用于单色光D.Fe2+-邻二氮菲溶液为红色,应选择红色波长的光作为测定时的入射光E.物质的特征吸收峰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F.摩尔吸光系数ε越大,说明显色反应越灵敏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

KMnO4显紫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A.紫红色光B.绿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3.吸收曲线是(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列因素中,影响摩尔吸光系数(ε)大小的是( )A、有色配合物的浓度B、入射光强度C、.比色皿厚度D、入射光波长5.有一浓度为C的溶液,吸收入射光的40%(即透光率为60%),在同样条件下,溶液浓度为0.5C 的同一溶液的透光度为( )A、30%B、20%C、77%D、36%6.某试液用2cm 比色皿测量时,T=20%,若改用1cm比色皿测量,则A和T分别为( ) A、0.35和40% B、0.22和36% C、0.35和45% D、0.35和100%7.在吸光度测量中,参比溶液的( )A、.吸光度为0.434B、吸光度为无穷大C、透光度为100%D、透光度为0%8.某有色物质的溶液50ml,含溶质0.10mg,用1.0cm吸收池在某一波长下测得T=10%,则吸光系数K为: ( ) L.g-1.cm-1A、1.0×102B、1.0×103C、2.0×102D、5.0×102E、5.0×1039.在吸光度测量过程中,若要求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则透光度为( )A、0.368B、0.386C、0.638D、0.86310.光光度测定中,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溶液浓度太大B.溶液浓度太稀C.参比溶液有问题D.仪器有故障11.示差法要求( )A.以纯水作参比溶液B.用含显色剂的溶液作参比C.用稍低于待测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作参比D.参比溶液的浓度应高于待测溶液的浓度1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光源的种类B.检测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使用单色器的个数13.甲基橙在pH<2.0时和pH>4.5时,分别以HA和A-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吸光度值如下表:pH 1.00 3.00 5.00A 0.890 0.692 0.260则甲基橙的pKa值为A.2.34 B.3.34 C.4.34 D.5.3414.邻二氮菲光度法测Fe含量,当浓度为C时,测其透光度为T0,若将此溶液稀释一倍,则透光度为( )A.T0/2 B.2T0 C.(T0)1/2D.T0215.现有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A、B,在同一波长下测定,若A用1cm比色皿,B用2cm比色皿,而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浓度关系为( )A.C A=C B B.C A=2C B C.C B=2C A D.0.5 C B=C A16.某显色剂在pH=3-6时,呈黄色,pH=6-12时呈橙色,pH>12时呈时红色,该显色剂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呈红色,则该显色反应在何种条件下进行。

分析化学—— 吸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 吸光光度法
Ι0 Ιt
λ1 λ2 λ3 λ4 λ5
A1 A2 A3 A4 A5
17
KMnO4吸收曲线(吸收525nm的绿光而呈紫色)
吸收曲线的讨论: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 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 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 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 不同。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 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3)同一种物质、不同浓度时,其吸收曲线形状相 似、λmax不变;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定量分析
例12–3 有一浓度为1.0μg • mL–1的Fe2+溶液,以邻 二氮菲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皿厚度为 2.0cm,在波长510nm处测得吸光度A=0.380,计算 该显色反应的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ε。
(2) Fe2+的浓度用mol • L–1表示时, 1.0 10 3 g L-1 c 1.8mol L1 -1 55.85 g mol
(4)不同浓度的同一种 物质,在λmax处吸光度 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 所以测定最灵敏。此特 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 的依据。
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 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 要依据。
§12-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朗伯—比耳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 液体或气体介质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一 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溶液的颜色由透射光的波长所决定。 透射光与吸收光为互补色光。 如CuSO4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 光的互补:蓝 黄 光而呈现蓝色
3. 吸收曲线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物质测定吸光度 A(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 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可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 的吸收能力。

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

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

第10章吸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1.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是()。

A.0~0.2B.0.1~0.4C.0.2~0.7D.1.0~2.02.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鉄时,要求控制溶液的pH范围是()。

A.3~9B.1~5C.7~12D.1~143.在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鉄时,需要加入盐酸羟胺,其作用是()。

A.作为中和剂B.作为氧化剂C.作为还原剂D.作为显色剂4.在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鉄时,需要选用参比溶液,该参比溶液的组成是()。

