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活动方案:用好“压岁钱”

合集下载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寓意,认识压岁钱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规划和利用压岁钱。

3.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压岁钱文化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压岁钱的起源、发展及寓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压岁钱使用计划制定: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压岁钱使用计划,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3.压岁钱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压岁钱实践活动,如购买学习用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三、活动安排1.压岁钱文化探究(1课时)(1)老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压岁钱的起源、发展及寓意。

(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压岁钱文化,交流感受。

2.压岁钱使用计划制定(1课时)(1)老师讲解理财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压岁钱的重要性。

(2)学生个人制定压岁钱使用计划,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

3.压岁钱实践活动(1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主题。

(2)学生实践后,小组内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四、活动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压岁钱使用计划制定情况:评价学生的压岁钱使用计划是否合理、实用,是否体现出理财意识。

3.实践活动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实践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五、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活动收获和体会,以便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老师也要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反思活动组织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活动延伸1.家庭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压岁钱使用计划,加强家庭理财教育。

2.社区联动:与社区合作,开展压岁钱捐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班会教案——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主题班会教案——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XX小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附录:
小学生如何使用压岁钱调查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压岁钱是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

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

你们将如何使用和分配你们的压岁钱呢?请您就以下选项中在你合适的地方打“√”
姓名年龄
□. 储蓄,自己开个银行账户存起来,要从小培养理财观念
□. 出门旅游远足、爬山、漂流、潜水、蹦极、滑雪
□. 买烟花爆竹,在春节好好的玩玩
□. 捐给灾区和乞丐还有希望工程,给抗震救灾出一份力
□. 给爸爸妈妈买礼物,尽尽孝心
□. 订购报刊、学习资料,交学费补习费等费用,买点学习用品,为下学期做准备
□. 购买游戏装备或是Q币点卡之类虚拟物品
□. 逛街购买自己心爱的服饰,数码产品以及其他
□. 交由父母处理或保管
□,去实现自已未实现的一些愿望
□. 其他,请补充()
我的压岁钱理财计划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用压岁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用压岁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用压岁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用压岁钱引言:压岁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压岁钱是一种珍贵的礼物。

如何巧妙地利用压岁钱,将其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还能教育他们珍惜财富、传承中华文化。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教师设计一份针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压岁钱展开多方面的学习和体验。

一、活动名称:压岁钱的好去处活动目标:1. 通过与小伙伴交流,了解不同地区压岁钱的使用方式和习俗。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财商意识。

3. 引导学生负责使用压岁钱,并传承中华文化。

二、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 介绍压岁钱的由来和文化意义,引发学生对压岁钱的兴趣。

- 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最近过年收到的压岁钱以及他们打算如何使用。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彼此交流他们所了解、听说或者亲身经历的压岁钱使用方式和习俗。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3. 启发思考(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压岁钱的使用方式可以有哪些方面,例如存储、消费和投资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将如何合理利用压岁钱。

4. 制定计划(15分钟):- 让学生结合个人情况制定自己的压岁钱使用计划,包括存款、购买物品或者参与互助计划等。

- 学生写下自己的计划并与同学交流,了解不同计划之间的优缺点。

5. 实践体验(30分钟):-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实践他们的压岁钱使用计划。

-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合作购买物品、组织公益活动等。

6. 总结分享(15分钟):- 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体验,讨论实践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异。

- 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7. 拓展延伸(15分钟):-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其他使用方式。

- 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制作PPT或者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拓展学习结果。

主题班会教案班会活动方案用好压岁钱

主题班会教案班会活动方案用好压岁钱

主题班会教案之班会活动方案:用好“压岁钱”活动目的:1、理解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分享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2、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培养实践才能与创新认识。

3、主动构成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提高自理自律的认识与才能。

活动过程:一、身临其境论主题倒贴的“福”字,红红的春联,串串的小红灯笼,营建出春节节日气氛。

教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春节?同学们自由发言。

有的说可以爽快地玩,有的说可以睡懒觉,有的说可以与家人团聚,有的说不上学没压力,其中提到最多的仍然有压岁钱拿。

教师:谁明白压岁钱的来历?同学们说说本人所理解的,然后教师用FLASH动画演绎这个陈旧的传说,讲述压岁钱所代表的长辈对子女的那份厚爱。

二、调查汇报显隐患调查小组汇报关于压岁钱收入、支出的调查结果。

第一组对100名学生的压岁钱收入作了调查,结果收入最高的达9600元,最少的有200元,人均达1148.4元,其中72%的学生压岁钱收入超千元。

第二组对100名学生的压岁钱的支出作了调查,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最多支出达780元,人均每天支出23元,其中83%的开支用在吃、玩上。

调查小组汇报完后大家讨论对压岁钱的使用是否合理,有什么危害。

教师总结: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主治理才能,对压岁钱使用不合理,不仅没有计划,甚至有的用于赌博等有害于青青年身心健康的活动。

