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急性肺栓塞57例心电图变化与分析

c a s e s( 5 7 . 9 %) , T v l — T w i n v e r s i o n i n 2 5 c a s e s( 4 3 . 9 %) ,a v R l e a d R w a v e e l e v a t i o n i n 3 0 c a s e s( 5 2 . 6 %) ,c l o c k w i s e f l u t t e r i n 2 5 c a s e s( 4 3 . 8 %) ,r i g h t a x i s d e v i a t i o n i n 2 0 c a s e s ( 3 5 . 1 %) ,r i g h t v e n t i r c u l a r h i g h v o l t a g e i n 1 6 c a s e s ( 2 8 . 1 %) ,S I QⅢ T Ⅲi n 1 5 c a s e s( 2 6 . 3 %) ,p u l m o n a r y P w a v e i n 1 5 c a s e s( 2 6 . 3 %) ,f i g h t b u n d l e b r a n c h b l o c k i n 9
p e r f o r me d . R e s u l t s T a c h y c a r d i a s w e r e f o u n d i n 4 5 c a s e s( 7 8 . 9 %) , o f w h i c h, p r e m a t u r e a t i r a l c o n t r a c t i o n i n 8 c a s e s , a t i r a l t a c h y c a r d i a i n 8 c a s e s , a t r i a l i f b r i l l a t i o n i n 6 c a s e s ,S T — T c h a n g e s i n 4 1 c a s e s( 7 1 . 9 %) ,T v 广r r v 3 i n v e r s i o n i n 3 3
急性肺栓塞病理生理12导联体表心电图改变心电图评分及要点总结

急性肺栓塞病理生理、12导联体表心电图改变、心电图评分及要点总结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无特异性,因此误诊率、漏诊率以及病死率均高。
及时发现,及早采用恰当的治疗手段可避免处理不当而导致死亡。
目前主要的检查手段包括肺动脉造影、CT肺动脉造影、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核素肺显像、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具有无创、方便、可反复等优点。
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张、右心功能受累,最终导致右心室衰竭。
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堵塞肺动脉的大小,受累血管的截断面积、栓塞速度、原心肺功能、神经体液反应和血管内皮纤溶功能状态等。
急性肺栓塞12导联体表心电图改变右室应变的心电图改变(形态学的改变):S1Q11IT1H、胸前导联T波倒置、右束支传导阻滞、aVR导联R波增高常伴抬高、ST段改变、BrUgada波样改变、肺性P波、其它(正常10%~25%)。
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
1.SIQIIITIII变化——最典型的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病例1:患者女性,29岁,中孕引产术后,因“干咳IO1余日,加重胸痛7日,呕血2次”入院。
CT报告示:双侧肺动脉干分支多发栓塞,伴两肺下叶胸膜下非梗死。
患者心电图可见:I导联出现S波,I11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
1935年报道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SIQIimiI);SIQIIITIII即心电图显示I导联出现S波,I11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
