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

合集下载

围术期轻度体温降低及防治

围术期轻度体温降低及防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围术期轻度体温降低的影 响
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01
02
03
心血管系统
体温降低可导致心率下降、 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呼吸系统
体温降低可引起呼吸频率 加快,增加呼吸肌负担。
神经系统
体温降低可导致意识模糊、 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
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手术难度
体温降低可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 难度。
减少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患 者暴露于低温环境中的时间,
以降低体温降低的风险。
药物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 预防体温降低,如使用抗胆碱
能药物或血管收缩剂。
治疗措施
复温措施
在手术后,采取适当的复温措 施,如使用加温床、加温毯等 设备,以促进患者体温的恢复

液体治疗
对于因体温降低而导致循环血 量不足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 的液体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 液循环。
案例二:长时间手术导致的轻度体温降低
总结词
手术时间过长,热量流失增加
VS
详细描述
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 在手术台上,热量流失增加,进而引起轻 度体温降低。这种情况常见于大型手术或 复杂手术。
案例三
总结词
麻醉药物影响体温调节
详细描述
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 导致轻度体温降低。此外,麻醉药物还可能 引起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速热量的流失。
麻醉药抑制体温调节
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机制,使患者对寒冷环境的 适应性降低。
麻醉药影响产热和散热平衡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产热和散热平衡失调,使患者更容易出现 体温下降。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发表时间:2016-05-20T11:16:05.1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作者:吕成伟[导读]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2)围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体温过低[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文献报道[2],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约为50%~70%。

由于加温设备缺乏和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手术患者的低体温问题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

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如何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

1.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1.1麻醉因素:手术时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

麻醉抑制了血管收缩、寒颤和非寒颤产热机制。

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但麻醉剂的使用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有些还能扩张血管,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3]。

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正常的体温自身调节功能,使体热从核心室向外周室重新分布,是大多数患者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区域阻滞麻醉亦抑制体温自身调节功能,但比全身麻醉范围小[4]。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低温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患者肺部,可增加呼吸道的热量的丢失[5]。

肌肉松弛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消除肌紧张及肌肉运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

老年患者胸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老年患者胸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取 21 0 1年 1月 ~ 0 1 l 本 院 接 受 2 1 年 2月
择 期 胸 腹 部 手 术 的老 年 患 者 2 8例 , 部 采 取静 脉 复 合 全 麻 , 2 全
年龄在 6 ~ 6岁 , 中发生低体温患者共 1 1 ,5 3  ̄ 2 18 术 4 例 3 ~ 6C12 例 ,4 3 ℃ 1 ,比例 高达 7 . 通 过采取有 效保温措施 3 ~ 5 9例 05 %,
在全麻手术 中, 由于麻醉药 对机体体 温调节 功能 的抑制 等 因 素 ,术 中容易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 可导致多种 并发症 如凝血 机制障碍 、 口愈合 时 间延 长 、 感染能力 下降 、 伤 抗 药物代谢 速 度降低等『 从 而影 响术后恢复及预后 。而年龄本身是围手术 】 I , 期 发生低体温的一个重要 因素 ,研究表 明老 年病人更 容易发
尿病知识 的欠缺 点进 行有针对性的宣教 。同时通 过结合糖尿 病健康 讲座培训 , 使患者掌握较全 面糖尿病康复知识 , 提高患 者的 自我管理 能力及 家属监督 能力 ,有效控制 了血糖 及并发 症, 降低 了患者 的再 次人 院率 , 轻 了社会及 家庭 的负担 , 减 提
2 2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水 平 及 再 入 院情 况 比较 , 表 2 . 2 组 见 。 表 2 2组 患 者 血 糖 水 平 及 再 次 入 院 率 比 较 例 ( %)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1 黎 明, 吴瑛. 内科 护理 学【 J 4 . M - 版 北京: 民卫 生出版社 , 第 人
2 0641 0 : 3.
糖 尿病 是一种慢 性 、 身性疾病 , 终 糖尿病 健康 教育是 糖
尿 病 治疗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目前 糖 尿 病 血糖 控 制 情 况 不 尽 人

