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月潭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精选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宝岛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2.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较长的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课文朗读(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和指正句子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组词。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学生结合课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课题“日月潭”,并在下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原文。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写一段关于日月潭的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日月潭》,学生了解了我国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感受到了祖国宝岛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随堂练习,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生字词的认读和句子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二年级下册《9.日月潭》导学案

9日月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认读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3.能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重点: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难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知识链接:台湾中国东南部的一个省,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是祖国的宝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大声地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还会轻声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
②我会写出下面生字的读音。
()()()()()()()()()环绕茂隐境筑晰朦胧③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提醒大家易写错的字是、。
3.熟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读完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二、合作探究:1.小组内认读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2.朗读比赛。
把课文准确、熟练地读给大家听。
3.画出课文中描写日月潭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组合作探究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①形近字比较识记:坏——环烧——绕稳——隐钓——约岛——鸟纱——沙②形声字识记:晰朦胧境6、巧手练写字。
读一读,看一看,写一写。
完成课后“我会写”,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三、拓展延伸: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五、课堂检测一、比一比,组词。
岛()纱()绕()隐()晰()胧()鸟()沙()浇()急()析()笼()二、把下面的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环——()()胜——()()境——()()盛——()()9、《日月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得当,语言生动优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9日月潭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9月日潭一、课文背景1.1 课文简介《月日潭》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写月日潭美景的咏叹诗。
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台湾的一处自然景点——月日潭,并学习到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语言技巧。
1.2 月日潭简介月日潭位于台湾南投县,是全台最大的高山湖泊,也是台湾八景之一。
月日潭水质清澈、美景如画,是众多游客来台湾必去的景点之一。
同时,月日潭也是台湾自治行政区日月潭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文解读2.1 诗歌结构分析本课文是一首八句诗,共分两段。
第一段描述月日潭的美景,第二段则重点描绘了月日潭变换不同颜色的景色。
2.2 诗歌意境分析本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表现月日潭的美景,以诗人的眼睛来描述美景,借助这种表现手法,将人们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月日潭景色的多变性,表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多彩。
2.3 语言技巧分析本课文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象征等,从而达到更好地表现月日潭的美景和神奇。
如“湖水绿得像翡翠,蓝的像天空,绿又兼蓝,一块儿”一句,是将绿与蓝的颜色进行对比,表现了月日潭水色的清澈和多彩。
三、学习反思本课文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月日潭的美景,运用了众多的语言技巧,使学生们对诗歌的特点、表达技巧有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同时,学生们也了解到台湾的自然美景,增长了见识和知识。
因此,本课文是一篇很好的启蒙课文,为学生们的发现和创造提供了范本和启示。
四、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月日潭》一课。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月日潭的美景和台湾的自然景观,掌握了诗歌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9日月潭

9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9、日月潭

环绕
茂盛
隐隐约约
建筑
清晰朦胧仙境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日月潭很深,湖水 (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 小岛,叫( 光华岛),这个岛 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 太阳),叫( )潭; 日 圆的( 月亮),叫 南边像弯弯的( (月)潭。所以人们称它 日月潭)。 (
光 华 岛
中午的日月潭
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 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9、日月潭(练习)

读一读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隐隐约约 建筑
朦胧
环境
清晰 展开
轻纱 名胜古迹
省会
岛 展 建 纱 胜 省
读读记记
太阳高照 风光秀丽 湖水碧绿 隐隐约约 蒙蒙细雨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湖中央有个小岛。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 (1)树上长出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面上飘着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 )的湖水 ( )的雾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太阳 (
)的月亮 (
)的树木
)的小岛
(2)日月潭是我国( 台湾省 最大的 ) 一个( 湖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
两半 把潭分成(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 ),
叫( 日潭 )。 南边像( 弯弯的月亮 ), 叫( 月潭 )。 日月潭( 风光秀丽 ), 吸引了( 许许多多的 )中外游人。
2024年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精选

2024年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第一节《美丽的日月潭》,详细讲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美丽的传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相关传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日月潭传说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优美句子的欣赏。
重点:掌握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相关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月潭风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让学生拿出地图,找出台湾省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2)讲解日月潭的名字由来,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历史文化。
(3)讲述日月潭的传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解析(15分钟)(1)逐段解析课文,让学生了解日月潭的自然风光。
(2)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4. 随堂练习(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等题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地理位置:台湾省(2)名字由来:日潭、月潭(3)传说:太阳、月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日月潭位于我国的(),因湖中有()和()而得名。
(2)简答题:简述日月潭的传说。
2. 答案:(1)台湾省;日潭;月潭(2)传说中,太阳和月亮曾降临人间,分别落在日潭和月潭,因此得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传说有了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欣赏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9日月潭课件

日月潭
日
月 潭
潭
光华岛
台湾省 )最大的一 日月潭是我国( 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那里(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周围 有许多(名胜古迹 )。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清晰
朦胧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景和周围的建筑,都 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 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 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看谁读的最准确。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湖水碧绿
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
太阳高照
风光秀丽
阿里山的美景
一个大湖高山躺 ,
北边圆圆像太阳, 南边弯弯像月亮, 日月潭上好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在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二、情景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
(出示课题)
3、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
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课文朗读,顺势学习生字读音。
四、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先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完成填空。
再做小导游介绍。
日月潭在()。
因为湖水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分成了(),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
所以这个就叫()。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
谁想做小导游?
5、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6、生介绍。
(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
7、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
五、写字指导。
“岛””“展“环”“绕”“建”“纱”
重点指导“展”和“建”。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与走之儿区别。
六、结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下堂课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男女生分段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细读品味
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隐隐约约”
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二)中午的日月潭
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
a、重点理解: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诵指导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件出示)
b、重点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
c、朗读指导
3)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
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四、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说一说、写一写。
五、写字指导。
指导剩余的字,重点指导“隐、茂、省”。
五、实践活动。
你知道台湾还有什么美景吗?把搜集来的资料办一期“走进台湾”的图文展。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台湾省台中高山
形美:像太阳像月亮
清晨隐隐约约
中午清晰 (晴天) 风光秀丽
朦胧 (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