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的课堂实录
冀教版语文《孔子学琴》课堂实录

冀教版语文《孔子学琴》课堂实录冀教版语文《孔子学琴》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
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
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二)精读品悟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
2、学生默读思考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生1: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
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课文中第三自然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
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
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
生4:不对。
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
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培养学生尊重教师、谦虚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孔子学琴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图片。
4. 录音机、磁带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辅导学生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2)讨论:我们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孔子学琴》教案

《孔子学琴》教案课题:孔子学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法:讲授,诵读,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2、诵读课文,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3、理解本文所揭示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做法:精益求精,反复练习教学重点:翻译课文,夯实文言基础教学难点:体悟本文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单元话题导入---爱岗敬业二、关于孔子的生平、思想和作品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
三、课文诵读孔子学琴于师襄《孔子家语》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
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曰:“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
”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
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一)读准字音磬qìng 缪mù 同“穆” 睪gāo 迨dài 黮dǎn(二)学生诵读(三)领读(四)齐读四、课文翻译五、课文解读六、巩固练习。
孔子学琴课堂实录

孔子学琴课堂实录课文孔子学琴是怎样描述孔子学琴的过程的?同学们需要学习什么知识点?教师应该备好课给学生好好讲授。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孔子学琴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学琴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29课,看老师写课题。
大家注意琴上面两上王字第一个王的最后一笔是什么?生:“提”。
师:对。
底下呢?生:“今”.师:好,齐读课题。
生:齐读《孔子学琴》。
师:除了知道孔子的名言之外,你还对孔子这个人有哪些了解?生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师:你知道他的成就。
谁再来?生2:我还知道孔子曾经教过3000多名学生。
其中成就较大的有72人。
师:是啊。
大家看这就是孔子,人们推崇的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老师这里有一幅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分布图。
现在孔子在你的心目中流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孔子非常伟大。
师:对啊。
课前我们已经读过这位伟大人物的学琴故事了,字词你都认识了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大屏幕词语。
师:读的很正确。
那词义你都理解了吗?抑扬的琴声怎么理解?生1:高低不平的琴声。
师:抑是指?生2:低。
师:扬呢?生:高。
师:所以抑扬的琴声是——生:就是时高时低起伏不平的琴声。
师:理解了这些词语,那我们就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词看来没问题了。
那课文读熟了吗?生:读熟了。
师:真有信心。
昨天我听你们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有的句子有些同学读起来比较拗口,不知你能读准确么?生1:读句子。
师:你读得准确流利、声音洪亮,不错。
琴瑟笙馨比较陌生,它们是古代的四种乐器……再来齐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谁再来读读这一句?生2:读句子。
师:体恤这个词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很少出现,谁查到了它的意思?生3:体恤就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意思。
师:你来补充。
生4:是平易近人的意思。
师:是这个意思吗?好你来说。
生5: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予以同情帮助的意思。
《孔子学琴》教案

《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感受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1.2 通过对孔子学琴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1.3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孔子学琴》的阅读与理解。
2.2 孔子学琴故事背景的介绍。
2.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与琴的故事。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3 课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教师讲解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学琴的态度和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包括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4.2 学生对孔子学琴故事的认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4.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孔子学琴》。
5.2 与孔子学琴相关的图片或音乐素材。
5.3 教学课件或黑板。
5.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准备6.1 课前准备课文《孔子学琴》的阅读材料。
6.2 搜集与孔子学琴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孔子生平、古代琴文化等。
6.3 设计好教学活动流程和讨论问题。
6.4 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七、教学步骤7.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孔子琴艺的图片或播放古琴音乐,激发学生对孔子学琴故事的兴趣。
7.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回答针对性的问题。
7.3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孔子学琴的背景文化。
7.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学琴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7.5 分享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
八、课堂巩固8.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词汇填空练习。
8.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8.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加深学生对孔子学琴故事的理解。
孔子学琴课堂实录(2)

