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校准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23、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

23、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一、概述:为保证在现场进行电子皮带秤校准的量值准确可靠,校准结果达到公正、客观、准确,特制定本校准规范。

二、引用文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5-2002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的校准工作。

四、校准前准备1、校准前必须按《管理规定》的要求,与生产厂取得联系,拿到操作牌,并按生产厂的规定做好相应的标识。

2、校准设备、工具和其它辅助材料的准备。

必要的校准设备和标准链码,确认其精度等级范围;标准数字万用表;测速仪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讲机一套;通用仪器调试工具、扳手;其它辅助材料如干净的毛刷、软布等。

3、检查传感器,测速等接线应无破损、短路、开路的迹象且接触良好。

4、校准前皮带秤的外观检查确认皮带秤外型结构完好,制造厂名、商标、秤的名称、规格型号、额定流量、准确度等级、指示器分度值、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制造许可证标志;仪器设备外露件应无松动和机械损坏,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各端子应连接可靠;对秤目测检查四周间隙内不得有异物;称重传感器是否有异物卡靠;传感器输出是否正常,皮带运转有无跑偏,皮带托辊是否全部接触与皮带运转正常。

五、校准校准前对仪表预热30分钟,同时输送机承受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校检。

其步骤及方法如下:1、皮带速度变化率(1)速度测量,空称运行五整圈后,停止运行,在皮带直线段上用卷尺量取一定的长度,并在首尾划定标记,然后开动输送机运转一整圈,当皮带首尾标记与皮带机机架上的固定标记重合时,打开秒表记时,当尾标记与固定标记重合时停秒表,读取示值,依次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为皮带的运行速度V 0 。

V 0=L/T 0式中: L 所量皮带长度(米) T 0运行时间(秒)(2)速度变化率的计算按上述方法检测输送机在60%最大流量下,输送物时的皮带速度V 1,则皮带速度变化率为:St= ⨯100%所得结果应不大于额定速度的±5%。

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

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

**********公司电子皮带秤(链码)校准规范一、概述:为保证在现场进行电子皮带秤校准的量值准确可靠,校准结果达到公正、客观、准确,特制定本校准规范。

二、引用文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5-2002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京唐公司赛摩链码电子皮带秤的校准工作。

四、校准前准备1、校准前必须按《管理规定》的要求,与生产厂取得联系,拿到操作牌,并按生产厂的规定做好相应的标识。

2、校准设备、工具和其它辅助材料的准备。

必要的校准设备和标准链码,确认其精度等级范围;标准数字万用表;测速仪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讲机一套;通用仪器调试工具、扳手;其它辅助材料如干净的毛刷、软布等。

3、检查传感器,测速等接线应无破损、短路、开路的迹象且接触良好。

4、校准前皮带秤的外观检查确认皮带秤外型结构完好,制造厂名、商标、秤的名称、规格型号、额定流量、准确度等级、指示器分度值、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制造许可证标志;仪器设备外露件应无松动和机械损坏,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各端子应连接可靠;对秤目测检查四周间隙内不得有异物;称重传感器是否有异物卡靠;传感器输出是否正常,皮带运转有无跑偏,皮带托辊是否全部接触与皮带运转正常。

五、校准校准前对仪表预热30分钟,同时输送机承受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校检。

其步骤及方法如下:1、皮带速度变化率(1)速度测量,空称运行五整圈后,停止运行,在皮带直线段上用卷尺量取一定的长度,并在首尾划定标记,然后开动输送机运转一整圈,当皮带首尾标记与皮带机机架上的固定标记重合时,打开秒表记时,当尾标记与固定标记重合时停秒表,读取示值,依次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为皮带的运行速度V 0 。

V 0=L/T 0式中: L 所量皮带长度(米) T 0 运行时间(秒)(2)速度变化率的计算按上述方法检测输送机在60%最大流量下,输送物时的皮带速度V 1,则皮带速度变化率为:St= ⨯100%所得结果应不大于额定速度的±5%。

台秤校验管理制度

台秤校验管理制度

台秤校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台秤的校验管理工作,确保台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经过研究制订了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使用台秤的部门和人员。

三、校验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台秤的校验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 生产部门负责台秤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台秤校验的组织和执行工作。

4. 台秤使用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台秤的使用和维护,并积极配合校验工作。

四、台秤校验管理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每年初由质量管理部门制定台秤校验计划,明确每个台秤的校验日期和执行人员,并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2. 台秤校验准备校验前,生产部门应按照要求对台秤进行清洁和保养,保证校验的准确性。

3. 台秤校验执行校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台秤进行校验,确保台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校验结果记录校验完成后,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记录在台秤校验记录表中,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维修。

5. 校验报告提交校验结果应及时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五、校验标准及方法1. 校验标准台秤的校验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法和相关标准进行执行。

