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服装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服装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服装设计专业)

附 4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服装设计(610204)

二、招生对象

普高毕业生

三、学制

全日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接浙江服装产业、依托温州服装行业,主要与温州市服装商会及骨干企业合作,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温州服装行业第一线需要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样板制作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部分服装营销员、服装陈列员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对应的服装企业的工作岗位主要为服装设计开发、服装版型技术、陈列与营销等,确立了“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陈列与

1本格式为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项目学校可以按照需要调整栏目设置,也可提交本校格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补充必要的附件。各项目学校须提供最新的 2013 人才培养方案,如立项专业有不同生源,可针对不同生源提供不同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

营销三个方向。三个方向分两个层次:根据服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分高层次的技术型与一般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是技术型,服装陈列与营销是技能型。技术型是呈阶梯式递进能力培养,而技能型是同一种能力的熟练程度的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服装设计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规格表

五、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

六、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岗位-能力-课程”,针对核心岗位服装设计开发、服装版型技术、陈列与营销等的特征和工作要求,确定三个方向的核心能力,再根据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分必修课与素质

拓展课程;专业课程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及核心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形式“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专家的多次论证研讨,确定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四个层次;具体内容有教学实训、研发实训、考证综合实训、校内外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等形式。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60。落实第六学期的毕业综合

实践: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留校 8 周毕业设计,完成“做、展、评、聘”相结合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第二阶段:到企业进行8 周的顶岗实习。

(四)课程设置

1.课程架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