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宝石鉴定标准2003
宝石分级标准

宝石分级标准
(1)尺寸、比例要求
大小尺寸要准确,误差不得超过0.05mm。
台面占粒径(100%)的50%-55%。
总高为粒径的60%--65%,其中冠部高要求为63%--1 8%,边厚为2%,亭部高为42%--45%。
一般来说,A货总高要求为63%--65%,普通货(统货)为60%--63%。
但有些公司2.0以下总高要求为655-70%。
(2)光度要求
呈金刚、亚金刚光泽,从台面观赏,如果宝石的台面大小、高度比例、角度、光度够、腰线厚度合适,宝石亭部板面就镜子一样将射入的光线全部反射回观赏者的眼中,光彩夺目,绚丽灿烂,象一朵活活的菊花一样,令人爱不释手。
如果不按标准加工,宝石暗淡无光,似一块玻璃,毫无光泽可言。
(3)市场分级方法
目前市场上宝石分级一般采用以下方法(特殊要求例外):A货:A、AA、AAA级。
AB货:A、B级各占50%。
统上货:A、B级占80%,C级占20%。
统货普通货:A、B、C级各占三分之一。
统下货:A级占10%,B、C级占90%。
BC货:B、C级。
次石:D级。
废石:E 级
(4)成品、次石分级方法
成品与次品是相对而言的,达到合同要求的是成品,不达到的是次品。
如合同要求的是A货,则A、AA、AAA是成品,B级以下(含B 级)的均是次品。
《宝玉石鉴赏》1-1

顾名思义珠宝指珍珠和宝石。 由于实际上珠宝包括珍珠、宝石和玉石,因此 行业中又将其称为珠宝玉石。 国标(GB/T 16552-2003)中定义珠宝玉石是天 然和人工合成珠宝玉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珠宝必须美丽、稀少、耐久、化学稳定性高。
宝石 天然宝石 玉石
非金属宝石(金刚石) 金属宝石(赤铁矿) 非晶质类(欧泊) 多晶质类(翡翠) 晶质类(芙蓉石) 隐晶质类(玉髓)
星座与幸运宝石
魔蝎座
水瓶座 双鱼座 牡羊座 金牛座
12.22~1.20
1.21~2.19 2.20~3.20 红榴石 翡翠 橄榄石
3.21~4.20 紫水晶 4.21~5.21 祖母绿 珍珠Fra bibliotek双子座
5.22~6.21
星座与幸运宝石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6.22~7.23 7.24~8.23 8.24~9.23 钻石 红宝石 蓝宝石 蛋白石 碧玺 托帕石
天秤座 9.24~10.23 天蝎座 10.24~11.22
射手座 11.23~12.21
每种宝石都有它不可思议的神奇能量, 这些能量能让不同特质的人相得益彰, 认识你的幸运宝石, 并佩戴它, 不但能彰显你的魅力, 更能为你的人生开启光明的契机!
