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西楚霸王》有感
西楚霸王电影观后感

西楚霸王电影观后感《西楚霸王》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其独特的故事线和精彩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观后感的分享。
首先,影片深入探讨了权力与野心之间的斗争。
电影围绕着西楚霸王刘邦的一生展开,他通过智慧和胆识一步步登上巅峰,成为霸业的开创者。
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抗曹贵人、项羽等诸多强敌的殊死抗争,不断突破自我,同时也暴露出最真实的个人欲望和野心。
这让我想起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追求权力时可能遇到的道德和伦理的困境。
这种深入探讨人性的线索使得电影更加引人注目和思考。
其次,影片通过精彩的演员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演们的表演非常出彩,尤其是扮演西楚霸王的演员,他完美地诠释了刘邦这个角色,将他的智慧、坚毅和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其他配角也给电影增添了不少色彩,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这些精彩的演员表演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电影情节中,与角色共情。
此外,影片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也是令人难忘的。
制作团队通过精心的布景和服装设计,还原了西楚霸王时代的氛围。
场景的逼真程度和细节处理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音乐方面,用来配合剧情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感和紧张氛围。
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让电影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还融入了一些爱情和友情的元素。
虽然这些情节在整个故事中所占比例较少,但它们为电影增添了一丝温情。
西楚霸王始终与他的妻子、弟兄和朋友们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相互扶持、互相信任,共同面对挑战。
这些人际关系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容,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通过西楚霸王的一生,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的野心和欲望,思考权力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电影中的人物关系、情节推进和情感表达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平衡欲望和道德,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等。
这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娱乐,还能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综上所述,《西楚霸王》这部电影以其深入的人性探讨,精彩的表演和令人难忘的视听效果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一代霸王的悲歌 ——观《西楚霸王》有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一代霸王的悲歌——观《西楚霸王》有感悠悠的江水中,流逝了多少凄切的旧事;滚滚的波浪中,又浸湿了多少英雄无奈的叹惜?如今的乌江,物是人非的惆怅,今昔对比的凄凉,良辰美景断然变为伤怀之境,月与灯交织而就的乌江夜景由明亮骤然变得暗淡。
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空气之中,呼吸可感。
一想到当时的枭雄在此悲壮的自刎,而如今澄明的月光与璀璨的灯火在悲伤的眼眸中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感伤的催化。
当年意气奋发、气概如云的项羽,而如今,在这滚滚乌江之中早已觅不到他的踪迹,只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用他的傲气、霸气、骨气在这乌江亲手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悲莫悲兮生别离。
项羽是真正的霸王,却不是最好的君王,他有残忍的一面——下令把20万降军活生生的埋在在黄土地里,不顾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士兵的哀求,不管这些士兵的亲人的哀号,当悲凉凄苦的埙吹奏出更加催人泪下的楚歌时,心揪痛了,泪不能自控,于是怨恨起“西楚霸王”来;然而当虞妙弋的哥哥杀了当时的无用昏君,要被亚夫处死时,就是同一个西楚霸王阻止了,当听到虞子期为了成就自己而自杀时也流下了痛心的眼泪。
这么矛盾,如此极端的性格就同时出现在了一代霸王身上,真是不可不语为奇迹。
然而这并没有让霸王真的成就霸业,在垓下被刘邦大败,突破重围后逃到了乌江,而原本一代霸业只要他现在放弃战斗,回到江东,便能东山再起,但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那就不是西楚霸王了,,项羽是宁可站着死,也不会跪着生,他不会放下手中的兵器,从他拿起这兵器的那一天就没有想到过要放下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它高高举起,真正的霸王是接受失败却不允许自己再犯这样的错的。
看了《西楚霸王》,吕良伟的霸王,精准的把握了霸王的气质,霸气十足,却恰当的表现出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对待士兵犹如对待自家兄弟,一腔热血照日月。
一个深爱着虞姬的霸王,一身经历无数战役,也许,他已经累了,一生的战无不胜,他觉得已经够本了,他原本就没有把那天下王位大当回事,他只是想能够英武豪雄地痛快一生,也许只想在退出战场退出人生时有一个精彩的谢幕,能最后再痛快一回。
《史记西楚霸王》读后感

《史记西楚霸王》读后感
《史记西楚霸王》读后感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终于被我彻底看完了。
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列传中,我被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刚开始项羽学习识字和学习各种本领时因半途而废没学成,但项羽力能扛鼎,气压万夫,才气过人。
年青时他的志向便极为远大,后来还有取代秦始皇的信念。
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是中华数千年来最为勇猛的武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秦朝统治非常残暴,项羽与叔父项梁看到当地的农民被施加暴政,心里愤愤不平,下定决心要解放农民,为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上了战场。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单独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施展他过人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带着八千吴中男儿反秦起义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二世二年,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
项羽和刘邦也率军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与秦三川郡守李由激战,项羽以一人之力于万军之中斩杀李由,秦军大败。
项羽渡过漳河准备灭秦时已威震楚国,名扬诸侯,百姓们归顺于他,他将八千人的军队壮大到了四十万人,然后以势如破竹之势,轻松取得了反秦之战的胜利。
多么勇猛的项羽啊!三年灭秦之举,连史记司马迁都无比佩服。
中国文学名著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读书就要读好书,特别是
要品读咱们中国的文学名著,既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知晓中国的历史是如何开展的。
西楚霸王观后感【精彩10篇】

