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疏导记录表
家长谈话记录

与学生家长谈话记录表
人的感觉是自卑、不自信。
家
庭
情
况
家住陕西洛南永丰镇张坡村,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
和自己,爷爷、奶奶在家务农,爸爸在外打工,妈妈照顾我和妹妹上学,爷爷、
奶奶年龄较大身体欠佳,家庭经济比较紧张。
走访
目的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和家长联手,共同疏导、教育孩子,使孩子树立自信
心,消除其胆怯和自卑的心理,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到班集体中,积极乐观投入到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去。
走访
内容
就学生在学校的纪律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同学的关系,课堂表现
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就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格特点及生活习惯等进行了描述。
家长表示要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教育自己的孩子,尽最大努力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
工作,自己也承诺一定不会辜负家长的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
影,树立起自信心,成为一名阳光的男孩。
走访
体会
通过走访交流,使我对该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为自己对该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提供了可贵的信息资源,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家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重要性。
学生姓名
冀群宇
班级
七年级1班
家长姓名
冀志敏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陕西省洛南县永丰中学
走访时间
2017年4月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2021年9月16日
地点:某中小学
参与人员:该校家长代表
主持人:心理健康专家张老师
内容:
1. 阐述家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张老师首先分享了一组数据,指出我国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抑郁等,严重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家长必须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为此不断努力。
2. 指导家长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张老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例如:
(1)积极寻求帮助:如果您出现了心理问题,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者寻找身边可靠的朋友、亲人帮助。
(2)参与身心训练:可以参加身体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等,也可以采用放松、冥想等技术缓解压力和焦虑。
(3)自我控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的侵蚀,调节心情、保持心情愉悦。
(4)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忙碌的生活中,要找到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增强自己的内心满足感。
3. 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张老师提醒家长,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健康等各个方面,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家长也可以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交友等情况。
4. 总结及建议:
张老师总结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内容,再次强调了家长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和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他建议家长可以多留出时间陪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聆听孩子的心声,既能加强亲子关系,又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记录表

3、家庭因素中父母情绪的影响。(结合第一个案例故事《究竟谁的脾气大》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4、学校因素中教师不负责任的言行。(结合某些教师都后进生的歧视、体罚等来说明)
5、社会因素。(不良朋辈群体的引诱、具有暴力色彩的娱乐活动等)。
二、家长互动交流:回忆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结合实际谈谈对问题的看法: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知道了家长也应尊重孩子的隐私,家长普遍认为有所收获。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5年10月14日主持人:周校长参加人数:86人
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教案目标
通过教案,使家长认识到,应该怎样对待脾气暴躁的孩子,怎样合理的进行情绪疏导,积极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要努力学会自控,经管好自己的情绪,积极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2015年9月13日主持人:周校长
参加人数:86人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
教案目标
1、通过分析教育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呵护孩子心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使家长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灵。
重点难点
分析现实案例,让家长学习感悟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懂得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
1、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用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不随便发怒。
2、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用巧妙的方式作出回应。一个拥抱、一句理解的话语等都会安抚孩子的情绪。
3、父母给孩子提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打球,听音乐,散步等。
4、父母表达愤怒情绪时,避免冲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绪。用平等、民主、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环境代替那种打骂的方式。
(完整版)心理辅导记录18个表格

心理辅导记录
基本 姓名 李某
性别
男
年龄
11 岁
情况 班级 五( 1) 辅导时间 11.16 咨询老师 常利利
该生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 ,总感到前途渺
问题 茫 ,对一切都不顺心 ,老是想哭 , 但又哭不出来 , 即使遇到喜
表现 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 ,过去很有兴趣去看电影 ,听音乐 ,但后
来就索然无味 .在学校不喜欢和和老师和同学接触 ,喜欢独
辅导 效果
在老师、家长的特别关怀下有了一点儿进步。上课专 心时,情绪特别高涨,能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特 别响亮。
心理辅导记录
基本 姓名 黄某
性别
男
年龄
11 岁
情况 班级 五( 4) 辅导时间 11.16 咨询老师 常利利
情绪暴躁、易冲动,爱使用暴力胁迫他人服从 , 周围
问题 有一群惧怕他的学生。与前任班主任的关系很僵,前任班
基本 情况 问题 表现
分析 诊断
辅导 过程
心理辅导记录
姓名 徐某
性别
女
年龄
10 岁
班级 四( 3) 辅导时间 9.19 咨询老师 常利利
学生很腼腆,不太合群,平时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
上课也是闭口不言,即使你提问她也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
声。做作业速度很慢,质量不高,学习成绩也一直停滞不
前。
通过观察,该女生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
辅导 效果
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 x 渐渐变了:渐渐地 他不要送到教室门口了,也不找理由不上学了,现在课堂 上也能大胆发言了,说话声音也大了。
心理辅导记录
基本 姓名 胡某
性别
男
年龄
10 岁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三代单传,视为宝贝,害怕他受到一点点委屈,而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爱打架,母亲任其自然,父亲回到家,其母亲就会告之父亲,其父是一个暴发户,文化素质低,没受过多少教育,就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于是采取打骂方式教育孩子,时间一长,就渐渐变的敌视别人,自我封闭。
社会文化因素:同伴群体的排斥。
1、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让案主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爱打架孩子,多半是因为“肌肤饥渴”,班主任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有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帮他把桌子收拾干净。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我想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的。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
我根据他的具体表现简单分析他可能在两种心理需要上得不到满足:①被接受、被尊重;②想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且案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叛逆情绪,经常不能控制地找茬来让同伴关注他。
求助者自述:刘老师,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去招惹其他同学,让他们跟我玩耍,但他们不理睬我,我很气愤,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打倒,我才解恨。过了想起来真不应该,我其实很想学好,但他们不给我机会,老师、同学都看不起我是一个没有妈妈的野孩子,有时看到他们我就想吐,所以我想逃避他们,反总我是一个坏孩子,怎么学也学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逃学,离开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
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环境是改变学生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学生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爱是可以完成一个转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
根据案主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辅导:
(3)与家长沟通。
心理健康家长访谈记录

