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合集下载

内墙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内墙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项目一蒸馏法测定内墙涂料中甲醛含量
取5 mL水加入1 mL乙酰丙酮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做空白试验。空白试 验的吸光度应小于0. 01,否则应重新配制乙酰丙酮溶液。
任务三数据记录与分析
结果计算 试样中游离甲醛含量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项目一蒸馏法测定内墙涂料中甲醛含量
外区,在常规火焰中多存在严重背景吸收,在石墨炉测定中基体干扰及 灰化损失严重。这些元素在无机材料、食品及环境样品中多属有害成分, 含量很低而且分析试样的基体又往往很复杂。因此,采用原子吸收法进 行分析经常必须加以分离或富集,方能达到分析的目的。 1.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 砷、锑、铋、锡、铅、硒、蹄、锗等元素能生成容易挥发的氢化物,通 常情况下为气态。
100 mL后制备一组甲醛标准溶液,见表3 -1-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项目一蒸馏法测定内墙涂料中甲醛含量
试样的处理 称取搅拌均匀后的试样2 g,,置于已预先加入50 mL水的蒸馏瓶中,轻
轻摇匀,再加200 mL水,在馏分接收器皿中预先加入适量的水,浸没 馏分出口,馏分接收器皿的外部加冰冷却(蒸馏装置见图3-1-1)。加热蒸 馏,收集馏分200 mL,取下馏分接收器皿,把馏分定容至250 mL ,蒸 馏出的馏分应在6h内测其吸光度。 甲醛的测定 从容量瓶中取5 mL定容后的馏分,加入1 mL乙酰丙酮溶液,在100℃的 沸水浴中加热,保持3 min,冷却至室温后即用10mm吸收池在分光光 度计41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项目二 内墙涂料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用移液管按照表3-2-2所示的体积数将镐标准工作液分别加入到6个100 mL的容量瓶中,再分别用0. 07 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标线,并充分摇 匀。

涂料有害物质含量检测结果报告(工程部版)

涂料有害物质含量检测结果报告(工程部版)

品牌
VOC含量
苯系物含量
兰舍经典
/
/
兰舍液体硅藻泥
/
/
XXX内墙漆
/
甲苯3.44g/kg
XX水漆
/
甲苯1.64g/kg
XX净味漆 丙二醇1.77g/kg
/
XX内墙乳胶漆
/
XX乳胶漆
/
甲苯5.28g/kg 甲苯5.28g/kg
检测数据
400
品牌 兰舍经典 兰舍液体硅藻泥 XXX内墙漆 XX水漆 XX净味漆 XX乳胶漆 XX墙纸胶
铅Pb 镉Cd 铬Cr 汞Hg
限量值
90 75 60 60
JC/T 2177-2013 《硅藻泥装饰壁材》标准中对室内装饰材料中可溶性重金属(铅、镉、 铬、汞)含量的要求:
项目
可溶性重金属(mg/kg) <
铅Pb 镉Cd 铬Cr 汞Hg
限量值
10 10 10 10
检测数据
对以上共计7种产品进行相应检测,数据如下:
气 相 色 谱 质 谱 联 用 仪
气相色谱室进ຫໍສະໝຸດ 器游离甲醛检测科技研发中心对建筑装饰材料中游离甲醛含量进行测定和监控 检测标准:国标GB 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使用设备:蒸馏回收装置,UV-48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有机前处理室
蒸馏回收装置 UV-48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项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kg)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mg/kg)

游离甲醛(mg/kg)

限量值 1 50 5
标准要求
GB 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对室内装饰材料 中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汞)的要求:

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及净化技术研究

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及净化技术研究

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及净化技术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汽车,家居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涂料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但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如铅、汞、铬等)以及光氧化小分子有机物等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都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因此,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及净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室温下易挥发、易光化的有机物,如苯、甲苯、乙苯、氯仿、四氯化碳等。

VOCs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了气相色谱(GC)、气检测等技术,其中气相色谱法是VOCs检测的首选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各种VOCs在色谱柱中的挥发性,利用色谱各分子间相互作用来快速、准确地分析各种VOCs的成分和含量。

1.2 重金属检测技术重金属是指相对比较稳定,密度较大,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而且在较宽的温度区间内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汞等。

重金属检测技术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技术,其中ICP-MS技术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特点,成为了重金属检测的首选方法。

