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分镜头脚本课程
《分镜头脚本设计》PPT

– 电影反映现实艺术的思维方法,是.整部电影的 安排与组合的艺术手段。
蒙太奇的8个种类
• 1.平行蒙太奇:把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但是不同场合发生 的事件,平行的叙述出来。
• 2.交叉蒙太奇: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动作或场面交替 叙述出来,造成惊心动破的印象,多用在动作剧上。
• 3.颠倒式蒙太奇:先演出结果在演出原因,造成倒叙的效 果。
一块砖,换个角度,延长边缘线,会得出两个消失点
二.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一块砖,换个角度,延长边缘线,会得出两个消失点
特点:当一个六面体放在平面上,不管眼睛观察到哪一组平 行关系的直线,我们的视线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三.三点透视(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就是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天灭点或者地灭点
第三讲镜头与画面构图
二.影视动画画面构图的特点
• 1.运动性 • 2.整体性
• 3.时限性(时间限制)
• 4.多视点,多角度
引起视觉和叙事不流畅的构图主要有以 下几点:
•1.分镜头作者忽略观众解读电影镜头的习惯
•2.分镜作者没有结合剧中情况,来把剧中角色的视 线高度考虑在内。
• 作业:绘制一幅静态构图,要求有人、物、 景。
漫画 小人书
四.分镜头的种类
1.电影:重视镜头的连续性与画面的逻辑性。 2.动画:制作精细,一切工序以分镜头为准。 3.广告:重视创意与制作速度。 4.游戏:重视创意。 5.MTV制作:重视创意与资金投入。 6.电视剧:少量需求,多数使用文字分镜头。
动画分镜与电影分镜的区别: 传播方式基本一致,但动画分镜更为细致,包含导
• 7.隐喻蒙太奇:用比喻的手法,通过不同事物的相互类比 来表现导演意图。
• 8.对比蒙太奇:相似的动作和行为,却不一样的结果,形 成苦与乐、生与死、贫与富、胜利与失败的鲜明对比
《分镜头脚本手绘》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分镜头脚本手绘》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表现与动画方向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徒手表现动画分镜头故事版的能力。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分镜头脚本中故事情节,并掌握故事版的透视、构图、线条的形体表达,同时在实训中熟练掌握透视规律及线条表现技法。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地运用透视规律和铅笔、钢笔等手绘工具绘制线稿的技法,在后续的课程中逐步提升,最终使用绘图板绘制出精美分镜头故事版。
课程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等融入教学过程中,结合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动画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概念2. 掌握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的基本知识3. 掌握影视动态画面的基本含义以及动画的几种典型类型4. 掌握动画分镜头脚本美术形式的基本造型元素5. 掌握分镜头脚本的设计流程6. 了解和掌握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镜头语言的应用7. 掌握构成镜头画面的镜头、景别、景深与焦距、角度、运动、构图、视点、照明、色彩等的特点和表现方法8. 建立一个整体体系的分镜头创作视觉思维9. 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10. 在分镜头脚本手绘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渗透、贯穿至课程教学全过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对建筑动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2.具备良好的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3.具有熟练的分镜头脚本手绘表现能力;4.具有良好的建筑动画的设计基础和绘制能力;5.具有完成建筑动画分镜头脚本的手绘及建筑动画作品的初步设计能力;6、具有建筑动画设计语言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树立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尊重宽容、团结协作和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大国工匠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艺术修养;4.具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5.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7.养成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实训任务的自觉性。
动画分镜头脚本课

动画分镜头脚本课程思考题:①、电影镜头的角度主要有哪些变化?②、举例说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艺术效果?一、镜头角度的划分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1、垂直变化:①平角;②仰角;③俯角。
(示意图):平角:电影中绝大部分镜头的角度是平角。
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儿童:《城南旧事》、《锡鼓》;动物:《库车》、《白比姆黑耳朵》。
仰角、俯角:仰角、俯角是电影镜头的特殊角度。
2、水平变化:正面(0度),侧面(90度),背面(180度)。
正面角度: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
另外,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
侧面角度:显得活泼、自然。
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显得含蓄、丰富。
在一部影片中,所谓的正面角度、侧面角度、背面角度不是绝对的0度,90度,或者180度。
它们应该是0度〉90度〉180度。
二、角度在电影中的作用:角度在电影中异常重要。