急性肺栓塞时,S1QIIrnI1发生率约15%-25%,敏感性约为50%;S1Q1HT川可不同时出现,或呈SI、SIQIkQIIITII1QII1T111的形态。
病例2:患者女性,71岁,突发呼吸困难伴胸痛1小时,并咯血1次,烦躁不安。
既往有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一直未予正规治疗。
查体:血压80/6OmmHg,颈静脉怒张,心率125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bokC B B i 2css .%)icmpe g u deba c l k( R B ) n4css 90 , lcws o t ni 7c ss l (R B )n ae( 5 ,n o lt r hb nl rn hbo I B B i ae( . c 9 ei c C 1 %)cok i rt i ae e ao n
e oim ( E) M eh d R top ciea ay i tefaue fc a g so G w sma ei p t nswh a e nda — mb l s AP . t o s ers et n lss h etrso h n e fEC a d n 2 ai t oh db e ig v 1 e
例 f . , 钟 向转 位 者 7例 (33 , l0 顺 9 %) 3 - 电轴 右 偏 者 3例 (43 。 结 论 急 性 肺 栓 塞 的 心 电 图具 有 非 特 异 性 和 多样 性 的 特 %) 1. %) 点 , 悉 常 见 的 心 电 图征 象 有 助 于 病 情 的评 估 和 判 断 , 仔 细 观 察 并 密 切 结 合 其它 辅 助检 查 早 期 识 别 。 熟 应
p r e t C ri ac l ,h f l tdH ptlY na n esy Y na 10 0 a m n a o su rteAf i e a i , a " U i ri, a " 7 60 t f o dv a ia s a n v t n
【 s at 0 jcie T td ecaat iis f hn eo E et cri rm (C )n f c e t p l oay Abt c】 bet os yt h rc r t a g f l r ado a E Ga de et i ane um nr r v u h esc o c co g f sn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0.05
3 讨 论 肿瘤 外科 手术创伤性较 大 ,通常术 后患者 有剧烈 疼痛 感 ,
机体会对其产 生明显的应激反应 ,体内升高的儿茶酚胺皮质醇 能加剧组织 的分解 代谢 ,不利 于切 口愈 合 ,严 重影 响术 后患者 的康 复和生活质 量 ,故有 效 的术 后镇 痛尤 其 重要 J。非 甾体 选择性 COX抑 制剂 帕瑞 昔 布 近年 来广 泛 用 于临 床。研 究表 明 ,帕瑞昔布具有 良好 的镇痛效果 ,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 ,在肿瘤 外科手术 中的应用具有一 定 的优 越性 。非甾体类 镇痛 药物 的 主要作用 机制 是抑制 COX,从 而 阻断花 生 四烯酸 转 化成 前列 腺素 (PG)发挥作用 』。COX主要有 3种 同工酶 :COX,1、COX. 2、COX-3,其 中 COX一1主要 调节 外周血管阻力 ,维持 肾血 流量 , 保护 胃黏膜及 调节血小板聚集等 ;COX-2主要 催化形成 PG,与 炎性反应 和疼痛 的产 生密 切相 关 ;COX一3的作 用 尚不 十 分情 楚 。帕瑞昔 布钠在 肝脏 中能 迅速水 解为 药理学 活性物 质伐地 昔布 ,伐地昔布对 COX-2具有 高选择抑 制作用 ,强 于对 COX.1 抑制作用 的 28000倍 。帕瑞昔 布钠 静脉滴 注或 肌 内注射给 药 ,患者耐受性 良好 。传统 的非 甾体 类抗 炎 药为 非特 异性 的
和有效性 [J].临床医学 ,2011,31(8):l5—17. 6 胡美玲 ,姜丽华.帕瑞昔布围术期镇痛应 用的研究 进展 [J].中国医
院用 药 评 价 与 分 析 ,2012,12(3):285—288. 7 杨宜男 ,李李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 钠对肾癌 根治术后 镇痛及 肾功能
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

1 1 临床 资料 .
