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图像阶调复制
包装印刷纸张对印刷图像不同阶调色彩复制效果的影响分析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喷墨打印纸对喷墨打印呈色性能影响的研究学生:张倩倩学号:201101030309学院:轻工与能源学院专业:印刷工程指导教师:梁巧萍2015年6月12日喷墨打印纸对喷墨打印呈色性能影响的研究摘要喷墨打印纸对喷墨打印呈色性能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以数字印刷工艺原理、印刷色彩学、印刷品质量控制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参考胶印质量评价方法,设计出数字喷墨印刷测试版,测量得到需要的实验数据;根据喷墨印刷的工艺原理,对喷墨印刷质量评价基本参数实地密度、相对反差K 值和网点扩大等进行实验,分析承印材料对打印性能的影响。
测试了不同喷墨打印纸的定量、白度、挺度、粗糙度、透气度和吸收性;在相同条件下打印喷墨打印纸,测量各印刷品的质量参数:色密度、印刷网点扩大、印刷反差、色调误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白度较高,表面粗糙度较小的纸张更适合喷墨印刷,另外,通过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每个喷墨打印纸的呈色范围,以期能够在喷墨印刷生产中能够更好的掌握其印刷适性。
关键词:喷墨印刷,承印材料,印刷适性,色域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Ink-jet Printing ColorPerformance on Ink-jet PaperABSTRACTResearch inkjet paper for ink-jet printing coloring performance impact mainly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principles, printing color science, print quality control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reference offset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the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beta, the measured experimental data needs。
第四章印刷图像阶调和颜色合成

灰平横曲线
三色印刷色谱
灰平横数据
C
3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0
M 2 6 13 23 32 41 52 62 73 83 93
Y 2 7 14 24 33 42 53 64 75 85 95
5.5黑版的应用
黑版的作用
A.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B.稳定图像的颜色 C.加强暗调层次 D.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E.解决文字印刷
5.5黑版的应用
黑版的种类 短调黑版
辅助色版,用于 常规复制、UCR
长调黑版
主要色版,用于 灰成分替代
UCR作用范围
UCR计算原理
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 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 墨中的两种加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 相同的视觉效果
UCR=S-(L-S)/k
k一般取5。意味着:当L与S的差 值大于或等于五倍左右的S时,就 没有底色去除量了。
底色去除的参数
底色去除功能由起始点和去除量来控制 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
灰成份替代的理论依据
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 黑墨再现的视觉可分辨梯级大于其它各 基本色所再现的梯级。因此,尽可能多 的引入黑墨有利于扩大色彩空间和阶调 层次。
灰成份替代的规律
光替
学代
和 视 觉 效 应 一 致
前 提 :
替 代 前 后
中 性 灰 成 分
印刷复制原理

3. 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色光同时反映 于人眼,视觉会产 生另一种色光的效 果,这种色光混合 产生综合色觉的现 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的加色 混合。
可以认为,白 光是由等量R、G、 B三色光合成的。
R YM
W GCB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 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 点(绝网)
4.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Why?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浅………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表达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表达连续调?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表达原稿是 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2. 层次: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 关于阶调层次的根本术语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 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 1~3成网点) • 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 范围(7~9成网点) • 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 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何进行颜色分 解?
滤色片
原稿
Y阴片
M
C
Y阳片
Y印版 着墨
印刷品 加色法色环图 减色法色环图 返回:颜色合成 返回:总结
2. 颜色合成的方法:
阶调复制曲线