二、涂料中有害物质净化技术涂料生产使用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已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净化技术,对涂料生产使用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成分进行浓度控制、减排,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2.1 有害物质的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生长代谢的方法,通过菌群作用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处理技术如BVBB(生物虹吸法)和BTF(生物填料法)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化工废水、有机废气、陆地生物和物质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2 薄膜法净化技术薄膜法净化技术是将污染物质与纯水分得不开的原理来吸附分离,为了提供大的泡面积,可以通过丝网、纤维、球形和纳米结构等微孔,微孔制备膜进行实现。

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在相同于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旳色谱条件下对样 品进行测定,统计各组份在色谱柱上旳色谱图。
3.5 成果计算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各自旳质量分
数(%)分别按下式计算:
i
Ri
mi s Ai ms Ais
100
四、 内墙涂料甲醛含量测定
合用范围 合用于室内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水性墙
面腻子。 执行原则
4.3.2 甲醛含量旳测定
在已定容旳馏分接受器中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 液,摇匀。在60°C旳恒温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 后冷却至室温,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12nm波优点测试吸光度。同 步在相同条件下做空白样(水),测得空白样旳吸 光度。
假如试验溶液中甲醛含量超出原则曲线最高点, 需重新蒸馏试样,并合适稀释后再进行测试。
图5 国产10mL样品瓶
图6 色谱纯试剂
图7 可刺穿旳样品瓶称量状态
2 色谱测定条件 气化室温度:240℃; 检测室温度:280℃; 柱温:初始温度50℃,保持5min,然后以 10℃/min,升至280℃,保持5min; 氮气流量:1.0mL/min; 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可调; 进样量:1.0μL;
2 主要构成部分
载气——用于传送样品经过整个系统旳气体, 如氮气。样品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
色谱柱—— 实现样品分离。
检测器—— 应。
对流出柱旳样品进行辨认和响
数据采集—— 将检测器旳信号转换为色谱 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图有关术语
色谱峰
基线
峰面积 (定量) 峰高 (定量) 保存时间(定性)
注意:
气相色谱使用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柱中一直有载 气流动,“干烧”会造成色谱柱损坏。

涂料油漆等建材家居用品有毒有害物检测介绍

涂料油漆等建材家居用品有毒有害物检测介绍

涂料油漆等建材家居用品有毒有害物检测介绍第一篇:涂料油漆等建材家居用品有毒有害物检测介绍涂料油漆等建材家居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涂料、油漆、腻子等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房屋装修,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身体健康。

除了建筑材料,家具、地板等家居用品中所含的甲醛、重金属如果超标,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危害健康。

目前国内也就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出具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为相关的检测机构对此类产品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以下介绍主要是参考了科标检测的相关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该检测中心设有有毒有害检测仪器,在此类检测项目上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涂料类检测有害物质:VOC、苯含量、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游离甲醛含量、TDI和HDI含量总和、乙二醇醚、重金属含量(铅、汞、铬、镉等)。

检测标准:GB 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24408-2009 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油漆类检测:有害物质:VOC、苯含量、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游离甲醛含量、TDI和HDI含量总和、乙二醇醚、重金属含量(铅、汞、铬、镉等。

检测标准: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3、腻子类检测:有害物质:VOC、苯含量、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游离甲醛含量、TDI和HDI含量总和、乙二醇醚、重金属含量(铅、汞、铬、镉等)。

检测标准:JG/T 157-2009 建筑外墙用腻子JG/T 3049-1998 建筑室内用腻子4、家具类检测:有害物质:游离甲醛含量、镉、铬、铅、汞等重金属含量检测标准:中国:GB/T 3324GB/T 2280等美标:ASTM F 1988ASTM F 1561ASTM F 1838ASTM F 1858欧标:EN 1729EN 716EN 14988等5、地板人造板类检测:另外还有地板、人造板类的检测,有害物质主要是检测甲醛含量、含水率,参考的也是近几年的颁布的相关行业标准,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精准检测。

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技术概述 郭雪萍

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技术概述 郭雪萍

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技术概述郭雪萍摘要:本文综述了涂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涂料限量物质的检测标准,探讨现行标准中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涂料;有害物质;检测方法一、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重要性涂料一般由主要成膜物质(油料、树脂)、次要成膜物质(颜料、体质颜料)、辅助成膜物质(助剂)以及稀释剂组成。

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包括涂料的各组成成分以及生产工艺中的化学处理,主要的污染物有重金属、甲醛、苯系物、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游离异氰酸酯等。

挥发性有机物包含污染物种类众多,可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多种污染物协同作用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目前针对不同类别的涂料产品建立了多个产品标准,规定有害限量物质的限值。