珠宝与化学的关系
天然珠宝是矿物质经过数百年甚 至数千年的积累形成的,是经过 了无数化学反应的最总结晶,全 部是由化学成分组成的,因此与 化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珠宝
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琥珀、象牙) 合成珠宝(合成红宝石) 人造珠宝(莫桑石) 人工宝石 仿制珠宝(玻璃)
拼合珠宝(石榴石为顶拼合石)
再造珠宝(再造琥珀)
珠宝的命名
颜色: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羊脂白玉 光学效应:猫眼、变石、星光红宝石 产地:澳玉、非洲翡翠、台湾翡翠、贵翠 人物:亚历山大石 硬度:硬玉、软玉 译音:欧泊、托帕石
珠宝饰品标准及标识范例

珠宝饰品标准及标识范例重要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 名称GB/T16553-2003珠宝玉石 鉴定GB/T16554-2003钻石分级GB 11887-2002 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18043-2000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 X 射线荧光光谱法QB/T1690-2004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QB/T2062-2006 贵金属饰品QB 1131-2005 首饰 金覆盖层厚度的规定QB 1132-2005 首饰 银覆盖层厚度的规定DB44/94-2007 珠宝饰品标识规定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标识=标签+其它标识物+印记标签:即“标牌”,放在柜台上,可以清楚地被看到的,用于对饰品进行说明的标牌;零售的珠宝饰品每件必须有标签;批发的珠宝饰品可以一个类别一个标签;印记:通过重击或激光等手段在金属上留下的字印;印记应由生产者打在金属材料上,直接打在珠宝如钻石上的印记暂不视为本标准的印记;其它标识物:除标签和印记之外的其它有说明性文字的物品;①其他标识物包括包装物上的印刷文字、说明书等,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没有;②必须附在饰品上或者附在饰品的包装内,以保证购买者能得到相关资料;③其它标识物必须是销售方能交给购买方的资料,否则不能归属于其它标识物;如:销售柜台广告灯箱上的说明文字;,如说明书、包装袋等等;以下的范例,所有加“”的均为标签上必须有的一、素金饰品标识要求贵金属材料名称和纯度 饰品质量 价格 销售单位名称或生产者名称 生产者地址 执行标准号 合格证明印记:厂家代号贵金属材料代号贵金属纯度二、镀金饰品标识要求镀层材料名称和纯度 价格或单价 销售单位名称或生产者名称 生产者地址 执行标准号 合格证明印记:暂无规定,行业一般用企业代码+GP+镀层纯度表示镶嵌饰品标识要求除分级钻石名称:镶嵌材料主要元素名称及含量+珠宝名称+饰品名称价格单价执行标准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镶嵌饰品标识要求分级钻石+钻石+饰品名称主钻石的质量重量净度、颜色、切工总质量或镶嵌材料质量价格单价执行标准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推荐:钻石的琢型非贵金属镶嵌镶嵌饰品标识要求除分级钻石+饰品名称总质量价格单价执行标准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非贵金属镶嵌饰品标识要求名称:镶嵌材料名称+钻石+饰品名称主钻石的质量重量净度、颜色、切工总质量价格单价执行标准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名称:珠宝名称+饰品名称 质量重量 价格单价 执行标准 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 合格证 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分级钻石标识要求未镶嵌 名称:钻石+饰品名称 质量重量 净度、颜色、切工 价格单价 执行标准 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推荐:钻石的琢型名称:珠宝名称+摆件整体外形 名称 质量重量或规格尺寸 价格单价 执行标准 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合格证 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特别提示1、以上标识范例中的“执行标准”是举了例子,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标准; ①素金可选择“贵金属标准”②未镶嵌的珠宝可选择“珠宝标准’和“标识标准”分级钻石饰品的建议填写GB/T16554没有分级钻石的饰品不要填写GB/T16554③镶嵌饰品可选择“贵金属标准” 、“珠宝标准’和”和“标识标准”④镀金饰品可选择“镀金标准”2、由多种珠宝组成的饰品,用饰品中所占体积最大或价值最高的珠宝作为珠宝名称;3、镶嵌钻石首饰由主石大于和伴石组成时,主石的份数必须在标签和印记中表示出来,伴石可以表示也可以不表示;4、镶嵌钻石首饰由两粒或以上主石组成时,每粒主石的份数可以单独表示,也可以用“共ct”表示;特别提示5、标签上的贵金属材料名称最好用中文表示,印记的贵金属材料名称可以有三种表达方式:①中文②英文的头一个字母③元素符号6、单件素金饰品或镶嵌饰品重量小于0.5g或确难以标注的,印记内容可以免除;。
珠宝玉石 鉴定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3.术语
(共47条)
结晶学,晶体光学和宝石学特征方面 的术语 共29条 (增加24条) 29条 (增加24条) 特殊光学效应方面的术语 共6条 优化处理方面的术语 共12条(增加1条) 12条(增加1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天然玉石