西楚霸王观后感【精彩10篇】西楚霸王观后感篇一项羽,原名项籍,字羽,是下相人士。
也就是今江苏省宿迁县。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本《项羽本纪》就描绘了他可歌可泣的英雄的一生。
《史记》一共分四种,“本纪”叙述帝王,兼以排列大事;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用“表”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等。
然而项羽虽未称帝,司马迁依旧把他记述在“本纪”之中,由此可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之高。
我认为,项羽是一个既英勇善战,却又十分温柔;既骄横残暴,却又有怜悯之心的人。
听起来似乎这些都是这意思截然相反的形容词,但这又确确实实地体现在了项羽的身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对立体,而项羽身上的这一点更是因为他本身性格原因和形势原因更是显得淋漓尽致。
从矩鹿之战中“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这一句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十分果断,懂得如何赢得时机的人。
但是在《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虽然对项羽的失败抱有无限惋惜与同情,却仍然没有将他神化,而是真实的还原了项羽的形象,坚持“不虚美,不隐恶”。
最后项羽临死前别姬的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雎不逝”更是成为千古绝唱,悲壮而凄凉。
最后于乌江自刎,那种宁折不屈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那你血染乌江的悲壮场景,令见者无一不为之动容。
这,就是一代盖世英雄项羽带给我们的极大的震撼。
西楚霸王观后感篇二“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后世对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
而项羽又是史记十二本纪中唯一一个没有统一中国而被列入帝王行列的人物。
项羽本纪从项羽二十四岁跟随叔父起兵到最后自刎乌江,历史跨度八年。
期间不乏被广为流传的“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后楚汉相争并于汉。
历史在这里没有用最通常的评价标准:“成王败寇”去评价项羽,而把他和刘邦都评为英雄。
读楚汉之争有感精彩5篇

读楚汉之争有感精彩5篇楚汉之争作文600字篇一今天上历史课给我们讲了楚汉相争的一个历史故事,从我的角度来看,项羽虽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而刘邦确实已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
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楚汉战争打了4年之久,刘邦终于坐稳了他的大汉江山,从布衣出身的刘邦,凭借一个诚字赢得了民众之心。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不错,刘邦以一个熟悉社会生活,了解百姓心情的小小的泅水之战胜了贵族出身的项羽。
项羽在敌军面前表现得无比勇猛,在刘邦面前却有些唯唯诺诺了。
项羽对刘邦摆下的鸿门宴,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又舍不得自己那大好人的形象放过了刘邦;明明已经切断了刘邦大军的粮道,只要他铁下决心不再放过刘邦于死地。
就这样,项羽的仁慈再次让胜利的天平在两人之间平衡。
毛主席曾说话:“项羽是个很好的军事家,却不是个政治家;而刘邦就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也许,正是刘邦的文武双全,所以才为后来的西汉王朝200余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刘邦成功的另一半,也归功于他能够采纳四面八方的意见,他在洛阳宫里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也说过:“轮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论统兵打仗、攻城夺池我不如韩信。
这三代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还不用,这是项羽失败的原因。
公元前1195年4月25日,一生叱咤风云的刘邦去世,他与子孙们共同创造了汉朝辉煌的未来,他功不可没!楚汉之争作文600字篇二项羽,自从秦朝灭亡后,在世间成为了位叱咤风云的角色,在他眼中,没有武力解决不了的事,他曾对刘邦说过,天下大乱只因你我两人,我们单挑,一决雌雄,别让百姓黎明跟着我们受苦,但刘邦却笑着推辞了,因为他想斗智,而不是斗勇。
项羽一生有一大过错,就是轻视他人,自以为他那力量就是战争胜利的主力,渐渐地,许许多多的精英良才都投奔于了刘邦,使刘邦得到了三大主力:管理后勤的萧何、出谋划策的张良、带兵作战的韩信。
楚汉传奇读后感