A.溶剂水B.溶剂水和显色剂C.显色剂D.除铁以外所有组成测量溶液的试剂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B.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C.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很长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低6.有色配合物的吸光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入射光的波长B.比色皿的厚度C.有色配合物的浓度D.配合物的稳定常数7.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A.比色皿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配合物的浓度D.配合物的稳定性常数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透射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变C.吸光度与浓度不呈线性关系D.玻璃棱镜适合于紫外区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有色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不随有色液的浓度而改变B.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C.有色液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显色反应越灵敏D.目视比色法也是吸收光度法10.在吸光光度法分析中,常出现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A.测量合参比溶液所用比色皿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低D.显色反应的检测限太高11.下述说法中,不引起偏离朗波比耳定律的是()。

A.非单色光B.介质的不均匀性C.检测器的光灵敏度范围D.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2.若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绝对误差Dt=0.01,当测得透射率T=70%时,则其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是()。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7.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是20±2℃,相对湿度为45~60%;理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18. 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19. 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20. 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21.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2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23.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24. 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25.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其上搁置洁净的(带孔瓷板)26. 变色硅胶干燥时为(兰)色,为(无水Co2+)色,受潮后变为(粉红色)即(水合Co2+)变色硅胶可以在(120℃)烘干后反复使用,直至破碎不能用为止.27. 常量滴定管中,最常用的容积为50mL的滴定管,读数时,可读到小数点后的(2)位,其中(最后1位)是估计的,量结果所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与所用仪器测量的(准确度)相适应.28. 酸式滴定管适用于装(酸)性和(中)性溶液,不适宜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活塞易被碱性溶液腐蚀)29. 碱式滴定管适宜于装(碱)性溶液,有需要避光的溶液,可以采用(茶色或棕色)滴定管.30. 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溶液之前,应用该溶液洗涤滴定管3次,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管内残存水分,以确保滴定液浓度不变。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上册)【课后习题】吸光光度法【圣才出品】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上册)【课后习题】吸光光度法【圣才出品】

第11章吸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 A.A是B的1/3B.A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答案】D【解析】由朗伯-比尔定律A=κbc可计算出B的浓度是A的1/3。

2.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华侨大学2015研]A.比色皿的厚度B.有色物质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答案】D【解析】摩尔吸光系数的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

3.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C1的吸光度为0.21,试液的吸光度为0.54;若以示差法测定,以C1为参比溶液,则试液的吸光度为()。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 .0.75B .0.33C .0.54D .0.21【答案】B【解析】示差法实际测得的试液的吸光度为x s =0.540.21=0.33--A A 。

4.某同学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为35%,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是()。

[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A .38.9%B .34.5%C .36.0%D .32.1%【答案】A5.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A .0.1~1.2B .0.2~0.8C .0.05~0.6D .0.2~1.5【答案】B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A.摩尔吸光系数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答案】A【解析】摩尔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有关,与浓度无关。