在2015年1月26日,国家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联合发文称,为了促进节能环保,自2月1日起,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对涂料征收消费税,适用税率均为4%。

在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征收环保税,以上种种,对污染较严重的涂料产业,是挑战也是机遇,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倒闭,但也能倒逼产业技术革新,促进绿色涂料的研发。

而生活中,人们在家居装修选用涂料时,越来越多人选择大品牌的环保油漆,并且在装修之后,购买净化空气的产品、付费进行室内空气的监测。

可见,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涂料的安全使用已成为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涂料的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是产品质量判断、政府部门执法、市场竞争的参考依据。

二、涂料中甲醛和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检测方法:1.甲醛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其含量。

常见的有滴定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分光光度法。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分光光度法。

依据分光光度法测定初试样品的过程,首先必须对初试样品进行蒸馏提取,进而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与显色剂反应显色,再在相应波长处读取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样品中甲醛含量。

涂料检测指标

涂料检测指标

涂料检测指标:保障环境与人类健康涂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然而,涂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涂料检测成为了保障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涂料检测的指标及其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一、涂料检测指标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Cs是涂料中最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醇等。

这些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

因此,涂料中VOCs的含量是涂料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2.重金属涂料中常含有重金属,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如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中毒等。

因此,涂料中重金属的含量也是涂料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3.颜料涂料中的颜料也是涂料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颜料的品质直接影响涂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一些颜料还含有有害物质,如铬酸盐、铅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4.粘度涂料的粘度也是涂料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涂料的粘度直接影响其施工性能和涂层的质量。

因此,涂料的粘度需要进行精确的检测。

二、涂料检测的重要性涂料检测是保障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首先,涂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其次,涂料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如导致中毒、过敏等。

因此,涂料检测有助于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

举例说明:某涂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进行涂料检测,导致涂料中VOCs含量过高,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些涂料被用于建筑工程中,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居民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最终,该企业被追究了环境污染责任,并赔偿了受害者的损失。

总之,涂料检测是保障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涂料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进行涂料检测,保障涂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涂料,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些关于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那些关于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那些关于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在安全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涂料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致力于减少涂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是每一个涂料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是一些强制性的限量标准,更是应受到每个涂料制造商的重视和遵循。