天然玉石鉴定标准由原来31种改至32种 天然玉石鉴定标准由原来31种改至32种 1.删除了透闪石,乌钢石两个品种 1.删除了透闪石,乌钢石两个品种 2.钠长硬玉改为钠长石玉(P48) 2.钠长硬玉改为钠长石玉 3.增加了鸡血石,寿山石(田黄), 3.增加了鸡血石,寿山石(田黄), P58青田石三个品种(P58-59)
常规鉴定方法
肉眼观察 放大检查 折射率/ 折射率/双折射率 光性特征 多色性 吸收光谱 紫外荧光 密度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特殊鉴定方法
热导性 热反应 化学反应 红外光谱分析 阴极发光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摩氏硬度 X射线衍射分析 无损成分分析方法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四.鉴定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3 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常规鉴定方法 (共8种) 1.常规鉴定方法 (共8 2.特殊鉴定方法(共10种) 2.特殊鉴定方法(共10种) 3.鉴定项目 3.鉴定项目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国 土 资 源 部 珠 宝 玉 石 首 饰 管 理 中 心 本标准与GB/T 1655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与GB/T 1655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 A,B,C,D, 其内容归入目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A 次 —— 增加了24条术语,删去原标准中6条术语; 增加了24条术语,删去原标准中6 —— 第4章鉴定方法进行分类和增补; —— 修改鉴定方法的表述格式,增加了结果表示; 修改鉴定方法的表述格式, —— 参照GB/T 16552标准修订内容进行增删修订; 参照GB/T 16552标准修订内容进行增删修订;
常见宝石价值评定

常见宝石价值评定众所周知,钻石有着严格的分级体系,可惜针对彩色宝石,至今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分级体系,而中国国内关于宝石的分级标准尚未推出。
这里介绍一些通用的分级标准,主要参照美国纽约珠宝机构的宝石分级体系以及其宝石分级证书。
按照纽约珠宝机构标准,宝石从颜色、净度、重量、切割、处理等方面进行分级划分。
祖母绿分级颜色:颜色是决定祖母绿价值的重要因素。
祖母绿的颜色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亮绿(Intensive )、鲜绿(Vivid)、深绿(Deep)、中蓝(Medium)、柔绿(Soft)。
净度:净度是评价祖母绿的主要指标之一。
祖母绿的净度由高到低依次分级为:无暇(FL/IF)、极其细微杂质(VVS1/VVS2)、非常细小杂质(VS1/VS2)、细小杂质(SI1/SI2)、杂质(I1/I2/I3)。
重量:在珠宝行业,如钻石,克拉(carat)是用来衡量宝石重量的单位。
1克拉等于0.2克。
切割:切割与净度类似,在祖母绿的价值中所占比重低于颜色。
这一点与钻石不一样:钻石的价值对颜色、净度、重量以及切割的依赖没有太大的差别。
处理:关于祖母绿处理的定义来自于宝石处理、测试和交易最权威机构AGTA(美国珠宝交易协会)。
常有的处理包括:染色(Dyed)、填充(Filling)、扩散(Diffusion)、香柏油。
红宝石分级颜色:颜色是决定红宝石价值的重要因素。
红宝石的颜色由高到低依次分级为:鸽血红(Pigeon Blood)、深红(Deep)、红(Red)、紫红(Purplish)、粉红(Pinkish)。
净度:净度是评价红宝石的主要指标之一。
红宝石的净度由高到低依次分级为:无暇(FL/IF)、极其细微杂质(VVS1/VVS2)、非常细小杂质(VS1/VS2)、细小杂质(SI1/SI2)、杂质(I1/I2/I3)。
重量:在珠宝行业,如钻石,克拉(carat)是用来衡量宝石重量的单位。
1克拉等于0.2克。
一颗2克拉的红宝石并不是一颗1克拉红宝石的2倍大小,但是其价格却远远高出。
宝石的5个评价标准

宝石的5个评价标准
1. 颜色:宝石的颜色是评价其价值和美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颜色越纯净、饱和度越高的宝石,通常越受欢迎和珍贵。
例如,蓝宝石的最高品质是深蓝色而不是浅蓝色。
2. 切割:宝石的切割质量会影响其光线反射和折射效果,从而影响宝石的闪光和火彩。
优质的切割可以使宝石展现出最佳的光彩,提高其价值。
3. 净度:宝石的净度指的是其内部和外部的瑕疵程度。
一颗无可见瑕疵的宝石通常被视为高质量的宝石,因为瑕疵会降低宝石的透明度和美观度。
4. 重量:宝石的重量通常是以克拉(carat)来衡量的。
一般来说,宝石的价格与其重量成正比,因为较大重量的宝石更为稀有和罕见。
5. 杂质:宝石内部的杂质是衡量其纯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宝石的杂质类型和数量会对其价值产生影响。
一些宝石如红宝石可能含有天然的红色纤维状杂质,称为丝光,而某些宝石的杂质可提供独特的光学效果,如星光宝石。
(以上皆为例举,不代表全部)。
珠宝玉石 鉴定标准

珠宝玉石鉴定标准
珠宝玉石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贵重物品,其品质的鉴定对于购买者和收藏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珠宝玉石的鉴定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珠宝玉石的真伪和品质。
首先,对于宝石的鉴定,最重要的是要看其外观。