腹部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腹部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取 的, 能 获 得 更 好 的疗 效 。 参 考 文 献
【 1 】赵 龙 凤 ,张 缭云 . 结 核 病 的 现 代 诊 断与 治 疗【 M] .北 京:中 国 医 药 科 技 出版 社, 2 0 0 1 :8 2 — 8 3 .
治 疗 满 6个 月 病 灶 未 完 全 吸 收 的 P P D 阴性 患 者 延 长 治 疗 后 , 继 续 吸 收 率 明显 高 于 未 延 长 治 疗 者 .而 对 P P D 试 验 强 阳性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4℃ ,观 察 组 和对 照 组 均 在 此 温 度 下 进 行 麻 醉 、手 术 。 观
察 组 手 术 过 程 中 采 取保 温措 施 ,身 体 裸露 部 位 披 盖 自制 的 小 背 心 、下 肢 垫 , 输 血 、输 液 加 温 ( 3 7℃ ) ,用 3 7℃ 液 体 冲 洗 体 腔 ,液 体 加 热 均 用 电子 恒 温 水 温 箱 。对 照组 也 在 手 术 室 温2 2 ~ 2 4 ℃下 进 行 麻 醉 、手术 ,但 不 采 取保 温措 施 。
选择 2 0 1 1年 5月 一 2 0 1 2年 5月 收 治 的 7 6例 腹 部 手 术 患 者 ,其 中 男 4 4例 , 女 3 2例 ,年 龄 3 6 — 8 5岁 ,平 均 年 龄 ( 6 4 . 6  ̄ 1 3 . 4 )岁 。7 6例 患 者 中 , 结 肠 癌 l 1例 ,原 发 性 肝 癌 4例 ,直 肠 癌 1 0例 , 胃 癌 6例 ,肝 内 胆 管 结 石 、 胆 总 管 结 石l 0例 。 胃 、十二 指肠 溃疡 6例 。慢 性 胆 囊 炎 、胆 石 症 1 1 例, 卵 巢 畸 胎 瘤 6例 , 剖宫产 1 2例 。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每 组 各 3 8例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在 男 女 比 例 以 及平 均 年 龄 等 方 面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低体温对围术期病人的影响和护理干预

低体温对围术期病人的影响和护理干预

中 国社 区 医 师 ·医学专 业 901O年第 19期 (第12卷总 第244期 )199
指 导术 后 胰 岛 素 用 量 ,使 血 糖 水 平 保 持 稳 定状 态。术后 血糖 不宜 降得 太低 或波 动 过 大 ,应 避 免 低 血 糖 的发 生 。本 组 患 者 均 未 出 现低 血 糖 。术 后 患 者 禁 食 水 期 间 主 要 为静 脉 滴 注 胰 岛 素 控 制 血 糖 ,同 时采 用 袖珍 式快 速 毛 细 血 管 血 糖 仪 于 每 晨 晚 监 测血 糖 ,并 依 据 血 糖 值 及 时调 整 胰 岛素 用 量 。静 脉 滴 注 胰 岛 素 时 注 意 匀 速 输 入 ,防 止 因输 液 速 度 影 响 血 糖 水 平 。
低体温 的影响 因素 :① 麻醉 因素 。麻 醉对体温调节 系统 的抑制 是导 致 围术期 低体温 的最 主要 原 因… 。与全 麻 类 似 ,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 ,体热再分布是导 致早期低体温 的主要原 因。椎管 内麻 醉 , 再 分 布 主 要 局 限 于 下 肢 ,阻 断 了中 枢 介 导 的下肢血管收缩反应 ,使 核心温度持续 降 低 ,且较全麻 术后 低体 温时 间长 ,且 体温 上升速度慢 ,在该种麻 醉下行 大手术的患
低 体 温 对 机 体 的 影 响 :① 轻 度 的低 体 温 已被 证 实 与 围术 期 心 肌 缺 血 、凝 血 病 的 并 发 症 相 关 。术 后 初 期 的 寒 冷 不 适 是 住 院 期 间 最 为 痛 苦 的体 验 之 一 ,有 时 甚 至超 过疼痛 。②伤 口感染 :低体温通过两种 方 式使切 口感染 。第一 ,低体温引发体温调 节性血管收 缩 ,皮 下 氧张 力显著 下 降 ,组 织 缺 氧 ,中性 粒 细 胞 功 能 受 抑 制 ,增 加 切 口感 染 率 ;第 二 ,低 体 温 直 接 抑 制 免 疫 功 能 ,包 括 T细 胞 介 导 的 抗 体 的产 生 和 中性 粒 细胞 非 特 异 性 氧 化 杀 伤 细 菌 的 能 力 ;第 三 ,低体温加 重术 后蛋 白的消耗 ,使 伤 口 愈 合 受 到 抑 制 。