一、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TB/T 3139-2021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24409-2020 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T/T 1326-2020路面标线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20 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20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8468-2019 室内陆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8469-2019 船舶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G/T 415-2013钢结构防火涂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1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30981-2014 建筑钢结构防腐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HJ2537-2014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GB968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内壁环氧聚酰胺树脂涂料GB1167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机硅防粘涂料GB18581-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23994-2009 与人体接触的消费产品用涂料中特定有害元素限量GB24408-2009 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10-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613-2009 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HJ455-2009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卷材HJ457-2009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涂料HJ/T432-2008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厨柜JC1066-2008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5369-2008 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8771-2007 铅笔涂层中可溶性元素最大限量HJ/T414-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木器涂料GB11678-1989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GB7105-1986 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GB9680-19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GB9682-1988 食品罐头内壁脱模涂料卫生标准二、涂料中有害物质测试方法标准GB/T31409-2015 船舶防污漆总铜含量测定法GB/T31413-2015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脂松香的鉴定气相色谱分析法GB/T31414-2015水性涂料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GB/T30646-2014涂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T30647-2014涂料中有害元素总含量的测定GB/T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5011-2010船舶防污漆中滴滴涕含量的测试及判定GB/T25267-2010涂料中滴滴涕(DDT)含量的测定GB/T26085-2010船舶防污漆锡总量的测试及判定GB/T23984-2009色漆和清漆低VOc乳胶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罐内VOC)含量的测定GB/T23985-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差值法GB/T23986-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23990-2009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23991-2009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GB/T23992-2009涂料中氯代烃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23993-2009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8446-2009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GB/T15337-200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GB/T19077.1-2008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GB/T22788-2008玩具表面涂层中总铅含量的测定GB/T2366-2008化工产品中水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6824-2008船底防污漆铜离子渗出率测定法GB/T6825-2008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渗出率测定法GB/T13452.1-1992色漆和清漆总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9758.1-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9758.2-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若丹明B分光光度法GB/T9758.3-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3部分:钡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GB/T9758.4-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GB/T9758.5-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5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GB/T9758.6-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6部分:色漆的液体部分中铬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9758.7-1988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7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9760-1988色漆和清漆液体或粉末状色漆中酸萃取物的制备参考阅读:关于工业防护涂料的环保性文章汇总什么是RoHS指令?与油漆有几毛钱的关系?什么是REACH法规?与油漆有啥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 国产10mL样品瓶
图6 色谱纯试剂
图7 可刺穿的样品瓶称量状态
2 色谱测定条件 气化室温度:240℃; 检测室温度:280℃; 柱温:初始温度50℃,保持5min,然后以 10℃/min,升至280℃,保持5min; 氮气流量:1.0mL/min; 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可调; 进样量:1.0μL;
10. 根据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 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9,苯、甲苯、 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含量测定中,内标物可为: () A:正庚烷; B: 苯; C:正戊烷; D: 乙酸乙酯。
优点:定量结果比较准确,操作条件和进样量对 分析结果影响不大
缺点:每次需要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内标物和样 品的质量。同时内标物的选择有局限性。增加了 分离的难度。
三、溶剂型木器涂料中苯、甲苯、 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含量测定
1 检验仪器设备
图1气相色谱仪
图2 安装后的色谱柱
图3进样器
图4 安捷伦5mL样品瓶
在相同于测定相对校正因子的色谱条件下对样 品进行测定,记录各组份在色谱柱上的色谱图。
3.5 结果计算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各自的质量分
数(%)分别按下式计算:
i
Ri
mi s Ai ms Ais
100
四、 内墙涂料甲醛含量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室内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水性墙
面腻子。 执行标准
五、例题
1.需要对游离二异氰酸酯含量指标控制的是: ()
A: 醇酸类涂料; B: 硝基类涂料;
C: 聚氨酯类涂料; E:木器用溶剂型腻子。
D: 酚醛防锈漆;
2. 内墙涂料甲醛含量测定时,称取搅拌均匀后的试 样_____g(精确至1mg)置于_____ml的容量瓶中, 加水摇匀,稀释至刻度。( ) A: 2 ;50; B: 1 ;100; C : 1 ;50; D: 2 ;100 。