7.下面会引起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是()。

[陕西师范大学2013研] A.溶液为稀溶液B.入射光为单色光C.溶液为胶体溶液D.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析】比尔定律要求吸光物质的溶液是均匀非散射的,如果溶液不均匀,则产生胶体,会引起标准曲线的偏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6 某显色剂与 Co(Ⅱ)形成有色络合物,在max=598nm 处测得吸光度 A 为 0.58,则透射比 T=_________。某显色剂与 Cu(Ⅱ)形成有色络合物,在max=540nm 处测得透射比 T=70.0%,其 吸光度 A=______________。若使用的仪器测量误差(T)为±0.5%,上述两结果由仪器测量引 起的浓度相对误差分别为(a)______________和 (b)_____________。
1109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 ( (A) 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B) 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C)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D) 在公式 A lg )
1117 有一单色光通过厚度为 1cm 的有色溶液,其强度减弱 20%。 若通过 5cm 厚度的相同溶液, 其强度减弱百分之几? 1118 某学生由于粗心,误将蒸馏水空白调到透射比 95%,而不是 100%。在此条件下测出某有 色溶液的透射比为 35.2%。试问该有色溶液正确透射比应是多少?
1119 利用 Cu(NH3)4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 Cu2+,所用滤光片应为----------------------(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1120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散射光的强度 1121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 0.1~1.2 (B) 0.2~0.8 (C) 0.05~0.6 (D) 0.2~1.5 ) ) )
1102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
1 A T
(C) lg T = A
1 A T 1 (D) T lg A
(B) lg
1103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当选用 2.0cm 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射比为 T,若改用 1.0cm 的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 ) (A) 2T (B) T/2 (C) T2 (D) T1/2 1104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 (A) T0/ 2 (B) 2T0 (C) (lgT0)/2 (D) 2lgT0
1
110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透射比 T 与浓度呈直线关系 (B) 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变 (C) 比色法测定 MnO4-选红色滤光片,是因为 MnO4-呈红色 (D) 玻璃棱镜适于紫外区使用 )
1105 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述各因素有关的是-----------------------------------( (A) 比色皿厚度 (B) 有色络合物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络合物的稳定性 1106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A) mol/(L·cm) (B) L/(mol·cm) (C) mol/(g·cm) (D) g/(mol·cm) ) )
图 1 (1) (2) (3) (4)
1133
图 2 A. B. C. D.
图 3
图 4
图 1 __________ 图 2 __________ 图 3 _________线 吸收曲线 络合比法测定络合物组成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
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下列测定,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填 A,B,C,D)。 (1) 在 pH5 时,以二甲酚橙(XO)测定无色水样中的锌 ____________ (2) 以铬天青 S 测定含 Al 试样中的 Al ____________ (3) 用 KIO4 法测定 Mn ____________ (4) 用 KSCN 测定含 Ni、Co 试样中的 Co ____________ (A) 蒸馏水 (B) 试样溶液 (C) 显色剂溶液 (D) 试样+显色剂+掩蔽剂
110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摩尔吸光系数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吸光度 A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 T 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 透射比 T 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
2
1115 朗伯-比尔定律 A = abc 中,c 代表_________b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以 g/L 为单 位 时 , a 称 为 ___________ 。 若 浓 度 以 mol/L 为 单 位 时 ,a 用 _______ 符 号 表 示 , 称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试题G
1101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 别是-------------------------------------------------------------------------------------------------------( ) (A) 不变、增加 (B) 不变、减少 (C) 增加、不变 (D) 减少、不变
1122 在作分光光度测定时,下列有关的几个步骤: ①旋转光量调节器, ②将参比溶液置于光 路中, ③调节至 A=∞, ④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 ⑤调节零点调节器,⑥测量 A 值, ⑦调节至 A=0。其合理顺序是--------------------------------------------------------------------------------( ) (A) ②①③⑤⑦④⑥ (B) ②①⑦⑤③④⑥ (C) ⑤③②①⑦④⑥ (D) ⑤⑦②①③④⑥
5
1137 指出下列俗名所代表的试剂(填 A,B,C,D)。 (1) 邻二氮菲 ______ (2) 双硫腙 ______ (3) 铜铁试剂 ______ (4) 丁二酮肟 ______
1116 某有色物质的溶液,每 50mL 中含有该物质 0.1mmol,今用 1 cm 比色皿,在某波长下测得透 射比为 10%,则吸光度 A 值为_________________,摩尔吸光系数()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若浓度增大,则透射比____________,吸光度____________, 摩尔吸光系数_____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I0 b c 中,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反应愈灵敏 I
1110 某金属离子 M 与试剂 R 形成一有色络合物 MR,若溶液中 M 的浓度为 1.0×10-4 mol/L, 用 1cm 比色皿于波长 525nm 处测得吸光度 A 为 0.400, 此络合物在 52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 数为-------------------------------------------------------------------------------------------------------( ) -3 3 (A) 4.0×10 (B) 4.0×10 -4 (C) 4.0×10 (D) 4.0×105 1111 相同质量的 Fe3+和 Cd2+[Ar(Fe)=55.85, Ar(Cd)=112.4] 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 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cm 比色皿,后者用 1cm 比色皿, 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 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 3+ 2+ (A) 基本相同 (B) Fe 为 Cd 的两倍 2+ 3+ (C) Cd 为 Fe 的两倍 (D) Cd2+为 Fe3+的四倍
1130 填写下表空格 分类 可见 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nm 420 ~ 700 360 ~ 800 200 ~ 1000 光源 单色器 光检测器 国产型号 72 型 721 型 UV-240
4
1132 图 1~图 4 是分光光度法中常见的图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曲线(填 A、B、C 、D)
1112 有色溶液的光吸收曲线 ( 吸收光谱曲线 ) 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横坐标 , 以 ______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的。 1113 一有色溶液在某波长下遵守比尔定律,浓度为 x mol/L 时吸收入射光的 15.0%, 在相同条 件下,浓度为 2x 的该有色溶液的 T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 一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若其它条件不变,浓度为 c/3 时,T 为_________,浓度为 2c 时,T 为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