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成分表
PVC配方组成与生产工艺

PVC配方组成与生产工艺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电子、汽车等行业。
PVC的配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对于制造高质量的PVC产品至关重要。
PVC的配方组成主要包括聚合物、增塑剂、稳定剂和助剂。
聚合物是PVC的主要成分,通常使用聚合物树脂作为基础材料。
增塑剂用于增强PVC的柔软度和可塑性,常用的增塑剂有酯类和酚酸酯类。
稳定剂被用于防止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热氧化和紫外线的影响,常用的稳定剂有有机锡和有机铅化合物。
助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如填料、阻燃剂等。
PVC的生产工艺涉及到聚合、混炼和挤塑等步骤。
首先,将聚合物、增塑剂、稳定剂和助剂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一般采用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的方法进行。
在聚合反应中,通过加热、加压和搅拌等控制条件,使聚合物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颗粒。
接下来,将聚合物颗粒进行混炼。
混炼是将聚合物与增塑剂、稳定剂和助剂充分混合的过程。
通过加热、搅拌和挤出等操作,使各种组分充分分散和溶解在一起。
混炼过程中还可以加入颜料和填料等助剂,以调整PVC产品的颜色和性能。
最后,将混炼后的PVC物料进行挤塑成型。
挤塑是将PVC物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的过程。
在挤出机内,将PVC物料加热到流动状态,然后通过模具挤出成型。
挤塑成型可以制造不同形状和尺寸的PVC产品,如管材、板材、薄膜等。
总的来说,PVC的配方组成和生产工艺是制造高质量PVC产品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配方比例和优化的生产工艺可以使PVC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配方和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PVC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促进PVC产业的发展。
延续上文,本文将进一步探讨PVC配方组成和生产工艺的相关内容。
在PVC配方中,聚合物是最重要的成分。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聚合物树脂有聚氯乙烯共聚物(C-PVC)和聚氯乙烯(R-PVC)。
C-PVC具有较高的应力耐受性和尺寸稳定性,适用于生产高强度的PVC产品。
PVC PC PE ABS PET PP常用材料介绍

PVC: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
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
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PVC革以针织布料为底基,上面贴合一层PVC树脂薄膜的产品。
PU:聚氨酯涂料以其优良的耐磨耗及耐侯性而被选用。
具有轻质,富于良好耐磨耗性的硬质泡沫用作滑雪板和冲浪板等的芯材,具有优良弹性和耐磨耗性的聚氨酯弹性体被用作运动鞋的鞋底。
EVA:热熔胶(EVA)。
热熔胶是一种不含水,不需溶剂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
在常温下热熔胶为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熔融,变成能流动而已有粘结性的液体。
胶订的粘结质量交差。
PP聚丙烯,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聚酯.POM聚甲醛,PPO聚苯醚,MMA甲基丙烯酸甲酯PET薄膜PET片材PC板材材料PMMA材料透光率自身硬度熔点延展性有较大差别。
塑料简易鉴别法在采用各种塑料再生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将塑料分拣。
由于塑料消费渠道多而复杂,有些消费后的塑料又难于通过外观简单将其区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制品上标明材料品种。
中国参照美国塑料协会(SPE)提出并实施的材料品种标记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虽可利用上述标记的方法以方便分拣,但由于中国尚有许多无标记的塑料制品,给分拣带来困难,为将不同品种的塑料分别,以便分类回收,首先要掌握鉴别不同塑料的知识,下面介绍塑料简易鉴别法:塑料的外观鉴别通过观察塑料的外观,可初步鉴别出塑料制品所属大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
一般热塑性塑料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类。
结晶性塑料外观呈半透明,乳浊状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状态呈透明状,硬度从柔软到角质。
无定形一般为无色,在不加添加剂时为全透明,硬度从硬于角质橡胶状(此时常加有增塑剂等添加剂)。
PVC管道胶黏剂基本配方

1、PVC 管道专用密封胶黏剂 配方:(质量份数)过氯乙烯树脂:100 ; 乙酸丁酯:340 ; 聚氯乙烯树脂:50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 醇酸树脂:40 ; 轻质碳酸钙:1400—1600 ; 丙酮:450;制备工艺:将称量好的过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基料)放入溶解槽内,加入丙酮和乙酸丁酯(溶剂),搅拌使树脂充分溶胀并溶解。
然后加入醇酸树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该胶黏剂进行改性,搅拌均匀后,加入轻质碳酸钙(填料)调节胶黏剂的黏度。
最后送入三辊机中研磨,至细腻均匀后,即得成品。
性能及用途:主要用于PVC 管材密封,也可用于其他PVC 制品的粘接与密封。
正交实验L 9(33) 因素和水平表正交实验表序号 m(过氯乙烯树脂):m (聚氯乙烯树脂)/gm (丙酮):m (乙酸丁酯)/g填料用用量 /g1 10:10 40:40 1002 20:10 60:20 140 310:2020:601602、硬聚氯乙烯管材粘合剂配方:(质量份数)过氯乙烯树脂(CPVC)10聚氯乙烯树脂(PVC) 1增粘树脂(叔丁基酚醛树脂)1。
1溶剂(环己酮:丁酮:二氯乙烷=15:15:70) 10制备工艺:在三口烧瓶中,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均匀,在搅拌下加入CPVC和PVC粉料,加热至完全溶解,把溶液冷却到60度以下,在搅拌下加入增粘剂,直至完全溶解,冷却后出料.正交实验L9(33)因素和水平表序号m(过氯乙烯树脂):m(聚氯乙烯树脂)/g m(丁酮):m(环己酮):m(二氯乙烷)/g 叔丁基酚醛树脂用量/g1 90:10 10:10:80 102 50:50 20:20:60 203 10:90 30:30:40 30正交实验表3、建筑用PVC硬管胶黏剂配方:(质量份数)过氯乙烯树脂:1001,2-二氯乙烷:125四氢呋喃:225三氯乙烯:125增塑剂(DOP):20偶联剂(KH—500):2触变剂(气相法白炭黑):3填充剂(碳酸钙):20制备工艺:在反应釜中加入3中溶剂,混合,搅拌下依次加入过氯乙烯树脂、增韧剂等助剂.室温下溶解均匀,即得成品。
聚氯乙烯(PVC)材料概述