TVOC、苯、胶粘剂三苯的检测均使用外标 法。
优点:操作简单,计算方便
缺点:对仪器的稳定性和进样技术要求较高
内标法
在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 物质作为内标物,进行色谱分析,测定被检组分 的相对校正因子。在待测样种同样加入内标物, 同样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校正因子计算。
胶粘剂TDI,溶剂型木器涂料三苯、TDI均采 用内标法。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 量》GB18582-2008 标准要求
游离甲醛含量≤100mg/kg。
4.1 原理
采用蒸馏的方法将样品中的游离甲醛蒸出。在 pH=6的乙酸乙铵缓冲溶液中,馏分中的甲醛与乙酰 丙酮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 冷却后在波长412mn处进行吸光度测试。根据标准 工作曲线,计算试样中蒸馏装置搭设示意图
4.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数支50 ml具塞刻度管,分别吸取0.00ml、 0.20ml、0.50ml、1.00ml、3.00ml、5.00ml、 8.00ml甲醛标准稀释溶液(10ug/ml),加水稀释至 刻度,各加2.5ml乙酰丙酮溶液,在60°C的恒温水 浴中加热30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10mm比色 皿(以水为参比)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 限量》(GB18581-2009)
二 气相色谱基础知识
1 基本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具有 不同的吸附和脱附能力,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 样品各组分在两相中受上述作用力的反复作用, 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色谱法本质上是一种分离方法,它首先将试样 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然后进行各组分的定性、定 量。
4.3.2 甲醛含量的测定
在已定容的馏分接收器中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 液,摇匀。在60°C的恒温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 后冷却至室温,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处测试吸光度。同 时在相同条件下做空白样(水),测得空白样的吸 光度。
如果试验溶液中甲醛含量超过标准曲线最高点, 需重新蒸馏试样,并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试。
2 主要组成部分
载气——用于传送样品通过整个系统的气体, 如氮气。样品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
色谱柱—— 实现样品分离。
检测器—— 应。
对流出柱的样品进行识别和响
数据采集—— 将检测器的信号转换为色谱 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图相关术语
色谱峰
基线
峰面积 (定量) 峰高 (定量) 保留时间(定性)
7. 内墙涂料甲醛含量测定时,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已定容的馏分接收器中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液, 摇匀; B: 在60°C的恒温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后冷却至 室温; C: 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412nm波长处测试吸光度; D: 用5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412nm波长处测试吸光度。
3 相对校正因子测定
3.1 配制标准样品:
分别称取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及 内标物正戊烷各0.02g(精确至0.1mg),加入 3ml乙酸乙酯作为稀释剂,密封并摇匀。注意:每 次称量后应立即将样品瓶盖紧,防止样品挥发损 失。(对于瓶盖可刺穿的样品瓶,可先加入乙酸 乙酯,用50μL注射器取20~25μL苯、甲苯、乙苯、 二甲苯和甲醇,35μL正戊烷分别加入样品瓶种。)
3.2 测定相对校正因子: 待仪器稳定后,吸取1uL标准样品注入气化
室,记录色谱图。
图8 直接进样示意图 图9 校正因子图谱
3.3 计算相对校正因子: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甲醇各自对正戊
烷的相对校正因子Ri按下式分别计算:
Ri
mci Ais mis Aci
3.4 样品测定
按产品施工配比制备试样,搅拌均匀后,在样 品瓶中称入约2g样品和0.02g正戊烷(均精确至 0.1mg),加入2mL乙酸乙酯(以能进样为宜, 测稀释剂时不再加乙酸乙酯),密封并摇匀。 (配制样品时可先加稀释剂,再加样品,最后从 瓶盖打入正戊烷)
注意:
气相色谱使用全过程中必须保证柱中始终有载 气流动,“干烧”会导致色谱柱损坏。
4 保养维护 进样垫随时更换; 进样口衬管(密封圈、石英棉)分析油漆、胶
粘剂后要立即清洗; 每隔一定时间(大约4~6个月),应对所有外
加接头用皂液进行检漏; 及时清洗微量进样器。
5 定量方法
外标法
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系列进行色谱分析,测得 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对浓度的标准曲线, 然后在与标准系列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分析测试样, 从对应的标准曲线计算除试样的浓度。
5.溶剂型木器涂料试样中含沸点大于250℃ 有机化合物的VOC含量测定,若出现未能 定性的色谱峰或者校准用的有机化合物未商 品化,则假设其相对于______的校正因子 为1.0。( )
A:甲苯; B:正戊烷;C:已二酸二乙酯;D:邻 苯二甲酸二甲酯。
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中的术语正确的是( )
3 基本操作 开机:
打开载气控制阀(钢瓶),调节到正常输出压 力。
打开色谱仪的载气压力调节器,确保系统中有 载气流动。
打开电源,按照分析项目,选择需要的分析条 件和方法。
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空气发生器,待检测器温度 超过100℃,打开色谱仪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调节 器。点火。
打开计算机,打开色谱工作站,待基线走直以 后即可进入分析。
以具塞刻度管中甲醛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4.3 样品检测
4.3.1 试样的处理
称取搅拌均匀后的试样2g(精确至1mg)置于 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摇匀,稀释至刻度。再用移 液管移取10ml容量瓶中的试样水溶液,置于已预先 加入10mL的水蒸馏瓶中,在馏分接收器中预先加入 适量的水,浸没馏分出口,馏分接收器的外部用冰 水浴冷却,加热蒸馏,使试样蒸至近干,取下馏分 接收器,用水稀释至刻度,待测。
3.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
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9中,试样中含沸点
大于250℃有机化合物的VOC含量的测定时,使
用的标记物为:( )
A: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B: 已二酸二乙酯;
C:正戊烷;
D:正十四烷。
4.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 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9中,要求VOC 含量≤500g/L的是:( ) A:聚氨酯类涂料; B:硝基类涂料; C: 醇酸类 涂料; D: 腻子。
A: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规范规定的检测条件 下,所测得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B: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规范规定的检测条件下, 所测得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规范规定的检测条 件下,所测得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规范规定的检测条件 下,所测得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8. 内墙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时使用的气 相色谱仪需具备的条件包含:( )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分流装置的进样口; C: 汽化室内村可更换; D: 热解析装置 E:程序 升温控制器
9. 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 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9中,要求甲苯、二 甲苯、乙苯含量总和≤30%的是:( ) A:聚氨酯类涂料; B:硝基类涂料; C: 醇酸类涂 料; D: 木器用溶剂型腻子。
涂料有害物质检测
一、标准及方法依据 二、气相色谱基础知识 三、溶剂型木器涂料中苯、甲苯、乙苯、二 甲苯和甲醇含量测定 四、内墙涂料甲醛含量测定 五、例题
一、标准依据
《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室 内 环 境 污 染 控 制 规 范 》 GB50325-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