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纹理都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宝石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光泽明亮,纹理清晰。
而劣质的宝石往往颜色暗淡,透明度低,光泽不足,纹理模糊。
因此,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要仔细观察其外观特征,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宝石。
其次,宝石的硬度也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高的宝石不容易被划伤,而硬度低的宝石则容易受到损坏。
因此,购买者可以通过使用硬度计或者其他硬物来测试宝石的硬度,以确定其品质。
此外,宝石的重量和尺寸也是其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同种类的宝石,重量越大、尺寸越大的宝石往往价值越高。
因此,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可以通过称重和测量尺寸的方式来判断宝石的品质和价值。
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观、硬度、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鉴定标准外,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还可以通过宝石的产地、切工、透明度和纯净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鉴定,以确保购买到真正优质的宝石。
总之,珠宝玉石的鉴定标准涉及到外观、硬度、重量、尺寸等多个方面,购买者在选购珠宝玉石时,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珠宝玉石。
希望以上介绍的鉴定标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珠宝玉石的品质和真伪,为大家的选购提供一些参考。
38种玉石的国家标准及图文鉴别详解

38种玉石的国家标准及图文鉴别详解根据GB/T16552 –2010 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定义: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GB/T16553 – 2010 国家珠宝玉石鉴定标准,修改并完善了2003版的鉴定标准,将32种玉石增加至38种。
下面以图文的形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38种玉石。
翡翠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硬玉,可含角闪石、钠长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透辉石、绿辉石、沸石等。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粒状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06,-0.09)g/cm3。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
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称为“翠性”。
软玉(和田玉)矿物(岩石)名称: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以透闪石为主。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5(+0.15,-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为1.60~1.61。
最具代表性的软玉为和田玉。
欧泊矿物(岩石)名称:蛋白石。
内部结构为非晶质体。
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
摩氏硬度:5~6。
密度:2.15(+0.08,-0.90)g/cm3。
折射率:通常1.42~1.43。
特殊光学效应为变彩效应。
玉髓(玛瑙)矿物(岩石)名称:玉髓。
内部结构为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细微纤维状集合体。
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2.60(+0.10,-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1.53或1.54。
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现象被称为玛瑙。
木变石(虎睛石,鹰眼石)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结构,虎睛石可具波状纤维结构,鹰眼石纤维清晰。
抛光面:蜡状光泽;断口:玻璃至丝绢光泽。
摩氏硬度:7。
密度:2.64g/cm3~2.71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宝石鉴定标准5.1天然宝石5.1.1 钻石5.1.1.1英文名称:diamond。
5.1.1.2 矿物名称:金刚石。
5.1.1.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C;可含有N、B、H等微量元素。
I型含N;II型不含N,Ⅱb 型含B。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常见颜色:白色系列:无色至浅黄、浅褐。
彩色系列:深黄、褐、灰及浅至深的蓝、绿、橙黄、粉红、红、紫红,偶见黑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无至强,蓝色、黄色、橙黄色、粉色等,短波常较长波弱。
