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湿疹的诊断及鉴别

湿疹的诊断及鉴别收藏:博粹堂中医馆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那么,湿疹的诊断及鉴别要怎么做呢?湿疹的诊断及鉴别1、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
长期不愈。
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
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2、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
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
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
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
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
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
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
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
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6、腿部脚部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
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7、皲裂性湿疹:与过敏有关,由日常生活中接触清洁剂、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
在疾病过程中,精神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
8、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
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
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
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
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诊断湿疹的方法有哪些

诊断湿疹的方法有哪些概述湿疹,也被称为湿疹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糜烂等症状,并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和困扰。
对于患有湿疹的患者来说,准确的诊断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基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诊断湿疹时常用的方法,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罹患湿疹。
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诊断湿疹的首要步骤。
医生通过与患者详细沟通了解其病史,可以获取重要的诊断线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以及症状持续的时间长度,可以帮助确定是否为湿疹。
•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了解患者所感受到的瘙痒、红肿、糜烂等症状的性质和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湿疹。
•可疑的暴露史:询问患者是否接触到可能引发湿疹的刺激物,如化妆品、洗涤剂、草木花粉等,有助于确定病因。
2. 皮肤检查皮肤检查是确认湿疹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皮肤病变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以下是常用的皮肤检查方法:•目测观察:医生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皮肤的病变情况,例如红肿、糜烂、结痂等,以及皮疹的分布、形态特征等。
•皮肤触诊:医生使用手指触摸患者皮肤病变部位,了解其质地、温度、湿度等。
•皮肤敲击:医生敲击患者皮肤病变部位,观察是否有特殊的声音,例如干糊糊声,有时可见瘙痒的延展。
•木光检查:医生使用专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患者皮肤,观察是否出现炎症反应、颜色变化等。
3. 皮肤生理学测试皮肤生理学测试是一系列用于评估皮肤功能和病变的生理指标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皮肤炎症程度、角质层功能等,从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以下是常用的皮肤生理学测试方法:•维持水分测试:通过测量皮肤的水分含量,可以判断皮肤是否干燥、角质层是否受损,从而帮助诊断湿疹。
•皮肤电阻测试:通过测量皮肤电阻值,可以初步了解皮肤的屏障功能、水分保持能力等。
•皮肤镜检查:使用专用的皮肤显微镜观察皮肤病变部位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变化,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诊断信息。
湿疹临床路径

湿疹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湿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和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苔藓)不易区别。
湿疹常有多种形态,容易减轻、加重或复发,边界一般不太清楚。
皮疹容易发生于两侧并或多或少的对称,根据急性或慢性程度而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痂、色素增加或减少、皲裂或苔藓样化等不同的表现,其中数种表现往往混杂在一起,有时先后发生。
如有继发性感染,还可有脓疱等皮损。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成,但这种变化过程没有明显的界线,可同时存在着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的表现。
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经是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散布或成群的红色丘疹、肉眼难见的水疱,有继发感染时可起脓疱,严重时渗液较多,露出红润潮湿的糜烂面。
急性湿疹可以长久不愈而成亚急性,或是皮损消退后复发。
亚急性湿疹的渗出液减少,表面结痂,且鳞屑较多。
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变成,渗液已消失,但有苔藓样化及鳞屑痂及色素性变化,剧痒引起强烈搔抓可以以继发化脓性感染。
皮损的部位不定,可为局限性,也可弥漫散布于全身各处,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头皮湿疹常因化脓性感染而有脓疱疮样厚痂,而部湿疹往往是成片红斑或分散的水疱丘疹,成年男人的胡须处湿疹可像须疮,躯干湿疹常是红斑鳞屑性;乳房湿疹最常见于妇女尤其喂乳母亲,奶头容易皲裂而疼痛;手掌及足底的慢性湿疹因角化过度而像胼胝,皮纹处容易裂开而成皲裂性湿疹;发生于肘窝及腘窝的肢体湿疹常是慢性湿疹,而发生于小腿的坠积性湿疹常是静脉曲张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专业文档)