选 择 20 0 3年 1 1月 一 00年 5月 21
心 电图 比较 , 心动 过速及 缓慢 型 心律失 常 均消失 , 房 性早 搏 明显 较少 , 右侧 胸 前 导 联 T波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变 浅或 变 为直立 ,V a R导联 R波增 高程 度 明显 减
性 肺栓 塞初 步 、 速 筛 选 方 面 , 电 图有 其 独 特 优 快 心
势 , 价廉 、 它 普及 、 重复 性好 、 可 图形 变化 与 其病 理生
理 学变 化密 切相 关 , 故提 高对 肺栓 塞心 电图 的认 识 ,
将 大 大 减 少 漏 诊 率 , 高 诊 断 的 准 确 性 。2 0 提 0 3~ 21 0 0年我 院共 收 治 了 6 5例 肺 栓 塞 患 者 , 析 其 心 分 电 图变 化 , 探讨 心 电 图在 肺 栓 塞 诊 断 中的作 用 以及 诊 断要 点 。
关键 词 : 栓 塞 ; 电 图 肺 心
中图分类号 : 5 35;5 0 4 1 6 . 1 4.1 1 t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6 2 1 )006 —3 10 .6 X( 02 2 -0 10
近年来 人们 对 急 性 肺栓 塞 的认 识 不 断 提 高 , 其
心 室率 的房 扑 、 颤等 )9例 (5 3 % ) 房 性早 搏 房 4 7 .8 , 4 2例 (4 6 % ) T T3 置深 度 大 于 T 6 . 1 , 一v倒 w者 3 5例 (38 % ) a R导联 R波 增 高者 3 (0 7 % ) 5 .5 ,V 3例 5 .7 , T T v与 Ⅲ同时 倒 置 者 3 1例 (7 6 % ) S T 现 4 .9 , I QⅢ Ⅲ 象 1 (6 9 % ) 右 束 支 传 导 阻滞 ( 全 性 及 不 1例 1. 2 , 完
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诊断

左图是一例诊断为 急性肺栓塞的患者 的心电图。上列的 心电图是患者发病 前记录的,而下列 的一幅是呼吸困难 发作后1小时记录 的。由心电图可见, 患者发病后就出现 III、aVF、V1V3导联T波异常倒 置,且伴I、II、 III、aVL、aVF、 V5、V6导联出现 S波。患者接受静 脉溶栓治疗后,2 小时症状缓解。因 此,心电图提供的 诊断线索有助于急 性肺栓塞的确诊。
确诊检查
确诊检查有如下4项,其中有1项阳性即可确诊。 1.肺通气、灌注扫描(ECT):对PTE的诊断可能性 分为正常、低度可能性、中度可能性及高度可能性。高度 可能性具有诊断意义;低、中度可能性应结合临床及其他 检查确定。 2.胸部CT肺动脉造影(, CTPA):螺旋CT和电子束 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PTE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 95%。位于中心动脉栓塞诊断价值更高,敏感性与特异 性均为94%。但对亚段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性仅为13%。 3.肺动脉造影:传统的肺动脉造影仍为诊断PTE的金 标准。 4.胸部核磁共振成像:对段以上的肺动脉内血栓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适用于碘造影过敏的患者
左图为一例左下肢原因 不明疼痛患者来门诊就 诊时的常规心电图记录。 除显示肢导联电压较低 外,余无特殊。医师嘱 下肢抬高,卧床休息, 未给予特殊治疗。3天 后病人突因胸痛来急诊, 记录下列心电图显示电 轴偏右,伴S1O3图形 与右束支传导阻滞。上 述改变为典型肺栓塞与 急性肺心病心电图表现。 本例处理过程告诉我们 如在3天前即开始按血 栓性静脉炎治疗(使用 肝素),可能避免发生 肺栓塞。
必须强调,PE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现既取决于 肺栓塞大小(小型肺栓塞可无异常),也取决于心 电图记录次数的多少。尤为重要的是,病人出现症 状前的心电图与发病后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如 新出现一种或多种以上描述的心电图异常并结合患 者临床表现,则有助于对肺栓塞的诊断。此外,必 须指出心电图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是很 高,加之PE心电图改变的暂时性,心电图记录正 常或出现非特异性改变,不能排除肺栓塞的诊断。
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诊断肺栓塞(PE) 是指栓塞物嵌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PE 已成为一种常见病[1]。
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常发生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
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 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1例;年龄28~75岁,平均56岁;发病到就诊1h~7d。
有近期外科手术史13例,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5例,恶性肿瘤4例,肥胖4例,其他原因2例。
心电图分别从发病的10min~6h开始收集,主要观察心率、P波、SⅠ、QⅢ、TⅢ、电轴、右束支阻滞、胸导ST段和T波。
2 结果2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6例(92%),其中窦性心动过速8例占30%,SⅠQⅢTⅢ征典型表现6例占23%,胸前导联T波改变16例占61%,额面QRS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13例占50%,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例占31%,ST段改变7例占27%,肺型P波4例占19%;正常2例。
3 讨论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2]。
但因其复杂多样的病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了发病率、误诊率、漏诊率、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心电图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是PE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线索之一,认识其动态变化及特点,再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手段,就可为诊断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本组有26例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且多在发病的数小时出现,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特点与鉴别诊断

力 增 加 , 起 右 心 室 急 性 扩 张 。 采 用 经 心腔 , 引 常常发生在产后或手术 后 , 以及长
12 临床表 现 .