吸收光谱:415,453,478nm吸收线,594nm吸收线(辐照改色钻石及天然彩色钻石)。
放大检查: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体,点状包体,羽状纹,生长纹,内凹原始晶面,原始晶面,解理,刻面棱线锋利。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热导性:钻石热导率高(0.35卡/厘、秒、度)。
发光性:将钻石置于日光下曝晒后,会发出淡青蓝色的磷光;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的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
导电性:II a 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II 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
5.1.1.4 优化处理激光钻孔:放大检查可见钻石内部白色的管状物,并在钻石表面有圆形开口。
少数可见充填物。
覆膜处理:可见有薄膜脱落,用小刀或针尖可将薄膜刮掉。
充填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充填裂隙呈现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下呈橙黄或紫至紫红、粉红色等闪光,亮域照明下呈蓝至蓝绿、绿黄、黄色等闪光;充填物中可有残留气泡、流动构造、细小裂隙等,充填区域呈白色雾状,透明度降低;可有不完全充填区域。
辐照处理:经辐照处理的彩色钻石,显微镜下油浸观察,亭部有色带、色斑;可具594,669.7nm吸收线;辐照改色深绿色钻石可具741nm吸收线(低温状态测量)。
高温高压:放大检查可见雾状包体,常规方法不易检测。
拉曼光谱(液氮低温状态)可见较明显的637nm吸收峰和575nm激发光谱。
5.1.2 红宝石5.1.2.1 英文名称:ruby5.1.2.2矿物名称:刚玉。
5.1.2.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Al2O3;可含有Cr、Fe、Ti、Mn、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常见颜色:红色、橙红色、紫红色、褐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解理,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红,橙红。
折射率:1.762~1.770(+0.009, -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长波:弱至强,红、橙红。
短波:无至中,红、粉红、橙红,少数强红。
吸收光谱:694,692,668,659nm吸收线,620~540nm吸收带,476,475nm 强吸收线,468nm弱吸收线,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丝状物,针状包体,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雾状包体,负晶,晶体包体,生长纹,生长色带,双晶纹。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1.2.4 优化处理热处理:可见固体包体周围出现片状、环状应力裂纹,丝状和针状包体呈断断续续的白色云雾状,负晶外围呈熔蚀状或浑圆状,此外还可产生双晶纹和指纹状包体。
浸有色油:可见表面油迹,颜色集中于裂隙中可见有流动纹,紫外光下可发橙色、黄色荧光。
染色处理:可见颜色集中于裂隙中,表面光泽弱,紫外光下可发橙红色荧光。
充填处理:10X放大检查可见裂隙或表面空洞中的玻璃状充填物,残留气泡,光泽弱,其成分结构与红宝石不同,可用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等分析测定。
扩散处理:a)油浸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在刻面棱线处集中,呈网状;b)折射率值可高达1.788~1.790,甚至超过折射仪极限;c)放大检查,可见处理前的缺陷如裂隙或凹坑等的边缘或内部有颜色集中,有时也可见刻面棱线处颜色集中。
d)内部具有热处理宝石相似的特点。
5.1.3.1英文名称:sapphire。
5.1.3.2矿物名称:刚玉。
5.1.3.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Al2O3;可含Fe、Ti、Cr、V、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常见颜色:蓝色、蓝绿、绿、黄、橙、粉、紫、黑、灰、无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解理,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1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
蓝色:蓝,绿蓝;绿色:绿,黄绿;黄色:黄,橙黄;橙色:橙,橙红;粉色:粉,粉红;紫色:紫,紫红。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蓝色:长波:无至强,橙红;短波:无至弱,橙红。
粉红:长波:强,橙红;短波:弱,橙红。
橙色:一般无,长波下可呈强,橙红。
黄色:长波:无至中,橙红、橙黄;短波:弱红至橙黄。
紫色、变色:长波:无至强,红;短波:无至弱,红。
无色:无至中,红至橙。
黑色、绿色:无。
热处理的某些蓝宝石有弱蓝或弱绿白色荧光。
吸收光谱:蓝色、绿色、黄色:450nm吸收带或450nm,460nm,470nm吸收线;粉红、紫色、变色蓝宝石具红宝石和蓝色蓝宝石的吸收谱线。
放大检查:色带,指纹状包体,负晶,气—液两相包体,针状包体,雾状包体,丝状包体,固体矿物包体,双晶纹。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星光效应(可有六射星光,少见双星光)。