学会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是每个同学应做的事。

三、唇枪舌剑明事理小品表演:《压岁钱》某校学生张天,春节随父母拜年,从长辈处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

回家后,父亲要张天上缴所有的压岁钱,张天认为这些钱是给他的,应由本人保管,因而父子便发生争吵。

通过一番剧烈辩论,最后父子俩达成协议,张天上缴800元,另外200元本人保管。

自从有了钱,张天就过上了“潇洒”的生活。

这天张天上美容厅花了100元,染了一头黄发。

父亲看到后特别生气,骂他乱花钱,不象学生样。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巧用压岁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压岁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孩子对压岁钱的使用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意识,导致压岁钱往往被随意挥霍或存入银行而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因此,开展一次关于“巧用压岁钱”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压岁钱,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压岁钱的起源和意义,认识到压岁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2.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学会合理规划和使用压岁钱。

3.增强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懂得珍惜长辈的关爱和祝福。

三、活动对象适用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四、活动内容1.压岁钱知识普及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压岁钱的起源、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他们了解压岁钱的意义和价值。

2.压岁钱使用规划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压岁钱,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压岁钱使用计划,互相学习和借鉴。

3.压岁钱理财实践鼓励孩子们将部分压岁钱用于投资理财,如购买教育基金、定期存款等,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

4.感恩长辈活动组织孩子们制作贺卡、写信或表演节目等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意识到压岁钱背后的祝福和关爱。

五、活动实施步骤1.策划阶段:确定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准备阶段:准备相关教学资料、活动道具和场地等。

3.实施阶段:按照活动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注意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4.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收集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六、活动效果评估1.观察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压岁钱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通过孩子们的压岁钱使用计划和理财实践成果,评估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3.收集家长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依据。

《压岁钱怎么花》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压岁钱怎么花》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压岁钱怎么花———主题班会来引导一、活动背景:春节期间,小学生们收到不少长辈送的压岁钱。

在开学后,有的学生已经用完,有的还一分未动,到底他们是怎么用的?要怎么用才合理?所以在星期五下午班会开展之际进行此班会活动,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

二、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让学生懂的感恩,感谢长辈的关爱,以及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三、活动时间地点:四、活动前期准备:提前调查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

准备班会课上的ppt,找相关资料。

准备好班上人数相对应的“红包”和新年祝福语,祝愿每一个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五、活动流程:1、开始:老师宣布主题班会开始,并播放PPT。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主题班会,来谈谈压岁钱的事。

同学们你们过年都拿了压岁钱的吧?那有谁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师说:过年的时候给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惯,关于压岁钱的由来,这里有两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晚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

在除夕夜晚,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压岁钱源于古代“压惊”。

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

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小学生压岁钱使用方案

小学生压岁钱使用方案

小学生压岁钱使用方案每年到了除夕,老少都会依循着老传统,小孩子们会收到压岁钱,这些压岁钱可以激发小孩子们的节俭意识,也是让他们学习开支理财的有力财政资源,因此,有必要拟出一套适应小学生压岁钱使用的方案。

一、压岁钱的使用原则1、勤俭节约。

小孩子们要学会懂得珍惜自己的压岁钱,要懂得节俭节约、合理利用,不要挥霍无度;2、有目的性。

压岁钱不能任意乱用,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用于满足孩子实际需要,比如学习、工具买买买等;3、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使用压岁钱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试着沟通和协商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的观念,实现自觉消费;4、遵守法律法规。

使用压岁钱时,任何行为都不能越过法律法规,家长必须仔细教育和指导孩子,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5、适当进行引导。

学习做有效的消费管理工作,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把消费管理当成孩子的一部分,给孩子正确引导。

二、压岁钱的计划使用1、存入存款。

家长可以采取一种“压岁钱存入存款”的方式,将小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以便慢慢积累,激发孩子的节俭意识,孩子也可以学会如何管理家庭财务;2、增强自信心。

用压岁钱购买孩子喜欢的书籍、游戏、智力娱乐用品等,让孩子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3、资购买。

家长可以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投资购买一些比较稳健的投资产品,让孩子学会如何投资理财,锻炼孩子的投资理财能力;4、持学习和社交活动。

利用压岁钱可以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如校服、书包等,以免孩子因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习;还可以购买一些社交用品,如游戏玩具、乐器等,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社交乐趣。

三、压岁钱的使用管理1、尊重孩子的意见。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性,帮助他们对压岁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2、教学生理财方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孩子们可以根据压岁钱金额适当开立一张储蓄卡,学习自己管理储蓄,从中熟悉银行行业;3、提高消费效能。