巴拉兹讲:“每一个物体本身(不管它是人还是动物,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现象),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形状,这决定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观看它和描绘下它的轮廓……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不同的心情。
一个视角代表着一种内心状态。
因此,再也没有比镜头再主观的东西了。
”巴拉兹讲:“影片里每一个物体的外形都是由两种外形构成的:一种是物体本身的外形,它是脱离观众而独立存在的;另一种是以观众的视角和画面的透视法为转移的外形……”巴拉兹讲:“电影艺术中的基本信条之一就是:任何一个画面都不允许有丝毫中性的地方,它必须富有表现力,必须有姿势、有形状。
”每个镜头都有它的角度,而镜头的角度将会引导观众的视角,并导致观众对镜头中被摄对象的评价。
我认为:角度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如下:1、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
21动画中技《剧本与分镜头》 (1)

教案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新课导入(5分钟)二、授课内容(140分钟)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ppt,简要陈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二、授课内容(讲授法、演示法)(一)电影分镜头拍摄的形成当电影还处于原始状态时,本来无所谓分镜头。
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拍出了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是不考虑分镜头问题的。
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手摇摄影机电影史上的开山之作《火车进站》电影分镜头拍摄的形成1903年,美国埃德温·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首次以分镜头的连接方式表述故事,他将消防队员救火的现场记录镜头,连接上一对母女被大火围困的情形,再创制出消防队员救母女的一连串镜头,经剪辑后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
随后,格里菲斯(电影艺术家),发展了这一分镜成果,创造出以“分镜头”作为电影语言来叙事的一套法确定镜头的景别和角度,以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不同景别拍摄来表现对象,使电影产生特有的视觉节奏。
二、镜头画面的含义镜头画面是电影视觉流程中最基本的单位,同样是动画片中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电影性和绘画性的统一,即镜头设计和画面设计。
(四)教师案例讲解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分镜头脚本对于整部动画片来说具有指导性地位和作用。
分镜头脚本是对影片画面的设计和构思蓝图,它实际上是未来影片的视觉雏形。
1、文字分镜头脚本(用文字讲诉故事)2、画面分镜头脚本(用图画展示故事)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剧本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画面分镜头脚本画面分镜头脚本与成片的对比漫画和动画分镜头脚本的区别1、构图方式2、画面编号系统3、对白表示方式4、动作的表达一、动画拉片的含义和作用拉片是学习影视视听语言的好方法,通过反复地观看影片,一个镜头、一场戏地分析影片的视听元素的规律和特点。
动画片中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创作目的):1、实验动画片:实验动画是指还在探索时期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具象形成的前期,抽象概念的表现占有更大的空间。
动画分镜脚本课程

动画分镜头脚本课程-1《什么是动画分镜》分镜头, 动画, 课程, 脚本教学目的:通过影视基础理论的讲授让学生对视听语言有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配合观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以及针对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对镜头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并能够进行自己的短片创作的前期创作工作角色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的绘制,让学生对动画短片的前期创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教学重点:镜头语言的基本掌握以及镜头感的培养,分镜头的绘制以及动画短片前期创作教学难点:镜头语言的掌握,动画短片前期创作.教学内容:镜头:分镜头脚本也称导演剧本。
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荧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
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
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何为电影艺术的语言?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即影像和声音结合的艺术。
当然,“视”与“听”二者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不相等的。
应该明确指出: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或者说,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电影艺术的语言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影像、声音、剪辑”。
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
影像剪辑是剪辑中的主要内容。
影像剪辑主要包括:光学技巧转场剪辑、无技巧转场剪辑。
剪辑除了将影像、声音的素材组织成一部电影之外,剪辑还能创造出“1+1=3”的“蒙太奇效果”。
《分镜头脚本设计》PPT课件

16
精选课件ppt
剧本在分镜脚本中的创意体现:
▪ 剧本是以叙述故事为主,分镜头脚本是直观感 受剧本的内容和创意点的体现
▪ 举例:《女裁缝》《krapooyo》《嘲笑》
17
精选课件ppt
同样的剧本通过分镜头的不同 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