心理健康家长访谈记录一、谈谈学生的行为习惯。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校园内都能主动遵守校纪校规,能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主动为班集体出力。
例如:秦徐铭同学能始终抓好班集体的卫生工作,每天不辞劳苦地参加到打扫微机房的工作中去。
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同学们佩服,部分男生在他的带领下也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学校里开展了评选文明班级、推选环保小卫士活动、选举文明餐桌,这些使孩子们成了一个个令人放心的孩子。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再看看他们出了校门后的样子吧!有些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又如何呢?这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最清楚了,许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因为老师的权威孩子才不得不这么做的,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为孩子做过什么,你们能否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呢?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你们是否注意了自己平时的点滴言行呢?是否真正为了自己孩子的来?有些家长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做个善良的人,做个乐于助人的人。
二、家长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责工作!1、以平等的心来对待孩子。
孩子在物质上可以说是幸福的,但你们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是父母的权威与呵护,更渴望的可能是拥有能理解他,和他倾心交谈的朋友,不至于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无处倾诉,只能将它们锁进日记本内。
2、要学会科学地爱孩子。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爱,他们更需要有精神上的支持。
孩子不需要父母的溺爱,溺爱只会使他们走入歧途;他们也不希望有过于严厉的关爱,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如果您的孩子做十题答对三题,与其责骂:“你这么笨,才会三题。
”何不用鼓励的话来说:“你真不错,答对了三题。
既然能答对三题,多努力一下,别的也就都会了。
”3、经常了解孩子学习或生活上的需要。
对孩子的教育要诚恳、深入、有力度,经常找孩子谈心,不要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学习上的需要应尽量给予满足,配合老师做好查阅工作,如有特殊情况,可书面或电话通知老师,与老师达成协议,以免在孩子心目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2015高考家长心理疏导

2015高考家长心理疏导:九大细节有人说,高考就像一场激烈刺激的比赛,考验的不仅是赛场上选手的实力,也有赛场边观众的神经。
考生们正在紧张地复习准备时,家长们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孩子成绩不理想怎么办,孩子情绪不好怎么办,孩子有早恋倾向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让家长们挠头不已。
下面为家长们剖析高考考前最关心的九大细节问题,并送上锦囊妙计。
1.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我们每天都盯着他完成作业,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去?答:学习的过程是孩子对知识从认知到运用,并形成自己学习策略、思维的过程,这不是靠家长盯着就能完成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温馨的关照,给孩子创造独立的学习活动空间。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孩子开着门,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有人关心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紧迫盯人。
2.孩子平时学习很累,我就照顾好他的生活,连家务都不让他做,为什么孩子成绩没有长进?答:有些家长不明白,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
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
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扫地、洗洗碗,不仅可以让他的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
3.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我比他还紧张,没考好就特别着急,甚至睡不着,怎么办?答:每年高考前都有很多家长出现焦虑症状,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有许多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怕自己的心愿不能完成。
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等,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目标,可以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目标。
目标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那种,这样大家都能看到成果,增强信心。
因此,呼吁家长们把焦虑的心情转化成实际行动,帮助孩子切实提高成绩。
4.我的孩子总在考试结果出来前焦虑不安,我该怎么帮助他?答:对于学生考前焦虑,家长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谈虎色变”。
其实出现焦虑是正常的,只是要把握好度。
如果学生对高考一点都不焦虑、不担心,也不是好现象。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辅导个案个案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就读学校:
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主要问题描述:
该孩子来访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问题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对孩子的影响等。
家庭背景信息:
父亲情况:(年龄、职业、是否在家、与孩子关系等)
母亲情况:(年龄、职业、是否在家、与孩子关系等)
家庭结构:(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等)
家庭氛围与沟通方式:描述家庭的氛围(如融洽、紧张等)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
孩子背景信息:
个性特点:描述孩子的性格特点(如外向、内向等)、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等。
家庭作业情况:描述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和习惯。
社交情况:描述孩子的社交能力、朋友圈子和与同龄人相处情况等。
辅导目标与计划:
根据孩子的问题,制定明确的辅导目标和计划,包括具体的辅导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辅导过程记录:
- 日期:
- 内容记录:
- 孩子表现:
- 家长反馈:
反馈与评估:
根据辅导过程和家长反馈,对孩子的状况进行评估,并记录下一步的辅导计划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