2. 校验方法校验人员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标准参考器具进行校验,进行准确性、稳定性和线性误差等多项指标的检测。

六、台秤校验记录及文件管理1. 台秤校验记录台秤校验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填写,并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2. 变更记录台秤校验中发生的任何变更和调整应及时记录,并报备有关部门批准。

3. 文件管理所有与台秤校验相关的文件应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七、台秤故障处理1. 故障报告台秤使用人员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给生产部门,并暂停使用。

2. 故障处理生产部门应及时派人进行维修或更换,修复后重新进行校验和审定。

八、台秤维护保养1. 日常维护台秤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台秤的日常维护,保证台秤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一、引言电子秤在工业生产和商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准确的称重数据对于产品质量和交易公正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操作。

本文将介绍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秤重结果准确可靠。

二、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校准经验,熟悉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校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静电设备,确保校准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3. 校准仪器和设备应经过合格的检验和校准,并记录其有效期和校准结果。

三、校准操作步骤1. 准备电子秤校准所需的物料和工具,包括标准物料和校准质量块。

2. 确保电子秤的电源连接稳定,以及秤盘的干净和完好无损。

3. 打开电子秤的标定程序,并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指引进入校准模式。

4. 将标准物料放置在秤盘上,确保其位置居中且稳定。

5. 校准程序将自动识别标准物料的重量,并将其设置为校准值。

6. 再次确认电子秤的显示结果与校准值一致,如果存在偏差,则进行校准修正。

7. 校准修正时,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引,使用校准质量块逐步调整电子秤的校准参数,直到显示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8. 完成校准后,关闭校准程序并保存校准结果。

同时,将校准记录标注并加以签名确认。

四、校准后的验证和记录1. 校准完成后,校准人员应进行验证,检查校准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是否满足要求。

2. 校准记录应详细记录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及有效期等信息。

3. 校准记录应存档保存,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核,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五、校准周期和控制1. 校准周期应根据电子秤的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校准。

2. 特殊要求的电子秤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定校准周期。

3. 校准周期外,如发现电子秤的称重结果存在明显偏差或报警提示,应及时进行校准或维修。

六、校准结果的应用和维护1. 校准结果应作为电子秤使用的依据,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电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使用电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使用电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引言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使用电子天平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遵守本规程,并通过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正确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天平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2. 术语定义- 电子天平:指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电子设备。

- 操作人员:指使用电子天平的工作人员。

- 标准物:指用于校准和检验电子天平的物体。

3. 安全要求3.1 电子天平的安装- 电子天平应安装在平稳的水平表面上,并远离电磁辐射和振动源。

- 电子天平的电源应接入正确的电源插座,且电源线应处于安全位置,避免踩踏或绊倒。

-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电子天平与其它设备或物体至少保持50厘米的距离。

3.2 电子天平的操作- 在使用电子天平之前,操作人员应检查其外部是否有损坏或异物,如有破损或异物,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部门。

- 操作人员应确保使用电子天平的环境干燥且温度适宜,避免水汽、化学物品或过高温度对电子天平造成损害。

- 使用电子天平时,应轻轻放置被测物体于天平托盘上,避免过度振动或碰撞,造成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 操作人员必须切勿将手指或其它物体放置在电子天平的测量范围内,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 若需要更换天平托盘,请在关机并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3.3 校准和检验- 在使用电子天平之前,应进行校准操作以确保其测量准确性,校准操作应遵循所附的校准指南。

- 定期对电子天平进行检验,以验证其准确性和操作正常性,并记录检验结果。

4. 紧急情况处理- 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请立即停止使用电子天平,并按照紧急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 若电子天平发生异常情况或出现故障,应立即上报维修部门,并在维修前停止使用。

5. 培训与指导- 操作人员在使用电子天平前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 培训和指导应包括电子天平的结构和原理、操作方法、校准和检验、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 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培训证书,并定期参加有关安全操作的培训和考核。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电子秤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规程旨在规范电子秤校验的安全操作,确保校验结果准确可靠,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安全准备工作1. 校验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校验知识和技能,并熟悉本规程的内容。

2. 校验人员在进行校验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所需的校验器材和工具是否完好,并确认其有效性。

3. 校验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校验现场的通风良好。

三、校验前的准备工作1. 校验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校验方法和校验器材。

2. 校验人员应检查待校验的电子秤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其停止工作,卸除任何物品,并清洁秤台。

3. 校验人员应将校验器材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并确保校验器材不会干扰电子秤的正常运行。

四、校验操作步骤1. 校验人员应根据电子秤的型号和规格,选择适当的校验质量,确保校验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 校验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将校验质量放置在电子秤上,确保质量均匀分布,避免任何强烈的震动或冲击。