临床症 状和 体征 常常 食道 超 声 检 查 对 肺 栓 塞 诊 断 有 一 定 期卧床和心脏病患者 中。造成肺栓 塞的
栓子中 9 %为血栓性 , 血栓 的来 源约 9 肺 肺 栓 塞诊断 主要根 据 7 % ~ 5 0 9 %是 由于深静脉血 栓脱落 后 随
是非特异性的 , 且变化 颇大 , 与其它心血 价 值 。
管 疾 病 难 以区 分 。其 中突 发 性 剧 烈 胸 痛 14 诊 断标 准 .
l 8例 ( 0 % ) 突 发胸 闷 、 10 ; 憋气 、 吸 困 突发性 剧烈胸 痛 , 呼 与肺部 体征不相称 的 血液循环进 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深静脉 难 1 8例 (0 % ) 脉搏 、 10 ; 呼吸加快 ( 搏 呼吸困难 、 脉 发绀和休克 , 尤其是发 生在长 血栓 以下 肢深静脉 和盆 腔静脉血栓 形成 外伤 、 手术或分娩 以后及 心力衰 或血栓性 静脉 炎 的血 栓脱 落为 常见 , 多 在 10 一 3 次/ , 吸 2 0 ・10 分 呼 3~4 期卧床、 4 其 次/ )1 例 ( 8 9 ) 低 热 1 例 竭患者 , 分 6 8. % ; 0 结合 肺动脉 高压 体征 、 电 图、 它如盆 腔炎 、 部 手术及 分娩亦 为促 进 心 腹
J U N LO R C A L C R C R IL G S 20 ) o 1N . O R A FP A  ̄C LE E T O A DO O YJ(09 V 1 8 o1 .
置者 9例。伴 有 偶 发 性 房性 期 前 收 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郜玲卢喜烈
急性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病死率高3大临床特点。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做一概述。
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
(1)SIQIIITIII型
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
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典型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SIQIITIII在临床上占37.11%,常出现SI、QIII、TIII、S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SIQIIITIII型改变可扩展到aVF导联,或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
一般认为,I导联S波振幅达0.15mV以上即有诊断意义,I导联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
Ⅲ导联多呈QR型或qR型,Ⅱ导联、aVF导联一般不出现Q波。
T波倒置除Ⅲ导联外。
也可见于aVF导联(图1)。
图1 患者女性,55岁,诊断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SIQIIITIII,Vl呈rsR’型,Ⅲ、V1~V4导联T波倒置
SIQIIITIII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右心室扩张改变引起,但有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与SI QIIITIII型、右心室劳损与右心室扩张之间并不同步,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解剖学改变、神经体液因子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出现SIQIII图形,也可能继发于左后分支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
SIQIIITIII型改变特异性并不强,除肺栓塞外,亦可见于左后分支阻滞、正常变异等。
SIQIIITIII图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鉴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在Ⅱ、Ⅲ导联及a 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
如发生Q波,常是3个导联发现病理性Q波,很少单一出现在Ⅲ导联上;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常常局限在Ⅲ导联上,最多波及到aVF导联,很少
波及到Ⅱ导联,且Q波常常达不到病理性Q渡的标准。
心电图正常变异可出现SIQIIITIII,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心率不快,长时间固定不变。
(2)T波倒置
急性肺栓塞患者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为40%,最常出现于V1~V3导联。
有时可累及至V4~V5导联。
胸前导联T波倒置多呈对称性,深度不等。
Ferrari等研究发现,胸前导联T波倒置变化特征与肺栓塞的相关指数(Miller指数、肺动脉压)明显相关,大面积肺栓塞时,胸前导联T波倒置最出现频率高,有较高的敏感性(85%)、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93%)和阴性预测值(65%)。
Punukollu等认为,胸前V1~V3导联T波倒置对判断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是最为敏感和具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指标。
Kosuge等研究表明,Ⅲ导联和V1导联同时出现T波倒置,是急性肺栓塞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鉴别之处。
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导联数目可作为判断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出现潜在危险性的简单可行方法。