5.1.3.4优化处理热处理:针状包体和丝状包体不连续,固体矿物包体周围出现裂纹,指纹状包体增多,多沿裂理分布,负晶外围被熔蚀,有些热处理蓝宝石在短波下呈弱蓝绿色荧光。
扩散处理:a)油浸放大检查或散射光观察:可见颜色在棱线处或裂隙处集中,呈网状,边缘颜色集中。
b)放大检查:裂纹、凹坑等缺陷的边缘和内部及棱线处可见颜色富集。
扩散处理而成的星光蓝宝石可见短针状包体在表面富集,星线细而直。
c)紫外荧光: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蓝白或蓝绿色荧光。
d)吸收光谱: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无450nm吸收带。
辐照处理:无色、浅黄色和某些浅蓝色蓝宝石经辐照可产生深黄色或橙黄色,极不稳定,不易检测。
5.1.4.1英文名称:chrysoberyl。
5.1.4.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4.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有Fe、Cr、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柱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常见颜色:浅至中等黄、黄绿、灰绿、褐色至黄褐色、浅蓝色(稀少)。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至中,黄,绿和褐色。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长波:无;短波:黄色和绿黄色宝石一般为无至黄绿色。
吸收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透明宝石可显双晶纹,阶梯状生长面。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极少)。
5.1.4.4优化处理:未知。
5.1.5猫眼5.1.5.1英文名称:chrysoberyl cat’s-eys或cat’s-eye。
5.1.5.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5.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有Fe、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粒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常见颜色:黄至黄绿色、灰绿、褐至褐黄(变石猫眼呈蓝绿和紫褐色,稀少)。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黄,黄绿和橙。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点测法1.74左右。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无,变石猫眼呈弱至中的红色。
吸收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丝状包体,指纹状包体,负晶。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
5.1.5.4 优化处理辐照处理:经辐照以改善猫眼效应和颜色,不易检测。
5.1.6变石5.1.6.1英文名称:alexandrite。
5.1.6.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6.3材料性质: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Fe、Cr、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晶体习性:板状,短柱状。
常见颜色:日光下:黄绿、褐绿、灰绿至蓝绿。
白织灯光下:橙红、褐红至紫红。
光泽:抛光面呈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断口呈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绿,橙黄和紫红。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长波:无至中,紫红;短波:无至中,紫红。
吸收光谱:680nm,678nm强吸收线,665nm,655nm,645nm弱吸收线,580nm和630nm之间部分吸收带,476nm,473nm,468nm三条弱吸收线,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猫眼效应。
5.1.6.4优化处理:未知5.1.7祖母绿5.1.7.1英文名称:emerald5.1.7.2矿物名称:绿柱石5.1.7.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可含有Cr、Fe、Ti、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六方柱状。
常见颜色:浅至深绿色、蓝绿色、黄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72(+0.18,-0.05)g/cm3,因产地不同可稍有差异。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等至强,蓝绿,黄绿。
折射率:1.577~1.583(±0.017)双折射率:0.005~0.009。
紫外荧光:一般无,也可呈长波:弱,橙红、红;短波:弱,橙红、红(较长波弱)。
吸收光谱:683nm和680nm强吸收线,662nm和646nm弱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带,紫区全吸收。
放大检查:三相包体(气—液—固);两相包体(气—液);矿物包体,如方解石、黄铁矿、云母、电气石、阳起石、透闪石、石英、赤铁矿等;裂隙常较发育。