▪ 举例: ▪ 表现方式:奥是卡2012年动画短片 ▪ 表达方式:《倒霉熊》
分镜头设计脚本设计
L精o选课g件oppt
1
精选课件ppt
分镜头脚本的连续性和叙述性:
▪ 连续性:镜头与镜头的流动与连贯。
在动画片中,场景和角色都在分镜头的脚本阶段同
时设计完成,尽管工作过程中有所修改,但是大体
保持不变。因为动画中的连续性比其他任何媒体形
式更具体
2
叙述性:是否将一个故事的讲解清楚
精选课件ppt
剧本与分镜头之间的关系: (剧本对分镜头的要求)
▪ 分镜头对剧本内容的叙述性是否清楚表达 ▪ 每个镜头对剧本的意图是否得到体现 ▪ 剧本人物角色情感的具体表达是否清楚(镜
头的表达是否体现出剧本的生动性) ▪ 镜头表现剧本细节是否到位
6
精选课件ppt
举例子:《疯狂的石头》
7
蒙太奇手法:
精选课件ppt
20
精选课件ppt
22pk论坛
21
栕潧獉
举例: 《杀死比尔》动画分镜头
举例:
精选课件ppt
▪ 《杀死比尔》经典动画 ▪ 《疯狂的石头》
15
课堂练习:
精选课件ppt
▪ 创意分镜:用10到15个镜头简单讲诉杀 手完成任务的过程。
▪ 要求:画面自然生动有创意(允许运用 同样的镜头,也可以在同样的镜头进行 添加和删减进行创新)
动画专业分镜头脚本课程教案

任课教师:XXX课程名称:分镜头脚本绘制授课年级:10级专业 / 班级:2班课程时间:2012.02.27一 2012.03.24课程名称:分镜头脚本绘制授课年级:10级专业 / 班级:2班课程时间:2012.02.27一 2012.03.24教学目的:通过对分镜头脚本进行规律性的讲解,提升学生对于画面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对分镜头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于动画专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进一步的认知。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对镜头和分镜头脚本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具体动画制作中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对动画制作的专业性流程的认知,以及对动画全面性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结构:积极鼓励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人性表现。
授课内容:引言:分镜头的意义:1.分镜头不等同于漫画,不等同于连环画,是“预指导”注重场景的流畅性,如何用镜头表现场景,画面质量和绘画风格为其次。
如何用视觉画面表现人的内心情绪,实现场景的转化。
2.分镜头脚本为规划制作成本的方式,分解出镜头和镜头组,可以估算出制作成本,制作时间3.协调制作队伍的工具作为一名分镜头脚本设计师,不仅仅要培养用镜头表现对文字的感悟和诠释能力,而且还要负责解释和解决故事中的视觉流(视觉转向)问题。
需要分镜头脚本设计师对大量的电影,文学作品等参考资料的研究与积淀。
分镜头形式的起源和大师:19世纪30年代迪斯尼中的韦伯史密斯首次使用分镜头脚本让吉罗德笔名Moebius,法国《第五元素》《异性》《星战》等分镜头脚本阅读方式:(一般规律,无具体固定模式)分镜头脚本前会添加方向指向标,告诉你阅读顺序是水平还是垂直,一般固定在黑色版子上展示。
动画:一横条电影:一页一幅,两幅或者是一组第一单元:分镜头脚本的概念:通过连续的图解来描述或者计划电影场景或者一连串镜头,除了安排连续镜头,摄相机镜头,摄像机机位之外也是剧组的“视觉预算”。
分镜头脚本能够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分解一个场景,乃至一个剧本。
分镜头脚本的绘制

(2)移动镜头
在展示比镜头范围更大旳场景时,能够在横向或者纵向上移 动镜头旳位置。移镜头和摇镜头不同,在二维动画中摇动旳 镜头极难制作,但是移动镜头就很简朴,所以是常用旳扩大 场景信息旳手段。
在移动镜头旳绘制中,至少有两个大小相同旳摄影框范围, 分别是开始位置和结束为止。镜头移动不一定是直线推动旳, 也有可能采用弯曲路线移动,甚至是有角度旳转动。
1、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就是摄像机完全静止不动旳情况。分镜纸上镜头框内绘制旳画面就 是将要制作旳全部摄像范围。固定镜头是最基本、最常用旳镜头。
在绘制固定镜头时只需要考虑摄像机旳景别、角度,角色动态,该画面旳景 深体现等。在上节课我们进行旳镜头草图练习就相当于固定镜头旳绘制过程。
(左图) 角色有擦汗动作,但是镜头 本身并没有动作。
镜头34旳动作文字阐明 是必要旳,不然原画师 并不懂得大家有做动作。
五、编号和时间长度
1、编号 在动画生产制作中,单个镜头旳内容一般分开进行制作,最终再统合到一起。分镜 头脚本上面旳镜头编号是在漫长旳、忙碌旳动画制作过程中进行文件管理和制作统 筹旳必要基础。 * 编号能够在调整完一种阶段旳镜头设计后统一进行编写。 必须分清楚哪些部分是同一种镜头,哪些部分是不同镜头。不能把同一种镜头旳多 种pose视作不同镜头。 * 借用之前旳镜头一般也需要建立新旳编号。
(4)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也会带来较为复杂旳透视变 化,也是使用三维软件会较为轻易制 作旳镜头类型。在分镜绘制时能够简 朴地用上下平移镜头来进行处理,用 文字注解旳方式标明需要镜头升降带 来旳透视变化。
(5)跟随镜头 在实际拍摄中,摄像机跟随人物一起在场景中穿梭运动,摄影机和人物旳位 置是基本保持不变旳。在二维动画模拟摄像机运动时,虚拟摄像机前面旳人 物位置不发生变化,但是背景不断地向两边推移。 绘制跟随镜头旳分镜时,能够使用多种格子来绘画不同状态旳背景以表达场 景旳变化,还能够配上箭头和文字阐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分镜头脚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影视基础理论的讲授让学生对视听语言有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配合观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以及针对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对镜头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并能够进行自己的短片创作的前期创作工作角色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的绘制,让学生对动画短片的前期创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教学重点:镜头语言的基本掌握以及镜头感的培养,分镜头的绘制以及动画短片前期创作教学难点:镜头语言的掌握,动画短片前期创作.教学内容:镜头:分镜头脚本也称导演剧本。
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荧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
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