如果一个正常原稿得到了理想复制,那么梯尺上的每一 个阶调能准确再现,这时,可以用一个45°的直线表达 理想的反差。反差值γ 的数值可用下式计算: γ =y/x 式中:x表示水平轴坐标,而y表示与x对应的垂直轴 的坐标值。当复制曲线与水平轴的夹角小于45°时,印 刷复制品将丢失反差。有时候,复制品在高光部位反差 高,而在暗调区的反差低 限制因素是印刷条件:最佳复制不可能超过最高印刷密 度。
。
2.通过印刷实验和测量决定印刷特性曲线。因为印刷图 像通常不可能跟原稿的密度范围相匹配,解决这个问题 的方法是压缩原稿的阶调范围,使其和纸张、油墨能够 再现的密度范围相匹配。 所谓阶调压缩就是在压缩和减少原稿阶调的基础上,进 行印刷复制,但印刷图像的外观看起来还是正常的。不 管是用涂料纸印刷还是用新闻纸印刷,阶调压缩是决定 复制质量的重要步骤
阶调再现的质量取决于对原稿进行阶调压缩和正确性,最 佳阶调再现的反差一般比原稿的反差低,因而总是一个小 于45°的直线
。
绘制阶调再现曲线时,首先决定原稿的正确暗调密度 和可再现的最高印刷密度,自这两点分别作垂线和水平 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当然是位于理论最佳复制曲线的下 方 印刷复制品的高光区在视觉上比暗调区更重要,在高光 区的很小的偏差就能被眼睛检测出来。如果从零密度到 复制的最高密度点联一条直线,那么亮调的反差就显得 太低。这不是说暗调不重要,暗调区也不能平得使所有 的细节丢失,显然需要采取折中方法。
最佳阶调复制时,在暗调区的压缩比亮调区多,在理想 的印刷条件下,即使软片上的暗调出现一些小的偏差, 在印刷复制图像上可能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这种变异在 印刷图像上只有较小的偏差。但是,为了在亮调区获得 尽可能高的反差,阶调压缩是比较小的
。
接着要为网目调网点片决定网点覆盖率,以便在既定的印刷条件下实现最佳阶 调复制。为此可把图3-4和图3-5综合起来构成如图3-6所示的转换图。图中 的左下象限是期望的网点覆盖率曲线,这个曲线表达被复制软片上网点覆盖率 与原稿密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得到这个关系曲线可在右下象限画一个45°转换 钱,以便把原稿在横轴的密度一比一地转换到纵轴下方。
印刷网点

第四章 印前技术
四、印刷中的网点
3.调幅网点(AM)要素 调幅网点( ) ●网点的大小: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衡量,指网点覆盖面积 网点的大小: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衡量, 和总面积之比。 和总面积之比。 一般采用网点百分比或“成”表示 一般采用网点百分比或“ 网点扩大: 网点扩大:理想再现网点与实际再现网点之间的面积比率 差.
100LPI
175LPI
印前技术
四、印刷中的网点
3.调幅网点(AM)要素 .调幅网点( ) ●网点的角度 相邻网点中心线 与基准线的夹角 ※ ※基准线可以 是水平线也可以 是垂直线
印前技术
四、印刷中的网点
3.调幅网点(AM)要素 .调幅网点( ) ●网点的角度
C、M、Y、K四块版角度不当 导致印刷龟纹
第四章 印前技术
四、印刷中的网点
3.调幅网点(AM)要素 .调幅网点( ) ●网点的角度 印刷上常用的网点角度为: ※印刷上常用的网点角度为: 90度、75度、45度、15度 90度 75度 45度 15度 或:22.5度、45度、67.5度、90度 22.5度 45度 67.5度 90度 ※网点角度选用原则: 网点角度选用原则: 单色印刷:45° 单色印刷:45° 双色印刷:45° 深色)、15° 75° 浅色) 双色印刷:45°(深色)、15°或75°(浅色) )、15 四色印刷:15° 四色印刷:15°(M)、45°(K)、75°(C)、90°或0 °(Y) )、45° 45 )、75°(C)、90° 75
印前技术
四、印刷中的网点
3.网点的类型 ●调幅网点(AM):传统网点 调幅网点(AM):传统网点 ): 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恒定不变, 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恒定不变,原稿上图像的明暗 层次,依靠每个网点的面积 网点大小)的变化, 每个网点的面积( 层次,依靠每个网点的面积(网点大小)的变化,在 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报纸印刷如何实现最佳的阶调复制与色彩再现