孔子学琴课堂实录(2)孔子学琴课堂实录第二课时师:谁来说一说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这位女同学请你来。
生1:读第二自然段有关句子。
师::能说一说你画这个句子的原因吗?生1;孔子弹琴时毕恭毕敬的说明态度认真,没有厌倦说明刻苦。
师:这位同学知道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文字中蕴含的内容,真会读书。
你接着来说。
生2:对自己弹琴的要求很高。
师:你从那里体会到的?生:无语师:毕恭毕敬让你你体会到了什么?生2:孔子很有耐心。
师:丝毫又说明什么?生:毫不烦躁、不厌倦一直弹琴。
师:对。
现在你把自己的理解完整表述出来。
生:谈理解师: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生3:读句子。
师:一个必恭必敬、又、丝毫的重读,你让我听出了你理解了文字。
谁还想来读读。
生4:读句子。
师:理解得好才能读得好。
那这一部分里你还画了哪些句子?生5:读句子。
并说自己体会到孔子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了他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5:读句子。
师:一个“只”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生5:孔子想让自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也就是说当孔子学会了曲谱,师襄让他再学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他诚恳地说――师出示文字。
生:读句子。
师:大家想,孔子这是在告诉师囊什么?生6:他要告诉师襄他要把这首曲子弹到最好。
师:你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孔子的不满足。
那你用上这个关联词语相信你会把孔子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出示)。
谁来看着大屏幕填一填。
生6:尽管已经学会了曲谱,我还要掌握弹奏技巧。
师:当师襄想劝孔子学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他实际是说——师引读大屏幕出示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哦,师囊啊,看着孔子的做法,听着他的话,你是怎么想的?生7:我觉得孔子学得非常刻苦。
师:好,接下去说。
生8:我觉得孔子学得非常用功。
生9:我觉得孔子非常谦虚。
师:很好学是吗?课文当中哪些地方又是在写他掌握弹奏的技巧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句子,师巡视。
师:好,谁来说一说?生1:读句子并谈感受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
挖掘文本资源引导语言学习——《孔子学琴》教学实录与评析