楚汉传奇读后感楚汉传奇读后感4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楚汉传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汉传奇读后感1《楚汉传奇》讲的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是,原本项羽和刘邦是结拜的兄弟。
但在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
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
从中我感受到刘邦是个小人,在刘邦当山贼,被秦军追杀时,是香芋救了他,但现在刘邦壮大起来了却背叛了项羽。
那从这件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们做人应该知恩图报,不能背叛别人,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感恩,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将来来回报在自己成长道路上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我们的祖国。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阅读资治通鉴有感精选篇1今天我看了《资治通鉴》的楚霸王自刎乌江。
它讲的是刘邦追击项羽来到固岭,商定与韩信、彭越汇合,可到日期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来,刘邦很着急,最后将韩信和彭越封王以后,两人立即支援,几面合攻项羽,项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乌江边了,却迟迟不渡河,手拿短兵器与刘邦作战,砍了几百人,自刎而死,刘项两家的争夺也就以刘邦胜利而结束了。
可刘邦为什么会胜利呢?以前是项强刘弱,刘邦为什么会扭转战局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会听从别人的意见,善于招募人才,比如张良、萧何、韩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还舍得拿钱,当时赏张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项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妇人之道,他看见士兵受伤甚至会流眼泪,可将领有功他又迟迟不肯封赏,所以人们才会默默离开他,刘邦听取张良的意见,给韩信封为大将军,项羽却只是对待他像对待一个小兵一样,从不听他的意见。
刘邦年龄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足足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他还有长者的风范、没有杀秦王子婴。
但是刘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爱破口大骂,萧何去追韩信时他回来就对萧何破口大骂:“那么多好将领你不去追,便去追一个韩信……”直到萧何解释后他才止住。
总之,刘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优点是大于缺点的,应该留名千史。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精选篇2《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
其所记载的历史时段,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多么伟大的著作!我在读他时仿佛自己亲眼看到一个个历史事件。
在历史故事中,我了解了古代人民是怎样学习,劳动,生活的,它们有许多困难是现代人感受不到,也克服不了的,“囊萤映雪”的故事让我们无法想象,古人在黑暗的夜晚是借助萤火虫的光亮和月光下的白雪反射出的光亮读书的。
让我感动的西楚霸王作文

让我感动的西楚霸王作文
让我感动的西楚霸王作文
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刚正不阿的真英雄,他就是项羽。
第一次在电视剧中看到他一生的事迹。
我为他感到挽惜。
征战一生,还是未能雄霸天下。
记得鸿门宴之时,项羽并不像那些庸俗的帝王那样,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而是顾及兄弟之情不错哦你也可以投稿,没有下狠手。
虽然这件事对于日后的项羽来说是自己犯下的'大错,种下恶根。
但这种重情义的汉子,值得我们歌颂。
《神话》中有一个片段“乌江自刎”,项羽用最大的嗓音喊出生命最后一刻的遗言“虽死,但我还是西楚霸王”。
当鲜血顺着宝剑流出来时,我的心在流血,我的眼睛在流泪。
项羽用自己一生的经历证明,他配得上“西楚霸王”这个称号!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屈服,算是一位真英雄了。
虽然没有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留传千古,为人歌颂不也很好吗?有时候真正成就霸主之业未必是一件好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项羽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使我为你折服。
在鸿门宴中重情重义,在乌江那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行为,巨鹿之战中的那种魄力等。
项羽,我是站在你的立场想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的每一个优点都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人能追赶上你的脚步。
你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倒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西楚霸王》有感
时间:2015-12-10 13:05:15 | 作者:陈道佳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这让我对历史又多了一些认识,对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有了一些更多的了解。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西楚霸王——项羽。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他的野心勃勃,鸿鹄之志;看到了他的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看到了他的豪爽豪迈,兄弟信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
自秦统一全国,秦始皇嬴政自称为始皇,楚国灭亡之时,他就许下雄心壮志,定要攻破秦国,恢复楚国。
之后,他带领着两万兵力攻打巨鹿,凭着他的聪明机智以两万兵力战胜了秦兵20万的兵力。
而后又乘胜追击来到棘原以几万兵力战胜了30万兵力,更是令人叹服。
他的这份超乎常人的勇气与魄力,着实让我为之一颤,真不愧为英雄豪杰。
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
说他有情,那是对于自己深爱恋人之情。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始终贯穿着这部影片,尽管项羽长时间在外征战,两人聚少离多,但始终剪不断的是两人深深的思念,以青丝长剑为鉴,两人不离不弃。
项羽为了虞姬愿意牺牲一切,即便是在外征战,也不曾忘记她而虞姬更是为了项羽不顾生命危险,只为去到他身边。
后来项羽听信吕雉之言而一怒之下放火烧了秦王宫室,却得知虞姬尚在人间,便发了疯似的不顾一切冲进宫内,只为救出自己心爱的人。
可见他们之间的爱之深,情之切,完全置生死于度外。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言其重义,那是他对于生死兄弟之义。
项羽对与其经战沙场,生死与共的将士的兄弟之义也让我十分敬佩。
秦楚棘原一战,部将钟离昧力战致残,令项羽大受刺激,竟然痛下杀手,下令将新降的二十万秦兵全部活埋。
刘邦项羽早早就结下了兄弟,后竟因争夺天下而反目成仇。
实力强劲的项羽想要置刘邦于死地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然而项羽却次次手下留情,终被刘邦逼到自刎于乌江的下场。
然而,乌江之滨,他“生为豪杰,死为鬼雄,江东子弟,顶天立地”的绝唱,却依旧萦绕耳际,供后人追思,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