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专业文档)亚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
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
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
2、剧痒。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诊断标准1、在发病部位附近有原发性化脓病灶。
2、皮损以化脓病灶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
进展快,不对称,常沿搔抓方向成带状分布。
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
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腘窝、小腿、外阴和肛门等部位,伴剧痒。
3、皮损较局限,肥厚浸润显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着。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发作。
自家敏感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发病前,在皮肤某部常有湿疹存在。
2、经7~10天后,全身突然发生多数散在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对称分布,并有同型反应。
3、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自然减轻、消退。
4、瘙痒剧烈。
生活中如何诊断湿疹:当人患上湿疹后,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对疾病进行判断。
根据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皮疹边缘不清。
易渗出,有剧烈的瘙痒,常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不过诊断湿疹的时候,要把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鉴别,手足湿疹要和手足癣鉴别。
钱币形湿疹是边界较清楚的成片湿疹,由钱币到手掌大或更大,又称盘形湿疹,红斑,水疱或丘疱疹聚成斑块,或是结蛳脱屑而为局限的亚急性湿疹,引起剧痒,通常发生于手背及于指背侧,也可出现于四肢伸侧、足背、肩部或臀部等处,往往屡次减轻或加重,特别在寒冷季节中容易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与湿疹都非常相似,因此患者自诊断的时候应当格外注意。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遇到有渗出液、红斑、丘疹、水疱等发痒皮损时,往往要考虑湿疹。
和湿疹难区别的是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原发刺激性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湿疹或异位性皮炎。
湿疹研究报告

湿疹研究报告摘要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湿疹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湿疹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湿疹的症状多样,包括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
目前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皮肤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个人及家族病史。
治疗上,针对湿疹的不同严重程度,可采取外用药物、光疗、口服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
本文综述了湿疹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以期为湿疹的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湿疹,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和复发性皮肤病。
众多研究表明,湿疹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异常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湿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给患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目前,虽然湿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因此,深入研究湿疹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湿疹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湿疹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遗传因素在湿疹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某些基因的突变与湿疹的易感性相关。
例如,Filaggrin基因的突变与湿疹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相关。
2. 环境因素湿疹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湿疹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更高,这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压力等有关。
此外,湿疹与空气污染、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的接触也有一定的关联。
3. 免疫系统异常湿疹患者免疫系统异常,特别是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异常。
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湿疹患者对刺激物过度敏感,从而引发瘙痒和炎症反应。
诊断标准湿疹的诊断通常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和体征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湿疹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种:1.汉堡湿疹评分系统:根据皮损的局部红、渗、微糜烂、鳞屑、附壁等特征进行评分。
湿疹中医诊治试题及答案

湿疹中医诊治试题及答案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中医药在湿疹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湿疹中医诊治的一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试题1:湿疹的中医诊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答案:湿疹的中医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望诊:通过观察湿疹患者的皮肤病变部位、颜色、形态等,判断湿疹的类型。
2. 闻诊:通过闻取湿疹患者的体味气味,例如是否有湿气、腥臭味等,了解身体内部的湿度情况。
3. 问诊:通过与湿疹患者的交流,了解其湿疹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伴随症状等情况。
4. 切诊:通过按压湿疹患者的相应穴位,观察皮肤的变化,判断体内湿热的程度。
试题2:湿疹中医治疗的原则是什么?答案:湿疹中医治疗的原则包括调理气血、祛湿热、清热解毒、舒缓症状等。
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湿疹多与气血不调有关,因此需要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湿疹症状。
常用的方法包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等。
2. 祛湿热:湿疹通常伴随湿热的症状,如湿气重、瘙痒、红肿等。
中医治疗中会采用一些祛湿热的中药或针灸疗法,以减轻相关症状。
3. 清热解毒:对于湿疹伴有明显的湿热症状,中医会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帮助排除体内湿热毒素。
4. 舒缓症状:患者常常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中医会采用一些舒缓症状的方法,如热敷、局部中药涂擦等。
试题3:湿疹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湿疹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
1. 中药内服:根据湿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一些中药方剂进行内服,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症状。
2. 中药外用:中医常常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等作用的中药进行外用。
例如,可以将中药煎剂或药膏直接涂抹在湿疹患处,以缓解相关症状。
3. 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湿疹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祛湿热、舒缓症状。
试题4:中医治疗湿疹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案:1.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湿疹时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摄入。
湿疹临床路径