从消费决策开始,让孩子熟悉常识性的消费方式,比如消费的过程中要考虑消费的必要性和价位,避免挥霍无度;4、督管理。

小学用好压岁钱活动方案和总结.docx

小学用好压岁钱活动方案和总结.docx

用好压岁钱活动方案和总结3月份是学雷锋月。

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助人为乐的人。

以此为出发点,结合“XX省红领巾基金会”的号召,拱北小学于2月底开展了“用好压岁钱汇聚正能量”的爱心捐款活动。

本次活动不仅在校内引起师生们的关注,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活动目的意义:所属领域:小学参与人数:1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用好压岁钱汇聚正能量二、活动时间20XX年3月三、活动原则自愿原则: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四、活动形式1、20XX年2月25日拱小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后,鲍校长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捐赠爱心压岁钱汇聚幸福正能量”的倡议,帮助少先队员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对“XX 红领巾基金”进行形象鲜明的宣传,号召少先队员们主动积极参与爱心压岁钱捐赠活动。

2、第一节班会课,各班紧紧围绕“捐赠爱心压岁钱汇聚幸福正能量”主题,通过演讲、故事、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引导少先队员了解“三观”、“三热爱”的内容,倡导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公益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利用周二、四下午看电视时间,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让孩子了解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4、3月20号举行“变废为宝”、“向雷锋叔叔学习”——红领巾废品回收捐赠活动。

5、3月26日,统计好善款,向全校师生公布,并与下午将善款汇到“XX红领巾基金”。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高兴地了解到原来压岁钱还可以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送去温暖。

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本次活动不仅为“XX省红领巾基金”送去了一定的善款,还营造了一个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会活动方案:用好“压岁钱”
活动目的:
1、了解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分享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2、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主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提高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过程:
一、身临其境论主题
倒贴的“福”字,红红的春联,串串的小红灯笼,营造出春节节日气氛。

老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春节?
同学们自由发言。

有的说可以痛快地玩,有的说可以睡懒觉,有的说可以与家人团聚,有的说不上学没压力,其中提到最多的还是有压岁钱拿。

老师:谁知道压岁钱的来历?
同学们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然后老师用FLASH动画演绎这个古老的传说,讲述压岁钱所代表的长辈对子女的那份厚爱。

二、调查汇报显隐患
调查小组汇报关于压岁钱收入、支出的调查结果。

第一组对100名学生的压岁钱收入作了调查,结果收入最高的达9600元,最少的有2019,人均达1148.4元,其中72%的学生压岁钱收入超千元。

第二组对100名学生的压岁钱的支出作了调查,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最多支出达780元,人均每天支出23元,
其中83%的开支用在吃、玩上。

调查小组汇报完后大家讨论对压岁钱的使用是否合理,有什么危害。

教师总结: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对压岁钱使用不合理,不仅没有计划,甚至有的用于赌博等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

学会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是每个同学应做的事。

三、唇枪舌剑明事理
小品表演:《压岁钱》
某校学生张天,春节随父母拜年,从长辈处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

回家后,父亲要张天上缴所有的压岁钱,张天认为这些钱是给他的,应由自己保管,于是父子便发生争执。

经过一番激烈辩论,最后父子俩达成协议,张天上缴800元,另外2019自己保管。

自从有了钱,张天就过上了“潇洒”的生活。

这天张天上美容厅花了100元,染了一头黄发。

父亲看到后非常生气,骂他乱花钱,不象学生样。

张天感到很委屈,他认为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于是父子俩又一次发生了冲突。

讨论:1. 张天的压岁钱该不该上缴?2. 自己的钱是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对第一个问题,学生的观点泾渭分明,主张“上缴压岁钱”的提出了很多理由:①可以避免乱花钱;②父母赚钱不易;③压岁钱父母还要支回去;④不安全……支持张天,认为“不该上缴压岁钱”的学生也抛出了极具杀伤力的理由:“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个问题,学生们的看法几乎一致倾向“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讨论完后,教师总结大家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向张天进
言。

四、现场操作悟辛酸
现场操作:做头饰,时间5分钟,每做1个1分钱。

结果:平均每人做头饰13个,得1毛3分钱。

按此算一算,要赚到学生一天的消费额23元得花多少小时?结果学生算出需要15个小时。

然后谈自己的感受,体验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艰辛。

五、方案征集表真情
讲述勤俭节约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感悟,再用反面例子,让学生感受胡乱花钱的惨痛教训。

征集“用好身边每分钱”最佳方案。

经历了正反两次思想大碰撞之后,学生们若有所思。

“买个储蓄罐,把钱存起来,以后交学费”;“用压岁钱买套衣服,送给辛劳俭朴的母亲”;“把钱交还给父母,减轻他们经济负担”;“买书”;“捐助失学儿童”;“成立班级基金,扶助贫困山区儿童”……
老师总结:同学们长大了,懂事了,会体谅父母、关爱父母了。

的确,尽管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身上的一钱一物依然来之不易。

当同学们学会合理管理使用零用钱时,老师为你们的成长而自豪!(此时荧屏上显示“用好‘压岁钱’”五个大字,其中“钱”字用人民币拼贴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