报纸印刷如何实现最佳的阶调复制与色彩再现要做好彩色图像复制,首先要实现最佳的阶调复制,它是图像复制质量的关键,也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印刷材料及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彩色连续调原稿图像得不到忠实复制和再现,而只能使印刷图像尽可能逼近于原稿。
从检测图像参数、控制图像质量的角度出发,了解图像的最佳色彩与阶调再现、各复制和印刷工序与这种最佳再现等关系十分重要。
下面,我想从阶调复制的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阶调复制的概念、特点和要求1.阶调复制相关的概念①阶调即层次,在复制的不同阶段,阶调的概念和表现有所区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画面从最亮到最暗的亮度范围,或者说是密度反差范围;二是指在可复制范围内能辨别的亮度等级,或者说层次的多少。
②阶调复制泛指一组被复制的阶调值与原稿上相应一组阶调值的对应关系,它是指把原稿连续调密度阶调转变成印刷品半色调网点阶调的全过程,阶调复制的阶调值可用密度值或网点覆盖率值表达。
阶调复制是图像层次和颜色复制的前提,只有阶调范围设定和处理的正确合理,才能再现图像所需要的信息,才能保证图像阶调层次整体框架的完整性,否则就会损失图像信息。
在阶调、色彩和清晰度三个评价图像复制质量的指标中,阶调的复制最为重要。
③阶调压缩就是在压缩和减少原稿阶调的基础上,进行印刷复制,使之尽量保持印刷图像的外观和原稿基本一致。
阶调压缩是决定复制质量的重要步骤。
由于受纸张、油墨、印刷机等特性制约,不可能将原稿中各层次全部对应再现。
要在新闻纸上进行图像复制,必然要将原稿的阶调范围进行压缩和调整,把丰富的原稿阶调范围压缩到符合印刷图像能再现的阶调范围,从而损失部分层次。
因此,扫描分色和图像处理时应强调突出原稿主体部分的层次,压缩次要部分的层次。
④阶调校正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对原稿的阶调进行艺术加工,满足客户对阶调复制的主观要求,如对曝光不正确的摄影稿的阶调校正;二是补偿印刷工艺过程对阶调再现的影响。
2.第二章 印刷复制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阶 调 复 制
一、什么是阶调复制 二、为什么要研究阶调复制 三、如何进行阶调复制
一、什么是阶调复制
线条 原稿
1、阶调复制——对连续调原稿来说, 阶调就是明暗层次,那么阶调复制就是 要再现连续变化的原稿上的明暗层次。
画面上从高光到暗 调部分的浓淡层次 是连续变化的
人眼的视网膜上存在感红、感绿、感蓝三种 细胞,分别对R、G、B反应灵敏。
• (4)红(R)、绿(G)、蓝(B)的特性:
① 不能由其它色光合成; ② 以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的所 有色光; ③ 等量混合能得到白光。
红 ( R :Red )
所以称R、G、 B为色光三原 色
绿 ( G :Green )
青分色阳片
品红分色阳片
原稿 R:G:B =?
黄分色阳片
颜色合成
对分解后的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 对应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 稿色彩。
印刷品
1、颜色分解的方法
• (1)照相分色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红、绿、蓝三滤色 片拍摄得各分色阴片,再制得青、品红、黄 三原色印版。(方法见图)
• (2)电子分色
原稿
品红色分色阳图底片
2、颜色合成的方法
分色阴片转拷成阳片进行晒版后,印刷时 分别用各自的 C M Y 三原色油墨着墨,在纸 张上逐一叠加,再现原稿彩色。
印刷品网点叠印效果示意图
故: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 叠印再现原稿彩色。
印刷品
网点套印在色彩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
?
?
两个网点在叠合和并列时是否 呈现相同的颜色效果?
(2)网点并列
三色叠印后,网点不重合,而是彼此独立, 并列存在。常发生在印品上颜色较亮的部位。
3-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样或稿件中的任何色块、渐层、底纹、字体颜色、边框等,都是 由CMYK四色以满版色或各阶调平网互相叠印产生的。
专业 规范 责任
2、网点的作用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任务; 2)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专业 规范 责任
二、彩色印刷工业的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图像印刷是以色彩理论为依据,应用最新科学成果,采用工业生产方 式,对原稿进行复制的系统工程。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 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行颜色的合成(印刷),即彩色印刷过程 可分为色彩的“分解”和“合成”两个阶段。
色彩分解
R图像数据
G图像数据
B图像数据
图像显示
图像修正 RGB XYZ
油墨纸张网点特性 CMYK图像转换
RIP,CTF/CTP.
分色加网记录
处理部分
专业 规范 责任
2、彩色印刷的色彩合成——网点呈色原理
在彩色印刷领域,色彩的复制主要采用依据人们视觉特性和 印刷特点的网点呈色方法。简言之,就是根据减色法呈色原理,通过 单位区域内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的分布,分别调节进入入眼的蓝、 绿、红三原色色光的数量,从而达到混合出理想色光的目的。其中, 控制黄、品红、青版网点的比例,就能够控制吸收蓝、绿、红三原色 色光的多少,从而实现色彩的再现。
色彩合成
专业 规范 责任
1、分色原理
原稿 滤色片 阴图 (负片) 阳图 (正片) 印版 B G R
分色
四色套印
印刷品
专业 规范 责任
(1)互补分色
滤色片及其分光分色原理
红色光 绿色光 蓝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