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何为电影艺术的语言?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即影像和声音结合的艺术。
当然,“视”与“听”二者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不相等的。
应该明确指出: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或者说,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电影艺术的语言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影像、声音、剪辑”。
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
影像剪辑是剪辑中的主要内容。
影像剪辑主要包括:光学技巧转场剪辑、无技巧转场剪辑。
剪辑除了将影像、声音的素材组织成一部电影之外,剪辑还能创造出“1+1=3”的“蒙太奇效果”。
电影结构的基本单位影片〉场〉镜头(a.影像元素。
b.声音元素。
)镜头是电影结构的基本单位。
镜头和场通过剪辑形成影片。
剪辑是电影的表达手段,不同的剪辑方式影响到一部影片的质量和风格。
如何划分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以下各种解释中的哪一种:一个景物:一座山,一所楼,一棵树,一个人……一个景别:一个远景,一个全景,一个中景,一个近景,一个特写……一段时间:一秒钟,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一段长度:一呎(一呎=0、3048米)。
──都不对。
正确的应该是马尔丹的定义。
马尔丹讲:①、(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②、(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③、(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电影影像的景别思考题:①、如何划分景别?②、举例说明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③、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④、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⑤、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一、景别的划分如何划分景别,讲法很多。
我觉得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②、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景别定义作用远景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全景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主体的整体所构成的画面观众可以看清人物,也可以看见环境中景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引起观众对人物的注意以及对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和联想近景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看清人物表情,介入情感活动特写被拍摄主体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透视人物、境遇的关键性细节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我国古代绘画有这么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
一部电影的影像就是这些能够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景别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二、远景表现广阔场面的电影画面。
如果画面中有人,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作用:1、介绍环境。
2、抒情。
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我认为作用如下:1、常规电影:电影的开头起始于远景。
电影的结尾收结于远景。
2、远景的魂魄与张力:好的远景不应为介绍而介绍,显得单调而呆板;同时,好的远景也不应为抒情而抒情,象个嗲声嗲气的造作的女孩。
好的远景应该是浑然的,它既有介绍又有抒情;好的远景应该是有魂魄的。
《黄土地》:第一主角是──“黄土地”。
(大地母亲)。
写“黄土地”,只能用大量的远景。
《黄土地》的开头:1、远景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
15尺(呎)2、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
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12尺3、远景(叠化)空空的山墚,顾青渐渐走上来。
12尺4、远景(叠化、摇)由陡然跌落的土崖上摇至月亮。
14尺5、远景─全景(叠化)山墚上顾青远远走来的身影。
11.2尺6、全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
深沟纵横的山坡的横段面12尺7、全景一中景(叠化)顾青渐渐走下山来的身影。
15尺8、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
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
12尺(1──8 脚步声渐起……)上面8个镜头中,有6个是远景镜头。
从这6个远景镜头中,我们不仅了解了环境,我们更会感到镜头后面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浓浓的诗意。
为了拍好远景,我们必须用心研究我们所要拍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找出它们的独特之处。
这样我们拍出来的才不是一个个呆板、无生命的景物,而是一个个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世界。
一般来讲,拍好远景起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季节因素:同一场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有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②、时间因素:同一场景,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③、天气因素:同一场景,晴天、阴天、风天、雨天,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④、机位、光线因素:摄影机不同的机位,所拍到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光效效果。