四、成型加工
1.聚氯乙烯加工特性:
(1)成型加工中的热稳定性:
PVC的黏流温度在136℃以上,在140℃即产生大量分解,
给PVC成型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成型加工中必须加入
热稳定剂来提高分解温度,对于软制品还可以加入增塑剂来
降低黏流温度。加入热稳定剂后分解温度可达到200℃。
(2)熔体的流变特性:
悬臂梁冲击强度/(J/m) 21.5~105.8 邵氏硬度 75~85(D) 50~95(A)
1.力学性能: 由于PVC是极性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固体表 现良好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的数值不仅取决于相对分子量的大小,而 且与所添加助剂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关。
2.热性能:
Tg是PVC的理论使用温度的上限,超 过此温度PVC开始软化。PVC的Tg 在80~85℃。 PVC热稳定差,无论受热或日光都能 引起变色,逐渐变为黄色、橙色、 棕色直到黑色,伴随着力学性能和 化学性能的降低。
• 聚氯乙烯分子结构
二、合成方法
1.氯乙烯单体
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乙炔电石法、联合法、氧氯化法等。 (1)乙炔电石法:
CH≡CH+HCl →CH2=CHCl
(2)联合法:
CH2=CH2+Cl2→CH2Cl-CH2Cl →CH2=CHCl+HCl CH≡CH+HCl →CH2=CHCl (3)氧氯化法: 2CH2=CH2+Cl2+1/2O2 →2CH2=CHCl+H2O
0.007
-0.042 0.020 0.020
90.0
94.2 94.5 90.8
无
无 发白,失去光泽 无
汽油
苯 丙酮 氯磺酸
120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是含有少量结晶结构的无定形聚 合物。这种材料的结构如下:-(CH2-CHCl)n-。PVC是VCM单体多数以头-尾结构相联的线形聚合物。碳原子为锯 齿形排列,所有原子均以σ键相连。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在PVC分子链上存在短的间规立构规整结构。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降低,间规立构规整度提高。聚氯乙烯大 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头头结构、支链、双键、烯丙基氯、叔氯等不稳定性结构、使得耐热变形及耐老化差等缺点。 故作交联后,可将该类缺点消除。
PVC胶料MSDS

一、物品與廠商資料 物品名稱:PVC胶料 物品編號:/ 製造商或供應商名稱、地址及電話: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緊急聯絡電話/傳真電話: 0755-29518888 FAX:0755-29518366 二、成分辨識資料 純物質: 中英文名稱:PVC胶料 同義名稱:/ 聚氯乙烯混合物 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 / 危害物質成分(成分百分比) : / 混合物: 化學性質: 危害物質成分之中英文名稱 濃度或濃度範圍(成分百分比) 危害物質分類及圖式 ND <100ppm 铅(Pb) ND <5ppm 镉(Cd) 成分表: CAS.NO 部位名称 材质名称 所占比例 44% 9002-86-2 PVC树脂粉 471-34-1 27.10% 填充剂 阻燃剂 594-31-0 1.50% 绝缘 安定剂 1592-23-0 2.60% 滑剂 9002-88-4 0.70% 可塑剂 28553-12-0 24.10% 三、危害辨識資料 最 健康危害效應: 与眼睛接触会有轻微刺激感,引起流泪 重 環境影響: 属环保产品,含低铅低镉,不含有对环境有害物质。 要 物理性及化學性危害: 在高温600℃以上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 危 特殊危害: 无 害 效 應 主要症狀: 窒息 物品危害分類: 非危害物品 四、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 ˙吸入:/ ˙皮膚接觸:用水或肥皂冲洗。 ˙眼睛接觸:立即用水冲洗直到刺激之物質: 避免类似化学物质长期紧接触,不可在高于产品质示额定温度环境内长 期放置使用,非特殊产品不可与油类物质长期接触. 危害分解物: HCL、CO、CO2 十一、毒性資料 急毒性: 无 局部效應: / 致敏感性: /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 无 特殊效應: 燃烧后会放出CO2、HCL、CO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十二、生態資料 可能之環境影響/環境流佈:无 十三、廢棄處置方法 可能之環境影響/環境流佈:无 十三、廢棄處置方法 廢棄處置方法:交回收站进行回收处理。 十四、運送資料 國際運送規定:/ 聯合國編號: / 國內運送規定: / 特殊運送方法及注意事項:运送过程中,不能有碰撞及挤压,防止包装破裂 十五、法規資料 適用法規:无 十六、其他資料 參考文獻 无 符合REACH第1/2/3批管控值 备注 名稱: 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製表單位 地址/電話: 深圳、宝安、石岩、塘头一号路 製表人 姓名(簽章):李春江 2010-7-26 製表日期
cpvc管配方及工艺