湿疹临床路径(2013年版)一、湿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湿疹(L3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皮肤病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皮肤性病学(2007年修订版)》《蒙医外科皮肤性病学(1992年版民族出版社出版(蒙16))》。
1.急性湿疹:发病迅速,以密集的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或渗出为主。
搔抓形成糜烂面,皮损中央为重,外周较轻,边界不甚清楚。
2.亚急性湿疹:皮损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少有丘疱疹,水疱和糜烂,有明显痒感。
3.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脱屑,色素沉着及苔藓化,边界较清,少数皮损可产生皲裂,瘙痒。
4.根据病史和反复发作的过程。
5.皮疹的多型性,对称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皮肤病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皮肤性病学(2007年修订版)》《蒙医外科皮肤性病学(1992年版民族出版社出版(蒙16))》。
1.抗过敏,抗组胺,糖皮质激素,止痒治疗。
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3.蒙药熏洗及涂擦治疗。
4.蒙医药辩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湿疹(L30.902)。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爱滋(HIV);(3)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胸部正侧位片、B超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抗过敏,抗组胺,糖皮质激素,止痒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2.药物选择:根据《《《皮肤病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皮肤性病学(2007年修订版)》《蒙医外科皮肤性病学(1992年版民族出版社出版(蒙16))》。
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药物。
3.初始治疗1-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药物。
湿疹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湿疹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湿疹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湿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L23.9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形态为多形性,有渗出倾向。
2.常对称分布。
3.反复发作,慢性倾向。
4.瘙痒剧烈。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23.905湿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一般治疗积极寻找可能的病因。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洗烫、过度搔抓等。
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如鱼、虾、浓茶、酒类等。
2.外用药物治疗局部应避免刺激性药物或治疗方法。
渗出严重时可采用湿敷,无渗出时可外用激素类软膏,根据皮损的部位、炎症及浸润的程度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型。
急性期炎症红肿明显有渗液时,外用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冷湿敷。
轻度红斑、丘疹、小水疱、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
有少量渗液时,外用氧化锌油。
亚急性期皮损(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首选糖皮质激素,幼儿或颜面部、生殖器部位皮损选用1%氢化可的松霜(尤卓尔)★、0.1%莫米松糠酸酯霜(艾洛松),其余部位可用0.05%卤美他松霜(适确得)、0.1%曲安奈德霜、0.1%地塞米松霜、0.05%倍他米松霜等,皮质类固醇霜剂配合焦油类制剂疗效较好,如2-5%煤焦油软膏、黑豆馏油软膏、松馏油软膏;对苔藓化显著者可选用上述外用药物,亦可加用封包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那么,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湿疹的诊断标准。
亚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
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
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
2、剧痒。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诊断标准
1、在发病部位附近有原发性化脓病灶。
2、皮损以化脓病灶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
进展快,不对称,常沿搔抓方向成带状分布。
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
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腘窝、小腿、外阴和肛门等部位,伴剧痒。
3、皮损较局限,肥厚浸润显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着。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发作。
自家敏感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发病前,在皮肤某部常有湿疹存在。
2、经7~10天后,全身突然发生多数散在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对称分布,并有同型反应。
3、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自然减轻、消退。
4、瘙痒剧烈。
生活中如何诊断湿疹:
当人患上湿疹后,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对疾病进行判断。
根据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皮疹边缘不清。
易渗出,有剧烈的瘙痒,常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不过诊断湿疹的时候,要把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鉴别,手足湿疹要和手足癣鉴别。
钱币形湿疹是边界较清楚的成片湿疹,由钱币到手掌大或更大,又称盘形湿疹,红斑,水疱或丘疱疹聚成斑块,或是结蛳脱屑而为局限的亚急性湿疹,引起剧痒,通常发生于手背及于指背侧,也可出现于四肢伸侧、足背、肩部或臀部等处,往往屡次减轻或加重,特别在寒冷季节中容易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与湿疹都非常相似,因此患者自诊断的时候应当格外注意。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遇到有渗出液、红斑、丘疹、水疱等发痒皮损时,往往要考虑湿疹。
和湿疹难区别的是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原发刺激性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湿疹或异位性皮炎。
湿疹也常须和念珠菌病、脂溢性皮炎、痒疹、玫瑰糠疹、多形目光疹等病区别。
以上就是湿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专家提示:一旦发现患有湿疹需尽早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原文链接:/sz/2015/0901/23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