3. 校验人员应按照电子秤的操作说明,启动电子秤进行校验,记录校验结果。

4. 校验人员应根据校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直到达到准确度要求。

五、校验结果处理1. 校验人员应及时记录校验结果,包括校验日期、校验质量、校验数值等信息。

2. 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3. 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需要进行归档。

六、校验后的清理工作1. 校验人员应将校验器材和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卫生和安全。

2. 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现场进行清理,清除任何杂物和污染物,并保持秩序。

3. 校验人员应将校验记录和相关文件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其安全和可追溯性。

七、校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验,不得随意改变校验方法和校验条件。

电子秤用砝码校准规程

电子秤用砝码校准规程

教您如何选择砝码:如您的天平最大称量是205g,可读性为0.001g(1mg)。

此天平的分辨率为205g/0.001g=205,000d。

依据此分辨率您应该从E2中选择一个相应的校验砝码计算公式为:分辨率=最大称量/可读性原则上,天平的校准砝码应当高于天平的准确度等级。

十万分之一的,最小刻度是0.01mg,属于一等天平(特种准确度级),用高等E1、E2砝码校准。

万分之一的,最小刻度是0.1mg,属于一等天平,用标准E2砝码校准。

千分之一的,最小刻度是1mg,属于二等天平,用E2或F1砝码校准。

百分之一的,最小刻度是0.01g,属于三等天平,M1或F2砝码校准。

十分之一的,最小刻度是0.1g,属于三级电子秤,M1砝码校准。

对于相同量程的天平在同一个实验室使用的,几台可以共用一套砝码,如您所买的砝码是E2等级的套装,那么相同量程的十万分位、万分位、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天平都可以用此套装来校准。

对于国标三级电子秤、电子地磅、汽车衡砝码的选择:原则上,是满量程校准,就是说300kg电子秤就用300kg的砝码校准,通常情况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就用三分之一量程校准(即30kg电子秤用10kg砝码校验,300kg电子秤用100kg砝码校准,100吨地磅用30吨砝码校准,具体情况如有不明白或校验方法可咨询小秦)。

电子秤用砝码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电子秤。

3.职责3.1品控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并负责本部门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2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4.校准程序4.1角差校准和线性校准4.1.1校准频率: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b)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c)正常使用时每三个月4.1.2校准前准备: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砝码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电子秤进行校准,确保其称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在用量程大于2000d的电子秤、电子台秤。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填写、归档、保管3.2生产技术部、物料部负责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4内容
4.1校准频率
4.1.1新购回首次使用前(第三方鉴定校准)。

4.1.2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第三方鉴定校准)。

4.1.3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本厂为12个月校验一次,第三方鉴定校准)。

4.1.4正常使用时每班班前(日常校准)。

4.2校准标准器具
4. 2.1 M2 级以上标准砝码:100g、200g、500g、1kg、2kg、5kg、10gk、20kg、25kg 4. 2.2标准砝码编号的基本形式:FM+部门首拼+容器具流水号
FM —X)—XX
----------- 流水号
----------------- 部门首拼(见附件)
5校准技术要求
5. 1电子秤日常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3个分度值。

5. 2电子称重复性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5. 3电子秤角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6校准方法
6.1检查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秤体是否稳定、水平放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
6.2接通电源,观察其零位是否正确,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6.3戴好手套,用两个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的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6.4第三方鉴定角差校准: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6.5第三方鉴定重复性误差校准:取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6.6校准误差判断:所读取数据与标准砝码的差的绝对值在误差值范围内,不合格应停止使用。

6.7校准结果记录:日常校准完后填写《电子秤日常校准记录》,第三方鉴定校准完后填写《电子秤第三方鉴定校准记录》。

7电子秤、标准使用的保养
7.1使用电子秤应注意保持清洁,秤面不得有灰尘、杂物等。

7.2保持电子秤水平状态,同时四角必须平稳可靠落地,不得有一角处于悬空状态。

7.3开启和关闭电子称要平衡,增减被称量物质必须轻拿轻放,以免电子称受损。

7.4称量时不准直接称量过热或过冷的物品,被称量物品的温度应接近室温,不允许称过重的物品,避免因超负荷损坏。

7.5保持秤内部及使用、保存环境干燥,避免线路受潮;
7. 6使用场地避免振动和较大的气流,避免出现称重不准确。

7.7标准砝码应保持清洁,存放在干燥容器中。

7.8标准砝码使用时需戴手套,轻拿轻放。

8相关文件
9变更历史
10.附录
附件《部门首拼》
《电子秤日常校准记录》JL-SC-067-00
《电子秤第三方鉴定校准记录》JL-SC-068-00
附件
部门首拼
****
电子秤日常校准记录
文件编号:记录编号:第1页共1页
备注:
****
电子秤第三方鉴定校准记录
文件号:记录编号:第1页共1页
填写说明:校准位置分别用①:左上角;②:右上角;③:左下角;④:右下角;⑤:中间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