Daniel等建立了一个可在2min内完成的21分心电图评分标准,评价其与大面积急性肺栓塞间的相关性。
≥10分提示严重肺动脉高压,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2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3分,而V1~V4导联T波变化占12分,可见胸前导联T波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重要性。
由于急性肺栓塞可能出现胸前导联T波倒置伴动态改变,有时还合并ST段压低,常常会误诊为冠心病,而造成治疗不及时。
因此,鉴别两者尤为重要。
急性肺栓塞胸前导联T
波倒置的特点,多从右向左变浅,且尚可伴有一过性S1加深,SIQIIITIII,SIQIII或QII ITIII、电轴右偏,V1~V5R导联S波挫折、粗顿等部分细微变化;而冠心病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特点,多从右向左变深,再根据各种临床表现以及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不难将两者区分开来。
(3)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5%,多为一过性改变,常在右心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正常后消失,也可以持续3个月至数年。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心电图指标,虽无确诊意义,但是,对于突然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应高度警惕。
伴随胸痛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不是前降支第一穿隔支以上水平阻塞,就是急性肺栓塞。
Petrov指出,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可能与肺动脉主干栓塞,造成右心室扩张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有关。
Petrov与Daniel均认为新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是肺动脉主干完全堵塞的标志。
(4)额面电轴右偏
肺栓塞患者QRS电轴可以呈现右偏、左偏或不确定电轴变化。
典型的电轴改变多描述为右偏。
Stein等发现,去除合并存在的心脏病因素后,两者发生率大致相等。
(5)aVR导联R波增高
急性肺栓塞后,aVR导联R波可迅速增高,随病情好转,R波又下降至恢复正常。
因此,aVR导联R波的动态变化,在肺栓塞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间接依据。
aVR振幅和肺动脉压呈正相关,急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肺动
脉突然堵塞,引起肺动脉压骤增、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和右心室扩张,其额面QRS波向量向右前增大,投影在肢体导联轴上表现为aVR振幅增大。
(6)顺钟向转位
胸前导联亦可出现明显的顺钟向转位图形,持续时间不定,可从数小时至数周不等。
(7)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率多为100~125/min。
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也常见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多为一过性,可能与右心房扩大和负荷加重有关,且可并存肺栓塞的其他图形改变,如SIQIIITIII、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由于心率加快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从而加重已经存在的心肌缺氧和循环衰竭。
(8)其他改变
心电图上还可见到肺型P波或PR段移位。
可能由右心房肥厚或右心房扩大所致。
有时也会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等改变,可能由于肺栓塞本身引起的生理损害所导致的心肌缺血,但也不能排除在病程中,出现危险并发症事件的可能。
综上所述,肺栓塞的主要心电图表现可总结如下:(1)SIQIIITIII型;(2)右胸导联T波倒置;(3)明显顺钟向转位;(4)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5)窦性心动过速;(6)QRS电轴右偏。
若发病前12导联心电图正常,发病后出现上述的一项或多项心电图改变,应高度提示肺栓塞。
2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应用中的局限性
急性肺栓塞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非特异性变化。
很难做到排除或确诊急性肺栓塞。
在掌握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它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
虽然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有了很大进展。
但是,大多数研究选择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报道心电图变化在可疑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心电图表现可能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但这种改变通常与严重的急性肺栓塞相关联,且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右心室劳损时,均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