PVC,全名为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是一种合成材料,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抗老化剂、改性剂等)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
其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
经常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
PVC的生产工艺:普通的生产线一般由滚压机、印刷机、背涂机和切割机组成。
主要是通过滚压机的直动搅拌,滚轴旋转以及高温滚压(滚压机内温度达到220度)生产出厚度仅为0.3 mm至0.7mm的薄膜,生产的同时并且通过印刷机在膜的正面印上花色,通过背涂机在膜的背面附上一层背涂(背涂由特殊材料组成,是一种高能亲和剂,正是由于这层背涂,PVC薄膜才能紧紧地和中密板或其它板材融合在一起,十年甚至十五年不开胶),最后再用切割机切割出所需要的形状应用于各种面板上。
普通的粘贴膜是在常温下直接用胶水贴在板材的表面上,因此经过一两年后,贴膜就容易脱落。
而PVC膜则是应用专用的真空压膜机在110度的高温下压附在板材的表面,因此不易脱落。
PVC特点:防雨,耐火,抗静电,易成型。
应用:办公桌、书架、沙发、橱柜等等。
CPVC是PVC的氯化产物,即PVC的氯化改性。
PVC树脂是生产CPVC树脂的主要原料,它必须是疏松状而不能选用紧密状。
由于CPVC树脂的加工主要采用水相悬浮法,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氯气在PVC树脂中的扩散速率对PVC的氯化速率影响较较大,所以要求PVC 树脂的皮膜尽可能薄,表面积不能小,因此生产CPVC的厂家应选用由特殊助剂悬浮合成的专用PVC树脂来合成CPVC树脂。
美国的Goodrich公司、德国的BASF公司、日本的积水公司和钟渊化学公司所生产的CPVC树脂都是采用的专用PVC树脂进行氯化的。
CPVC制品的性能主要决定于CPVC树脂,它的加工性能更是决定于CPVC树脂,CPVC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关键在于CPVC树脂的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且能够得到专用PVC树脂,从而能提供不但性能优良而且加工性能较好的CPVC树脂。
PVC管材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预览

表1 加工改性剂的选用
加工方式
制品种类
型材
挤出,双螺杆 发泡型材、片材
普通管
耐压管
普通管
挤出,单螺杆 发泡型材
透明片,膜
不透明片
注塑
管件及其他
建议使用型号 K-120N,K-125 K-125 K-175 K-120N K-175 K-125 K-120ND K-120, K-125 K-120N, K-125
挤出PVC管材的配方比较复杂,包含有PVC树 脂、抗冲击改性剂、稳定剂、加工改性剂、填 充剂、色料及润滑剂等多种成分.稳定剂系统总 是根据对制品性能的要求来选择,稳定剂的用量 应保证加工中热稳定性的要求和制品使用环境 的要求.在稳定剂种类和用量确定之后,根据加 工设备的特点和制品性能要求进行润滑剂配合 的设计.目前尚无简单的公式和模板用于配方设 计.只能利用已知的成功配方或所谓基础配方, 在制品生产中,根据实用情况,利用一些设计基 本原则加以调整.
缺口冲击强度/(J/cm) 无缺口冲击强度/(J/cm)
拉伸强度/MPa
0.63 0.91 1.9 3.0 4.0 1.3 1.2 5.2 7.5 9.5 54.0 50.5 51.9 45.2 45.9
弯曲强度/MPa
88.0 83.5 82.3 77.6 69.9
六、其他助剂的配方设计
1.润滑剂的配方设计 按润滑剂的功能进行分类,有内润滑剂、外润滑剂 ,以及兼具内外润滑功能的内外润滑剂. 内润滑剂是指熔化后能够渗入PVC微粒内分子链之 间,减小PVC分子间作用力,促进各层次微粒熔化、 树脂塑化,降低熔体粘度的助剂.外润滑剂是指助 剂熔化后不能进 入PVC分子之间,只能分布于PVC 微粒之间和PVC熔体与加工设备金属壁之间,推迟 塑化,降低粘附金属倾向,并不 能降低熔体粘度的 助剂.内外润滑剂是指助剂的分子有 部分可进入 PVC分子链之间(或温度较高时可进入PVC分 子之 间),其余部分不能进入PVC分子之间,因而兼有两 种功能的助剂.按润滑剂的相容性来说,内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