挖掘文本资源引导语言学习——《孔子学琴》教学实录与评析作者:彭才华,向爱平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第7期一初识孔子,揣摩课题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呈现孔子像)认识他吗?念出他的名字。
生:孔子。
师:根据预习能猜出他就是孔子,不足为奇。
老师要表扬你的是,你知道这里的“子”念第三声。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是第三声吗?生:不知道。
师:很诚实!老师告诉大家,这里的“子”在古代特指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姓孔,所以叫——生:孔子。
师:是的,像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例如——生:孟子、庄子。
师:不错!孔子有道德、有学问,请跟着我恭恭敬敬地写他的名字。
(师板书“孔子”,生书空)师:关于孔子,课文里有介绍。
谁来读读?(出示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挺流畅,看来预习很认真。
这一段文字,从最基本的“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说起,然后逐渐说到他是音乐行家,善于弹琴,再说到他学琴的事。
其中说了他作为思想家给后世的影响吗?生:没有。
师:说了他作为教育家有多少弟子贤人吗?生:没有。
师:为什么?生:因为这篇课文是要讲孔子学琴的事儿。
师:是啊,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仅仅是文章的引子。
这一段话就如同小溪水一样,从源头缓缓流淌,看上去很随意,其实,一直有一个确定的目标,那就是要指向本文想说的事儿——生:学琴。
师:写文章就该这样,牢记“目标”,与“目标”无关的,一句也不要多写。
来,请同学们一起读第1自然段。
二举一反三,学习成语师:读得真不错,看来,大家预习得很认真。
下面,咱们拿出作业本,听写几个词语。
(师念“毕恭毕敬”“戛然而止”“炉火纯青”,生听写)师:(课件呈现词语)请同学们对照一下屏幕,写对了吗?(生比对,改正)师:“毕恭毕敬”这个词儿,知道什么意思吗?生:是恭敬的意思吧?师:是的,猜测的确是一种办法。
其实,这种词语的结构,是有特点的。
生:ABAC格式。
师:大家在课文里找找,还有一个这样的成语——生:如醉如痴。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孔子学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2. 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 学生能够体会孔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
4.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教学难点:体会孔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孔子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吗?他有什么成就和贡献?(学生自由回答)3.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孔子的故事,叫做《孔子学琴》。
这篇故事讲述了孔子学习弹琴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故事吧!(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 教师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 教师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孔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让学生感受孔子的勤奋、刻苦、专注、执着等品质。
6.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孔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7. 教师让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和感受。
8.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
(三)巩固练习1. 教师让学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句子,要求背诵流利,准确无误。
2. 教师让学生默写课文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3. 教师让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和拓展题,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4.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纠正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孔子学琴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新课学习之前,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大家有勇气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填空:
1、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地而坐运用自()顺()自然()耳动听
()情洋溢如醉如()戛然而()炉火纯()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的事。
师: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谁说的?
生:孔子。
师:对啊,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孔子学琴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我能找出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他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2、我要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师:同学们,文中是如何描写孔子在50岁那年怎样学习弹琴的?请大家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勾画出孔子练琴的语句,从句子中我体会到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2.与同桌交流,并读一读。
四.交流讨论
师:孩子们,谁先来汇报?
生1:“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这句话中的“毕恭毕敬”是神态描写的词语,体会到孔子是一个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的人。
师:了不起啊,这位同学不仅从词语的意境来体会,还能从写法来思考,这就是学习。
同学们,这句话中还有什么语句让我们印象深刻的?
生2:“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体会到孔子是一个孜孜不倦的人。
生3:老师,我从: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这句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孔子是一个从不满足的人。
生4:还有这句:说完,又席地而坐﹍﹍这是孔子动作的描写,体会孔子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师:多了不起的孩子呀!你们读书真棒!从你们刚才的读书中我们懂得了孔子是一个I学习认真,孜孜不倦,珍惜时间,学而不厌的人!请同学们带着你对孔子的认识与敬仰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课文吧。
五.小组合作学习
师:可是我们发现这仅仅是孔子学琴的第一阶段,孔子学琴还经历了后面三个阶段,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6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1. 小组学习3---6自然段,把孔子学琴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找出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用“﹏”勾画出师襄听琴的语句,师襄陶醉于琴声的情景,可以看出,孔子的琴艺已经到到了怎样的地步,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六、成果展示(小组汇报交流)
(一)挑选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到台上汇报学习情况:
四人小组齐喊小组名称)--- 口号:----(再分别汇报)
生1:“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悦耳动听。
”我从这句话中的“手指运用自如”体会到孔子的琴艺又进步了。
生2:“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这是个比喻句,每当河水流过大的小的石头时,绕过大石头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悦耳动听,而孔子的乐曲声正如那流水一样,可见他的琴艺进步了。
我想让同学们跟我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3:我从:孔子又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悟﹍﹍”这个语言描写的句子中,感受到孔子是一个不满足的人,他想好了还要更好!
生4:从孔子师襄说的话中,我明白了孔子的琴艺已经达到了掌握技巧的阶段。
(二)学生点评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小组的表现如何?谁来给他们评价一下?
生1:你们这一小组说得非常好,真羡慕这一小组的学习能力!
生2:真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小组,真棒!
(三)个人汇报
师: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住处,刚一进门(课件出示文中句子:刚一进门,他就被﹍﹍师襄才醒悟过来。
)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如醉如痴”中我体会到了孔子的琴艺很高超。
因为师襄是著名的音乐家,连这样的音乐家都被他的琴声迷住了,难道说孔子的琴艺不高超吗?
师:一个反问句问住我们所有人,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孔子的琴艺,而是通过师襄的如醉如痴来体现,这种描写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侧面描写。
生2:老师,我们只要把如醉如痴读好了,就能感受到孔子的技艺高超了。
生3:老师,我还从:孔子又摇摇头,认真的回答:“不行啊,......”是孔子的语言描写,体会到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师: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的琴艺已经达到了---
生齐答:炉火纯青!
师:是啊,孔子已经从乐曲中懂得了作者,他就是----
生齐答: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周文王是何许人也?而这样一个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他作出的曲子会是怎么样呢?(边说边出示课件,并播放乐曲《文王操》---请一个学生读周文王简介)
师:师襄一听,既惊讶又佩服,他站起来,想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
生齐读:“你的琴艺......名字就叫《文王操》。
”
七.评价反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孔子是一个(学生读板书)的人,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拓展提升
师:课后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收集有关孔子的名言。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