一般来讲,拍远景应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
使景物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由于远景包括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也应相对延长。
故远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该少于10秒。
三、全景、中景、近景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骨干镜头,或者说是常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它们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上到人与人的交流,下到一个人的表情变化,一般都用它们进行表现。
全景一般地表现出主要的拍摄对象(主要登场人物)和他的动作(行为),同时说明动作的地点(环境)以及主要登场人物与环境和其他登场人物(次要的拍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景强调突出主要登场人物(拍摄对象)的行为和状态(形式),同时表现出他的周围环境。
特写强调突出主要人物在外形、表情、行为、状态上的细节(一些有分量的摄影),同时把它们从周围环境(动作地点)中加以突出。
”处理这些常用镜头需要注意的是:①、这三类镜头中,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
它制约着这一场戏中的所有的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以及被摄对象的方向和位置。
所以,在一场戏中,全景无论最后剪辑的时候它是接在前面还是接在后面,实拍的时候,都应该先拍。
另外,全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应少于3米。
②、由于中景是表演场面中的常用镜头,所以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常用镜头中,中景又是“常用中的…常用‟”。
所以,处理中景镜头时,要使人物和镜头调度富于变化,同时还要使构图新颖完美。
所以,在一部常规影片中,中景处理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这部影片影像成败的关键。
四、特写特写是电影元素中的一种特殊元素,它多用来表现人的头部,和被摄主体的细部。
特写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巴拉兹讲:“我们能在电影孤立的特写里,通过面部肌肉的细微活动,看到即使是目光最敏锐的谈话对方也难以洞察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让·爱浦斯坦在《你好,电影》一文中讲:“特写镜头通过近在咫尺的印象增加戏剧性。
心中的痛苦也仿佛伸手可及。
如果我伸出双臂,我就会碰到你,感到不安。
我悉数着根根痛苦的睫毛。
我简直可以感到你的泪水的滋味。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脸这样贴近我的脸……”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巴拉兹讲:“一个蚁堆从远处看来仿佛是静止的,但是走近一看,这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活动。
如果我们能够很仔细地通过特写来观察灰暗、沉闷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微的戏剧性现象,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是有着许多非常动人的事情的。
”巴拉兹讲:“我们对生活面貌认识模糊不清,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感觉迟钝、眼光短浅和观察不深。
我们只是滑行在生活的表层。
摄影机已经为我们揭示出作为一切重大事件产生根源的各个重要问题的内核:因为最重大的事件只不过是各个微小因素运动的最后结合。
一连串的特写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整体变成各个个体的那一刹那间。
特写镜头不仅扩大了而且加深了我们对生活的观察。
”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
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
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是高音。
国产电影中特写镜头过多,其弊病是:①、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五、景别元素的简单评价我认为: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表面上看,就象我们前面所讲述的那样:景别决定了被摄主体在画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所以,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换句话说景别是电影影像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述语言。
但是,如果我们作更进一步地分析,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我们还应该对景别建立以下认识:①、景别的主观性:在电影的诸多视听元素中“没有比景别再主观的东西了”。
这其实是说:景别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创作者想让他的观众在观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到底要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形象一点说,创作者是在“叫你看什么!”,还是在“随你看什么。
”一般来说,较小的景别,由于被摄主体在画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或者说在画格中被强调、被夸张、被放大处理,所以,它往往是创作者带有较强指令性地在“叫”欣赏者来观看被摄对象,即所谓的“叫你看什么!”或者说是“你们看看呀,这是一张多么沧桑的脸呀!这是一只多么动人的手呀!你们看看,一颗多么晶莹的泪珠现在流出了这双美丽的眼睛呀!……”②、景别决定影片的风格:与第一点相关联,在一部电影中,它的景别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这部影片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