围术期低体温

围术期低体温

,因此应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低体温研究的未来方向
围术期低体温的机制研究
进一步探索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机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体温监测技术的改进
开发更准确、实时的体温监测技术,以便及 时发现并处理围术期低体温。
低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研究围术期低体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包括 心、肺、肝、肾等器官的功能变化。
围术期低体温
汇报人: 2023-12-0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低体温的发生机制 • 低体温的预防与治疗 •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围术期低体温的护理与照护 •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围术期低体温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的患者核心体温低于36℃的情况。低 体温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麻醉、手术室温度、患者自身生理 特点等。
预防和治疗策略的优化
根据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机制,寻找更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与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新型保温设备
开发新型的手术室保温设备,以 便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保持患者 的正常体温。
体温保护剂
研究新的药物或试剂,能够在手 术过程中有效地保护患者的体温 。
复合保温策略
采用多种保温策略相结合的方式 ,如手术室保温、输液加温、输 血加温等,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 疗围术期低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和 寒战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低体温。此外,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较低,也可能是一 个重要因素。
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
低体温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免疫系统功 能下降和术后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 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围术期低体温

围术期低体温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低体温影响免疫功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心血管并发症
低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并发症。
影响药物代谢
低温可能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发生机制
手术因素
手术过程中暴露的脏器和组织 过多,导致散热增加。
麻醉因素
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中枢的抑制 作用。
环Hale Waihona Puke 因素手术室温度过低,导致患者散热增 加。
张。
肺部感染
低体温可能降低肺部免疫力, 易导致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
低体温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如 哮喘等。
凝血功能
出血
低体温可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
血栓形成
低体温可能促进凝血功能亢进,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免疫系统
免疫力下降
低体温可能降低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使患者易受感染。
术后感染
低体温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如手术部位感染等。
03
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措施
1 2
保温措施
使用加温毯、暖风机等加温设备,对手术室进 行加温,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减少患者的 热量散失。
减少皮肤暴露
尽量减少患者皮肤的暴露面积,注意遮盖保暖 ,如使用保温毯、裤腿等。
3
静脉输注加温
将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左右,以减少低 温液体的输入引起的体温下降。
的情况下,需加强体温保护措施。
案例三:腹腔镜手术患者
患者基本信息
年轻女性,因卵巢囊肿行腹腔 镜手术,无其他重要病史。
手术过程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 间约为2小时,术中患者体温下降 至32℃。
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建立可导致热量 散失增加,进而引起低体温,需特 别关注此类患者的体温监测与保暖 措施。

围术期低体温

围术期低体温
围术期低体温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围术期低体温的定义与影响 • 围术期低体温的原因 • 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与处理 • 围术期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 围术期低体温的研究进展
01
围术期低体温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 围术期低体温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正 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自主调节机制维持体温在相对稳定的范围 内。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手术操作、环境温度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体温可能会下降。

减少暴露部位
02
尽量减少患者暴露部位,如覆盖保温毯、减少皮肤暴露等措施
,以减少热量散失。
保温冲洗液
03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温热的冲洗液,以减少热量散失和降低低体
温的发生率。
低体温防治药物的研究
中药研究
研究具有温阳散寒、益气活血等功效的中药,用于防治围术期低 体温。
西药研究
研究能够提高机体产热、降低散热的药物,用于防治围术期低体 温。
温下降。
体腔长时间暴露还会增加感染的 风险,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03
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与处理
提高手术室温度
手术室温度应维持在 24-26℃,湿度保持 在40%-60%。
手术过程中,手术室 的门应保持关闭,以 减少冷空气的流入。
手术台面和手术医生 的手套应保持温暖, 以减少与患者的热量 交换。

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低体温
通过监测与评估,能够及时发现低体温,避免因低体温引起的并 发症。
指导治疗
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加温、保 温等措施。
提高手术安全性
围术期低体温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心肌缺血等,通 过监测与评估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西 医学 2 1 0 2年 9月第 3 4卷 第 9期
17 15
老年 腹部手术患者 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 系
黄永婵 车红英 庞晓军 梁华珍 陆慧芳 王小平
( 广西钦 州市 第二 人 民医 院医务科 , 钦州 市 55 0 Em lchh 16 cm) 300;— m :ce@ 2 .o
12 方 法 对 照 组 患者 于 术 中采 取 常 规 保 温方 法 , . 即手 术 间温度 为 室温 , 中输 入血 液 、 术 中使 用 的 术 手 冲洗液及皮肤消毒液均为室温 , 不做任何加温处理 。
17 16
i dc lJ un lS p 2 1 V Z3 N . Me i o ra , e . 0 2, o. 4, o 9 a
22 不 同体 温的 SI 生 率 10例 患 者 中, . S发 6 体 温≤ 6 3 ℃共 4 例 , 5 感染 1 例 ; 2 体温 > 6C 15 , 3  ̄共 1 例 感染 5例 , 温 ≤3  ̄ 体 6 C的患 者 S I S 发生 率 高 于体 温 > 6C的患者 ( 6 8 , 0 o o 。 3 ̄ x =1 .5 P= .o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老年腹部手术患者 10 6 例 随机 分 为两组 。 实验 组 8 在 围术期 实施 综合保 温措 施 , 0例 对照组 8 采取 常规保 温护理 , 察 两组 患者低 0例 观
体 温及 手术部 位 感染发 生率 。结果 实验组 患者 手术部 位 感 染 率 为 5 O , 体 温发 生率 为 7 5 , .% 低 . % 均低 于对 照组 的 1 . % 、8 8 ( 0 0 ) 6 3 4 . % P< .5 。体 温 ≤3 o 患者 S I 生率 为 2 . % ( 2 4 ) 高于体 温 >3 ℃ 患者 的 6C的 S发 6 7 1/ 5 , 6
2 结

对 照
2 1 两 组 围 术期 低 体 温 、 S 发 生率 的 比较 . SI
组患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 温发 生率 、 S 发 生 率 均 高 于 实 验 组 SI
( P均 < .5 。见 表 2 00 ) 。 表 2 两 组患者 围术期 低体 温和 S I S 发生 率 的比较 ( % ) ,
1 3 评价 方 法 .
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 温与 SI S 的关系 , 们对 20 我 09 年 7月 至 2 1 00年 1 在 我 院施 行 腹 部 手 术 的 老 年 2月 患 者 10例进行 了对 照研究 。现报告 如下 。 6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本 组 需行 腹 部手 术 患 者 10例 , . 6 其 中男 19例 , 5 0 女 1例 , 龄 6 年 0~8 7 . 3±6 8 ) 7(0 4 . 2 岁 。溃疡 病 胃大部分 切 除术 4 5例 , 直肠 癌 根 治术 1 6 例, 结肠 癌根 治术 2 1例 , 囊结 石胆囊 切 除术 2 胆 5例 , 胆 总管 切 开取 结 石术 2 O例 , 胃癌根 治 术 1 , 梗 7例 肠 阻肠 粘 连松解 术加小 肠切 开减 压术 9例 , 肿瘤 肝 叶 肝 切 除术 7例 。按 随机 数 字 表法 随机 分 为实 验 组 和 对 照组 , 组 8 每 0例 。两组 患者 性 别 、 龄 、 术 时 间 等 年 手 方 面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具 有 可 比 P .5 , 性 。 见表 1 。
表 1 两组 患者 一般情 况 比较
13 1 低体温的判 断: .. 术前采用水银体温计监测腋 温, 人手术 室后 采用 多功 能 监 护仪 监 测 直肠 温 ; 前 术 3 i, 中每 隔 3 n 术 后 1h4h作 为体 温监测 0mn术 0mi, 、 时点 , 任一监测时点出现体温低 于 3 ̄ 者 即判定为 6C 低体 温 J 。 132 SI .. S 判断 : 染 分为切 口浅 部 、 部组织 感染 、 感 深 器官 或腔 隙感染 。观 察术后 手术 部位感 染 , 院后 随 出 访 1 月; 个 采用 双盲 法 由专 人 负 责评 价 两 组术 后 SI S 的发 生情 况 。 14 统计 学方法 所有 数据 采用 SS 30软 件进 . PS1. 行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以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x 检验 , P< .5为差异有统 以 00 计学 意 义。
4 3 (/ 1 ) P< .1 。结论 老年 腹部 手术 患者手 术部位 感 染与 围术期低 体 温有 关。综 合保 温措 施 可 有 .% 5 15 ( 00 ) 效预 防 围术期 低体 温发 生 , 降低 手 术部位 感 染发 生率 。
【 关键词 】 腹腔手术; 围术期 ; 低体温; 手术部位感染 【 中图分类号】 R66 【 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5 - 0 (0 2 0 . 7 - 23 34 2 1 )91 5 2 4 1 0
手术 部位 感染 (ug a sei et ns T是 外 科 sri l i fco ,s) c t n i 手术 的常见并 发症 之一 。据统 计 , 国手 术部位 感 染 我 的发生率高达 1% 一 8 , 3 1% 居医院感染的第 3 1 位 。 1 引起 SI 见 的因素包 括预 防性 抗 生素 使用 不 当 、 S常 缺 乏血糖控制、 肥胖 以及低体温等 , 目前关于围术期低 体 温是 否会 引起 SI尚有 争 议 。为 探 讨 老 年 腹 部 S J 实验 组在 实施 常规保 温方 法 的基 础上 , 中所用 冲洗 术 液、 血液 、 肤 消 毒 液 均 放 人 电 热 恒 温 箱 内 加 热 至 皮 3 3  ̄后 再使用 , 术 台下 垫循 环 水 温毯 ( 7~ 8C 手 设定 温 度 3 4 ℃ )保 温 措 施从 术 前 4h开始 至 术后 4h 8~ 0 , , 并 根据患 者情 况进行 调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